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琳
2022年4月26日,A股惟一以不良资产管理为主业上市公司海德股份(000567.SZ)公布了2021年度业绩报告,受益于资产管理业务环境持续优化和公司经营能力提升,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66亿元,同比增长113.79%;归属母公司扣非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6.94%,已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此外,公司每股收益0.6元,同比增长了20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8.43%,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同时,公司还公布了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4.47元(含税),每10股转增4.5股,充分体现了与投资者共享业绩增长的经营理念。
海德股份同期发布的一季报显示,公司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171.95%;归属母公司扣非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158.2%。闪亮开局,展现2022年更加强劲的增长势头。
不良资产行业具有典型的逆周期性的特点,在经济处于低迷或困境时养晦蓄势,在经济强劲复苏后实现“戴维斯双击”。近年来,新冠疫情、地区冲突、贸易与摩擦等各种“黑天鹅”事件令国内外经济与金融形势诡谲多变,金融机构、实体企业、政府融资平台在经济景气周期中隐藏的风险开始暴露和释放。面对经济转型压力、企业经营压力、债务违约等风险,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困境资产的市场供给大幅增加。
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13万亿元,同比增加0.11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截至报告期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约2.85万亿元,不良率1.73%,较上季末增加135亿元。在非银金融行业中,信托、基金、证券、期货、私募等资管规模约88.42万亿元,按3%的不良率,不良资产规模约2.65万亿元。在工商业中,2021年全国规模上企业应收账款余额18.87万,按5%的不良率,不良资产规模约0.94亿元。根据上述数据,保守估计我国不良资产存量规模已达6万亿元。一方面,待盘活的困境资产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另一方面,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已经成为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与经济风险的重要手段。
我国《十四五规划及2035远景目标纲要》已将“强化不良资产认定和处置”列为国家金融安全战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化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改革,并明确提出加快不良资产处置。今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监会在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召开专题座谈会,提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不良资产处置主业,进一步做好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重视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和兼并重组,实现企业轻装上阵。
不良资产管理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业务生态持续变好。
海德股份作为境内证券市场惟一以不良资产管理为主业的上市公司,积极践行国家产业政策,这两年的经营业绩足以证明该公司已经尝到甜头。同时,年报还显示海德股份依托上市公司品牌价值和平台优势,坚持资产管理业务本源、服务实体经济。截至2021年末,公司存量管理资产规模252.64亿元,而杠杆率仅约0.4倍(有息负债/净资产),和同业5-6倍的业务杠杆相比,具有较大的业务提升空间。
海市场海德股份年报显示,该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以价值创造为中心,实行资本管理和资产管理双轮驱动,聚焦困境资产纾困提质、优质资产运管增值和资本募/投/管/退等三项主业。”未来公司发展方向明确,新增动力源,抗风险能力增强,发展更加稳健。
具体来看,在资产管理方面,2021年国家放宽了不良资产批量转让门槛,即金融机构可以按单户或组包方式处置对公不良贷款(以前必须3户以上),还可以对消费信用贷款、信用卡透支、个人经营类信用贷款等个人不良贷款进行批量转让(以前禁止批量转让),这就为资产管理公司拓宽多元业务扫清了政策障碍。去年7月,公司子公司海徳资产成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正在探索创新发展领域,借助科技手段拓展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进而提升零售类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的质效。在资本管理方面,公司依托产业与资管业务协同、协作的优势,精选储能、新能源等具备发展前景领域的投资项目;在资产管理方面,深耕能源、不动产类困境资产管理,精选契合国家政策支持发展的资源、不动产困境项目,力争在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發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