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营 胡琼英
当下,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黄石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五育”并举,着力培养时代新人。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学习;推进“三个课堂”建设,把“五育”贯穿和渗透到“三个课堂”全过程中,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推进新中考改革,将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五个学科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提高体育中考分值,完善初中体育过程性评价。“五育”融合已成为推动黄石市基础教育育人方式改革、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
2020年,市教育局组织专班走访了全市部分中小学,在教师、校领导中开展了问卷调查及座谈,共收到教师问卷1019份,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参与调查的教师中,城区、城郊和农村学校教师占比分别为33.37%、22.87%、43.76%。调查结果表明,黄石市基础教育存在“五育”发展不够均衡,“五育”课程碎片化不同程度存在,综合评价滞后于教育发展形势;过分强调智育,德育形式大于内容,体育受制于场地和师资等条件,用劳技教育代替劳动教育,美育功利化等问题依旧突出。聚焦问题,寻找方法,课题组以理想引领、评价督导、课程建设为抓手,落地落实“五育”融合教育理念。
深化“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确立教育改革推进思路
“五育”融合是时代变革背景下,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抓手。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明确提出“五育”融合的教育发展目标。
由此可见,“五育”融合教育改革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体现,它“既凝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教育事业的基本经验,又反映了世界教育发展规律;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理论,又体现了中国国情;既坚持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又借鉴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继承了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积极推进“五育”融合的教育实践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更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
强化“五育”融合顶层设计,利用制度优势自上而下搭建“五育”融合的行动框架,统一认识、明晰权责、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提高政策落地实效。学校在国家行动框架的指导下搭建“五育”融合育人体系,统筹构建 “五育”融合的学校课程规划,探索适合“五育”融合的教学模式,积极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围绕“五育”融合优化组织管理机制。
改革评价制度,推进“五育”融合教育教学创新
科学合理的评价是检测和规范教育行为的重要手段。参照《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2021年修订版)》建立适合区域实际的中小学生综合发展评价方案,逐步建立和完善校本化的教育质量评价,是落实“五育”融合、维护教育公平的基础。
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制订义务教育督导评估细则,对标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加强对义务教育规范办学的督导检查。围绕高中特色发展和新高考改革建立符合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指导学校建立和完善以“3+1+2”高考模式下的选课走班管理,在开展个性化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发展。以教育督导为抓手,加强学校综合评价,建立达标指标、专项指标、发展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学校教育质量。
以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为抓手,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推进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评价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研究。建立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通过学生的学反观教师的教,通过教师的教反思学校的教学教研管理。
落实学生全面发展目标,推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以“五育”融合为抓手,将重纸笔考试的评价方式改为综合素质评价。通过对思想道德、学业水平、身体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指标的分解,设置二级指标。学校根据实际,进一步细化评价方案,落实综合素质评价。
推进现代教育治理,建立多方参与的督导机制。在加强政府督导的基础上,吸纳专家、教师、家长和社区代表参加学校教学评价。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按学段和区域对学校和县(市、区)进行督导评估,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观察“五育”的落实情况,帮助学校和地区改进管理方式和教学方式,改善学生全面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强协作,整合资源,强化教育内部各职能部门和学校的联系,完善督导机制。加强学校间的联系,以区县为单位,建立学校研究团队和互助联盟。完善教育系统与社区、家庭的联系,挖掘社会、家庭的教育资源,提升“五育”质量和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督导治理机制,确保“五育”融合的落实。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全面发展的“五育”融合课程体系
课程是落实“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的核心。黄石市在推进“五育”融合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牢固树立“立德树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思想,从顶层设计指导方案,将“五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围绕“育人”和“融合”两个关键点,明确课程改革的主线,通过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學方式实现“五育”融合课程重构。
融合学科的课程结构。以现有学科课程为基础,通过“学科+其他”的结构,实现知识、方法和认知的融合。
