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 孟晓东
2021年11月3日,顾诵芬院士和王大中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21年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公布,其中包括王绶琯、李贤俊、汪品先等6名院士;2021年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共有149人当选;截至2021年12月4日,我國在2021年已痛失27位两院院士……最近一段时间,关于院士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
1666年,法国皇家科学院成立,到院工作的著名科学家首次被称为院士。此后,院士逐渐成为各国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在中国,作为国家分别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方面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均为终身荣誉,并称两院院士。一位位院士散布在祖国大地上,犹如最坚固的基石支撑起共和国的脊梁,犹如最强劲的马达推动着国家的发展进步,犹如最闪耀的星辰照耀了国人的精神天空。
在本期“素材精粹”栏目中,我们选取了7位已经去世的院士,13位老当益壮的院士,以及5位在2021年刚当选院士的“新秀”,来表达我们对院士群体的敬意。我们致敬院士,不仅是致敬他们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科研精神,更是致敬他们高风亮节、一生尽瘁的爱国精神。他们的事迹不仅是新鲜、实用的写作素材,也能给我们的人生以启发。
怀念篇
朱光亚:遥远苍穹中最亮的星
素材点拨 “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对朱光亚院士如是评价。在“两弹一星”的精神谱系中,朱光亚标注了光彩夺目的精神坐标。
朱光亚,1924年12月出生,2011年2月辞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
1946年9月,朱光亚赴美国留学,攻读核物理学专业。留学期间,他密切关注国内形势变化,决心早日学成、报效祖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时间,留美中国学生奔走相告。1949年年底,朱光亚牵头组织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呼吁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建设,先后有52名中国留学生在公开信上签名。朱光亚抢在美国对华实行全面封锁之前,于1950年2月返回祖国。
1956年4月,朱光亚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之奋斗终生。在中华大地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第一次核航弹空投爆炸试验、第一次原子弹和导弹“两弹”结合试验、第一次地下核试验等一系列重大试验,都是在朱光亚参与组织领导下进行的。
朱光亚不但被誉为“中国科技众帅之帅”,也是一位各方公认的战略科学家。他始终走在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着眼国家科技长远发展,在推动核能和平利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和制定、载人航天工程前期论证、创建中国工程院等重大工程和科技项目方面功勋卓著,有力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王选:“当代毕昇”显奇功
素材点拨 “超越王选,走向世界。”这是我国现代印刷技术自主创新的先驱——王选院士的临终箴言。这位越过了座座高峰、被誉为“当代毕昇”的大师的话,就像一面明澈的镜子,折射出一位将一生献给祖国的当代知识分子的伟岸人格;又像一 声洪亮的号角,鼓舞着千千万万的后来者在自主创新的征程上前赴后继。
王选,1937年2月出生,2006年2月辞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被誉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
20世纪70年代,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古老的汉字面临一场时空的断裂。不少人断言,中国的方块字没拼音字母简单,将成为信息时代的包袱。北京大学的年轻助教王选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提出要直接研制国外尚未开发成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为了进行研究,他查阅了100多篇国外科技文献,中国科技情报所许多杂志他都是第一个借阅者。汉字字形采用轮廓加参数的描述方法,是王选的一大发明,也是第四代激光汉字照排技术的核心。这种方法需要用到大容量、高性能的计算机,王选没有条件,只能在压缩汉字字形信息上下功夫。没想到,这么一逼,倒让他的数学功底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王选从中总结出一条经验:最前沿的需求刺激是创新的源泉。
王选发明的高分辨率字形的信息压缩、高速还原和输出方法等世界领先技术,成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技术核心,并在全国迅速推广。到1994年,所有的省级以上报纸都卖掉了铅字,“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这一成就,成为自主创新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杰出典范。因为有了王选的发明,在那个科学的春天里,古老的汉字焕发出年轻的神采。王选也因此被誉为“当代毕昇”。
王绶琯:带领无数孩子走进科学的“启明星”
