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能CT在评估骨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2-05-08 14:19谷爽张喆李军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2年3期

谷爽 张喆 李军

【摘要】目的:探究双能CT在评估骨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25例骨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双能CT(DECT)与磁共振(MRI)检查。分别由我院两名工作经验在10年以上的主治医师(Q与W)予以分析,骨髓损伤评估时,选择骨髓水肿为主要观察指标。两名影像医师得到相同结果后,最为最终的研究结果。结果:对25例患者DECT检查时,共发现265个水肿;通过DECT对骨髓损伤患者诊断时,具有良好的诊断结果。胫骨上段分区、股骨下段分区AUC值分别为0.775、0.932。结论:通过DECT对骨髓损伤患者检查时,能够将骨中的钙质成分去除,提升骨髓水肿影像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影像医师的判断。

【关键词】双能CT;骨髓损伤;骨髓水肿

现代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使得人类患有各种疾病的几率逐渐增加,其中包括骨髓损伤(ESC),指的是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导致人体骨髓结构出现异常改变,如骨髓水肿等,不仅干扰患者生活,而且还会威胁患者生命。现代医疗领域,磁共振(MRI)是最为常见的检查方法,可较为准确地判断是否出现ESC。但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该检查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对患者身体移动较为敏感,容易出现伪影,增加误诊几率;受到金属物品的干扰较大等。这一背景下,医疗领域逐渐研发出一种更加高效的检查方法,即双能CT(DECT)法,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可以更加准确地对ESC患者进行评估。基于此,为了进一步验证DECT在SEC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25例骨髓损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25例骨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4例,女11例,年龄37~55岁,平均(42.36±8.39)岁。

1.2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对所有患者予以MRI与DECT检查。其中,MRI检查设备为飞利浦(Philips Achieva 1.5T)超导型磁共振,行横轴位、冠状位、矢状位的PD脂肪抑制序列及T1WI、T2WI序列,层厚、层间距均4mm。DECT检查设备为GE公司Revolution256 排宝石能谱CT,扫描参数:80 kV/140 kV瞬时切换,准直器宽度64×0.625 mm,螺距1.375;转速0.5 s,管电360 mA。重建层厚及层间隔均为1.25 mm,标准重建算法,能谱数据,将得到的数据信息输送至AW4.7后处理工作站,对数据信息予以处理,得到去除钙质后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设定相应的虚拟平扫参数,然后通过默认伪彩图等方式,对患者是否出现骨髓损伤进行评估。

1.3图像分析

获得扫描影像后,选择骨髓水肿作为主要观察指标,对患者骨髓损伤情况予以评估。评估时,由我院2名工作时间在10年以上的主治医师(Q与W),通过双盲法的方式完成评价,两人得到相同结果后,为最终的评估结果。两种影像检查结果均分成4级:(1)4级,未出现明显病变;(2)3级,可能没有病变;(3)2级,可能出现病变;(4)1级,出现显著病变。其中,将1级与2级定义为阳性,3级与4级定义为阴性。

1.4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应用用SPSS23.0软件进行分析,对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假陰性进行统计,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对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与准确性进行计算。

2 结果

2.1图像分析

在DECT检查结果当中,共检查出265处水肿,其在MRI检查当中,中,膝关节处164个,肩关节处40个,踝关节处61个,如图2所示。共发现87处水肿,其中,膝关节处45个,肩关节处24个,足关节处18个,阴性为178处,具体如表1所示。对DECT结果去钙质处理后,可得到如表2所示检查结果。通过Q、W两人检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DECT检查均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3 讨论

现代医疗领域对ESC检查时,通常以MRI法为主,可较为精确地检测出患者骨髓水肿情况,但受到医疗水平、禁忌症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不可采用MRI检查,则需要采用CT检查。骨髓是人体骨骼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由脂肪构成,当其出现损伤后,密度会显著增加,但在骨质密度的影响,导致常规CT检查结果并不是很准确。为了进一步提升CT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科研人员根据不同物质在不同能量下衰减系数的不同,研发出双能CT检查技术,通过该方式检查时,能够将骨髓检查结果中的钙质成分分离出来,仅显示出骨髓情况,以此降低骨质对检查结果的影响,提升检查结果准确率。

总之,通过DECT对骨髓损伤患者检查时,能够将骨中的钙质成分去除,提升骨髓水肿影像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影像医师的判断,及临床医师对患者治疗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张瑜,张晓琳,黄占文,等.18F-NaFPET/CT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像学特征的回顾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20,36(13):1803-1807.

[2]柯晴,黄秋霖,廖成成,等.骨盆核磁共振在诊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骨髓侵犯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血液学杂志,2020,33(40):118-124.

作者简介:

1.姓名:  谷爽  (1984年2月)   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北京,职称:主治医师,学历: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能谱ct、脑功能成像,

2.姓名: 张喆(出生1984年1月)性别,男 民族,汉,籍贯:吉林,职称:主治医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磁共振,

3.姓名:李军,职称: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