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中凝聚胺技术与其他输血技术的效果评价

2022-05-10 10:42:43毕英娜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7期

毕英娜

摘要:目的:临床输血中凝聚胺技术与其他输血技术的效果分析。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血液生化检验项目的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所选患者共100例。将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盐水检验方案,观察组采用凝聚胺技术检验。统计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检验的抗体检出率。结果:经实验结果统计后,观察组患者自身抗体10例、青霉素抗体9例、温冷自身抗体8例、Rh抗体15例、MNSa抗体8例以及未鉴定抗体10例,抗体检出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抗自身抗体2例、青霉素抗体13例、温冷自身抗体6例、Rh抗体13例、MNSa抗体1例以及未鉴定抗体15例,抗体检出率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调查研究表明,应用凝聚胺检验技术抗体筛查精准,操作简便,检验效率高,输血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在临床上具有许多应用优势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血液生化检验;凝聚胺技术;输血技术

【中图分类号】 R82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7--01

输血治疗是临床上一种十分重要而且有效的治疗方式,尤其对于外伤、外科手术以及产后等急性失血相关疾病和血细胞减少性相关疾病等是必不可少的治疗环节。如果患者失血过多可导致体内多个脏腑器官缺少氧气和营养供应而造成损伤无法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最终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但是如果患者接受了不同血型的输血会因为不同的血型抗原引起输血反应,所以此时输血治疗会不仅无法达到治疗效果,甚至会引发许多严重的不良反应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对于如何提高输血治疗效果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研究,并取得多方面的显著突破,但仍需要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探索[2]。所以本院针对临床输血中凝聚胺技术与其他输血技术的效果分析比较,具体实施情况,笔者在如下表示。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血液生化检验项目的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所选患者共100例。将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盐水检验方案,观察组采用凝聚胺技术检验。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5-55岁,平均(37.3±2.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4-54岁,平均(34.0±3.8)岁。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参与本次调查病人均符合临床输血检验的标准,纳入以及排除标准如下:(1)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输血检验的标准;②无肿瘤类、白血病等严重疾病;③无精神疾病者。研究前患者与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存在认知与沟通异常者。②精神疾病者。③伴有严重疾病者。④心肝肾等脏器受损者。

1.2方式

1.2.1基本方式:对两组患者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抽取每位患者3毫升的血液进行血液检测。

1.2.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盐水检验规范操作流程,在盐水溶液中将患者血液和獻血者中的红细胞和抗血清进行混合检测进行抗体筛查,最后技师报告检验结果。

1.2.3观察组患者采取凝聚胺技术检验,将受检者的血液分离出血清和红细胞悬液并装入2支试管瓶,受检者血液进行相应的规范分离操作后。然后,将受检者的红细胞悬液和献血者的血清进行混合检测,接下来将受检者的血清和献血者的红细胞悬液进行混合检测,继续采用凝聚胺技术进行抗体筛查,最后技师报告检验结果。

1.3指标观察和评价

对所有患者抗体检出率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的抗体有自身抗体、青霉素抗体、温冷自身抗体、Rh抗体、MNSa抗体以及未鉴定抗体。抗体检出率=总体检测抗体例数/总例数*100%,并进行详细记录和统计。

1.4统计学方式

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实施t检验,计量资料实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实验结果统计后,对照组患者抗体检测结果为:自身抗体2例、青霉素抗体13例、温冷自身抗体6例、Rh抗体13例、MNSa抗体1例以及未鉴定抗体15例,抗体检出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抗体检测结果为:自身抗体10例、青霉素抗体9例、温冷自身抗体8例、Rh抗体15例、MNSa抗体8例以及未鉴定抗体10例,抗体检出率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输血治疗在紧急救治中是极其常用的辅助治疗,可以迅速帮助患者机体恢复氧气输注和稳定多个脏腑器官。若输血治疗中出现不同性血液输注,血液内抗原细胞会引起溶血反应,不仅会降低治疗效果,甚至危机患者生命健康,所以保证输血治疗的精准性是首要环节[3-4]。通过临床实践研究发现,常规的盐水法检验对于抗体检测率上敏感度不高,检测效率较低,导致不同血型的血液进行输血治疗使患者体内发生排斥反应导致溶血性不良发生率大大增加。而本次实验所应用的凝聚胺技术可中,凝聚胺携带正电荷的聚合物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极荷中和,减弱红细胞间由于同性电荷产生的排斥力,为红细胞的抗原和抗体发生非特异性凝聚降创造良好环境。由于消减了检测过程中影响抗原抗体发生非特异性凝聚的因素,从而大大提升了抗体的检测率的准确性,同时整个血液配型检测时间缩短,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经过调查研究表明,应用凝聚胺检验技术抗体筛查精准,操作简便,检验效率高,输血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在临床上具有许多应用优势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谭忠平,胡靖茹,赵煜.凝聚胺技术与其他输血技术在临床输血中实施效果比较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438(17):74+76.

[2]张士跃.微柱凝胶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017(001):126-128.

[3]冯妮娜,李倩.研究与分析临床输血中凝聚胺技术与其他输血技术的应用价值[J].饮食保健,2019,006(046):9.

[4]王小燕,强新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输血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9,037(006):1176-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