素材点拨 老骥伏枥桃李情,鞠躬尽瘁赤子心。作为“为明日杰出科学家创造机遇”的领路人,王绶琯院士不仅拥有大师的情怀,更拥有大师的魄力。他虽已与世长辞,但他的精神不灭。抬头仰望,星空璀璨,王绶琯院士这位观星的人,也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
王绶琯,1923年1月出生,2021年1月辞世,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中国射电天文学开创者。
“执手巡九天,创国家重器日月同鉴;运筹泽八方,掖百年英才时代担当。”从造船改行天文研究,从天体物理改做精确授时,从射电天文改做管理规划,从科学研究投身科普教育,王绶琯的每一次转身都非常精彩和完美,而其中唯一不变的,就是他对天文学的钟情与执着。1993年,紫金山天文台将3171号小行星命名为“王绶琯星”。
1999年,王绶琯倡议并联合61位著名科学家创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20多年里,他为俱乐部发展四处奔波。为解决经费问题,他捐出稿费;身体虚弱无法行走,他就让女儿用轮椅推着自己去参加俱乐部活动;即便躺在病榻上,自称“眼睛、耳朵都开始罢工”,他仍关心着俱乐部的未来。经过22年的发展,俱乐部基地校由最初的4所发展到31所,共有721位导师和5万多名中学生参加过俱乐部科研活动。一批俱乐部早期会员已崭露头角,成为国际科学前沿的领军人物。王绶琯研究了一辈子星星,也成为带领无数中学生走进科学的“启明星”。
周毓麟:为国家三次转变研究方向
素材点拨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何事不能为?”对一名科研人来说,变动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就意味着此前的心血可能要付诸东流。然而,为了祖国的需要,周毓麟院士三次义无反顾地转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且每一次转变后,都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周毓麟院士用一生的勤恳,书写了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
周毓麟,1923年2月出生,2021年3月辞世,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
在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周毓麟曾因为国家需要,三次转变研究方向,并且每一次都取得了重大成就。1954年,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他毅然放弃已小有所成的拓扑学研究,改换专业,学习对国家更有用的偏微分方程。1960年,当国家征调他去参加核武器理论研究时,他干脆利落地回答:“没问题,党叫干啥就干啥。”随后便毫不犹豫地离开了自己一手开创的中国偏微分方程研究与教学中心。国家改革开放后,他又回到基础研究领域,着力以理论研究提升应用研究。“国家需要我,是我的荣幸。实际上,我也总是想从更广阔的视野上,不断提高自己对数学的认识,这一点是推动我勇于去改变、去做研究的动力。”周毓麟说。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周毓麟的一生,对成就和荣誉都抱有一种特别的冷静。他推崇诚恳地工作、诚实地生活,从不以专业领域的大師自居,更没有门派之见。他从不禁锢自己的脚步和眼光,耄耋之年依然关注我国的核武器数值模拟,关注计算数学学科的发展。
李京文:一辈子都要做“八九点钟的太阳”
素材点拨 “人生若有梦,不觉岁月寒。”数十年来,李京文院士一直牢记毛泽东主席的教导,像八九点钟的太阳那样充满朝气地奋斗着。他识大体、顾大局,一切都按国家的需要走,组织上安排去哪里就去哪里。他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只要心中有梦想、有祖国,生命之树便能枝繁叶茂。
李京文,1932年10月出生,2021年3月辞世,中国工程院院士,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中国技术经济和工程管理理论的开拓者之一。
李京文少时聪敏好学,高中毕业后,他考进了武汉大学经济系,走上了名副其实的经世致用的经济学道路。1953年,李京文被选送到苏联学习。在学习期间,他聆听到了毛泽东主席那段脍炙人口的讲话:“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李京文深受鼓舞,立志一辈子都要做“八九点钟的太阳”。
从苏联归国后,李京文按国家的需要走,组织上安排去哪里就去哪里。1985年,李京文被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组建了中国第一个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并出任所长,正式开启了系统研究经济学的征程。他主持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京沪高速铁路等超大型工程的技术经济论证,参与制定了环渤海经济圈、中部五省、海南、深圳等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较早运用数学模型对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形势进行分析与预测,主编了近10年中国《经济蓝皮书》。年届九十时,李京文依旧“少年感”十足,聊起感兴趣的话题便两眼放光,他还每天关注最前沿的科技,像“八九点钟的太阳”那样思考着最新的问题。
陈清如:让干法选煤的“天方夜谭”成为现实
素材点拨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深切体会到个人苦乐与国家命运密切相连的陈清如院士,将自己对国家的挚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科研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他最终让干法选煤的“天方夜谭”成为现实,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赢得了世人的尊重与敬仰。
