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文靖 黄凯 蒋俊英 章铖
摘要数字化并非横空出世,它是以信息化为基础,通过新一代的数字化技術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升级,离开了信息化,数字化就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章从技术架构、核心目标、需求特征三个视角进行分析,并以上海科技馆为例,阐释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上海科技馆未来数字化转型路径的设想。
关键词科普场馆数字化转型上海科技馆
1 信息化、数字化相关概念
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优化特定人群的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行为,提高各种社会行为的效率,并且降低成本,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
数字化则是以数据处理、分析、应用为基础,以业务平台、数据平台、技术平台为核心,对企业战略、架构、运营、管理、生产等进行系统性的、全面的变革,数字化强调数字技术对整个组织的重塑[1,2]。
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来看,信息化时代主要聚焦于要素的数据化、系统化存储,实现统一管理,通过电子化流程实现效率的提升。数字技术拓宽了传统文化创意内容销售渠道, 技术创新创造出了更为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3],数字技术的信息互联、智能感知、数据挖掘、个性定制、广泛推广、创意生成与分享等特性[4,5],将极大地满足文化生产交互性需求,促进文化推广和消费领域融合。
2 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目前存在一种将数字化和信息化对立起来的认识,认为信息化是一种过时的技术,数字化意味着彻底颠覆,完全从实体转向线上,不顾一切运用各种数字化技术。本文认为,数字化不是对信息化的否定,而是与信息化建设一脉相承。数字化转型是借助数字化技术及其支持能力,实现创新商业模式的过程,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2.1 技术架构
从技术架构来看,是从信息技术向数字技术的递进。数字化所需的数据,从采集、存储到使用,都是建立在信息化的基础之上。例如数字时代大量使用的物联网技术,从传感器、传输协议到数据存储方式,都属于信息化的标准功能。而大数据技术中涉及的统计分析工具和模型,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被提出,只是因为现在计算和存储能力的提升才得以普及。
在信息化时代,从事件发生到产生洞察,到做出决策,到采取行动,最后产生效果,存在较大的延时效应。在数字化时代,得益于大量的数字化技术的支撑,包括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到系统集成,从事件发生到产生效果,延时时间越来越短,从而可以更快速地支撑业务决策。
2.2 核心目标
从核心目标来看,信息化时代以提升效率为目标,数字化时代则以支撑创新转变为主要诉求。数字化时代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本身的创新,而是商业模式改变导致效率的提升。比如汽车行业,个性化的需求迫使整个车厂进行业务运营模式上的转变,通过打造更加丰富的移动出行场景、娱乐+汽车,让汽车成为工作和生活的空间。
正如德鲁克所说:“动荡时代最大的风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继续按照以前的逻辑做事。”数字化转型是企业获得生机的关键因素。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全球博物馆应对新冠疫情报告》显示,由于疫情大流行,全球超90%的博物馆采取了闭馆措施,其中超过10%的博物馆可能被迫永久关闭。国际博协《博物馆、博物馆从业者和新冠疫情的调查报告》中显示,在闭馆后,使用线上藏品展示、线上展览、直播等数字化服务的博物馆至少增长了15%。其中,博物馆对于社交媒体的利用几乎增长了50%。
疫情虽然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动荡,但同时也成为变革的催化剂。博物馆行业也需要打破原有逻辑,去思考在数字化时代如何通过业务运营模式的转型更好地向观众传递场馆的核心内容。正如大英博物馆馆长 Neil MacGregor 所说:“博物馆未来将成为一家多媒体机构,这是毫无疑问的。”数字时代的博物馆,应当转变思维,通过多媒体资源的创作及应用,以更具广度、深度的科普内容,以更有趣、更具吸引力的方式,给观众带来更具特色的学习参观体验,最终达到科普教育的目的。
2.3 需求特征
在信息时代,需求呈规模化导向,数字时代客户需求、市场环境快速变化,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强。数字化使得信息的传输更加便捷,各种业务层出不穷,人们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由数字化存储和传输带来的大容量信息,让用户的综合化需求得以实现,用户越来越倾向于通过一个“服务窗口”能够完成一项活动的所有过程。同时,在满足基本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需求层次上升到“自我实现的需要”,个性化已成为消费选择的重要因素。再加上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为交互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人们的互动化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在数字化时代,需求特征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个性化、互动化”等主要特征。
