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钰琦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房子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一个个“水泥格子”,往往承载着一户户中国家庭的喜怒哀乐。从2009年引发观众热议的《蜗居》,到近期热播的《心居》,滕华涛导演再次聚焦“买房”热点。两部作品的剧名仅一字之差,却是从“人之所居”到“心之所处”的创作立意转变,折射出人们对于“房”的理解有了更多的解读和领悟。
由海清、童瑶、张颂文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剧《心居》,根據滕肖澜的同名小说改编,近期在东方卫视、浙江卫视播出,爱奇艺同步播出。该剧以上海家庭为背景,讲述以冯晓琴和顾清俞这一对姑嫂为代表的上海市民,在生活泥沼中韧性成长,寻找“安心之居”的故事,传递出房屋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有形资产,更是精神层面上的家之所在和心灵港湾。
剧集开篇即上演了一场姑嫂日常清晨状态的鲜明对比:顾家媳妇冯晓琴(海清 饰)在全家老小起床前,从市场买菜回来,准备了一整桌早餐,紧接着张罗老公出门的衣着、儿子上学的用品、公公爱吃的配菜、太婆婆该吃的药,她还在丈夫顾磊出门前反复叮嘱他,今天无论如何要问姐姐(顾清俞)借钱买房……看似忙乱却井然有序。
此时的顾家女儿顾清俞(童瑶 饰)则处于另一个世界:她悠闲地做着瑜伽,优雅地梳妆,气定神闲地和男友电话说分手,同时不忘指挥保姆做家务。上班途中,她收到中介发来的豪宅效果图,决定买第二套房。看似从容的她,也有着不安于现状的心。
不足十分钟的戏,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描摹了这一家的人物关系、生活状态和戏剧伏笔。冯晓琴为改善居住条件而“买房”,顾清俞为提升生活品质而“买房”,这对姑嫂关于“房”的矛盾焦点随即凸显,也就有了当晚家宴的正面交锋。
家宴是勾画家庭内部人物关系、剧情戏剧冲突的重要场合。戏剧性和冲突紧密联系,平静和谐的烟火气中,暗藏着紧张、深刻的矛盾冲突。餐桌上你来我往的恭维话,实则是冯晓琴费尽心机指使顾磊向顾清俞借钱买房的安排。家宴围绕房产话题展开,延伸出关于都市买房、姑嫂关系、外地人和本地人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冯晓琴和顾清俞这对姑嫂关系变化是整部剧的主线。这两个人物形象是大都市里两类典型代表。冯晓琴是上海媳妇、外来者,她急迫地想要融入上海,为顾家任劳任怨,尽全力做好妻子和媳妇的本分;顾清俞是上海女人、本地人,高知白领,她美丽高傲,经济和精神都比较独立,在顾家有发言权。两人的关系因顾磊的意外身亡而一度陷入矛盾重重的境地。冯晓琴开始自谋出路,不再依赖顾家,探索自身价值;顾清俞经历了闪婚离婚等人生波折后,开始重新认识冯晓琴。二人逐渐互相理解、相互依靠、共同成长,携手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
剧中的男性人物形象也颇有看点:拥有十几套房产的“暴发户”,为人乐观善良,对顾清俞痴情不改的上海郊区人展翔;知青子女,因高考失利而事业发展不顺,生活窘迫,与顾清俞青梅竹马的施源;极其要面子,情感犹豫不决,事业和生活摇摆不定的顾昕,等等。这些男性角色在剧中也有不同程度的成长和变化。
《心居》的人物角色展现出现代都市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对物质层面的渴望,到对精神层面的渴求,勾连出人生起伏、社会百态。正如剧名寓意,“居”不再仅仅是“人之所居”的物理空间,更应是“心之所处”的生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