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荒田
谁不想长寿? 首选当然是“既长寿又不老”,即老得长久、健康、幸福。然而谈何容易?活多久并非人的主观所能决定,人越老,依赖的外在因素越多,单看一种现象——据统计,现代的美国,老人超过30%的死因是摔倒。你当然可以告诫自己小心再小心,然而,年纪越老,这类预防越像“说了半天等于什么也没说”的警句,如尽可能地不穷,尽可能地不生病……对死亡的恐惧,是终极性的,面对死神,谁洒脱得来?
既然长寿取决于自身与外部全部条件的合力,大部分并非本人可以控驭,那么,换个思路。何谓长寿?把一辈子好好过完就是长寿。什么叫“好好过”?答案千差万别,较为简洁且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不是这样——活法是“你想要的”。不可能生命的全程都按个体的主观意志进行,只冀求大节上、主体上不偏离。
因此,“好好过”应是在和平、安宁、富足的环境里,健康、快乐地做自己。马上有人反驳:大战爆发,自然灾害发生,家庭和本人发生意外变故,局中人的“长寿”不就泡汤了吗?是的,属于全民族或群体的悲剧所在皆有,远一点有二战、日寇侵华,近的有非典肆虐、大地震、泥石流……在那种态势下,人活下来就是胜利。好在,目前我们得以身免,于是有了探讨“怎样活”的空间。
我以为,“想要的人生”是自由的。你立志做怎样的人,只要不损害他人利益,不触犯法律,你就尽情挥洒属于你的人生吧。要当探险者吗?且去征服险峰;要发大财吗?且去积聚第一桶金;要扬名立万吗?且去求知。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方面,芸芸众生,不是谁都当得了名人,也不是谁都非要衣锦荣归。当一个忠诚的配偶,称职的家长,受信任的职员,何嘗不是学问?
我以为,“想要的人生”该是充实的。逝者如斯,时间总在推移,教你将来扼腕叹息的,是你自己没有主动地给日历的每一个空格填上你的追求、你的奋斗和收获,哪怕是一连串的失误。所以,你须从目前而不是从将来一个假设起步,去实现你的目标。
我以为,“想要的人生”该是均衡的。青春是狂热的,常常失诸过激;中年是稳重的,容易因腻于陈旧而征逐刺激;老年是淡泊的,但会被偏狭和妒忌所蒙蔽。以经验为根底的预见是必须的,从彩虹般的热恋看到家庭责任,从外遇的新鲜感看到它退潮后的丑陋。
我以为,“想要的人生”该是理性的。生命每一个阶段,上天的设计都是近乎完美的,施工是否正确是另外的问题。青年要奋力进取,中年要善尽责任,老年要对世界回报善意。
梭罗说:“青年人收集材料,要造一座桥通到月球上,或是也许在地球上造一座宫殿或庙宇,而最后,那中年人决定用这些材料造一间木屋。”请注意,语中的“材料”,该是生命力——充沛的、均衡的、理性的力量,凭借它,我们可以打造自己想要的人生,从而实现长寿,不管长短。
(摘自《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