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程 柴荣 高宇军
学术著作是专家在某一研究领域基于核心概念建构出的学术体系,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对于高一学生来讲理解起来难度极大。那么,能否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抽象的概念理解呢?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根据他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这门课程的讲义整理出来的一本学术著作,是由14篇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小论文组成的社会学著作,它深刻解剖了乡土中国的“五脏六腑”,涉及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方方面面,它始终根植于实地社区调研成果,并从宏观上对中国乡土社会结构及文化模式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论剖析,被学界公认为社会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代表性著作之一。费孝通先生独创性地提出了核心概念差序格局、礼治秩序,而差序格局是本书学术体系的基础。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是统编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的第五单元。在2020年修订的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整本书阅读尤其是学术著作的阅读做了如下要求:“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品的价值取向。”整本书阅读的对象是整本书,要想细读每个章节,或者像以往一样对每个章节认真讲解,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上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的课时也是有限的,所以在面对新教材中的整本书阅读时,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找到好的切入点,带动学生阅读整本书。尤其是《乡土中国》这部社会学学术著作,从宏观角度探讨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在透彻分析中国乡土文化的基础上,让我们感受到了许多关于中国文化更深层次的内容。
《乡土中国》的“重刊序言”中这样写道:“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可见,“乡土中国”并非真正指中国农村,而是一种体系,这个体系在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发挥的作用最为明显,也最为特殊,从而使得中国农村有别于其他社会。乡土社会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传统模式,是数千年的传承在中国人脑中扎根的固有观念。尽管如今的中国经济腾飞,城镇化水平已经很高,又经历过多次社会变革与思想变革,但人们脑中仍然保留着许多乡土社会中的观念。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种种观点和看法,对于今天的中国还有很多的启示,《乡土中国》这部作品也是高一学生必须了解、必须阅读的好作品。
视听语言核心概念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曾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视听语言就是这种相辅相成的一种具体表现。视听语言是一种感性语言,其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综合光影、声音等多种艺术媒介,辅以调度、剪辑、特效、调色等多种科学技术,形成多媒介参与的影像作品,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在2020年修订的2017年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并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利用视听语言创作视频短片时,需要把抽象的概念,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建立结构模型,编写剧本;再合理地组织数据,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过表演、拍摄、剪辑等一系列操作,形成创新作品;最终,用视频的形式,将想要表达的思想演绎出来。
在如今这个数字化时代,各类媒介已经成为当代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影像行业的蓬勃发展,拍摄、剪辑设备易用性的增强,给了每个人用影像表达自己的平台。尤其以短视频为主的影像平台,迅速成为当前青少年休闲娱乐的主要工具,视听语言拥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学生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技术层面并没有太大的难度。至于更深一层——完成作品所传递的思想与感情,也正是学生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中“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相融合的关键所在,借助视听语言,亲身实践,摄制视频短片,更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读者有充分的想象空间,通常情况都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视频作品中的形象更加具体,往往在看过一个视频作品后,回忆其中人物或情节时,脑海中都是视频中的画面,这就是视频作品的形象性。而这样的形象性,对于受众来说,就更好把握。因为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通过视听语言,一直在引导、影响着观众,观众所看到的,都是經过创作者精心安排的机位、表演与组接,种种这些,都是服务于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与情感。比如:在安排机位时,利用俯拍的机位,就可以将人物表现得更加弱小,而利用仰拍机位,就可以将人物表现得更加高大;宽广的远景,可以表现环境的气势,细致的特写,可以更加明确地传递演员的感情;画面组接节奏的快与慢,也往往能够造成观众情绪上的紧张与平静……所以在观看影视作品后,虽然大家的感受不尽相同,但回忆起作品中的人物、情节、画面,往往都有极强的画面感、形象性。借助这种形象化,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情境,在情境中思考,有助于学生解决抽象的概念理解。
学术著作核心概念