陈清如,1926年12出生,2021年5月辞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矿物加工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被誉为“干法选煤之父”。
陈清如幼时经历了日本侵华战争,抱着科学救国的思想,他报考了唐山工学院采矿工程系。大学毕业后,他开始从事选煤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当时,世界上普遍使用的是既浪费水又污染环境的湿法选煤技术。陈清如暗下决心,中国一定要走出一条自己的选煤之路!1984年,他率先提出干法选煤,然而,这一想法在当时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他们认为,国外多年都没有搞出来的技术,我们怎么可能搞成?陈清如不为所动。为此,他带队吃住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燃料公司桃山煤场。由于长期熬夜工作,生活不规律,1990年12月,陈清如被确诊患上了肾癌。他在医院里提了两条意见:“如果癌细胞还没有扩散,就尽快手术;如果已经扩散,就立即出院,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左肾切除手术后不久,他就赶回了煤场。1994年,世界上第一个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工业性试验系统调试成功,干法选煤的“天方夜谭”成为现实,陈清如也收获了“干法选煤之父”的美誉。
沈善炯:唯愿科学在祖国开花结果
素材点拨 国难深重的日子里,他不断奋起、求学国外,为自己打开了科学之门;当国家百废待兴时,他历尽艰辛、毅然回国,使科学在自己的祖国开花结果。“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沈善炯院士用一生践行着这句话。
沈善炯,1917年4月出生,2021年3月辞世,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微生物生化学家、分子遗传学家。
1947年,沈善炯前往分子遗传学的诞生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50年6月,他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沈善炯本想继续进修,多学习些知识带回祖国。然而,当听到著名火箭专家钱学森被禁止离开美国的消息后,他大感不妙,决定立刻回国。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当时,金霉素的生产一直被美国垄断。尽管对抗生素研究并无任何经验,但沈善炯觉得,打破美国的技术封锁,自己责无旁贷。经过沈善炯团队两年多的努力,1957年,上海第三制药厂正式投产金霉素,我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够生产金霉素的国家,金霉素的发酵单位、产品质量等均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1973年,沈善炯又受命组建新研究组,开辟新方向,从事生物固氮研究。他成天泡在图书馆里,短短三年内就发现了新的固氮基因,研究成果赶上了国际前沿水平。
由于早年在美国上学时的老师和同学都有获得诺贝尔奖的,而学业优秀的沈善炯却选择了回国,因此有人问他此生是否会有遗憾。沈善炯回答道:“如果留在美国,我应当可以在科学上做出较多的成果,但这些跟回到自己的祖国去建立实验室、培养学生,使科学在自己的祖国开花结果,还是不能相比的。”
老将篇
李俊贤:做国家腾飞的“推进剂”
素材点拨 从青春年少到白发苍苍,李俊贤院士一生执着于自己所挚爱的化工合成专业,坚持奋战在科研最前沿。胸怀大爱,生活至简,他用数十年的奋斗践行了科技报国的忠诚诺言,用赤子之心书写了无私奉献的人生信仰。
李俊贤,1928年3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合成专家,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原院长、总工程师。
“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从国家需求出发,这是第一位的。”这是李俊贤始终如一的人生追求。1966年,他奉命来到青海省一个山沟里筹建黎明化工厂,开始航天推进剂的研制工作。面对极其艰苦的生活环境和简陋的科研条件,他带领团队奋发图强、埋头苦干,成功研制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卫星发射化学推进剂,助力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直到今天,该推进剂在国内仍是重要的推进剂品种。
李俊贤热爱科研、勇于创新。他心怀“国之大者”,始终将科研目标锁定在满足国防科研事业发展的需要上。20世纪70年代初,李俊贤研发出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鱼雷796燃料,推动我国先进鱼雷研制时间明显提前。20世纪80年代,他开创国内聚氨酯研制,填补多项研究空白,打破了我国对相关进口产品的依赖。
李俊贤数十年如一日地忘我工作,直到2018年90岁高龄时才正式离开工作岗位。李俊贤的同事说,他的加班时间甚至超过了一般人20年的法定工作时间。李俊贤的生活十分简朴,所在单位要给他配专车,被他拒绝。在90岁高龄之际,他毅然捐赠毕生积蓄300万元用于设立基金,以支持科研创新和帮扶困难同事。
汪品先:真正的“深海勇士”
素材点拨 因為对海洋始终葆有热爱与激情,每次说起在海底的见闻时,汪品先院士总是语带兴奋,快活如孩童。挑战深海、勇探大洋,但行前路、赤诚求知,汪品先院士的精神与人格魅力深深感召着后来人。
汪品先,1936年11月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南海深部计划”指导专家组组长。
2018年5月11日至23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在南海完成科学首航。其间,82岁的汪品先3次下潜到1400余米的深海,是“深海勇士”号上年龄最大的“乘客”。在西沙海区1000多米的深海底,汪品先意外发现了一片深水珊瑚林,这是科学家首次在南海发现深水珊瑚林。
