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梁
摘要:目的 考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钠碘转运体(NIS)传达同临床病理指数的关联。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达拉特旗人民医院普外科诊治的110例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肿瘤组织NISmRNA的含量;免疫组织检验石蜡包块中PTC和普通组织中NIS蛋白的表述。依靠SPSS17.0软件对信息展开梳理整合。结果 PTC的NISmRNA数据同病患性别、淋巴结迁移、界定期不存在关联;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同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PTC和正常PTC的NISmRNA表達量没有差别。癌灶直径大于两厘米的病患NISmRNA表达值小于直径在两厘米之内的病患;≥60岁患者PTC组织NISmRNA表达明显减少。总结 PTC的NISmRNA的表达同癌灶直径和病患年级显示出关联度,癌灶较大的病患(≥2cm)NISmRNA表达量低,年纪超过六十岁的病患NISmRNA表达显著降低,提示年龄越大碘治疗效果越差。
关键词: 甲状腺癌;乳头状癌;钠碘转运体
【中图分类号】 R5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7--0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2017年6月到2019年6月间达拉特旗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一百一十例手术治疗的PTC病患作为考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每一例患者的性别、年纪、肿块尺寸、腺外侵犯、是否多灶性、是否为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等记录材料;考察对象的手术过程都使用荧光定量PCR法测算NISmRNA的数值,选出七十五例病患留存未病变的甲状腺组织来作平常比对。同时也随即抽调了六十例病患PTC肿瘤组织和四十六例未病变甲状腺组织石蜡包块展开免疫组织检验NIS蛋白的表达。
2 统计学处理
该研究所用信息都采取SPSS17.0软件进行了统一测算:荧光定量PCR实验信息平均值±标准差(Mean±SD)表明,依照数据测算的不同方式和统计学计算的各种标准,采取方差测算、关联性检测或t检测展开研究。免疫组织数据依照各类处置方式和统计学测算的相关标准,采取χ2检测和t检测跟进研究。将P小于零点零五规定为统计学差异测算界限。
3 结果
3.1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正常甲状腺NISmRNA的表达比较
11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NISmRNA△CT=9.52712±2.494994(中位数9.73800),七十五名健康甲状腺NISmRNA△CT=6.83057±1.547448(中位数7.62400),二者间NISmRNA表达量存在统计学差值(P小于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的NISmRNA表达低于健康甲状腺组织,比较健康的甲状腺组织的NISmRNA表达量2-△△CT =0.383160(表1)。
3.2甲状腺乳头状癌NIS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
3.2.1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中NISmRNA的表达同病患临床病理指数采用t检测,数据表明NISmRNA的表达同病患的年纪(通常将四十五岁作为界限)、性别、淋巴结转移、分期不存在关联性。合并HT和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PTC同单纯PTCNISmRNA表达量没有差值。直径大于两厘米的PTC NISmRNA △CT高于直径小于两厘米的PTC(P小于0.05),可知直径大于两厘米的NISmRNA表达量小于直径在两厘米之内的。
3.2.2将年龄按青、中、老年分组,经方差分析发现NISmRNA△CT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4):≥60岁NISmRNA△CT值最大,三十到六十岁的NISmRNA△CT值最低,可知超过六十岁的病患PTC组织NISmRNA表达量最低,三十到六十岁的病患PTC组织NISmRNA表达量最高(表3)。
3.4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正常甲状腺免疫组化结果
免疫组化检验数据信息表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内NIS蛋白表达显阳概率超过百分之八十,正常甲状腺组织内的NIS显阳概率没有超过半数,两组间NIS显阳表达率具有明显不同(P小于0.05,表4)。
4 讨论
本研究从NISmRNA的表达水平上看PTC的碘治疗效果似乎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碘治疗效果越差,因此对于这一部分患者将成为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焦点。
参考文献:
[1]甲状腺特异性转录因子和钠/碘转运体与甲状腺肿瘤的关系[J]. 陈云. 癌症. 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