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梦笔
【摘要】就目前状况而言,媒体融合已成为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广播电视媒体工作从业人员,我们必须在客观、深入了解这一事实的基础上积极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以期能够在胜任多变的工作内容时充分发挥出自身才华,真正地实现一名传媒人的职业理想,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一份更加科学、合理地发展规划。如此一来,我们才能在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过程中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新时期;广播电视;新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4.023
1. 广播电视新闻转型发展的优势
1.1 资源优势明显
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在广大受众的心中已经占有一定的地位,其严谨性、权威性在受众的心中不可撼动,所以广播电视新闻具有一定的群众资源优势,特别是对于老年群体来说,这种优势更加明显。此外,用户在收看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的同时,也能够进行其他活动,即便在用手机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也不会影响用户观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这种独立性、伴随性是其他媒体不具备的优势。如何利用现有的优势资源来抢占市场上更多地受众,是今后广播电视新闻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1.2 发展空间较大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广播电视新闻主要依赖电视机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实现了华丽转身。但万变不离其宗,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现如今的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数字电视等就是广播电视新闻转型发展的最好例子。因此,虽然网络的普及给新媒体和自媒体提供了更大发展的空间,也给广播电视新闻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广播电视新闻在新的环境中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借助新兴的媒体平台来实现广播电视新闻快速、高效化传播,也是今后广播电视新闻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 新媒体的主要功能
大众传媒功能是新媒体最为显著的特色之一。众所周知,新媒体的信息与新闻传媒功能是极为强大的。正因为如此,新浪、网易、搜狐等大型商业门户网站以及百度、雅虎、谷歌等信息搜索平台等应运而生,为新媒体的传播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以互联网络为依托的新媒体已经日渐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之中。就其知识传承功能而言,新媒体不仅使得知识的保存、传播等出现了更多新颖、高效的途径,还使得许多书籍及其相关知识内容在数字化技术的辅助下得到更加高效率的处理。比如,数字图书馆、数据库以及文学网站等都是最好的例子。借助这些内容,我们不仅能够使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学术著作等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还能使读者获取相关信息的过程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就其电子商务功能而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经济活动方式。比如,在电子商务方面,新媒体的应用不仅为商品贸易提供了新的贸易方式、内容等,还创造出了一系列新的经济交易模式,使经济发展更具生机和活力。
此外,借助新媒体,我们还可以对受众群体及其相关信息等进行初步的数据搜集以及信息分析、判断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媒体具有汇聚民意的作用。比如,很多政府官方网站、企事业公众平台都借助新媒体的形式对目标受众及其意见、观点等进行信息的收集、分析等,为其政策或者规划的拟定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3. 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的有效策略
3.1 完善媒体融合产业政策
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于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国家、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必须拟定融合发展的顶层规划,对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总体规划、具体规划等进行进一步的明确,使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能够有所依循。比如,明确各部门职责,明晰发展目标以及落实保障机制等,以确保广播电视综合效益得以持续、稳步提升。与此同时,健全媒体融合的扶持政策对媒体融合的发展亦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国家、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优化外部投入、改进税收政策、完善内部投入、调整覆盖策略、加大版权保护力度以及加强监管力度等手段来促进媒体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3.2 构建新型信息平台,融合新媒体信息技术实现改革创新
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融合发展还表现在信息技术方面,广播电视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技术手段进行自我信息系统的升级和发展。比如通过云平台的不断建设和应用,可以从中获取适合自身发展所需的技术和管理力量,甚至可能更优于其他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云平台技术的先进性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强大的信息资源的搜索和收集能力以及其具有的信息传播和信息资源存储功能,可以将这些技术充分结合广播电视特点,实现广播电视发展的突破和创新。同时还可借助于云技术手段进行广播电视行业领域内的互联网信息平台的搭建和完善,通过有效应用于平台的先进性和科学性特点,将其与广播电视信息平台进行结合,实现现有信息平台功能的完善和技术的提升,提高信息制作的智能化和细致化发展。将云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可以改善和提升传统媒体形式下广播电视仅具有的直播形式,使其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运用,实现信息的网络化转变。总之通过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融合发展和云技术、云平台的应用,可以使用户在新平台实现各种新闻咨询资源的更直接更快捷的获取,提高用户信息利用率,更加貼合不同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从而切实实现广播电视的创新发展。