自1960年从莫斯科大学学成归国后,汪品先一直沉浸在海洋科学研究事业中。几十年来,他带领团队朝着一个个科学目标进发,在国际海洋科学界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的话语权,为我国海洋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初,汪品先作为首席科学家成功主持了在南海实施的、中国海区的首次大洋钻探,即大洋钻探184航次,实现了中国海区深海科学钻探零的突破。那一年,汪品先已经62岁了,但他却时常调侃,自己与3000万年高龄的南海相比,还是个小孩。
如今已85岁的汪品先,依旧活跃在科研、教学一线。在学校,他的思政课、科学与文化课人气爆棚;在B站,他的深海科普课更是吸引了百万观众。曾计划85岁以后在科学上“刹车”的汪品先说,现在看来还有困难,因为自己想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剩下的这些年,想再踩出一个脚印”。
叶叔华:敢于打破“玻璃天花板”
素材点拨 作为一名女性,叶叔华院士不仅涉足了男性为主体的天文研究领域,而且成为中国天文史上首位女天文台台长。对科学有热情更有斗志,人生道路上永远执着不认输,叶叔华院士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突破头上的“玻璃天花板”,成就了自己的美丽人生。
叶叔华,1927年6月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文学家,中国首个女天文台台长,被称为“北京时间之母”。
“天文台只招一个男的。”1950年,当叶叔华满怀建设祖国的热情,从香港来到南京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求职时,工作人员的回答让她吃了“闭门羹”。不甘心的她毛遂自荐,给当时的天文台台长写了一封长信,言辞恳切地列出了自己应该进天文台工作的理由。第二年,叶叔华如愿加入由紫金山天文台托管的徐家汇观象台,从事时间测量工作,成为台里第一位女性研究人员。
1958年,徐家汇观象台开始筹备中国自己的精确授时系统。在经费不足、人员有限、设备落后等重重困难下,叶叔华主动挑起大梁,带领团队耗时6年研究出了一套最适合我国观测条件的数据处理方法,取得了授时精确度世界排名第二的成绩。这就是后来通用的“北京时间”。
1986年,叶叔华带领上海天文台完成《关于发展中国VLBI网的建议书》,规划了中国VLBI网的概貌。1987年,25米射电望远镜建成。自此,我国天文界赶上了从经典观测转向空间观测的潮流。为了证明女性的能力,叶叔华从青春时期一直奋斗到了耄耋之年。她在成长历程与职业生涯中的不断突破,早已超越了性别的限制。2021年11月,95岁的她还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用英文演讲鼓励女性——要敢于打破头顶上的“玻璃天花板”,以实际行动争取男女平等。
王振义:大爱无私献病患
素材点拨 如今已经98岁高龄的王振义院士,纵使诸多荣誉加身,却依旧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好老师、一名心里永远装着病人的好医生。这样的良医大师,之所以受人推崇、敬仰,是因为他以不凡的智慧、毅力和品格,做到了常人没有做到的事情。
王振义,1924年11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
自7岁时看到奶奶因伤寒去世,王振义便萌发了学医的念头。1953年,已是成熟医生的王振义参加了抗美援朝医疗队,在黑龙江省勃利县后方医院参加会诊。当时,60余名志愿军战士集体出现了咯血、头痛等症状,被初步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但是,29岁的王振义却指出,结核性脑膜炎并非传染病,战士们的病状和医书上所写的一种肺吸虫病极为相似,这一诊断帮助整个部队和医院及时治愈了一大批患者。
在6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王振义成功实施了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确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上海方案”,建立了我国血栓与止血的临床应用研究体系。对治疗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的“特效药”——全反式维甲酸,王振义放弃了申请专利,只是朴实地希望更多患者能够得救。
王振义深谙医学科学和医学教育的真谛,深信爱国就要为祖国培养出人才,所以他不但自己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还创造了“一门四院士”的团队奇迹,培养出了陈竺、陈赛娟、陈国强院士。在瑞金医院血液科,王振义从2003年开始通过教学查房的形式,跟学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他不仅以实实在在的方式帮助着一位位患者,也不断丰富着其他临床医生的见闻与学识。
栾恩杰:接“嫦娥”回家是对祖国的承诺
素材点拨 栾恩杰院士亲历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他的成绩,随便拎出来一项,都值得炫耀一辈子。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只有拥有了仰望星空的人才有希望。我们的国家,从来都不缺少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人,栾恩杰院士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栾恩杰,1940年10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的开创者之一,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
2020年12月,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区的前方指挥所,一位80岁的老人不顾零下30℃的低温,在现场等候“嫦娥”回家。凌晨,当嫦娥五号返回器顺利着陆后,他眼含热泪地说:“向党中央承诺的‘三步走’,终于从设想变成了现实!”
