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研究

2022-05-05 21:40黄祥芳
今日财富 2022年11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财务财务管理

黄祥芳

改革医药卫生体制并不仅仅是指提升医药科技与诊疗服务水平,还需要优化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制度和提高管理水平。这其中,医院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不仅是改革医药卫生体制的核心组成部分,更关系到医院管理工作整体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需要医院内各部门及全体成员予以充分的重视和协作。

一、医院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的常见问题

(一)制度供给相对有限

与企业需要随时随地紧跟市场动态不同,以医院为代表的事业单位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开展市场化经营活动,然而这仅仅是公共服务事务体系中相对有限的一部分。加之大多数医院都在财政拨款支持下从事各种医疗服务事务,其市场化程度显然不如企业全面、深刻。这也是不少医院在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方面长期存在制度供给有限的重要原因之一。

医院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出现制度供给有限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不少管理规则过于笼统,往往都是相对原则性的条款,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容易产生人为臆测的主观差异。这就会使财务人员、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遭遇各种障碍,或由于似是而非而难以切实执行。

此外,部分医院在内控管理过程中还存在有令不行的情况。比如要求执行预算管理,然而实践中经常出现超预算、无预算执行等情况。这些都会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更为不利的是,这种有形无实的管理状态和规则模式极易在组织内部形成视制度于无物的不良状态。个别医院长期以来财务工作控制不力、风险隐患随处可见的问题正是由于组织整体形成了无视制度、忽视规则的不良氛围,最终导致管理实践漏洞百出。

(二)事后有余事前不足

除了在规则设计层面存在供给不足的缺陷,部分医院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还存在事后有余事前不足的问题。即,财务管理对于风险隐患的防范与内部控制时常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仓促状态。只有在已经发生了风险事故,或者在隐患扩大化以后才如同救火般紧急处理、匆忙应对。这种缺乏事前防范的管理状态不仅让财务部门与管理部门经常性地手忙脚乱和承受难以估量的巨大压力,而且往往无法圆满,始终存在不同程度的额外消耗或损伤。这些问题都会对医院财务及有关资金运作造成负面影响,制约医院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的品质和成效。

一切与预防有关的管理措施最关键和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做好事前工作,通过完善各种预案将潜在风险隐患控制在未发生或刚刚初起的程度。这不仅是为了避免风险隐患扩大化或蔓延化,也是为了最大程度减轻预防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还是为了以最少的成本和资源投入取得最为良好的控制效果。因此,事后救火式的处置其实已属于风险控制的失败与失措,是内控与风险管理不到位的表现,也是医院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迫切需要加快优化完善的重要工作。

二、医院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的重点内容

(一)收支平衡、提升效益

企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最直接的目标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实现收支平稳并不断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加强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防止出现资不抵债的危险局面,要通过各种内部控制措施确保资金、资产的投入能够获得基本对等的收益,使收支之间达到相对的动态均衡状态。这也是确保医院正常运营和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与先决条件之一。

同时,在经济市场化发展的大环境中,医院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也要想方设法、科学合理地增加收益。一方面,逐渐增加的收益是保证医疗卫生技术研究持续深入开展的物质保障与基础。只有通过不断增加收益并适度投入到各种医疗科学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活动中,医院才能不断提升诊疗和服务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宏观层面的收益增长意味着组织内每个成员的切身利益能够得到保障,能够跟随整体收益的增加而水涨船高。这不仅是激发医务人员劳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环境不确定性、市场不稳定性持续增加的背景下维持医务人员队伍稳定性的重要举措。

(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从整体看,当前规模化的大中型综合医院中绝大多数仍然是国有背景的医疗卫生服务单位,其中相当数量的资产和资金都是国有资产的投入和延续。因此,医院强化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的又一重要内容就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方面,要通过系统且规范的财务内控和风险管理不断提高各种国有资产的投入产出比,也就是让医院购置的各种医疗卫生设施设备、仪器仪表等充分发挥公共服务的职能和作用、产生尽可能多的效益和收益。这便能在更大程度上助力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另一方面,通过全面周祥的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能够在更大程度上防止国有资产不当流失或损耗。例如严格执行报损与报废的核验与审批流程;坚持提前申请新增购买资产并纳入全面预算整体控制,避免重复购置,促进设施设备、仪器仪表加快流转使用等。这些制度与措施都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资产利用率、加快资金使用效率并提高价值产出率等。

综上所述,医院财务内控和风险管理工作的一大重点内容就是做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工作。这不仅是在宏观层面对国家战略资本尽到保护职责,也是在微观层面充分利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医院公共服务事务可持续发展。

三、医院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优化的重大意义

(一)预防潜在风险,强化安全管理

包括医院在内,各类企事业单位做好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就是预防潜在风险,强化安全管理。这一点在越来越不稳定的外部环境、不确定的市场氛围里显得尤其突出。某些时候,相较于增加利润或收益,安全性和可控的风险对于组织而言意义更为重大。因为更高水平的安全管理才是保障企业行稳致远的得力措施,更是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挑战下争取更大生存空间的基础与前提。

就醫院而言,做好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就是及时修补长期以来陈旧机制产生的各种缺失、漏洞和空白,是对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或重新解构。这将有助于医院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切实发挥出防患于未然的积极作用,将资金运行、资产管理等各项事务全面纳入预防和控制体系内。良好的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才能充分避免事后救火式管理的仓促与失当,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安全水平,才能确保医院各项收支实现基本均衡并尽可能促进收益增长、利润增加。这不仅对医院及内部各位工作人员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也是促进医疗卫生公共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模式。

