改革开放前夕、中国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的乡村、四娃、采茶农,几个关键词聚焦下来,给人的第一印象,大概只剩下偏远和贫穷了。出生于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地点、这样一个家庭、又是一个女孩儿,在绝大概率的情况下,能实现梦想,甚至于拥有一个梦想,都是极为奢侈的一件事情。
面对这样一个人生开局,如今年近40的董祝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
筑梦篇:一个云南乡村姑娘的“野望”
出生于1983年的董祝,父母以采茶务农为生,家中有四个女孩,要跟同样以采茶务农为生,而家中只有两个孩子的家庭比较,董祝家要清苦很多。排行老三的她,童年回忆里多的是父母起早贪黑的劳作却只能维持全家果腹的生活。在那时候的农村家庭,男性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和经济来源。因为家中没有男孩儿,董祝四姐妹是要经常受到歧视的。
贫穷!这是董祝童年最害怕也是每天都必须要面对的课题。放学之后,四姐妹如果不能第一时间回家帮助做家务,是要受到父亲严厉呵斥的,因为每一口饭都对应着一份体力的付出。由于家中条件不好,从小四姐妹很少去同学家串门,因为父亲说过,如果有同学来家里,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招待的。到了吃甘蔗的季节,有的时候二姐会捡起地上别人吃剩下的最后一截,擦一擦,咬一塊可以吃的给小董祝打打牙祭。
学校规定期末考试一科考过90分有4块钱奖励!这对于还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小董祝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了,因为在她的世界里,只知道爸妈每天辛辛苦苦一个月也赚不了几十块钱。那一年她和妹妹(当时在读二年级)共同努力,姐妹二人分别有三门和二门考试考过了90分,拿到奖励的两姐妹把钱凑到一起正好二十块钱,她们跑着回到家,把其中十块给了爸爸,另外十块给了妈妈。接过孩子们第一笔奖学金的妈妈,眼里忍着泪水说:“三,一定要好好学习,你看,学习真的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
从那个时候开始,懵懵懂懂的小董祝逐渐开始懂事,心中便拥有了人生第一个梦想:努力学习,改变命运!
追梦篇: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掌握了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的小法门之后,小董祝的脑袋瓜像“开了光”似的,高分考入初中,一路披荆斩棘,到1998年,上初中三年级的她,面临着两条截然不同的未来之路,是就读师范然后顺利毕业分配到学校当老师拿铁饭碗?还是考取高中冲刺大学实现人生无限的可能?当她满心期待可以冲刺高考的时候,又不得不考虑到家中的经济情况,便随了父母的愿,初中毕业时考取了澜沧民族师范学校。
为了毕业可以成为一名吃“公家饭”的优秀教师,尽早帮助爸妈分担家庭的重担,在师范读书的四年,董祝年年以一等奖奖学金的好消息回馈父母,她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师范学校所能带给她的专业提升和社会实践方面的养料。2002年7月,她以优异的成绩从澜沧民族师范学校毕业。
然而,恰好在她毕业那年,师范毕业生在宁洱县不包分配这个消息将她打回了命运的原点。对于一心渴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董祝来说,犹如晴天霹雳。毕业即失业,绝望之余,她也只能选择回到离家不远的思茅(现在的普洱)市区打工,餐厅洗碗、卖烧烤、服装店售卖员、酒店保洁等苦工她通通做过,当有人唏嘘她一个师范毕业的高材生沦落到酒店里打工时,她回答说:“当人生没有退路的时候,还能做这样的事情还能有这样的事情可做,我就已经很知足了。”
打工第二年,小有积蓄的她回到家乡,开启了创业之路:养鸭子。这是父亲教给她的技能,结合她的勤奋学习和悉心呵护,很快她的收入从刚毕业打工时的20元/天变成了60元/天,一个月的收入轻轻松松突破了1 000元。那时的她,正规划着用赚到的钱扩大养鸭规模,逐步向养鸭专业户方向发展,这时,一个好消息再次将董祝的人生改写。
圆梦篇: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命运兜兜转转,一定不会忘记犒赏那些持续努力的人。2003年6、7月份,宁洱县发布了面向2002、2003年毕业的师范生招聘教师的消息,也就意味着只要通过考试,董祝就可以做一名正式的老师了。是放弃财富可期的创业项目还是通过考试完成最初改写命运的梦想?这一次,她再一次选择随了父母一辈子的愿望: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2004年2月,董祝通过层层选拔,成为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被分配到宁洱县勐先镇上寺小学,一个比自己家还要偏远的乡村小学。报到那天,经过8公里的土路颠簸,她灰头土脸地来到学校。没有自来水、住平房,教授小学语文、数学,当二年级班主任……就这样,她开启了作为人民教师的全新旅程。