这位老人就是栾恩杰——一位目标向着星辰大海的赶路人。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栾恩杰被分配到航天工业部,开始从事武器装备的研制工作,曾参与潜艇发射固体火箭研制和试验全过程。1998年,栾恩杰升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当人们对航天的认识还停留在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时,他提出了“大航天”概念,将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纳入国家航天发展规划体系,倡导并组织完成了我国首部航天白皮书——《中国的航天》,在国际上被誉为“首次揭开了中国航天的神秘面纱”。
月球探测工程,是我国实现深空探测零突破的起点。作为我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领导了这项工程从立项论证到组织实施的全过程。“我已经不知道去过多少次试验场了,每次去几乎没有不落泪的。成功了,高兴得落泪;失败了,痛苦得落泪。”栾恩杰欣慰地说,“好在我们拿了个好分数,这项工程没给国家丢脸。”
赵忠贤:中国高温超导领军人
素材点拨 赵忠贤院士把科研当作一种享受,苦中作乐,充满幻想,并时刻保持着充沛的精力,这或许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不动摇的原因。正因有了赵忠贤院士这样的科学家“数十年磨一剑”的坚持,才有了我国科技的长足进步。
赵忠贤,1941年1月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中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赵忠贤1964年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其间,高临界温度超导体研究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科研时光。当时,中国超导研究刚刚起步,研究几度受阻,项目批不下来,甚至连“摊儿”都被解散了。但赵忠贤不愿放弃,经费不足,他便设法买来相对便宜的二手货,加工改造成科研设备,而连续加班则成为常态。
终于在1986年,赵忠贤带领团队获得了40K以上的高温超导体,突破了认为“超导临界温度最高不大可能超过40K”的麦克米兰极限。一时间,多年来被奉为经典的理论被推翻了,世界物理学界可以说是地动山摇,赵忠贤也因此一举成名。“北京的赵”成为赵忠贤的代名词,频频出现在国际超导界。之后,超导电性低温环境的创造、发现并创造大块铁基超导体55K最高临界温度纪录等研究,让赵忠贤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
50多年的工作时间里,除参加国防任务的几年外,赵忠贤都埋头在超导研究的实验室里,废寝忘食,不分日夜。他说:“我一辈子只做超导一件事,把个人志趣与国家发展结合在一起,是最理想的选择。”
任继周:做一辈子“草人”
素材点拨 任继周院士说,自己研究了一辈子草,就是个“草人”。70余年来,他把全部精力和热爱都倾注于草原和农业。他钟爱的草原,也许离我们很遥远,但我们餐桌上飘出的肉香,离不开他的辛勤付出。
任继周,1924年11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草地农业科学家,中国草业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现代草业科学的开拓者。
已经97岁的任继周,素来将自己比作“草人”。幼时生活艰辛,任继周看到了不计其数的挨饿和营养不良的同胞。对此深有体会的他大学报考了中央大学畜牧业,毕业后毅然选择了条件艰苦的甘肃,从此与草原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6年,任继周在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海拔3000米的高山上,正式建成了高山草原试验站。勤恳尽职的几十年里,他率先在我国开展高山草原定位研究,建立了一整套草原改良利用理论体系和技术措施;创建了“草原气候—土地—植被”综合顺序分类法,至今仍为世界唯一适用于全球草地的分类系统;提出了草原生产能力评定指标——畜产品单位,被国际权威组织用以统一评定世界草原生产能力。
扎根西北70多年,任继周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他牵头创办《草业科学》《草业学报》、创办草原学系、创建 “草原生态化学”“草地农业生态学”等多门课程、捐资300万元设立“任继周草业科学奖励基金”……90岁之后,虽然不能再做田野调查,但他仍笔耕不辍,组织编写出版了多本专著,开创了中国农业伦理学研究的先河。
陈清泉:要用科技造福中国、造福世界
素材点拨 陈清泉院士名为“泉”,其人、其行却恰如一团点亮新中国新能源事业的火种。这位从南洋归来的院士,这位年逾八旬的勤奋学者,用毕生的精力为电动汽车事业注入了一汪不竭的源泉。
陈清泉,1937年1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电机、电力驱动和电动汽车、智慧能源系统专家。
