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茜
3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与2021年“清朗”行动相比,本年度的行动计划除了继续针对网络水军、黑公关、流量造假、算法滥用、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等问题采取专项行动,还将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的“色、丑、怪、假、俗、赌”、MCN机构及其所属账号操控网络舆论、应用程序信息服务乱象等违法违规行为纳入本年度“清朗”专项行动的重点任务。此外,国家网信办在整治应用程序信息服务乱象、规范网络传播秩序、算法综合治理等方面也部署了相应的执行计划,旨在进一步压实互联网企业平台的具体责任。
“清朗”网络空间,不仅需要主管部门的重拳治理,也需要行业的群策群力。本期特别策划聚焦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十大重点任务,邀请业界人士及专家,共同为网络生态治理建言献策。
“清朗”行动开展十项专项整治
发布会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盛荣华介绍,2021年,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饭圈”乱象整治、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等15项“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累计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2200万余条,处置账号13.4亿个,封禁主播7200余名,下架应用程序、小程序2160余款,关闭网站3200余家。
交出去年的成绩单后,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继续聚焦影响面广、危害性大的问题开展整治,具体包括打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整治MCN机构信息内容乱象,打击网络谣言,整治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应用程序信息服务乱象,规范网络传播秩序,算法综合治理,整治春节网络环境,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专项整治10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此次专项行动再度印证了我国网络主管部门对网络乱象整改力度之大和对网络治理的决心之坚。行动聚焦的是近年来,尤其是本年度最为突出的、亟待解决的、影响面广、危害性大的重要问题。”网络空间治理与数字经济法治(长三角)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网络空间与社会治理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教授张文祥在接受《综艺报》专访时表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互联网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产生深刻影响。
北京市网络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王四新告诉《综艺报》记者,去年延续至今的“清朗”行动,主要是从网络生态治理、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及“十四五”期间的信息化建设出发,为中国信息社会的提质升级做基础性准备。他表示,涉及未成年人的网络乱象是“清朗”行动的重中之重,“重点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清理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妨碍青少年上网学习的不良信息,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安全干净的网络环境。”
生态化、系统化打击网络直播、
短视频领域乱象
近年来,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网民普遍选择的休闲娱乐方式,也是电子商务维度重要的销售渠道。QuestMobile发布的《2021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大报告》显示,2021年12月,短视频行业活跃用户9.2亿,同比增长5.5%,月人均使用时长53.2小时。短视频行业总时长占全网总时长25.7%,超过即时通信,成为占據用户网络时长最长的行业。但网络直播和短视频领域也出现了色情低俗、恶意炒作、高额打赏等乱象,亟需加强规范治理。2022年“清朗”行动第一条便是“打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
“网络直播是疫情期间上涨非常快的商业运营模式,和大量经济活动密切相关,成为社会经济运转的一个中转站。因此,网络直播对社会风气及生活方式重塑、价值观引领等方面,影响颇大。”王四新谈到,网络直播之所以是2022“清朗”行动的重点,是因为这个领域还涉及一些监管盲点,如包装团队、直播话术、算法推荐等,导致直播带货出现黑箱操作的可能性,容易对消费者形成欺骗效应。
“短视频是文化产品,需要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炫富、引导过度消费、借未成年人牟利等乱象,是该领域要被重点打击的。”王四新表示,网络直播、短视频、MCN机构在一条生态链上互相关联,应该从生态化、系统化的角度治理。