从场馆的角度来看,以前是“场馆有什么,观众看什么”,现在是“观众想看什么,场馆给什么”,从场馆为本到观众为本,从教育资源的单向输出到与观众互动,从单一渠道到多元渠道,数字化让业务视角发生了转变,从原先的供给主导向需求主导转变。例如,近日上线的“数字故宫2.0”,将“展览”“教育”“藏品”多方面的功能融合到一个微信小程序中,通过深入分析观众需求,以故宫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基石,打通各环节的数据,向观众提供线上+线下融合游览体验,让来自天南海北的观众触达故宫、了解故宫、走近故宫。
2.4 从信息化向数字化迈进
自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产业遭受沉重打击,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企业和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由此形成数字化转型中的“新浪潮”。正如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在《剧变》中所写:“突发性重大问题激起的人类能动性,让我们得以克服惯性与阻力,重新审视那些逐渐积累的预期问题”。
对于大多数企业和机构来说,数字化转型绝非彻底颠覆和破旧立新。集装箱公司马士基(Maersk)的例子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点,全球贸易壁垒和国内供应链的低效,影响了货运成本。该行业还缺乏透明度。这些挑战都存在已久。马士基通过数字化技术找到了解决这些挑战的新方法。公司与 IBM 及政府合作,通过区块链技术,从单一源头快速安全获得端到端供应链信息,他的价值主张仍然是做一家货运公司,为顾客提供快捷、可靠、价格合理的服务,只不过有了数字化技术的辅助,他有潜力成为流程最优化、最透明的公司[6]。
因此,数字化并非横空出世,它是以信息化为基础,通过新一代的数字化技术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升级。离开了信息化,数字化就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迎接数字化时代,问题需要重新审视,改变必然存在,通过改进业务流程、发掘新业务模式,通过渐进式的措施,更好地去实现企业和机构的核心价值主张。科普场馆同样如此,应当以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果为基石,通过深入分析观众需求,通过持续的观众研究,重新思考如何讲好故事,与观众共建共创,以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石,用数据驱动场馆数字化转型。而信息化技术将持续向业务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撑,最终通过理念的升级、视角的转变,推动场馆从信息化向数字化迈进。以下将通过上海科技馆的具体实践阐述从信息化向数字化迈进的路径及思考。
3 信息化建设成效及面临的问题
3.1 信息化建设成效
“十三五”期间,上海科技馆信息化项目建设投入经费1.1亿元,初步形成了管理平台化、服务网络化、决策数据化的“三馆合一”的智慧场馆架构,整体处于行业内领先地位,在行业内率先:①实现全网售全预约;②建设业务覆盖面最全的协同办公平台;③开展数据治理、打通数据孤岛、汇聚核心业务数据。2021年12月入选首批21家“上海市数字景区”,测评综合得分排名第一。
3.1.1 夯实基础设施
尽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常常被视为“非战略性”的,但仍然是“必备”的实用工具[7],扎实的基础环境支撑是上海科技馆智慧场馆建设的前提。
(1)B 类数据中心机房。“十三五”期间,完成符合 B 类标准的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满足至少未来5年三馆200%扩展能力。通过部署虚拟化服务器集群及大容量存储资源,满足资源动态扩容调配的要求。2021年7月,通过即时动态调整负载均衡、 CPU、内存等资源,支撑近20万用户瞬间并发购票,成功应对上海天文馆开馆叠加暑期高峰给票务系统带来的严峻考验。
(2)馆间高速互联网络。随着上海天文馆建成开放,上海科技馆及其分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天文馆“三馆合一”的空间布局正式形成[8],上海科技馆进入集群化发展新阶段。为保证三馆间数据高效稳定传输及满足未来海量大数据分析对于馆间高带宽、低时延的要求,上海科技馆构建了双链路、高可用的三馆互联高速网络,裸光纤线路带宽达到20GB,支撑230多公里长距离传输。
(3)多方位信息安全保障。信息化时代,新技术和新架构的演进给企业和机构的信息安全带来更高的要求,随着《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继公布并实施,如何保障数据资产及个人信息安全成为必解课题。上海科技馆公众网达到二级等保要求,并通过部署多层级网络防护设备、实施高频次安全扫描策略以及安装终端安全防护软件,由点及面,持续多方位保障数据信息安全,实现重大网络安全事故零发生。
3.1.2 管理平台化
