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静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聚变式暴增,所带来的流量红利在不断被挖掘,文娱市场也不例外。互联网流量热潮下,国内各类明星偶像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为的是吸引更多的粉丝流量,进而打造流量偶像。本文从互联网流量的视角出发,以芒果TV打造的两款网络选秀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披荆斩棘的哥哥》为案例,通过深入分析这两款明星再造类综艺如何突破流量偶像的藩篱,进而得出相应启示和反思。
关键词:明星再造 乘风破浪的姐姐 披荆斩棘的哥哥
近几年来,网络选秀类综艺节目悄然兴起,这些综艺节目在吸引粉丝流量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同时,随着互联网选秀这一行业生态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各大视频网站的造星经验和模式日渐成熟,网络选秀类综艺节目也逐渐趋同。令人惊喜的是,芒果TV打造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和《披荆斩棘的哥哥》偶像真人秀综艺节目打破流量偶像的固化藩篱、特色鲜明,成为现象级综艺节目。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流量造星”
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扩大了网络用户群体。而庞大的网络用户群体则被当作消费群体成为流量时代的重要参与者。流量时代的巨大红利自然也吸引着娱乐行业的注意力,近几年来,各类偶像养成类网络选秀的综艺节目便打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流量明星。对于流量明星,需要理性看待。尽管流量明星中也有不少优秀的演员,但这一群体却被贴上了“演技差”“不敬业”的负面标签。在这样一个利用流量来批量造星的大背景下,粉丝群体之间势必会出现新兴流量明星与之前明星的对比,而流量明星这种较为明显的刻板印象与之前的演员、明星形成极大反差,尤其是演技较好、十分敬业的优秀明星群体。
芒果TV則抓住这一粉丝关注点,策划了一部女性成长励志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邀请30位1990年之前出生的女明星,通过训练和考核,最终选出7位成员组成女团。可以说这个综艺节目是互联网流量热潮下芒果平台对明星再造的尝试,很显然,这样的尝试是成功的。在这一节目取得巨大成功之后,随后推出了与之对应的《披荆斩棘的哥哥》,同样反响较好。与以往网络选秀节目流量造星有所不同的是,这两个综艺节目并非是偶像选秀,而是对之前或多或少已有名气的明星进行“再造”,通过网络流量来进一步提升人气,可以称之为“明星再造类”网络选秀综艺节目。
与其他综艺节目相比,芒果TV所打造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和《披荆斩棘的哥哥》,并没有邀请新人,反而是直接邀请早已成名的30个的明星。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这些明星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展现他们较为真实的一面。这对于粉丝而言,则是具有不可阻挡的吸引力。所有嘉宾的庞大粉丝群体便间接成为了该节目的支持者和拥护者,免费为其宣传。
通过数据,可以明显看到《乘风破浪的姐姐》与其他网络选秀综艺相比的明显优势。2020年6月12日,《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出后便引爆网络,截至7月10日,在芒果TV的播放量便达到了18.2亿,其微博超话阅读量达253.3亿,超话讨论量达955.7万。而《披荆斩棘的哥哥》在播出时段的同期综艺里热度指数排名也持续第一。
二、明星再造类综艺的节目特色
近几年国内的网络选秀类综艺节目的标准化和齐一化特征十分明显,观众也产生了明显的审美疲劳。在2020年异军突起的《乘风破浪的姐姐》以及后续的《披荆斩棘的哥哥》,它们属于典型的明星再造类综艺节目,均以其鲜明的节目特色,打破了这种标准化和齐一化的桎梏。
(一)展现真实形象,提升吸引力
真实形象的展示,是明星再造类节目的一大特色。相关数据更能直观证明明星真实形象对粉丝的吸引力。在微博《2019明星白皮书》中显示,有84.2%的粉丝表示希望明星发布关于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内容。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节目组更是通过全方位展示明星的真实性来提升综艺的吸引力。比如,在节目中,宁静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性格和气场,“我特别想在舞台上,但我又特别抗拒跳舞这件事”等话语让观众看到她真实性格的同时也增强了节目的趣味性。在评委任性打分时,节目组并未直接将这部分内容剪掉,而是将冲突性表现出来,女明星们也表现了自己的态度,观众被这种真实性吸引的同时,也被不自觉地带入共情,进而更加支持自家偶像。此外,在某些较为日常的生活场景中,女明星也是直接素颜出镜,更是将这种真实感拉到了极致,获得了无数好评。这些场景,不仅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还为明星重塑了丰满的形象。
(二)重塑明星形象,呈现反差感
明星形象重塑是明星再造类节目的第二大特色。观众对于明星的形象认知受其作品和银幕形象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固化,这对于明星形象的展示而言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乘风破浪的姐姐》与《披荆斩棘的哥哥》也是明星争取粉丝流量竞争出道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明星表现出差异性、反差感极易获得粉丝关注。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同时也是明星重塑人设的一次绝好机会。因此,无论是节目组还是明星,想要通过粉丝流量来实现明星再造,必须要做的便是打破固有形象,呈现出明显的反差感。
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女明星与其他选秀综艺中的选手一样,都尽力展示自己来争取更多的粉丝流量。比如,张雨绮和李斯丹妮本身外貌和气质给人一种冷酷的形象,但在节目中无论是舞台表演还是日常生活,充分展示出她们与平时气质的极大反差。同样,在《披荆斩棘的哥哥》中,明星表现出了更为戏剧性的反差感,这种反差才是观众更想看到的。
