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春光 翁永刚 潘旭东 邱观连 刘宇慧 李宁 李守富
摘要 笔者以上海某鸡场为试验对象,采集血液和胎粪、泄殖腔拭子,利用禽白血病 P27 抗原 ELISA、禽白血病抗体 ELISA 和病毒分离技术,淘汰阳性鸡。选择上海某地方品种鸡,经过净化,下代鸡群各种样品阳性率下降明显,鸡白血病净化效果明显。
关键词 禽白血病;净化方案;净化探索
禽白血病病(avian leukosis,AL)由禽 C 型反转录病毒群的 病毒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三 大肿瘤病之一。该病被我国列为动物疫病中长期规划优先防治的主要疫病之一,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控制该病只能采取 净化。笔者综合运用禽白血病多种净化技术对某鸡场开展净化工 作,期望为白血病的净化提供一点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样品为鸡场血样、胎粪、泄殖腔棉拭子等。禽白血病 J 亚 群和禽白血病 A/B 亚群病毒 ELISA 抗体检测试剂盒、禽白血病病毒 p27 ELISA 抗原检测试剂盒均购自哈尔滨国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胎牛血清(FBS)、DMEM 细胞培养液、胰酶消化液(0.25%)、青 链霉素溶液(100× )、两性霉素 B,购自上海芮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F-1 细胞由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禽病研究室赠送;其 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试验方法
1)胎粪与泄殖腔试子检测 采集鸡胎粪 / 泄殖腔棉拭子,与 1mL 样品稀释液混匀后放入液氮反复冻融 3 次并恢复至室温,检 测禽白血病 P27 ELISA 抗原。具体操作按禽白血病病毒 p27 ELISA抗原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检测。
2)禽白血病特异性抗体检测 采集血样 2mL,离心分离血清,然后按禽白血病 A/B 亚群和禽白血病 J 亚群 ELISA 抗体检测试剂 盒说明书要求检测禽白血病 A/B 和禽白血病 J 抗体。
3)病毒分离技术 采集 2mL 左右鸡全血 / 血浆,无菌接种于DF-1 细胞,置于含 5% CO2 的 37℃培养箱中培养 2h。然后换新鲜 培养基,继续培养 5~7d。收集液体,反复冻融 3 次后,用禽白血病 P27 抗原 ELISA 抗体试剂盒测试。
1.3 净化方案
1)基础群禽白血病检测情况 随机选取鸡 980 羽,做好标号,对 号采集泄殖腔棉拭子,检测禽白血病 P27 抗原;采集 196 羽鸡样本 进行禽白血病 A/B 亚群和禽白血病 J 亚群抗体检测,同时采集有 疑似禽白血病感染的 85 只鸡血样进行病毒分离。
2)阴性鸡群留种 一旦禽白血病 P27 抗原检测阳性,鸡及其蛋全部淘汰,阴性的才留种。
3)阴性鸡种蛋的孵化 禽白血病 P27 抗原检测阴性鸡种蛋须经 彻底消毒后用专门孵化器孵化。
4)后代阴性鸡群的选育 前期禽白血病 P27 抗原检测阴性鸡产 的蛋做好标记,孵育后采集胎粪,检测禽白血病 P27 抗原。一旦阳 性,则淘汰鸡及其所产蛋;阴性鸡以该只母鸡后代单独饲养。到 6 周龄育雏期,先采集泄殖腔棉拭子检测,淘汰禽白血病 P27 抗原检测阳性鸡。120 日龄时采集泄殖腔棉拭子检测,淘汰检测阳性鸡。后 世代的培育依此程序循环往复。在检测结果阳性率很低时可酌情 调整判定阳性的阈值。
2 试验结果
2.1 基础群禽白血病检测情况
采集 980 羽鸡泄殖腔棉拭子,采用 ELISA 方法检测禽白血病 P27 抗原,阳性率为 25%。采集 196 羽鸡的血清,检测样品中禽白血病 A/B 亚群和禽白血病 J 亚群抗体,结果分别为 12.76%和 6.12%,某些个体 2 种抗体均有检出。采集有疑似禽白血病发病的85 只鸡的全血进行病毒分离,分离率为 2.35%。表明该鸡群禽白血 病有感染,并且存在禽白血病 A/B 亚群、禽白血病 -J 亚群共感染的情况。具体情况见表 1。
2.2 第 2 代鸡群禽白血病检测情况
第 2 代鸡群出雏当天用 1.5mL 离心管收集 2,250 份胎粪检 测,阳性率为 5.6%。到第 6 周时,采集 751 份鸡泄殖腔棉拭子,阳 性率 5.85%。120 日龄时,采集 1,652 份鸡泄殖腔棉拭子,阳性率 6.11%。随机采集 211 份鸡血清,检测禽白血病 -A/B 亚群和禽白血 病 -J 亚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5.70%和 2.40%。采集疑似发病的111 份鸡全血进行病毒分离,分离率为 1.80%。这字指向一个结果:该鸡群的禽白血病感染已得到初 步控制,阳性率低于 10%,具体情况见表 2。
2.3 净化效果
经过 1 次净化,第 2 世代 120 日龄鸡群各种样品抗原阳性率 均明显下降,净化效果比较明显。具体血清禽白血病 -A/B 亚群抗 体阳性率由 12.76%降为 5.7%;血清禽白血病 -J 亚群抗体由 6.12%降为 2.4%;禽白血病 P27 抗原阳性率由 25%降为 6.11%;禽 白血病病毒分离阳性率由 5.9%降为 1.8%。
3 讨论
我国对禽白血病的研究从上世纪 90 年代就开始了,崔治中[1]首次从江苏和山东的白羽肉鸡场分离到禽白血病 -J。王倩等[2]采用 ELISA 检测试剂盒对安徽省 2017—2019 年 59 个禽场的 3,275 份 血清和 2,100 份蛋清进行禽白血病检测。本试验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进行该场的禽白血病检测,通过检测结果表明该鸡场存在禽 白血病感染,且抗原阳性率较高,与上述文献报道的阳性率相近。
由此可知,上海鸡场的禽白血病感染情况也不容乐观,因此开展净 化工作迫在眉睫。 2020 年,于慧茹等[3]对上海市某原种鸡场的某地方品种 核心群开展了禽白血病净化,该鸡场净化效果显著。借鉴崔治中[4]推荐的技术方案,结合该鸡场实际育种情况,选择生长阶段的 1 日龄、6 周龄和 120 日龄 3 个时间点,通过多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的方式进行禽白血病的检测。这只是一次简 单的尝试,要想获得比较理想的净化效果,需要设计更科学的净化方 案,这项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工程,除了净化方案的合理外,还 需要矢志不渝的坚持检测和进行严格的生物安全管控[5]。
参考文献:
[1] 崔治中.我国鸡群 J 亚群白血病流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及其防控[J].现代畜牧兽医,2015(1):30-32.
[2] 王倩,王维,周迎春,等.2017-2019 年安徽省部分禽場禽白血病定点监测[J].中国动物检疫 2020,37(9):16-20.
[3] 于慧茹,陶田谷晟,杨显超,等.上海市某原种鸡场禽白血病净化效果评估[J].畜牧与兽医,2021,53(6):135-139.
[4] 崔治中.种鸡场禽白血病防控和净化技术方案[J].中国家禽,2015,37(23):1-7.
[5] 晏志勋,初芹,曾另超,等.母鸡蛋清混样检测禽白血病病毒 p27 抗原的应用研究[J].畜牧与兽医,2020,52(9):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