陈清泉是出生在印尼的第三代华侨。1953年,从小就对汽车感兴趣、对祖国怀有一腔热情的陈清泉放弃了剑桥大学,选择成为北京矿业学院的一名学生,师从著名矿山机电专家汤德全教授,并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
20世纪70年代,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陈清泉被借调到煤炭工业部,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主持科学研究,承担提升机自动化的技术革新工作,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矿用防爆干式变压器和低频发电机,编写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煤矿电工手册》。
1976年,陈清泉移居香港。20世纪80年代起,他将电动汽车作为研究方向,不仅提出了电动车的工程哲学, 揭示了电动车的系统集成与优化设计规律, 而且发明了多种电动车专用的特种电机及其控制装置, 研制了多辆不同类型的电动车,并多次获得国际奖项,为现代电动车学奠定了基础。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天,陈清泉盼望已久。那一年,由于在现代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的卓越成就,陈清泉当选为香港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说:“我们生活在一个难得的时代,要分秒必争,从富到强,不但要用科技造福中国,还要造福全世界。”
吴明珠:吐鲁番盆地的甜蜜播种者
素材点拨 今天中国的瓜果这么甜,是因为当年有人帮我们吃了苦。吴明珠院士的一生,不辞辛苦行,换作他人甜,她是那一代无怨无悔为祖国奉献一生的赴疆青年的缩影。他们艰苦奋斗、扎根边疆的胡杨精神,也激励着更多年轻人前赴后继。
吴明珠,1930年1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瓜类育种专家。
“瓜……瓜该授粉了……”一位91岁的老太太出门前突然嘟囔道。因患阿尔茨海默症,这位老人已经认不出人了,但有关瓜的记忆依然还在。这位老人,就是开创了新疆甜瓜、西瓜育种事业的吴明珠。
1955年,在中央农村工作部任职的吴明珠向组织请求赴新疆支援建设,一头扎进了条件艰苦的吐鲁番市鄯善县。吐鲁番有“火洲”之称,吴明珠在那里习惯了吃馕,学会了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顶着风沙烈日,吴明珠走遍当地300多个生产队,为新疆瓜建立了第一份资源档案;听说底坎儿乡有一种品质很好的瓜,吴明珠和同事穿过戈壁去寻找,晚上怕碰到狼不敢走,就借烧窑人的毡毯,睡在废弃的窑洞边;选育出红心脆、香梨黄、小青皮等品种,因当地农民不看好便自己开荒试种出又大又甜的瓜,瓜田被前来看瓜的老乡踩出一条小径……从此,科学技术在新疆的瓜田里落地、开花、结果。吴明珠培育的瓜,种植面积曾覆盖新疆主要商品瓜产区的80%。60多年来,吴明珠培育了30多个品种,把瓜的甘甜献给了人民,将中国特色的甜瓜系列和完整的育种创新体系推向了世界。
毛二可:与雷达相伴一辈子
素材点拨 毛二可院士数十年如一日,永远站在科研事业的第一线,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他就像一根蜡烛,纵然矗立风雨中仍光热不衰;他宛若一股清泉,源源不断地奉献着生命的智慧与能量。
毛二可,1934年1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信息处理技术专家。
1953年,毛二可还在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北京工业学院读书。因国家建设需要,他所在的电机系班级改学雷达专业,他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一批雷达专业的大学生。1956年,带着“北京市三好学生”的荣誉,毛二可毕业留校工作。这一干,就是一辈子,与雷达相伴的一辈子。
长期深耕雷达领域,毛二可成绩斐然:1958年,他在学校建成国内第一家实验用电视发射台;1978年,“新型十公分稳定振荡器”获全國科技大会表彰;1987年,他研发的显示系统获国家发明二等奖,是当年该领域国家级最高奖;20世纪90年代,他提出的“全数字化波型分析动目标信号处理机”研制成功,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几十年来,毛二可的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家装备与经济建设之中,并有部分装备出口到国外。
成绩与突破的背后,却是无尽的艰辛。毛二可曾不顾电磁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累计上机1000多个小时;还曾在雷达实验中因过度疲劳,不小心被上千伏高压电击打得满手鲜血……在事关雷达事业发展的大问题上,毛二可潜心学术、笃定坚持,他说:“我之所以能在专业上干出一些成绩,主要在于我一直心无旁骛,从没有停止过自己的科研工作。如果你已选择了一项事业,就应该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金怡濂: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创新