上海科技馆协同办公平台于2018年建成上线。从设计之初一直秉持“让数据多跑路,让同事少跑腿”的设计理念,同时深入贯彻上海市“一网通办”的指导思想,实现全流程贯通、全业务集成、全过程透明,做到业务数据可查询、可追溯、可共享。目前已基本覆盖三馆“人、馆、物”日常管理工作,建成15个业务模块,进行流程再造重构设计,形成了315个业务流程,纸质流程电子化率达到90%,同时支持 PC 和移动端展现,实现“一网办理、整体服务一张网”。通过各层级、多体系用户之间的融合,员工通过一个账户单点登录,即可通办全馆流程事项。同时深入贯彻“制度+科技+阳光”理念,強化“四责协同”机制,实现预算控制、过程透明、痕迹保留、角色明晰、责任担当的阳光采购模式,用信息化手段来保障风险防控,不断加强过程监管、风险预警,实现人财物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使廉政建设插上智慧的翅膀。
3.1.3 服务网络化
上海科技馆始终以为观众提供便捷的优质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为目标,持续提升服务水平。
(1)便捷舒适的参观体验。通过优化客流系统将统计准确率提升到95%以上,提供更精准的客流预测分析;建成“三馆合一”统一票务系统,为游客提供“一门式”购票预约服务;升级游客无线网络,实现展区公共区域100%全覆盖。
(2)多国语言官方门户。通过官方门户网站为观众提供路线推荐、活动预约、虚拟导览、线上展览、线上教育等一站式服务通道。上线英日韩法四国外语网,扩大国际影响力,上海科技馆门户网站累计注册用户数达150万(2017年上线);上海自然博物馆门户网站累计注册用户数达120万(2015年上线);上海天文馆累计注册用户数达37万(2021年7月上线)。
(3)线上展览新模式。充分思考和探索后疫情时代下的科普展览,打破固有思维定势,探索“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展览新模式,通过利用三维建模及高清影像技术,打造全新的线上展览体验。2020年7月推出的“日月魅影—日食特展”展览,通过三维建模重构线上虚拟探索场景,从不同视角对日食现象进行科学阐释,讲述跨越一个多世纪的日食故事,展览累计接待观众67657人次。
(4)多渠道多方位传播矩阵。互联网时代,线上多媒体网络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疫情加剧了线上渠道的扩张,上海科技馆积极探索社交媒体、短视频渠道,开通了微信公众号、B 站、抖音、新浪微博多个社交渠道,与观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2021年科技馆微信公众号累计粉丝量达201万人,相比2020年增长了40%;上海自然博物馆达165万人,增长了56%;上海天文馆自2021年7月开放以来,累计粉丝量达125万人(以上数据截至2021年12月中旬)。
3.1.4 决策数据化
大数据时代,数据是场馆至关重要的资产,通过数据洞察场馆运营状态,分析观众行为,为打造一座有温度的智慧场馆提供数据支撑。上海科技馆通过数据汇聚分析中心打通各业务系统间的数据孤岛,实现跨部门、跨层级、全维度数据共享,对票务、客流、国资、网博、库存、办公等6大核心业务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可通过 PC 及移动端查看实时客流分析、客源地统计、票务统计、网博访问统计、资产状态等核心运营数据,为突发事件迅速反应处置提供支撑能力,为宏观决策提供支撑依据,为打造“场馆大脑”积累了实践经验。
3.2 面临的问题
上海科技馆基于智慧场馆架构的信息化建设已初见成效,为科技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扎实的信息化基础。随着上海天文馆建成开放,上海科技馆及其分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天文馆“三馆合一”的空间布局正式形成,包含科学中心、自然博物馆与天文馆三个不同的主题与场馆类型的集群化发展道路正式起步[8]。如何利用三馆特色,在“博物馆+科学中心”的双重属性下进行业务模式创新,激发场馆的内升动力,构建“以观众为中心、需求为导向”的数字时代的科技馆,对场馆的运行、管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运营管理需要更精细化。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天文馆三馆业务各具特点与优勢,存在规模体量大、业务范围广、区域空间散、社会关注高等现实挑战[9]。为此,上海科技馆在管理上进行创新,实行一体化的“内部垂直、外部扩展”模式,以实现集群化效益最大化。为更好地发挥集约化管理的作用,需要支撑场馆运营的“一网通办”管理平台能够更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结合馆内运行维护机制,由内向外,更好地助力场馆数字化转型。
(2)资源数字化程度有待提高。上海科技馆经过20年的运营,积累了大量的科普资源,涵盖展览、教育、藏品、研究多个领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些资源多数以业务部门的独立项目为维度进行归集,缺乏统一的管理平台,资源查询利用存在孤岛,对进一步挖掘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同时,也不利于进行二次开发及共享。2017年通过建设科普资源池,上海科技馆对于科普资源的集中管理及利用进行了初步探索,但未能覆盖三馆资源,资源标准也亟需更新,以适应未来资源开放共享的要求。
(3)数据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上海科技馆在“十三五”期间建设的数据汇聚分析中心是对场馆大数据治理的前期尝试。通过汇聚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并通过可视化展示,为场馆运营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但数据的智能化需要进一步提升,需要针对三馆运营的各自特点、实际情况、管理要求等来设计实用、有效的大数据平台,并结合具体业务场景,让数据“活起来”。在大数据时代,寻找现象背后的原因,让数据自己发声,揭示其相关性,才能真正体现数据的价值。