张文祥认为,网络直播和短视频低俗问题层出不穷,高额打赏尤其是未成年人打赏事件屡见不鲜,偷拍、骚扰等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视频也时常出现,“这些问题是形成网络污浊风气的始作俑者,想要网络清朗,规范网络直播和短视频是必然的、必须的行动。”他建议,打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应当做到“三个规范”:规范功能、规范账号、规范打赏行为;各类网站平台、应用程序要做到“三个自”:自管、自律、自清,即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还要及时地对违规、低俗账号和主播等进行自我清理。
建立MCN机构分级管理制度
直播、短视频行业乱象背后的运营方,是各式各样的MCN机构。今年的“3·15”晚会上,直播行业及其背后的MCN机构多次遭遇“点名”。随着“清朗”行动的展开,有关部门对于此类内容加大治理力度,对许多劣迹网红进行封杀,多次约谈相关平台,要求平台整改。但这些作为内容“策划者”“发起者”的MCN机构却在风波中“隐身”,转身继续“孵化”下一个“流量网红”。
国家网信办展开的第二个专项行动就是“清朗·MCN机构信息内容乱象整治”,集中整治MCN机构及其旗下账号炮制蹭炒舆论热点、引发群体对立、欺骗误导网民、发布三俗信息、利用未成年人牟利等违法违规行为。记者了解到,网络直播包括平台、公会、MCN机构在内三方生态体系,平台把控内容,MCN机构管理主播。“监管部门最新的表态也意味着管理责任的前移,对整个内容生态而言是好事。”一位直播行业内人士表示。
该行动还指出,将“督促重点网站平台建立MCN机构分级管理制度,通过平台MCN机构入驻协议,明确MCN机构信息内容业务活动标准和责任”。有行业内人士表示,这是直播营销监管的一次思路创新,可以避免管理混乱和“一刀切”,更加有利于实施数字管理、智慧管理。
易观互娱高级分析师廖旭华认为,网信办要求的分级和平台现在的分级是两个概念,对于平台而言,首先需要的是明确内容分级的标准,而这需要行业形成一定的共识;其次要重新检查MCN的账号和内容,确定分级归属,最重要的是要建立长期的监督机制。“难点在于平台如何在利益和社会责任间平衡,如何处理大型MCN内容板块较多或者MCN日后需要拓展内容时的分级调整的问题。”
分析人士指出,如何与平台合力完成分级管理、厘清规范标准也是难点。“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内容创作平台都或多或少地涉及MCN机构的设立及业务运营,这或将带来整个网红经济行业的大震动。”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网络谣言
谣言是互联网公害,对正常网络舆论秩序造成严重破坏。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局局长张拥军表示,2022年拟采取四方面措施:清理存量、抑制增量、惩治源头、协同治理,把谣言“打”下去。在清理存量方面,网信办拟组织网站平台对已经认定的网络谣言信息进行清理,防止其反复传播,重点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生科普等领域的谣言信息,开展一次全网清理,打上標签,做出明示,让这些谣言信息没有藏身之处。
针对网络谣言的源头,张拥军表示,“要建立溯源机制,对首发谣言信息的平台和账号加大惩处力度。发挥‘黑名单’作用,对多次发布传播谣言信息的账号主体予以严厉惩戒,全网禁止其注册新账号。对情节特别严重的,要移送有关部门依法追究责任。”
在网信办公布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十大重点任务之后,针对治理网络谣言,微博就宣布,“近期,俄乌局势和国内疫情等热点事件频发,站方在加强违规信息排查处置的同时,发现仍存在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站方将于未来一周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功能。”
此外,3月21日发生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坠毁事故后,广大网民密切关注救援进展和事故原因调查。然而,个别网民借此散播网络谣言,造成恶劣影响。国家网信办指导多家网站平台,对网上传播的关于MU5735的谣言进行溯源,对发现的各种网络谣言进行及时清理,首发账号已被相关网站平台依法依约予以关闭并采取禁言处置。腾讯、新浪微博、字节跳动、快手、百度、哔哩哔哩、小红书、知乎等网站平台,对借东航客机坠毁事故造谣传谣、散布阴谋论、调侃灾难等违法违规信息和账号从快从严处置。截至目前,各平台共计清理违法违规信息27.9万余条,其中谣言类信息16.7万余条,处置账号2713个,解散话题1295个。
“网络谣言治理涉及政府的权力和义务,对谣言的行政处罚和刑事制裁、平台在履行主体责任中对网络谣言的判断、处理等重要问题。”张文祥表示,对网络谣言的治理是以法治为基石,综合运用政治、德治、自治、智治等治理手段,明确网络谣言判断和处理机制,实现网络谣言等有害内容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算法综合治理 压实互联网平台责任
今年的“清朗”行动旨在进一步压实互联网企业平台的主体责任。例如“整治应用程序信息服务乱象”专项行动中,结合修订《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督促指导应用程序严管快处各类账号,督促指导分发平台严管快处各类应用程序,并全面规范应用程序功能运行、活动设计、内容生产等重点环节。又如“算法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中,国家网信办网络管理技术局局长于永河在会上表示,此次专项行动将督促整改算法不合理应用带来的“信息茧房”“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等问题,切实维护网民合法权益。
那么,互联网平台企业该如何落实以上算法管理要求?企业平台在落实算法管理的过程中面临哪些难点,该如何解决?张文祥表示,首先,应当优化算法推荐服务机制,促进算法应用向上向善。针对互联网信息服务中潜在的算法影响网络舆论、算法诱导用户沉迷或过度消费、算法共谋和不正当竞争等算法应用风险,要求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就名称、服务形式、应用领域、算法类型、算法自评估报告、拟公示内容等信息进行备案。
