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22-05-06 21:19王其林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4期
关键词:圆明园理解能力建构

王其林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的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在小学阶段,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阅读能提高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语言积累和运用,启发拓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阅读教学中。

营造阅读情境,培养语言建构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语感的不断强化,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师要引导并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涵,营造阅读情境,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文章内容并用心感悟,让学生在搭建的阅读情境中,培养阅读兴趣,提升语言建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在《海上日出》的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视频,向学生展示多个海上日出的美丽场景,并让学生谈谈第一次看到海上日出时的感受,一步步将学生带入到课文中,感受课文要表达的主题;然后和学生一起观察日出前后的变化,剖析文章结构,体会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和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

创新教学方式,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之一,可以让学生多视角地理解和感受文本的意义和内涵。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组织开展阅读教学,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在课文学习中受到启迪。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圆明园的模拟园景,让学生感受“万园之园”的壮观景象,再切换到被焚烧后的圆明园,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被摧毁的痛心和悲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就圆明园的美谈谈感想,然后再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谈谈感想。通过课堂交流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文学渠道,提高课外阅读效能。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非常有代表性,但阅读的内容和范围还是有局限性。走马观花式和填鸭式的传统阅读方式和内容,给学生套上了精神枷锁,无法让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无法给学生提供新鲜的阅读体验。在课外阅读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文化氛围,激发出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经典名著给学生,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这不仅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是对文化视野的开拓与创新。

阅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知識积累,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探索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反应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大量的阅读对学生素养和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主动创新教学方式,借助阅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曹小飞

猜你喜欢
圆明园理解能力建构
梦回圆明园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游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里过大年
建构游戏玩不够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