4 数字化转型的构想
基于以上具体实践及问题分析,上海科技馆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不是颠覆,而是以现有智慧场馆架构为基础,通过转换业务视角,积极探索新的业务运营模式,逐步由信息化向数字化迈进。“十四五”期间,上海科技馆将依托“科学中心+博物馆”集群的特色,聚焦“科学教育”这一核心功能,以服务社会大众、服务创新发展为宗旨,以提升“展览吸引力、科学传播力、创新驱动力、技术渗透力、持续发展力”为发展主线,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从“管理平台化”“服务网络化”“决策数据化”三个业务维度持续提升,以观众为中心,持续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数据驱动场馆数字化转型,打通时间与空间的物理边界,注重文化与科技融合,积极探索跨界新业态,围绕“展览”“教育”“藏品”“研究”四大主体功能,打造“无界”“可达”的教育大平台。
4.1 更精细化的管理平台
科技馆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形神兼备”,深入贯彻一网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目标以及一网通管“高效处置一件事”的方向,需从业务需求出发,让观众对场馆运行管理“无感”,只需感受到“场馆的温度”和“参观的美好体验”,其背后需要馆内各部门打通数据,形成跨层级、跨部门、跨三馆的协同联动。
“十四五”期间,上海科技馆将以高效为标准,提升集约化管理能力。①持续优化数据中心机房和三馆内外网络,提升计算和存储能力,为场馆运行提供更智能的数字化基础设施。②进一步加强内控、业务协同和管理流程优化,持续提升管理精细度和数据覆盖面,完善一站式全业务流程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提升三馆协同办公效能,更好地贯彻“三馆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由内向外,结合业务及运行数据,着力构建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使场馆运营者可以像数据艺术家一样开始学会运用数据,让场馆变得更美好,让来馆观众有一种更深切的、对于“美好”的感受度。
4.2 更多元化的服务网络
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文化科技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催生了一大批创新应用场景,给观众带来全方位、多层次的体验感,他们将不仅仅是旁观者,同时也会成为参与者、创作者。
“十四五”期间,上海科技馆将以观众需求为导向,充分依托三馆资源,为公众提供全天候、高品质、有价值、高互动的多元化服务网络。①聚焦高品质展览的打造,利用数字技术开发全新的线上参观模式,通过互动沉浸式线上展览,持续提升展览吸引力。②充分运用 AR、VR、全息投影等数字化技术开发多样化科普教育资源,建设数字资源管理平台,统筹三馆数字化资源的生产、管理及应用。③通过观众画像及行为分析,提升精准推送能力,通过公众网、短视频、社交媒体,多渠道多方位触达观众,为观众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积极探索文创消费新模式,促进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始终坚持以观众为中心,以优质服务提升场馆温度,以高品质的科普供给激发科学好奇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3 更智能化的决策赋能
数字化时代,应当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科技馆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能耗数据、设备数据、运行数据、观众数据、展品展项数据、经营数据、办公数据、项目数据等,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让这些数据自己“发声”,用数据驱动场馆数字化转型。
“十四五”期间,上海科技馆将用数据赋能场馆治理,提升研判决策能力。①整合三馆数据资源,加强数据赋能,实现数据的统一汇聚、融合、治理、共享、服务,发挥数据综合服务和效能。②加强融合治理后的数据统计、挖掘分析、可视化展示,提升大数据辅助决策支撑及数字化治理能力。大数据时代,比起对于因果关系的渴求,场馆运营者应当更关注数据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分析研究其相关性,赋能观众服务、场馆治理、宏观决策。
5 結语
