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奕康环境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改造是以尊重小雁塔历史遗存为核心,对周边环境进行保护提升的城市更新项目。该项目为历史街区的现代化更新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从整体规划到空间设计,系统性阐述了如何将景观作为一种低干预手段“重构”空间秩序,重新构建历史文化片区与文物、城市和人的关系。
位于西安市内的小雁塔,始建于唐代景龙年间,用以存放佛教经籍。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佛塔,承载了古长安城的文化记忆。但其所在的片区却逐渐从历史上繁华的唐都城核心区演变为与周边现代社区发展不协调的城市老旧区。因此,如何平衡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成为设计的第一要务。
由于区域内的历史空间格局遭到一定破坏,景观风貌杂乱,加之配套基础设施不足、街道步行体验差等问题,场地与周边的城市区域缺乏整体联动性。项目团队相信,历史片区不应只是游客的目的地,更应是城市的一部分、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在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改造项目的西苑、南广场及市政道路景观设计中,项目团队致力于平衡现代城市发展与历史片区遗产保护的关系,梳理景观空间序列,对整个片区进行织补与整合,以期实现历史片区空间的活力复兴与现代重塑。
设计的创新之处,首先在于打开原有的封闭围墙边界,使文物不再处于被框定的状态,通过材料、色彩等景观要素控制整体风貌,与更广泛的空间产生联系。同时,在植物设计上,精选本土特色植物搭配核心区现状植物品种,控制景观轴线主基调,以延续核心区自然式种植风格。
其次,创新地以现代手法转译传统空间,构建“街-坊-院-塔-苑”的特色景观序列。将小雁塔的塔影作为空间创作原型,结合唐朝时期传统院落式的空间布局,组织递进式的景观序列,诠释塔文化内涵。
最后,从多方位引导视线,构建多角度小雁塔观景视廊,塑造独具场所特色的观塔体验,建立古今时空的记忆联结。空间细节上,融入小雁塔特色的密檐式建筑语言、唐三彩等文化特色,于景观细节中感知文脉。
另外,见证了片区历史变迁的皂荚树带是改造中面临的首要难点。居民、设计师、业主等展开了多方博弈与思辨,通过三大设计策略实现了现有树木生长环境的焕新,为片区赋绿增色,延续了场地记忆。
设计还兼顾周边社区、学校和历史片区文化展示等多重需求,优化了城市界面的步行体验。设计中将原有1.5 m的人行道拓宽至3.0 m,并结合不同城市功能界面采用相应的设计策略,如增加休憩设施、植物氛围延续小雁塔古朴基调等,为人们营造了舒适的步行体验,增强空间归属感。
改造后,小雁塔核心区南侧的西苑,不仅成为良好的观塔空间,更形成了一个功能完善的海绵系统。
项目团队选用本土自然植物群落,将西苑内景观湖周围0.5 km的硬质驳岸改造为生态驳岸。景观湖与生态湿地为鸟类、两栖动物和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促进了场地的生物多样性提升。
场地内设置了植草沟、生态树池及雨水花园等一系列绿色海绵设施,在净化水质的同时,将雨水径流控制率提升至90%,调蓄水量达924 m2,形成了调蓄城市雨洪的弹性海绵系统。
同时,设计保留了1 hm2现状树木,并新栽植了3.5 hm2的树木,使场地的固碳量可达到29 t/年。此外,还引入一系列生态友好铺装,如透水铺面、生态竹木及透水砾石铺装等。
5 多方位的小雁塔观景视廊Multi-angle Small Wild Goose Pagoda viewing corridor
小雁塔南广场内接近15 000 m2的活动广场内,设计团队引入了3种促进社交的特色长凳以及1条贯通南广场的无障碍坡道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人们可以在荫凉的大树下晨练、在湖光塔影前练太极,抑或在树影婆娑的特色坐凳下静思冥想,还可以在杨柳依依的生态水岸感受清凉的微风。同时拓宽的人行道与置入的特色长凳,也为学校附近的等候孩子放学的家长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社交、休憩空间。
正如AECOM景观设计副总监于海所言:“我们的设计更加珍惜场地现存的每一棵大树,更加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日常,更加注重场所精神的营造。”实现了设计场地从历史文化片区到生活场所的转变,使其作为一个承载民众日常生活的新场所,一个与当下在地居民建立情感联结的文化记忆空间。
6 营造微地形保留列植皂荚Preserving Gleditsia sinensis through micro-terrain
7 结合休憩设施和特色树木支撑结构的树池Tree grove with seating facilities and characteristic support frame
8 街景界面与周边社会整合联动The streetscape interface is integrated with surrounding communities
9 引入一系列海绵设施The introduction of a series of sponge facilities
10 日常与神圣的协同对话Collaborative dialogue between everyday life and the sacred
该项目成立了跨学科、多专业的工作坊,汇聚了生态、经济、规划、景观等相关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员,共同探讨小雁塔历史片区的更新提升。整个设计过程中,在设计团队与当地设计公司及文物局的共同努力下,设计施工技术充分适应了当地要求。整个项目是一次历史片区可持续更新的成功实践。
正如AECOM上海办公室景观部门负责人Lee Parks所说:“这不仅是一次遗址的修复,在更具包容性的公共空间中,游客真切感受到西安的历史沉淀,市民坐在老树下惬意聊天,孩子们在广场上尽情玩耍,这也是AECOM贯彻环境-社会-治理(environment, social,governance,ESG)理念的一次实践。”小雁塔历史片区经改造后,从原本被极少利用的老旧区域,转化为城市中的生态空间、多元包容的场所,融入了民众日常生活,促进了不同人群的彼此联结。
在日常与神圣、新与旧的协同对话中,该项目实现了历史街区空间的现代重塑与活力复兴,为历史文化片区有机更新实践提供了前瞻性和示范性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