在用户权益保护,特别是维护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等群体合法权益方面,张文祥表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不针对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服务。“针对未成年人,可以开发未成年人模式,不向未成年人推送不良信息,不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针对老年人,应充分考虑出行、就医、消费、办事等需求,依法开展涉电信网络诈骗信息的监测、识别和处置,便利老年人安全使用算法推荐服务。”他还建议,可以建立完备可行的监管体系,包括算法分级分类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
针对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
推动跨平台处置违法账号
影视作品还未上线,“网络水军”就已经在点评网站上刷分;本想通过社交平台寻找用户产品分享,却遇到真假难辨的水军广告……盛荣华表示,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是很多网上乱象的源头,严重影响网络秩序,危害网络生态。“去年年底,我们就这个问题开展了集中整治,将其纳入了‘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点工作任务。”目前取得的治理成效是,累计清理招募水军、推广引流违法违规信息262万多条,查处网络水军沟通联络账号群组290多万个,处置问题商家1.2万个、问题商品15万多件,下架关停App、网站300多家。
不过,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涉及的环节多、链条长、主体多元,很容易改头换面、卷土重来。盛荣华坦言,“在治理工作中发现,不少信息清理以后,又通过拼音、谐音、暗语的方式冒出来,有一些群组解散以后,又改头换面、更换马甲聚集起来,打击治理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盛荣华表示,要加强对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全过程、全链条的治理,指导网站平台深入排查网络群组、社交平台、论坛社区等重点环节,完善技术防控,升级对抗策略,防止网络乱象反弹回潮。同时,要督促网站平台对影响比较大、受众比较多的重点产品进行评估调整,想方设法刹住“流量至上、唯利是图”的风气,通过多种手段,限制水军参与,压缩刷榜空间,降低刷评影响。
影视监制、策划人谭飞告诉《综艺报》记者,在十项重点任务中,和影视娱乐圈最相关的就是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的专项行动,“这次行动进一步聚焦重点平台的产品功能,严管水军招募和推广引流信息,加大违规账号群组查处力度。很多明星名人的谣言都是由一些八卦群主传播开的,再有一些人不加甄别地去讨论甚至推波助澜。相信整顿之后,各类评分和榜单会更加健康,相信对影视娱乐业来说,这也是拨乱反正的重要契机。”
在张文祥看来,这一领域的整治具体包括三方面:一是聚焦生活服务、书影音评分、社交、短视频等平台,分环节治理刷分控评、刷单炒信、刷量增粉、刷榜拉票等流量造假问题。二是持续整治网络黑公关乱象。重点打击以在网上发布负面信息为由,对他人进行敲诈勒索,牟取不当利益的行为;整治蹭炒社会热点,炮制所谓的“热文”“爆款”,刻意煽动网民情绪进行恶意营销的问题等。三是坚决查处涉网络水军信息、账号及相关操控的平台。他还提到,可以鼓励用户对不良及违法行为的批评举报。在必要时邀请律师、法律顾问等参与到企业自身的整改与自我规范中来,加强内部整改力度,鼓励行业互查互督。
各平台积极响应 净化网络生态
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开始后,不少平台积极响应。3月22日,支付宝发布公告称,积极响应网信办网络环境治理专项工作,过去一年,该平台处罚恶意营销小程序800款,处理各类违规群组和不良内容账号数以万计,同时针对未成年人上网,特别推出了青少年版和游戏防沉迷功能。
抖音直播近日发布了《关于抖音直播严肃整治不良直播PK内容的公告》,平台将严格治理恶意炒作、拉帮结派、煽动粉丝等十大违规行为。对于违反相关规范的主播,平台将根据其实际行为的严重程度、主观恶意程度及造成的影响,予以停播乃至永久回收直播权限等处罚。
抖音、今日头条、微信、淘宝、百度、大众点评、微博、小红书等App均已上线算法关闭键,允许用户在后台一键关闭“个性化推荐”。但目前很多App的“个性化推荐”关闭键仍“埋”得比较深,一般是在隐私、广告相关的设置选项中才能找到。
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清朗”行动如何切实落地?在王四新看来,首先是平台要全面细致落实管理责任。其中一个抓手是站内用户管理,如落实用户实名制、做好用户内容跟踪和突发情况预判,建立突发情况应急处置及动态巡查机制。另一个抓手是对标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内部制度,如平台与用户之间服务协议的约束力如何?平台能够在多大限度要求用户去配合国家政策法律的要求?这些都是平台亟待解决的。再者,平台针对网络空间治理应有一系列管理手段和措施,如内容审核不能全部交给机器,应加大人力成本的投入。王四新谈到,加大对违规平台的处罚力度,也是治理网络乱象的有效办法之一。谈及“清朗”行动的意义,他表示,“将让行业内的各项经营活动,朝着更加合规的方向发展,让平台、商业组织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更平衡、透明、相互有制约。”
张文祥则表示,此次“清朗”行动涵盖政府、平台、MCN机构、行业组织、网络用户等多元主体,抓住了当下网络治理的重点和要害问题,对不合规、不合法的网络行为全力整改,体现了对创建绿色网络生态环境的建设决心。“此次‘清朗’行动,想必在清理、处罚、整改部分违规信息、账号、主播、小程序、网站的同时,也会对相关行业产生极大的警示作用。同时使网友能够正确认识网络,分辨网络违规违法行为并做出正确判断,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他表示,“清朗”行动通过层层压实责任,将进一步优化行业风气,清朗网络生态。
