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对网络学习经历的态度和网络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探究*
——基于学生“线上学习经历作文”语料库中的关键词分析

2022-05-09 09:37何其瑾邓飞
智库时代 2022年18期
关键词:外研社语料库检索

何其瑾 邓飞

(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步入21世纪,网络对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外语教学建设了良好的环境。2020年我国高等学校线上教学拉开了大幕,呼吁已久的“用教育技术倒逼教学改革”,几乎“一夜之间”就把高校推上了第一线[1]。线上教学在全国高校大范围展开,这在我国高等教育历史上是第一次,大部分学生也是第一次体验在家学习。

然而,在传统模式的线下教学中,中国高校大多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传统模式授课,学生或出于无法发现问题等客观原因,或出于不敢提出问题以及羞于提出问题等心理原因,较少向教师提出问题,而这样的教学模式也造成了中国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弱、创新思维不足等诸多弊端。2020年初,响应国家“不必要不出门”的号召,教师和同学不得不使用社交媒体、直播平台进行教学互动,线上授课打破了线下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传统教学环境,为打破上述传统授课模式提供了契机。鉴于此,本文以experience和questions为关键词,探究学生对线上学习经历的态度以及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是否变化,并对线上教学的形式进行反思和总结。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语料

“Uchallenge大学生英语挑战赛”包括“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写作、阅读三大赛事,其中“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写作大赛(以下简称“外研社写作大赛”)校级初赛连续数年都于线上开展。2020年外研社写作大赛的作文题目着眼于学生对线上学习经历的描绘,这为本次研究提供了可行性。

为探究学生对线上学习经历的态度以及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是否变化,本文以广州市某重点大学举办的2020年外研社写作大赛校级初赛的参赛作文作为语料来源。该语料库为自建语料库,收录的语料为于2020年10月11日提交至外研社写作大赛官网,且篇幅结构完整的参赛作文。本语料库共有194篇学生自选场所限时完成的线上作文,形符数为61318词。本文将学生的作文从excel表格中导出,转化为txt文本格式,再分别导入AntConc语料库检索工具和GraphColl功能进行检索。

(二)研究问题

(1)学生如何看待线上网课的这段学习经历?

(2)线上网课的实践是否对传统线下上课的模式有所颠覆?

(三)理论框架

辛格莱(John Sinclair) 提出了词汇语法理论,即词汇与语法互相依存,通过大型语料库筛选出的批量真实语料呈现词汇语法共选关系,从而表现出它们最典型或者是最核心的使用范式和准确意义。其中语义韵(semantic prosody) , 指语义倾向所带出的语言使用者的立场、态度或感情取向特征, 它散布于多个词的范围内, 是形成整个词项意义的决定因素。语义韵大致可以分为积极语义韵(positive prosody),中性语义韵(neutral prosody),消极语义韵(negative prosody)和错综语义韵(mixed prosody)[2]。

本研究以此为理论基础,利用日本早稻田大学Professor Laurence Anthony研 发 的AntConc语料库检索工具中的用语索引(Concordance)功能和搭配(collocate)功能,通过检索查询关键词experience的搭配,探究学生对线上学习经历的态度。

同时,本研究利用LancsBox3.0[3]的Graphcall功能,生成关键词questions的可视化搭配图谱,展现关键词questions与搭配词的共现规律,探究学生学习能动性是否变化,并对线上教学形式进行反思和总结。

(四)研究步骤和方法

首先,在论文准备阶段使用文本整理器将194篇作文整理编辑为txt文件,生成一个小型语料库。

其次,在此语料库当中,利用Antconc语料库软件检索(word list)功能,就作文的内容进行检索,然后进行主题词索引行方面的分析,发现具有代表性的话语主题为online learning,从而证明本语料库与本次研究的主题具有相关性。

再次,在数据库中位居前16位的高频词表中选取“线上学习经历作文”语料库中的关键词experience和 question(s),并观察其搭配,分析其表述所折射出的学生对线上学习经历的话语态度,以及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是否变化。

最后,对线上教学的形式进行反思和总结。

三、结果与讨论

(一)利用Antconc语料库软件检索(word list)功能和用语索引(Concordance)功能分析主题和内容

通过语料库分析软件AntConc3.5的检索(word list)功能得出数据库中位居前16位的高频词表,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本语料库中学生使用最频繁的10个词项分别是the,to, and, i, online, of, in,learning, my和a,其中除去介词、冠词,具有标识主题意义的单词为online和learning,“online”出现了1417次,“learning”出现了1039次,说明本语料库中的主要话题是“线上”和“学习”,且占了很大比例,初步证明了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样本与研究的主题具有相关性。

随后,我们通过用语索引(concordance)功能检索,用等距抽样方法,得出660例含有“online learning”词组的文本片段,再次证明了本语料库与本次研究具有主题相关性。

(二)分析experience和questions两个关键词

1.experience的搭配

本语料库所收录的作文的题目是向外国人介绍自己线上学习的经历,故学生在作文中不可避免地会提及有关经历(experience),关键词experience的定语可以体现作文作者对于线上学习经历的态度。本文利用AntConc语料库检索工具中的用语索引(Concordance)功能,用等距抽样方法得出201例含有“experience”的文本片段(详见图1)。

