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乙:文坛永远的『傻小孩』

2022-05-09 13:08胡凌虹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馆长老舍小孩

胡凌虹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老舍先生之子舒乙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4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中青年时期,舒乙是林业化工领域的技术专家,曾研究一门比较尖端而又偏门的技术,即利用木材的下脚料做酒精、酵母等。

到了不惑之年,舒乙才跨行成了一个作家。1978年改革开放后,一些现代文学研究者找到舒乙,请他协助研究老舍。舒乙花了几年时间走访了100多人,掌握了切实可靠的资料,将寥寥三四行的老舍经历充实成长长的一串年谱。同时,舒乙选择用散文的形式写了他的第一篇作品《老舍的童年》,之后在《人民日报》连载,极受欢迎。

有人曾问舒乙:“老舍先生是否曾希望您继承他的衣钵成为作家呢?”舒乙摇摇头,笑说道:“他们那一辈觉得儿女不会成为作家的,不可能的。因为他们认为作家应该是天才,而且他们经历丰富,接触各个行业,各种人物,跑了很多地方,從而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而我们只是单纯读书、工作,社会经历太单一,这是注定不会成为好作家的。”

不过,舒乙把父亲认为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他用了半辈子时间做了老舍所言的“积累”这门前期功课后才开始写作。之后的30多年,他每年都要写几十篇文章,以散文、传记创作为主,兼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研究,已出版《我的风筝》《老舍》《大爱无边》等专著20多部。

在写作的同时,舒乙又用了20年时间全身心投入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建设。2000年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落成,2002年对外开放,作为馆长的舒乙很快被选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的副理事长,与故宫博物院院长、国家博物馆馆长等并列,全国共6人。

步入中国现代文学馆,无论是中轴对称的庭院组合,江南园林建筑的造园手法与彩灯、暗流、椭圆形社交广场等西式文化融合而成的总体布局,还是13位文学大师的雕像、巴金手印门把、彩色玻璃镶嵌壁画、作家签名瓷器等特色细节,都让人啧啧称奇。而这些都是舒乙一样样琢磨出来的。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博物馆就是一些资料、物品的陈列,舒乙却大胆摒弃常规。他向那些文学大家要他们的著作、他们全部的藏书,当作家们欣然同意后,舒乙还会“得寸进尺”,要他们的桌子、文房四宝等。他对他们说:“如果您同意过世后把所有的藏书都给我,把您那些小玩意儿都给我,我专门给您搭一个玻璃屋,我把您的书房克隆在博物馆里。”由于长期的情感联络,包括舒乙笑称的“套瓷”,很多大作家都特别喜欢舒乙,把他当儿子看待,几乎要什么给什么,甚至丁玲等几位作家的床都被舒乙扛回了文学馆。舒乙也的确实现了诺言,给那些文学大师建了一个个最独特的“家”。

那么,舒乙哪来那么多的奇思妙想呢?舒乙透露了他的独门秘籍: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心,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而这些与他儿时所受到的家庭熏陶密切相关。

舒乙曾回忆说,三年级以前自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傻小孩,但在父亲眼中这样的小孩是最好玩的,甚至在朋友面前直唤他为“傻小子”。老舍从不过问子女的功课,如果子女考试不及格,有点沮丧,他会立马过来安慰,“那算什么呀,我小时候常不及格。其实他小时候成绩非常优异。父亲认为即使最笨的小孩,也有特殊的爱好,而这个爱好就有可能使他成为一个独特的人”。老舍45岁时,周恩来特地在重庆为他以及郭沫若、茅盾、洪深过生日。宴会过后,老舍从重庆带回了一个特大的册页,里面是各名人的题词、画作,中间有两页空页,他马上当着很多人的面喊道:“小乙啊,过来,你来给我画一张。”“这旁边就是郭沫若的题词啊。当时我还只有9岁,特高兴,啊哟,这么瞧得起我,我也不发怵,上去就画了。”

老舍先生曾说:“哲人的智慧加上儿童的天真或许能成为一个好的作家。”舒乙践行了这句话,他不仅成了一个好作家,也成了一个活出色彩与价值的人。

(摘自上观新闻)

猜你喜欢
馆长老舍小孩
解人之难的老舍
印象·老舍纪念馆
请专家
“对话”小伙伴老舍
云小孩(上)
懒小孩
互联网精神下的虚拟馆长
绝对小孩
绝对小孩
在济南,重寻老舍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