(二)促进资金、资产、资源实现优化配置

对于更加需要依靠财政划拨的医院而言,各种科学研究、诊疗工作与公共服务事务可谓千头万绪,都离不开资金、资产、资源的支持和使用。但不同于企业更加市场化的运作,多数医院只能对更加有限的资金、资产、资源进行调剂、调配,以满足更多项目、工作的客观要求。而做好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的又一重大意义就是促进资金、资产、资源实现优化配置。

具体来说,通过卓有成效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医院能够更加清楚地掌握自身各种资金、资产、资源的存量、变量情况,进而结合发展目标、具体项目等划分轻重缓急,再给予对等的内部划拨与调配。这将有助于医院将有限资金、资产与资源配置到最急迫、最重要、最关键的项目或事物上,从而最大限度满足客观需求,并使各种资金、资产、资源等实现最大限度的价值挖掘。

显然,这不仅是医院充分提高自身收益或利润的手段,也是在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同时,这也是实现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的积极措施。

四、医院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优化路径

(一)强化制度供给,完善顶层设计

要突破长期以来医院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制度的刚性约束必不可少。因此,新时期医院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优化首先需要的就是强化制度供给,完善顶层设计。

比如让规章制度能够从理论落到实践层面,也就是要根本性改变原则性过多而可行性不足的弊端。一方面,要层层细化各项财务指标与内控标准,使其与各科室之间、岗位之间、职务之间形成高度明确的对应关系,确保所有指标、标准都有直接负责的部门和人员。只有足够细化后的指标体系才能保障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中不存在任何空白点或盲区,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要制定科学、合理、恰如其分的财务与内控标准体系,例如明确财务管理中风险控制的上下限。这些具有一定浮动范围的风险值既要包括可量化的结构性数据,也要涵盖半结构性与非结构性数据。只有使控制标准全面覆盖所有数据类型,医院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才能确保高度可信与真实性。只有大幅提高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规章制度才能从规划蓝图落实到现实操作,才能避免形式主义走过场,才能端正工作态度并让每个成员令行禁止。这既是让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具有可执行力的前提,也是营造健康良好管理业态的先决条件之一。

(二)严格预算管理,全面落实责任制

现代企业探索管理科学化道路上,全面预算是解决各种控制失灵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同理,医院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优化也需要借鉴这一先进管理经验,严格预算管理,全面落实责任制,以促进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严格预算管理的核心原则就是无预算不执行。即,一切超出预算或不在预算方案中的支出或消耗均不得执行。这是从根本上杜绝风险隐患的最强抓手。不过,要切实维护全面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专业性,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是前提。这需要医院深入了解并掌握历年预算方案执行结果、存在问题、优势不足等综合因素,下大力气提高预算方案的准确性、适应性与可行性。要避免简单粗暴地按比例递增计算,不能仅仅为了省事而在上一周期基数上直接增加百分比。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详尽分析历史数据,并结合当期要求、发展目标等要素制定高度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新预算方案。

在此基础上,要高度明确每项预算指标对应的责任部门与责任人。明确责任不是为了处罚,而是要让帮助和引导直接与间接责任方充分意识到肩负的使命和义务,要激励每个成员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各岗位、职务都能按照规则与制度的要求办事。

换言之,无论是严格预算管理还是全面落实责任制都是为了更好实现事前防范,通过大幅提高财务内控和风险管理的前瞻性、预见性降低风险隐患的发生率。这不仅是医院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优化的关键点,也是以低成本控制赢得高收益回报的意义所在。

(三)破除信息壁垒,完善信息化管理

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正在成为解决传统堵点和痛点问题的制胜之策。破除信息壁垒,完善信息化管理是基于技术升级加快医院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优化的积极举措。

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帮助医院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品质,而且有助于实现实时化管理,也就是将内控与风险管理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全方位。这是基于技术支持提高管理实效性、前瞻性的最大价值所在。但要达到这些目标的前提就是消除信息壁壘,也就是要打通从事务到财务的各个关口、节点、端口,要确保各种事务数据、财务数据充分互联互通,能够为平台完全识别和收集。这是基于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保障信息化管理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的根本保障。

结 语

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事业单位在管理科学化与现代化道路上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然而,相较于企业对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高度关注,一些事业单位在财务内控和风险管理方面不仅缺少足够重视,而且对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的了解和使用也相对缺乏和滞后。这不仅是由于以医院为代表的事业单位往往同时兼顾经营发展和公共服务两方面事务,更因为大多数医院都有数量不菲的财政拨款支持,因而受到市场波动影响相对较小。这就导致不少医院对于财务内控和风险管理缺乏高度灵敏的感知力和主动性,进而在实施内部控制和加强风险防范过程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疏忽大意与随心所欲的弊端。因此,新时期医院系统做好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就需要用好市场经济和行政监督两只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需要科学、合理、适度地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使医院在充分经历市场竞争冲击和压力后充分体验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的重大意义,进而端正管理思想、提高认识水平、加快完善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的制度构建。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包括全面预算在内的刚性约束力提升内部控制的系统性、规范性与有效性,同时大幅提高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将潜在的风险隐患防范在事前和萌芽阶段。这不仅是促进医院财务内控与风险管理提质增效的重中之重,也是新时期医院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财务财务管理
特朗普集团“财务大管家”认罪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