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10大重点任务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3月17日下午3时举行关于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盛荣华介绍,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聚焦影响面广、危害性大的问题开展整治,具体包括10个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清朗·打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专项行动,全面清理“色、丑、怪、假、俗、赌”等各类违法违规直播和短视频;从严整治激情打赏、高额打赏、诱导打赏、未成年人打赏等行为;坚决遏制借未成年人牟利,通过直播、短视频打造“网红儿童”等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现象;全面整治劣迹艺人违规复出、被封账号违规转世;严惩偷拍跟拍、搭讪骚扰、虚构自杀等各类无底线蹭流量,进行违规变现行为;坚决整治直播间营造虚假人气、虚假带货量,短视频账号营造虚假流量等行为;严厉打击通过炮制低俗情感剧情,收割老年人流量,实施营销诈骗。
二是“清朗·MCN机构信息内容乱象整治”专项行动,集中整治MCN机构及其旗下账号炮制蹭炒舆论热点、引发群体对立、欺骗误导网民、发布三俗信息、利用未成年人牟利等违法违规行为。督促重点网站平台建立MCN机构分级管理制度,通过平台MCN机构入驻协议,明确MCN机构信息内容业务活动标准和责任,加强日常监管,定期开展培训,加强信息披露,建立专门举报受理渠道,强化违规处置。
三是“清朗·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全面清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生科普等领域的谣言信息,打上标签、做出明示。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对敏感领域、敏感事件产生的各种信息加强识别;对影响大、传播广的无权威来源的信息及时查证。建立溯源机制,对首发、多发、情节严重的平台和账号,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建立健全治理网络谣言工作机制。
四是“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着力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安全干净的网络环境,重点清理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妨碍青少年上网学习的不良信息,重点整治涉未成年人网络乱象;督促网站平台进一步完善和推广青少年模式。
五是“清朗·整治应用程序信息服务乱象”专项行动,结合修订《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在清理各类违法和不良信息的同时,注重源头治理,督促指导应用程序严管快处各类账号,督促指导分发平台严管快处各类应用程序;紧盯重要流量入口,全面规范应用程序功能运行、活动设计、内容生产等重点环节,坚决遏制各类乱象;以应用程序内容审核和分发平台上架审核为切入点,压实双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监管,推动形成“平台管程序、程序管账号”的管理链条。
六是“清朗·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专项行动,面向网上新闻信息重点生产、传播平台,分阶段开展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专项整治。加大网上新闻信息传播源头治理,把牢导向关。严打重点传播平台违规采编、超范围转载、篡改新闻标题、违规PUSH弹窗推送等行为。深化“自媒体”涉新闻信息网络传播乱象治理,集中清理违规账号和信息。聚焦解决手机浏览器、网址导航、主流工具类应用扰乱新闻信息网络传播秩序突出问题。
七是“清朗·2022年算法综合治理”专项行动,落实《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关于互联网企业平台的算法主体责任和系列管理要求,督促重点互联网企业平台整改算法不合理应用带来的“信息茧房”“算法歧视”等问题,积极利用算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八是“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春节期间人民群众使用频率较高的平台环节和服务类型,聚焦解决影响上网观感、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生态问题,着力整治网络暴力、炫富拜金、封建迷信等乱象,营造文明健康、喜庆祥和的春节网上舆论氛围。
九是“清朗·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专项行动,进一步聚焦重点平台、环节、版块和产品功能,严管水军招募和推广引流信息,加大违规账号群组查处力度,强化行为分析和关联处置,优化榜单评分功能,规范探店种草行为,加强线索移交和信息共享,健全跨部门跨平台联动处置机制,适时开展专项督查和“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反复。
十是“清朗·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专项整治行动”,坚决处置假冒、仿冒、捏造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等组织机构名称、标识等以假乱真、误导公众的账号;依法从严处置利用时政新闻、社会事件等“蹭热点”,借势进行渲染炒作的账号,发布“标题党”文章煽动网民情绪、放大群体焦虑的账号;强化网络名人账号异常涨粉行为管理,严格清理“僵尸”粉、机器粉,坚决打击通过雇佣水军、恶意营销等方式的非自然涨粉行为,确保粉丝账号身份真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