面对着一张张“灰头土脸”的可爱面孔,董祝心生喜欢,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些孩子教好!很快,她带出的班级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了她,县里也给了她县级优秀教师的证书和200元现金奖励。她用这200元买了上寺小学历史上第一个大热水壶,全校的师生终于实现了在学校可以随时喝到热水的愿望。
2005年,她遇到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挑战:初为人母,如何协调好工作与家庭的矛盾?一心扑在工作上的董祝因为女儿的降临,不得不面对许多现实问题,孩子谁来带?多少精力放在孩子身上?怎样才能不影响教学?这时,她的妈妈和老公给了她最大的支持。一方面妈妈负责带孩子,在镇中学教书的老公尽量兼顾家里,这给了董祝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实现自己的业务提升。也就是初为人母的第二年,董祝又开启了自己长达八年的中专升本科的学业深造。
2009年董祝转到勐先镇中心小学,这使她的教学才能很快被更多人看到。与此同时,一向快人快语的董祝,来到更大的学校,面对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她快人快语的性格势必要“水土不服”了。如何应对新环境的挑战?在兼顾教学工作的同时,她虚心向前辈请教,快速融入大集体,以诚待人,与各学科教师积极主动地交流和学习。2013年年底,董祝当选为镇中心小学的第一位女性工会主席。荣誉背后,如何兼顾教学和工会的工作?董祝很快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三个挑战。她从关怀退休老教师入手,到培养新教师,创新性地将工会工作做到人心深处,几年时间下来,她在当地已是小有名气的人民教师和颇有影响力的工会主席。与此同时,她也不可避免地迎来了职业倦怠期。
人,在实现了梦想之后,往往还没有来得及多么欢喜,就很快陷入迷茫。职业倦怠,这也是董祝面临的最为艰难的一次挑战。然而,命运再一次眷顾她,通过长期努力,她成为学校的第一批“梦想教师”。所谓的“梦想课”,其实是由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为学校捐建梦想中心教室,通过教师培训来赋能课堂教学,以求真、有爱、追梦三大课程体系来支撑全人教育理念,更好地帮助孩子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这一切,对于董祝而言,充满了挑战,“梦想课”再次燃起了她对于职业的热情。
造梦篇:一个渺小而伟大的造梦计划
成为梦想老师之后,董祝第一次知道:方法比知识更重要、问题比答案更重要、信任比帮助更重要,这也是梦想课程的三大理念。通过15年、16年高频率梦想课程的实践和学习,她尝试着将这三大理念融会贯通,运用到自己的语文课堂和班级管理当中,通过帮助孩子们建立责任感,最终大胆放手,孩子们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学习热情和成绩同步提升。
课堂上,董祝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收获,让孩子们尝到成功的甜蜜。
依托于以项目式学习方式展开的梦想课堂,真正实现了將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也帮助教师完成了从教授者到启发者的角色蜕变。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孩子们可以畅所欲言了,课堂上收获的积极效果反哺到学科课堂,孩子们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率整体得到提升。
她在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运用到日常教学和管理的同时,也通过公开课和培训的形式分享给更多的老师,促进了镇中心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的优化。当然,通过基金会强大的资源和遍布全国成体系化的教师培训,董祝快速地完成了梦想教师一星到四星的晋级,也正式开启了自己作为梦想教练(培训更多梦想教师)的旅程。
故事的最后,董祝热泪盈眶地说出自己的梦想:让每一个自己接触到或者接触到自己的孩子,都可以自信、从容、有尊严地走向未来。
作者后记:
后来,我们在普洱市的思茅一中,安排了董祝老师和她在上寺小学期间第二个毕业班的学生——罗航的一次重逢,十年未见,她的学生已经接过她的梦想接力棒,以一个市重点高中化学老师的身份开始挥洒青春和践行梦想。
董祝的女儿,同样是她毕业班的学生,今年以优异成绩从普洱市宁洱县勐先镇中学考到昆明的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就读高一,说起自己的妈妈,她觉得妈妈不但是亦师亦友亦的心理医生,更是她心目中的榜样。
董祝说起自己的学生,她回忆起几件令她动容的事情:某一天放学,校园门口站着刚升入初中不久的学生,他们回到小学门口等待董祝,只为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而现在毕业班的孩子们在梦想课上做了手工作品,会挑出品相最好的送到她的手里;还有,在她的抖音号里,会看到天冷时她为孩子们准备的袜子,以及孩子们在她生日时偷偷安排的惊喜和温暖……
(来源:中国网 孙小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