图1 语料库中“experience”的部分索引行

随后,通过查询“experience” 前17位高频搭配,我们发现除了online learning与experience搭配表示主题,与experience搭配的形容词有brand-new(new)(出现7次), special(specail)(出现5次), unique(出现4次), unforgettable(出现3次), different(出现3次),interesting(出现3次),wonderful(出现2次), novel(出现2次), good(出现3次),fresh(出现2次), amazing(出现2次), valuable(出现1次), unprecedented(出现1次), unfamiliar(出现1次), significant(出现1次),recapitulative(出现1次),not real(出现1次), poor(出现1次), fantastic(出现1次),convenient(出现1次)。

对这些形容词进行语义韵的划分,发现其中 special(specail),unique, different, novel,unprecedented的感情色彩较为中立,而brand-new(new),unforgettable, wonderful,interesting, good, great,fresh, amazing, valuable表达的是强烈积极正面的感情色彩,unfamiliar, not real, poor则表达较为负面的感情色彩。

将三类不同感情色彩的形容词的出现频次整理可知,表达强烈积极态度的形容词累计出现26次,约占比58%,而表达中立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共出现16次,约占比35%,表达强烈否定态度的词出共出现3次,约占比7%。

由上述数据可以基本得出结论:绝大部分(大约是58%)学生对于线上学习经历持强烈积极态度,认为其是全新的(brandnew)、难忘的(unforgettable)、有趣的(interesting),有35%的学生对于在线学习经历持中立态度,而极少数(大约7%)的同学持消极态度,认为其是不熟悉的(unfamiliar)、不真实的(not real)、悲惨的(poor)。

2.questions的搭配

长期以来,在中国的实际教学活动中,“问”大多情况下只是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答问的层次上,教师更多地考虑的是如何提出好问题[4],学生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回答好老师的问题,这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相悖,而学生在课堂上是回答问题还是学生提出问题可以反映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本文利用GraphColl语料库检索工具,用等距抽样得出83例含有questions的文本片段。随后,得出在所选语料库中questions一词的搭配倾向(详见图2)。首先发现在该词项左面2个词范围内的前10个最频繁的词是answer, the,to,some, your,answering, ask,our,my,teachers,这些词是该词项的典型词汇搭配。然后按词性将其分为介词(to),实义动词(answer,answering, ask),形容词(some, your, our,my,teachers)等语法类别。其中,answer(answering)比 ask(asking)更靠近questions,仅仅是回答问题就占了83例中的43.4 %(详见图2的红色部分),这形成了该词项在中国学生作文中的语义搭配倾向。

图2 questions的搭配倾向

进一步观察周边的介词又可以构建起该词项的语法搭配范式, 即:使役动词+to+ verb(answer/ask)+questions。再观察周边更远一点的语境(详见图2), 还可以发现伴随这个语法搭配范式的语例又有55.6%在描述 由teachers发起的answer questions这个行为,students被迫接受, 如teachers ask some students to answer questions, be acquired to answer questions。呈现出在中国学生的作文中,该词项的语义韵是“被要求回答问题”。而对于“提出问题”(ask questions/raise questions)这样主动发起的行为,主语多是teachers,当students作为提出问题的动作发起者时,多是迫于teachers的任务要求。将上述发现用于观察余下的语例,便发现 85 %以上都带有这些特征。由此得出结论:当中国学生使用 answer questions时, 主要用来表述“被迫回答问题”,体现出了中国大学生在上网课时仍然较少主动提出问题,反映了大部分中国大学生即使在线上也未能克服“被迫回答教师问题”的束缚,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综上,我们得出,在网课期间,学生们在课堂上仍然倾向于回答教师问题,而非提出问题,未能颠覆线下上课时“教师提出问题+同学回答问题”的传统模式。

四、结语

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线上学习经历持积极态度,只有极少数的同学持消极态度,但在网课期间,学生们在课堂上仍然倾向于回答教师问题,而非提出问题,未能打破线下教学时学生被迫回答问题的传统模式。线上教学为何仍未打破传统的一问一答教学模式,值得深思。经过调查,有部分同学表示线上教学时互相看不见脸,自己会更大胆地提问,或许可以为打破传统授课方式提供借鉴意义。

该研究对线上教学有如下启示:1)在线上教学时,教师应该利用线上平台,为学生准备更精准有效的学习资源,提供各取所需的多元化学习方式,让教与学的过程高效实现。2)利用线上系统,设置多模态的课前预习作业和课后作业,量化学生的学习成果。3)充分利用线上课堂的“互相看不见脸”的优势,开茶话会、研讨会,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更好地达到提高国民开拓创新的长远发展目标,实现从“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

诚然,本文仍有不足之处,未探寻学生对线上学习持积极态度为何未对传统线下被动学习造成颠覆性的影响,以及两个单词之间的相关性仍待探究。

猜你喜欢
外研社语料库检索
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在IEEE 数据库中检索的一点经验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从奇迹到旗帜,外研社的特色发展之路
外研社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12 Save the world Unit 1听说课教学设计
外研社:“丝路国家工程”发挥积极作用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