明星形象的重塑,是这两款节目的重大看点,一方面是节目组有意为之,增强节目效果,另一方面也是所有参赛明星的努力,他们也有重塑自身形象的需求和动力,来吸引更多的粉丝流量,助其成团出道。
(三)重视价值引导,传播正能量
《乘风破浪的姐姐》与《披荆斩棘的哥哥》这两款综艺节目,区别于其他网络选秀类综艺节目最大的特色便是在价值引导,重视社会正能量的传播。
在以往的网络选秀类综艺节目中,更多的是通过一套熟练的偶像培养流程,将粉丝带入到偶像培养之中,让其具有明显的参与感,以此来带动粉丝流量。节目中关于价值引导和传播社会正能量方面的内容较少。一款优秀的综艺节目必然是需要综艺效果、流量热度及社会责任并重,《乘风破浪的姐姐》与《披荆斩棘的哥哥》这两款综艺节目则更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乘风破浪的姐姐》价值引导重心是在打造独立、自信、拼搏的中年女性。观众通过节目看到姐姐们“中年女性”追梦的真实状态,看到她们面对婚姻、事业的人生态度,也会以自信、向上、拼搏的姿态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实现自己的价值。此外,其他群体通过观看这一节目,也会更加理性、全面地去重新看待“中年女性”群体。
《披荆斩棘的哥哥》价值引导的重点则是“突破极限、挑战自我和重塑审美”。节目组将重心定位在了“突破极限+挑战自我”,尽可能让参加节目的明星都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不断地突破自己。每个明星每天的训练和团队之间的沟通协调,都能够让观众感受到很多正能量,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在日后的生活中也会尝试突破和面对挑战。
通过以上的展现真实形象、重塑明星形象和重视价值引导这三个节目特色,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两款明星再造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这两款明星再造类节目能够成为现象级综艺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三、明星再造类综艺的启示与反思
《乘风破浪的姐姐》和《披荆斩棘的哥哥》这两款综艺节目的爆火,在带来现象级传播效应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之前网络选秀节目中一些隐藏的问题。在明星再造热潮风行之际,需要冷靜、理智地看待这两款现象级综艺节目所带来的启示和反思。
(一)重视价值观念的引导
这两款综艺优秀的价值引导侧重,是其他网络选秀综艺需要学习和效仿的重心。青年人作为流量时代的核心受众和参与主体,极易受到该时段社会及文化现象的影响,由于其价值观形成尚不完全,因而更容易产生价值认知层面的偏差,继而对个人或群体的成长成才产生较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选秀节目的目标受众多为青年,大多数还是在校学生,还有部分观众目前仍处于受教育阶段,而以往的网络选秀节目所打造的节目效果和营造的网络氛围,更多的是只会带来“全民狂欢”。参与狂欢之后的人们终将回归现实,短暂的狂欢为观众营造了一种平等、理想化的世界,但常态化的平凡生活才是生活的本质,人们应当适度通过观看这类节目缓解压力和焦虑,而不能沉迷在选秀的虚拟世界之中。归根结底还是价值观导向的缺位,缺乏健康积极价值观念引导的网络选秀综艺对青少年的三观成长和塑造影响极大。
《乘风破浪的姐姐》和《披荆斩棘的哥哥》这两款明星再造类节目,在节目策划的过程中就十分重视价值观念的引导和社会正能量的传播,使得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不止有“狂欢”,还有狂欢过程中的自我审视和狂欢过后的积极工作和生活。
(二)重塑偶像审美文化
《披荆斩棘的哥哥》大火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其带动了经典偶像审美回潮。2021年9月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文强调坚决杜绝“娘炮”等畸形审美。一些网络选秀综艺里,因手指划破就哭哭啼啼、过于女性化的男性偶像“娘炮”倾向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近年来,饭圈乱象、流量至上,快餐式的“偶像文化”越来越呈现疲软状态。《披荆斩棘的哥哥》节目中,赵文卓、陈小春、张智霖、张晋等多样经典偶像的出现,不仅有利于扭转“畸形审美”,还能够让明星的长线价值再次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三)粉丝群体的行为引导
近年来,网络选秀综艺节目风行,盲目消费、粉丝互撕、网络暴力等饭圈乱象屡见不鲜,这是互联网时代流量造星的弊端之一。流量偶像快速膨胀的粉丝群体缺乏正确且积极的行为引导,最终便导致了各种粉丝过激行为的出现。这两款明星再造类综艺节目的嘉宾多为流量时代之前便已有名气的明星,其粉丝也多为中青年群体,可以明显看到其粉丝过激行为发生量的降低。因此,无论是网络选秀还是明星再造,节目组和明星个人都需要注重明星粉丝群体的行为引导。
在流量时代,浮躁的网络选秀、偶像培养和粗放的粉丝管理,都极为不利于明星的长期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流量时代不能唯流量论,还需将重心放在内容、形式的创新和价值观念的引导上。《乘风破浪的姐姐》和《披荆斩棘的哥哥》这两款明星再造类综艺节目,不仅在网络选秀综艺中不落窠臼、风格鲜明,而且重视价值观念的引导和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可谓是给其它综艺节目树立了较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1]党明辉.注意力经济理论的再阐释——基于互联网“流量经济”现象的分析[J].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8(01):38-49.
[2]兰博文.当前流量明星的生成机制及其反思[J].长江文艺评论,2020(03):37-42.
[3]亨利·詹金斯,郑熙青.《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J].读书,2017(05):89.
[4]彭心祎.网络综艺节目批判性分析——基于文化工业视角[J].新闻研究导刊,2020(10):88-90.
[5]汪闻涛,汪咏国.浅谈流量时代青年人价值观纠偏[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21(04):77-80.
[6]袁佳.狂欢理论视域下偶像选秀节目探析——以《创造101》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13):131.
(作者单位:重庆日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