素材点拨 金怡濂院士坚信“生命在于做事”,即便步入晚年,他依旧奔波在国产高性能计算机和处理器研制的第一线,也始终在为计算机领域的自主创新呼吁呐喊。“要牢记核心技术是花钱也买不来的”这句话,哪怕再过百年,依然振聋发聩。
金怡濂,1929年9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性能计算机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巨型计算机事业开拓者之一。
20世纪50年代,我国选派了一支20人的实习队伍赴苏联学习计算机专业,刚从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的金怡濂就是其中一员。回国后,金怡濂进入中科院计算机所工作,和同事们一起完成了大型晶体管通用计算机、大型集成电路计算机的研制,实现了我国计算机研制技术的重要突破。
“20世纪80年代,国内花巨资进口了一台高性能计算机。但是开机、关机必须由外方监工来操作,我方不得接触机仓内的核心部件。”金怡濂说。这件事让他感到了一种切肤之痛,也让他明白:真正的高科技是买不来的,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创新。他大胆提出,我国巨型计算机研制必须走国际化的技术路线,发展基于国际通用处理芯片的大规模并行计算机。沿着这一技术思路,我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进入与国际同步发展的时代。
1992年,金怡濂主持研制“神威”巨型计算机系统,他提出的总体方案、技术构想及解决方案大获成功,使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从每秒十亿次直接跨越到每秒三千亿次以上。随后,他继续担任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的总设计师,提出以三维格栅网为基础的可扩展共享存储体系结构和消息传送机制相结合的总体方案,为系统关键技术指标进入国际领先行列奠定了基础。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开创者
素材点拨 吴良镛院士是清华园里资历最老的园丁,他的教学思想和学术理念深刻地影响了一代代学人。他爱国、无私、勤奋,用毕生心血谱写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生动篇章,只为让人们能诗意地栖居在祖国的大地上。
吴良镛,1922年5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学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1938年,吴良镛在重庆合川读高中,日军的轰炸使得半个合川城几乎被毁的情景让他终生难忘。“我选择建筑系,跟当时合川被轰炸、城市被毁坏有关系。”1946年,吴良镛来到清华大学,协助梁思成创办了建筑系,从此在清华园工作教学直到今天。
1980年以来,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影响最广的城镇化。世界上并没有现成理论适用于中国。吴良镛认识到人居在中国城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建立了人居环境科学,这一理论填补了中国城镇化建设基础理论的空白。
1993年,吴良镛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操刀“动手术”的北京菊儿胡同被授予“世界人居奖”。他的改造方案保留了老北京人“有天有地,有院有树,有街坊有胡同”的居住环境,同时吸取了南方住宅“里弄”和北京“鱼骨式”胡同的特点,以通道为骨架,向南北发展形成若干“进院”,向东西扩展出不同“跨院”,突破了北京传统四合院的全封闭结构。1999年,由吴良镛起草的《北京宪章》在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获得通过,标志着人居环境学说被世界建筑学界普遍接受和推崇。90余岁高龄时,吴良镛仍坚守在讲台上。他提倡“治学要把为学和为人紧密结合”,为我国城乡建设领域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
马洪琪:将一生献给江河
素材点拨 永不懈怠、一往无前,是马洪琪院士的个人名片,正如他所钟爱的江河之水。他将自己的人生融入国家发展之中,在时代的浪涛下无畏选择、无悔坚守,开创了新中国水电领域的多个第一,让中国水电和中国高铁一样成了一张“中国名片”。
馬洪琪,1942年10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水电工程专家。
1967年,25岁的马洪琪从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分配工作时,他选择了去云南。有人问他:“出生于上海,为什么要去云南?他回答道:“我的理想是治理江河、兴利除害、为国为民。我学的是水利,就应该和江河在一起!”
