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巍
国家卫健委通报,5月7日0-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病例319例,其中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15例,北京44例。此外,上海市还新增无症状感染3760例,北京新增无症状感染18例。多位专家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近期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上海此轮疫情的情况已经逐渐好转,而北京新增的新冠肺炎病例仍在高位运行,但北京采取的疫情防控策略十分积极。
北京:尽快社会面清零
在5月8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介绍称,从5月7日15时至8日15时,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39例,均为管控人员,目前均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相关风险点位及人员已管控到位。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和建则表示,当前首都新增新冠肺炎病例仍在高位运行,仍有零星社会面病例,首都与疫情的较量正处于胶着状态。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从严从快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
对于北京市所采取的疫情防控策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王广发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北京市日新增几十例确诊和无症状感染病例,这个病例数并不算多,这是因为北京现在采取的是积极的防控策略。
“现在有种说法提出奥密克戎变异毒株致病性低,对于年轻人群体而言可能是这样,但通过近期全国多地的数据来看,医院收治的重症和危重症病人总数并不少。如果对疫情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病例数就会大幅增加,而当传染病在社会大范围传播时,老年人和基础疾病人群等脆弱人群感染的比例会大大增加,病死章也会相应增高。因此我们还是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结合精准防控,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直到今天这仍然是非常必要禾口有效的疽王广发称。
未来北京市此轮疫情的走向如何?王广发认为,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首先要考虑国内其他地区疫情溢出效应带来的影响。据国家卫健委通报,5月7日0-24时,除北京、上海之外,全国还有包括河南、辽宁、广东、江苏、吉林在内的十余个省市有新增确诊、无症状感染者病例,其中辽宁、河南、江苏三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分别为85例、76例、60例,“全国一盘棋,各地要通盘考虑,”王广发称。
此外,王广发认为,摸清现有感染者数量很关键。而确认是否还有未被发现的病例,核酸检测是十分有效的手段,北京市开展核酸检测的人群和频次根据疫情动态调整,当疫情严峻时,就要开展全域核酸检测,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王广发还认为,前期北京市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程度也将影响疫情未来走向。
朝阳区公布提级管控措施
北京市发布会8日通报,5月7日共,筛查1552万人,全部完成检测,共筛出5管混采阳性,其中,朝阳、顺义各2管,房山1管。自4月25日起,本市已开展8轮区域核酸筛查,共筛出60管混采阳性,为阻断疫情传播、早日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顺义区5月8日-10日将连续开展三轮区域核酸筛查。
在5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落落介绍,连日来社会面持续出现零星散发病例,部分管控人员未自觉严格落实居家隔离,人员流动带来病毒社会传播风险。加之病毒隐匿性强、不易于被发现,为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经综合^?估,朝阳区进一步提级管控,体包括:一是提级管控措施。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全区临时管控区按照管控区管理,管控区除做核酸外,实行足不出楼,严禁聚集。将对于未按要求落实居家隔离等防疫要求,私自外出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二是全区继续严格落实居家办公。区域内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凡是生活、工作在朝阳的人员,生活在朝阳、工作在外区的人员,工作在朝阳、生活在外区的人员全部严格落实居家办公。区域内与民生保障无关的企业全部暂停,将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对于未按要求严格落实的,严肃处理。杨落落提醒大家,不要组织家庭聚会,避免聚集风险,同时倡议大家非必要不出朝阳。
上海:“扫街、扫楼、敲门”
有媒体从5月8日上午召开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5月1日至7日,上海累计核酸筛查约6300万人次,抗原检测约1.26亿人次。上海将继续开展基于三区划分的“抗原+核酸”组合筛查,其中封控区每天进行一次核酸采样;管控区采取每周“3天核酸+4天抗原”组合筛查方式;防范区采取每周“1次核酸+6次抗原”组合筛查方式,且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入公共场所。对配送寄递、志愿者等流动中的城市服务保障人员, 每天开展“1次核酸+2次抗原检测”(2次检测间隔8小时)。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介绍,为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上海将开展“扫街、扫楼、敲门”,加强对企业、工地、沿街店铺、公寓楼、商务楼、旅店、社会流动人员的排查。
对于上海疫情走向,多位专家8日接受《环球时报》 记者采访时也认为,最新数据释放出积极信号。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研究所教授杨占秋8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从上海最近通报的数据来看,上海部分地区实现社会面清零,从方舱医院的出院人数以及部分方舱医院的关闭,都可以看出此轮上海疫情已经在好转。预计再过两周左右应该就可以抑制这波疫情。
但另一位不具名的公共免疫学家则表示,上海此轮疫情跟其他地方不同,新增感染人数的下降是阶梯式的,呈现逐级下降趋势,具体何时实现社会面清零,可能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该专家同时表示,因为上海区域面积比较大,下一步采用何种方式放松管控也值得思考,当中需要防止疫情的反弹,“特别是上海的封控时间也比较长,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叠加,导致一些市民出现免疫力下降的情况,这个问题需要关注,越到后面越要坚持,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