3.3 实现多屏互动
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在互动方面的劣势较为明显,在广播电视新闻播出的过程中无法与受众有效互动,这样不仅会影响受众本身的积极性,长时间发展还会导致广播电视新闻失去一部分受众群体。而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种互动性较差的局面,在新闻消息传播的过程中能够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这样有效调动了受众的积极性,提高了受众参与度,对新闻传播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面对这种情况,广播电视新闻也需要积极转变思路,对传播过程进行优化,实现多屏互动,加强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提升广播电视新闻在受众心目中的好感度与亲切感。这种加强互动的发展模式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广播电视新闻相关工作者应在平稳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加强互动平台建设,利用各种先进和流行的软件及平台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提升整体交流效果,比如,利用App在新闻实时直播的过程中增加评论区,让受众能够在收看新闻的同时在下方进行讨论,加强广播电视新闻主办方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此外,在新闻推送的过程中,应当利用各种信息交流平台来提高新闻信息的发布速度、互动效果,如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来加强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和互动。
3.4 创新媒体融合技术体系
产业融合理论指出,技术整合为用户带来更为柔性化的服务,也因此改变了传媒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借助媒体融合,广播电视媒体虽然能够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电视节目做出更可科学、合理地调整,但是與互联网、新媒体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劣势。在此形势下,我们想要推进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就必须创新媒体融合技术体系,使媒体融合能够在后续发展中得到更多地政策保障等。比如,广播电视媒体应当围绕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强化相关技术法规建设,以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使媒体融合技术标准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的同时为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与此同时,广播电视媒体务必要重视新技术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的应用,在把握技术发展先机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互联网的优势,努力挖掘更多地目标受众,使广播电视媒体在新技术的指导下重获生机。在多种先进技术体系支持之下,广播电视媒体必将与互联网融合,借助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覆盖方式互联互通,形成一个智能媒体融合网络,为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在电视节目制片的过程中,我们亦可以根据新技术对电视节目进行一系列的完善和预设等,使电视节目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虚拟演播室技术等技术的辅助下获得更加理想的节目成效和宣传效果等。比如,借助计算机技术,我们不仅能够根据受众兴趣点对节目中的视频、音频或者某些画面等进行编辑,使节目更具有吸引力,还能使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在多媒体技术的加持下得到显著的提升;借助数字多媒体技术,我们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还能使电视节目的宣传、推广变得更加简单易行;借助虚拟演播室技术,我们不仅可以实现实况虚拟、网络重放等技术对节目在各个媒体平台上的播放效果进行预判,从而对节目质量进行有效地把控,还可以使观众借助互联网技术实时参与到比赛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比赛的氛围,获得更好地观看体验。
4. 结论
新媒体的发展已成大势所趋,而新媒体形势下的广播电视媒体发展依然任重道远。要使广播电视媒体能成为推动传播发展的动力,除了寻找更多地传播渠道、更广的传播范围,也有必要更加规范新旧媒体及其之间融合关系的处理。无论是对于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来说,不断完善其自身的传播机制,打造成功发展的“新媒体”,不是一蹴而就,而要能够更好地解决其间传播力量的渗透与融合,由此才能在实现融合的基础上做到均衡发展,而不会厚此薄彼,使之互相牵绊,最终成为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发展的无尽动力。
参考文献:
[1]黄秋荣.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J].西部广播电视,2020(09):68-69.
[2]刘艺.探析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素养[J].传媒论坛,2020,3(06):11-12.
[3]曹松林.新媒体影响下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探析[J].传媒论坛,2020,3(05):28+31.
[4]吴新文.新媒体下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的瓶颈及网络结合对策[J].传媒论坛,2020,3(0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