《乡土中国》这部社会学代表性著作所阐述的乡土社会,是一种体系,是一个传统模式,是数千年传承下来的固有观念,仍反映在如今的中国社会,乡土中国离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也并不遥远。所以,在开展《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学习时,在课标“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品的价值取向”的引领下,采取“概念观点—整体框架—联系生活”的方式,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整本书阅读。而最后一个环节,“联系生活”也是整本书阅读的学习过程中,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品的价值取向的重要一步。
学术著作如果与学生的生活勾连,用学术著作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种勾连可以激发起学生阅读学术著作的情感。学生日常生活的圈子——班级就类似乡土社会,一个班集体组建完成,通常三年内是不流动的,学生之间很熟悉,现代社会从社会结构来讲,班级是团体格局,每个人的权利都要尊重。我们在中国长大,从小接受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用道德的自我约束,所以班级管理用礼治秩序,老师相当于长老,对学生有教化的权力,用礼规范学生的行为,最终让学生认同社会规范的道德。希望用教化的方式实现无为政治。礼治靠个人习惯,但是学生有不良习惯,比如上课聊天、做小动作、影响上课环境,礼治效力不强,需要班规即法规约束我们的行为。在视频摄制时,加上家长给领导打电话,说明纪律不是小事,直接影响学校声誉。管理班级需要的是班级制度建设,这跟现代社会需要以法治国是一个道理。以法治班、以法治校、以法治国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如是,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用学术著作验证现代社会需要法治。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把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确立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用班规、校规、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就是爱班、爱校、爱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与家国紧密相连。这也是落实学科思政的方式。
从这个角度切入,用数字化工具可以展现学生的生活,与学术著作建立联系。在授课过程中,通常会采用的一种方法是:放映影视作品中乡土社会的场景。但是,影视作品中所展示的乡土社会大多就是在农村的大背景下,这样的联系生活,并不能让远离农村生活的学生感受到与自身的关联;还会造成一种乡土社会就是农村社会的误区。而作为体系的“乡土中国”对于中国整个社会的影响,在农村是,在城市也如此,乡土社会扎根数千年的固有观念,也会在城市里的学生身上保留。既然在自己的身边就有所体现,就可以借助视听语言,将所有的事件、矛盾集中体现,以身边的真实案例为基础,进行改编,亲身创作视频短片作品,通过针对此视频短片作品创作、观看、思考、评论的过程,真正地联系生活。
视听语言外化学术概念
这里的视听语言外化学术概念是指:师生共同选定整本书中的某个或某些核心社会学概念,创设一定的情境,将其改编为剧本,并通过演员们的表情、语言、动作及相互配合等来演绎人物心理、故事情节和主旨意蕴的交流,再利用视听语言,将表演过程拍摄、剪辑,创作一部视频短片作品。视频短片作品以其创造性、趣味性、开放性的特点受到了中学生的普遍欢迎。它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并结合戏剧特点进行创造性的改编,利用视听语言强调创作者的观点。
视频短片作品《魔方》就是一部用《乡土中国》里的概念编排的学生日常生活的校园短剧。作品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老师离开教室后的午自习时间,一名同学拿出自己的魔方,在考虑班级规定中并没有不允许玩魔方的限制后,开始玩魔方。旁边的同学看到他在玩魔方,自己的思绪也从学习的状态飘走了。之后,多位学生在看到身边的同学走神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导致午自习混乱的场景。而有一位同学,为了向家长证明“别人家的孩子也不是一直学习”,将混乱的场景录制下来,发送给了家长。家长看到混乱的自习场景后,向校长反映这个情况。
在视频短片的创作过程中,首先是剧本的创编,要根据想表现的礼治秩序、差序格局、无为政治等概念观点,发现自己身边日常发生的事,把他们通过剧情线索,集中整合起来,增强整体感、连贯性;之后是学生演员的表演及座位安排,尤其是容易忽略的座位安排,要想让剧情推进得合情合理,角色之间的转场过渡十分重要,根据剧情线索,将要出场的主要角色,在上一个镜头中就有了铺垫,可以让观众观影过程过渡得更加顺畅;再有就是拍摄过程中合理地安排机位,引导观众的关注点、情绪点,可以更清晰地传递思想感情,这是现场戏剧表演所做不到的;最后,在画面的后期编辑时,有内心独白的配音、背景音乐的渲染、开头结尾视频画面的循环呼应,让整个作品的整体感和表现力进一步强化。
语文学科知识是零碎的,阅读写作能力需要学生把零碎的知识整合后使用,但学生缺少关联的意识,也不会把零碎的知识整合起来,这是影响学生深度学习的顽疾。借助视听语言,将一个个零碎的知识,一个个核心概念,浓缩在几分钟的视频短片作品中,整合零碎的知识,可以帮助概念理解,创新地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唤起学生惰性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地运用知识。
这样一个改编自身边事件的校园短剧,基于《乡土中国》的核心概念差序格局编制,形象地解释了第四到第十三章的内容,视频呈现的又是学生的现实生活,所以引发了同学们广泛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有人说:“一个人先起了反面带头作用,后面的人以他为中心,开始扩散,最后出现比较混乱的现象,可以类比《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有人说:“短片中呈现出的乱象,一切的根源就是自我主义。”有人说:“正是因为没有做到克己,才导致了同学们出现走神的现象。”有人说:“能看出法理在熟人社会中很难实行。”有人说:“短片中的同学们,没有把握好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通过一部视频短片,将《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自我主义”“克己”“熟人社会”“礼治秩序”等一系列概念,真正地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通过视听语言的讲述,把身边的琐碎小事集中起来,呈现在同学们面前的屏幕上,也让书本中的概念跃然纸上,用视听语言讲述了《乡土中国》的现实意义。
借助视听语言,将《乡土中国》中的现实意义,具象成学生身边的事,改编创作视频短片;再通过视频短片编创、拍摄、点评等一系列过程,将短片中的情节与《乡土中国》中的理念进行对应的剖析,可以让学生清晰地感受《乡土中国》中的现实意义。
这种融合方式不仅做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在形式上的融合,更实现了内容上的深度融合,信息技術解决了学生学术概念理解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