第一类为“学科课程+学科课程”,在掌握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实现跨学科学习。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甚至多学科综合知识运用。学校在落实学科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情、师资和设备等情况,灵活搭建跨学科融合的校本课程结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既立足学科又超越学科,实现知识融通。
在设计跨学科课程时,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指导学校厘清跨学科综合性课程的层级关系。综合性课程的第一层为学科内的综合,即将学科内部不同知识点进行整合,融合到教学活动中。第二层为围绕学科课程核心进行的拓展型课程,即以学科知识为核心,以不同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为载体的课程,如以语文素养为核心的“经典诵读”,以化学素养为核心的“生活中的化学”,以地理为核心的“黄石矿产资源”等课程。第三层为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整体思维和跨学科思维。例如,楠竹林小学“本草记”校本课程将植物学、中医、美术等知识融合,让学生认植物、做标本、画花草、养花草、了解中草药历史……
学科课程和学科拓展类课程的实践在黄石市已有一定的基础,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围绕高中新课程改革开设的选修课,义务教育阶段围绕“双减”开辟的第二课堂,约三分之二为以上两种课程。
第二类为“学科知识+实践活动课程”。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通过设计配套的实验、研讨、观摩和实践活动,实现协调发展、知行合一,主要载体为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学生在掌握一定学科知识后,通过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同时在合作探究中,了解社会,融入集体,形成公民意识、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黄石市推行的研学旅行、综合实践、学生社团、选修课等均为“学科知识+实践活动课程”的表现形式。
目前,黄石市基础教育“学科知识+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形成了全面推进、特色发展的格局,但仍处在实践探索阶段,特别是需要跨部门合作的研学旅行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制度建设、组织保障、经费支持、师资建设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绝大多数学校为此进行了大量探索实践,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统整融合的建设方式。无论是“学科课程+学科课程”还是“学科知识+实践活动课程”,都不代表核心知识的弱化和教学目标的偏离。“五育”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践行教书育人理念,是学科之间、学段之间、领域之间的融合,是校内校外、部门之间、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因此“五育”融合落实到校本课程,既不是德智体美劳简单杂糅的“课程拼盘”,也不是削弱学科无序发展的“平均分布”,更不是为融合而融合的“简单搭建”。黄石市尝试了以下校本课程建设融合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以主题为核心的融合。主题是课程内容的主轴,贯穿校本课程的始终,也是教学和活动设计中具体问题的主概念,具有概括性和统摄性。“五育”融合背景下的校本课程建设,既要反映出学科的特点,也要蕴含不同学科的互通性。在概念原理、价值观点、知识分布中寻找主题,搭建逻辑主线,最后形成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跨学科、跨领域的校本课程。
布鲁纳认为,无论教师教授哪类学科,一定要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助于学生解决课堂内外所遇到的各类问题。掌握事物的基本结构,就是以允许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解决它,学习这种基本结构就是学习事物之间是怎样相互关联起来的。也就是说,统整视域下的课程融合,仍然要保障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参与“学科+”课程的学习。而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其主题的把握是基于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分析问题涉及的学科和领域,进而引导学生多角度开展研究。
以中英文小学校本课程“种植郁金香”为例,课程将认识植物设为主题,通过观察植物、查找资料、学习知识、了解植物的习性,再到养植物、写观察日记、画植物、做标本等多个环节,统整科学(生物)、美术、语文、劳动等,正确把握主题、课程内容和活动设计的辩证关系。
二是以方法为桥梁的融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多方法解决问题。“五育”融合背景下,以问题为导向,以方法为抓手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研究是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路径。以方法为桥梁的“五育”融合课程,可以运用同一种方法解决不同问题,也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例如,黄石市中小学开展的“创客课堂” 、STEAM课程等,即通过以方法为桥梁的课程融合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是以活动为载体的融合。活动以学生生活为起点,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将平时零散的社团活动、团队活动等课程化。科学定位育人目标,准确确定活动内容,围绕目标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规划和设计,将活动向课程提升。学生在活动中实现从课堂到学校再到社会,认知逐渐成熟。以活动为载体的融合,弥补了学科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为学生搭建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更为学生心智的阶段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总之,落实“五育”融合的学校课程,要从校本教研入手,打破原有条块分割的课程组织形式,打破原有竖向设计的学科课程壁垒,整合为主题式、项目式、探究式课程,形成主题鲜明、多元知识、融通内容、协同合作的新课程组织模式,实现“学科课程项目化、校本课程活动化、社会实践生活化、自主探究個性化”。
在新时代教育发展背景下,“五育”融合的教育实践是黄石教育人长期探索研究的课题。未来的研究不仅着眼于课程建设、评价改革和制度建设,还要突出全面治理、过程管理和主体意识,要调动广大教师、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支持“五育”融合教育的格局。
(肖惠东,黄石市教育局;李营,黄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胡琼英,大冶东岳中学)
责任编辑/鄢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