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琳 邓 莉 邓露双
心力衰竭是指心室充盈、射血能力损伤的以呼吸困难、活动受限为特征的综合征,应用利尿剂等治疗该病虽效果理想,但会导致人体排出过多水分,提高血管紧张素的浓度,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从而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口渴感的困扰[1]。在无法过多摄入水分的治疗前提下,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患者口渴感。临床常采用棉签蘸水涂抹口唇、舌面来缓解口渴,虽然能轻微湿润口唇黏膜,但多次涂抹会加速口唇水分蒸发,引起口唇干燥、脱皮,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穴位按摩能疏经通络、调畅气机、健脾运胃,调理肝、胆、脾、胃气机不利诸证,来缓解患者口渴。按摩水泉穴可作用于消化器官的某些感受器,使得传入神经兴奋,并释放乙酰胆碱于舌下腺、腮腺、颌下腺中的小唾液腺, 增加唾液分泌量,从而缓解口渴;参梅饮的主要成分为西洋参和乌梅,能达到补气养阴、生津止渴的效果。将药物在沸水中冲泡,并含漱温润口唇,可以缓解口腔干燥,减少口腔病变及感染风险[2]。为探讨其疗效,此课题应用穴位按摩联合参梅饮干预心力衰竭患者口渴感,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心力衰竭合并口渴患者110例纳入研究,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55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35~69岁,平均(51.3±4.2)岁;病程5~20年,平均病程(13.2±3.1)年。观察组中男34例,女21例;年龄36~70岁,平均(51.7±4.1)岁;病程5~19年,平均病程(13.5±2.9)年。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3]:症状为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劳力性呼吸困难,有明显的口渴感,咳痰呈粉红色泡沫样,伴有吞咽、说话困难,食欲不振,尿少,腹部胀满;检查提示心率加速、心界扩大,肺底部有湿性啰音,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多呈阳性。中医诊断:参照《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4]。心悸、口渴、气短、喘息;可伴乏力、畏冷、少尿、腹胀、厌食。舌苔白,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脉沉迟无力。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慢性心衰合并口渴的中西医诊断标准[3,4],男女不限,病程5~20年,年龄35~70岁;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配合研究,坚持治疗和随访;近期无口渴相关治疗史、无心脏手术史;若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研究前病情控制较为理想。排除标准: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有意识障碍、精神疾病等无法交流的情况;有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免疫系统疾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存在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肺栓塞等严重心肺疾病;对治疗药物过敏;治疗期间出现不良事件,干预后无效;自动退出研究或失访,或数据资料不完整。
1.4 干预方法对照组予以温开水含漱法:将38~42 ℃ 的温开水放至室温,每次用量杯倒出10 ml左右的温水并含漱温润口腔,隔2 h温开水含漱1次,或中度口渴、夜间有明显口渴感时含漱1次,每日含漱不超过10次,干预观察1个月。观察组予以穴位按摩联合参梅饮:患者仰卧位躺于病床,医师站于床尾,按摩患者右足时,医师左手抬起患者右足踝部,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夹于水泉穴,用拇指缓缓点按、揉水泉穴,力度从轻到重,以患者产生酸胀感且耐受为度,按摩时长为10 min,每日3次。将西洋参片1 g,乌梅5 g溶于38~42 ℃ 的100 ml温开水之中,放至室温,每次用量杯倒出10 ml,并含漱温润口腔,隔2 h含漱1次,或口渴时含漱,或中度口渴、夜间有明显口渴感时含漱1次,每日含漱不超过10次,干预观察1个月。
1.5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心力衰竭口渴感困扰量表评分(TDS-HF)、数字评分法(NRS)、静态全唾液流率(UWS)及干预期间症状改善时间。TDS-HF评分:用于评估患者口渴感困扰的程度,内容包括8个条目,每个条目为1~5分,分值越高,代表口渴感困扰程度越深,总分分值范围为8~40分。NRS评分:用于评定患者口渴的程度。0分代表无口渴感,1~3分代表轻度口渴,4~6分代表中度口渴,7~10分代表重度口渴,患者根据自己的主观口渴感受,选择符合口渴感的分值,总分分值范围为0~10分,评分<4分代表干预方法有效。UWS:患者清水漱口后,医师用棉签吸干患者口中剩余的唾液,将事先称重的3根干棉签放置在患者舌下和两边的腮腺,嘱咐患者切勿吞咽唾液并计时,2 min后取出这3根棉签,并吸干舌面的唾液,去毛重称量后将数值除以2即为UWS值。症状改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缩短3 d代表观察组干预方法有效。
1.6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干预后患者每日基本无口渴感,对生活、工作基本无影响;有效:干预后患者口渴感有所缓解,想要喝水的次数减少;无效:干预后口渴感无改善,甚至更易口渴,对生活、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甚至出现口腔病变和感染。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1 TDS-HF NRS评分比较2组干预前TDS-HF、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TDS-HF、NRS评分均下降,观察组干预后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心力衰竭患者TDS-HF NRS评分比较 (例,
2.2 UWS 症状改善时间比较2组干预前UW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UWS值上升,观察组干预后UWS值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心力衰竭患者UWS 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例,
2.3 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高于对照组的85.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例,%)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患的晚期阶段和严重表现,近年来患病率、致死率均呈上升态势,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并多见有口渴感。口渴感作为主观症状,其产生同体液容量、渗透压平衡相关,主要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来调节血容量,由下丘脑-垂体-抗利尿激素系统来恢复正常渗透压。而心衰往往会导致循环血容量的下降,加上治疗药物利尿剂能促进血管紧张素的分泌,使得下丘脑渴觉中枢易产生口渴感[5]。口渴感也会使得限水疗法的依从性变差,导致水出入量逐渐失衡,心衰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目前西医几乎没有针对其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法,中医在治疗该领域的优势不断显现。
口渴感在中医归属“燥证”“口干”的范畴,其病机主要为津液不足和津液不布,中医认为穴位是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场所,同机体内的脏腑组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水泉穴出自《针灸甲乙经》,是足少阴肾经第5个穴位,《灵枢·经脉》记载:“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骨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 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按摩水泉可以刺激穴位,刺激消化系统上的感受器,引起传入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兴奋,不断释放舌下腺、腮腺、颌下腺和口腔黏膜的小唾液腺,增加唾液分泌,从而改善口渴[6]。根据中医理论,按摩水泉穴能通过生理作用从根本上促进唾液分泌,缓解口渴感,治标又治本。参梅饮的主要成分是西洋参、乌梅,西洋参性凉,味甘、微苦,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乌梅性平,味酸、涩,具有敛肺、涩肠、生津的功效。同时研究发现乌梅中的枸橼酸能促进唾液的分泌,达到缓解口渴的作用。西洋参还可健脾补中,促进脾胃的运化[7]。由西洋参、乌梅组成的参梅饮通过含漱法直接接触口腔黏膜,能有效刺激口腔唾液腺的分泌,增加唾液,从而滋润口腔黏膜,酸甘化阴,抑制口渴[8]。穴位按摩和参梅饮含漱的干预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对患者的痛苦少、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提高依从性,使得该干预方法更易被患者接受。
因此本课题应用穴位按摩联合参梅饮干预口渴感,研究显示:观察组TDS-HF、NRS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缓解口渴感的效果更佳,有利于减少口渴感对患者生活的困扰;观察组UWS值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有利于促进唾液的分泌,促进脾胃的运化,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疗效更佳。综上,穴位按摩联合参梅饮对心力衰竭患者口渴感的效果突出,能改善口渴,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