数字技术是手段,转型才是目的。“技术赋能”不等于“技术万能”。在考虑数字化应用场景的时候,不仅需要考虑“建什么、怎么建”等技术性问题,更需要思考“为什么建、为谁而建、建了之后怎么用”等原则性问题,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出数字技术在业务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科普场馆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是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实现场馆运行、管理、服务的现代化,更好地满足观众个性化的参观需求,更好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上的更新,更是经营理念、战略、组织、运营等全方位的变革,需要全局谋划。上海科技馆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全员参与,始终以三馆统一的数字化资源生产、管理及应用为目标,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三馆丰富的科普资源场景化,通过数字技术促进线上线下联动,打造科普教育大平台,将优质内容传递给更广泛的观众群体,促进观众共创共建,构建起“大科普”格局,让科学文化“流行”起来,推动科普事业与产业创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Athey S. Beyond prediction: Using big data for policy prob- lems[J]. Science, 2017, 355(6324):483-485.
[2]陈剑,黄朔,刘运辉.从赋能到使能—数字化环境下的企业运营管理[J].管理世界,2020,(2):117-128.
[3]Baumol W J, Alderucci A. Rebutting a major misconcep- tion about the patent system: How patent protection pro- motes technology dissemination[J]. Aestimation the IEB In- 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e, 2013(6):8-19.
[4]李炎,胡洪斌.集成创新: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本质[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2(6):107-112.
[5]Nawa L L, Sirayi M. Digital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her- itage sites in the city of T shwane [J]. Journal of Arts Man- agement, Law, and Society, 2014, 44(4):246-257.
[6]南森·弗尔,安德鲁·希皮洛.数字化转型未必等于颠覆[J].销售与管理,2019(09):106-113.
[7]CARRNG. IT doesn't matter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3, 81(5):09-41+128.
[8]王小明.跨界融合视域下科普场馆集群化运营发展路径[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1,7(06):474-80.
[9]同[8].
(2022-02-11收稿,2021-02-15修回)
作者简介:缪文靖(1964—),女,硕士,工程师,现任上海科技馆副馆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处理,科技创新、科普传播管理,E-mail:miaowj@sstm .org .cn。
The Thinking and Future Expectation of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s Digitalization Path// MIAO Wenjing,HUANGKai,JIANGJunying,ZHANG Cheng
First-Author's Address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E-mail:miaowj@sstm .org .cn .
Abstract Digitalization is not something that comes out of nowhere, it is based on informationtechnology and is upgraded by a new gener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 Witho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gitalization is a pavilion in the air, water without a source and wood without a founda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is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technology architecture, core objective and demand characteristics . Then takes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explain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provides a vision for the futur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path of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digitalization,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