初到云南,马洪琪被分配到中越边境的绿水河电站。风钻工、出渣工、木工、混凝土工、钢筋工……水电站工地上的每个工种,他几乎干了个遍。1972年,马洪琪一个人带着一台水轮发电机组到富源县支援农村小水电建设。白天到工地指导施工,晚上在煤油灯下画设计图,他心中积攒了多年的能量迸发了出来。两年后,水电站建成投产。1978年,面对援助非洲喀麦隆建设拉格都水电站的任务,马洪琪放弃了准备已久的研究生考试,成为团队里最年轻的援外专家。
马洪琪与云南江河的故事,联系最深的莫过于澜沧江——8度地震烈度区、300米级高拱坝、700米高边坡、高应力地区超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一个个史无前例的工程难题在小湾等待着他。2002年,小湾水电站正式开工,拉开了澜沧江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的序幕。作为澜沧江流域梯级开发的总工程师,马洪琪主持和参加建设了10座大型水电站,并带领团队创造了大批领先成果。如今,年近八旬的他仍在从事高海拔水电站绿色智能技术等研究。
“新秀”篇
杨宏:永不停歇的“太空探路者”
素材点拨 结缘航天的这些年,杨宏院士见证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个里程碑。他一路创造传奇,却总说成功缘于航天团队的强大,这种对荣誉豁达淡泊却对工作热情似火的精神,令人感佩。
杨宏,1963年11月出生, 2021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载人航天工程管理和电子信息技术专家,中国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天和核心舱责任总设计师。
1992年,杨宏进入中国载人飞船总体室,开始了飞船总体设计工作。根据国内航天计算机工程实际情况,杨宏论证了船载计算机软件、硬件的选型,规范了船载计算机型号、软件编程、开发和测试等工作,从而使飞船具有了系统优化的船载信息系统和信息高速公路。与国际上的同类方案相比,神舟飞船的信息系统方案具有明显的先进性。而1999年到2003年,神舟号飞船五次大型飞行试验及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就是对杨宏所设计的船载信息系统方案正确性和合理性的最好证明。
从研制新型返回式卫星,到主持神舟一号、神舟三号总体工作,成为神舟四号副总设计师,作为天宫一号总设计师全程参与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再到现任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带领团队先后攻克多项技术难关,拿下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确保了各项试验的圆满完成。尽管荣誉满身,但杨宏却说,载人航天工程的路还很长,他不得不继续迈着坚实的脚步,让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向着更高、更远、更强的方向翱翔。
杨长风:建好北斗、用好北斗
素材点拨 说起北斗事业的发展,杨长风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在他和无数北斗人的努力下,北斗已经融入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世界上半数以上的国家也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北斗。“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理念,已然成真。
杨长风,1958年2月出生,2021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
2014年10月,56岁的杨长风从85岁的孙家栋院士手里接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的担子。当时,他作为副总设计师,全程参与了从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到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的论证设计、工程建设和组织管理工作。
北斗系统始终坚持核心器部件百分之百国产化、持续提升关键单机可靠性、卫星工作寿命得达到10~12年之久。要实现这一系列目标,就要在卫星升空之前,在地面做大量试验,以证明其能够提供连续稳定的服务。在杨长风的带领下,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标志着北斗“三步走”战略决战取得最终胜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建好北斗系统是我们的初心使命,用好北斗系统则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杨长风说,“作为全球最先进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的应用只受人类想象力的限制。” 目前,我国基于北斗系统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车联网平台,已有近700万道路营运车辆安装了北斗终端。平台投入服务以来,中国道路运输特重大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失踪人数下降50%以上。
吴明红:在核物理领域追求卓越
素材点拨 吴明红院士常对学生们说:“不要把卓越看得那么伟大,这样会产生不应有的距离感。在平凡的岗位上,也会收获不平凡的果实,只要我们试一试、跳一跳,就能摘到它。”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始终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努力创造不凡、成就卓越。
吴明红,1968年3月出生,2021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学副校长。
吴明红从小爱听科学家的故事,最崇拜居里夫人,因此选择了和偶像一样的专业——核物理。1994年,正在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的吴明红访学日本,在日本原子能研究所项目课题组中摸索出水凝胶敏感性的各项实验参数和条件,使得项目提前完成并成功申请了日本专利。研究所因此给她颁发了留学人员贡献奖,并希望与她签订协议,相应的岗位也已经落实好了。然而,吴明红无法接受日方提出的中国单位不能署名的要求,果断选择了回国。
此后的20多年,吴明红带领团队开启了核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应用。2004年,他们利用电子束高能辐照降解,将难以降解的、持久性的污染物的稳定化学结构打断,最终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基于该研究,吴明红在国际上首次揭示和阐明了难降解污染物的辐射降解机制,为环境的综合治理以及土地、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成果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造纸等行业。2017年,他们又在石墨烯这个“诺奖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可通过溶液中的离子精确控制石墨烯氧化膜的层间距,控制精度达十分之一纳米。
林鸣:自主攻关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难题
素材点拨 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中,林鸣院士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个世界级桥梁建设技术难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外海沉管隧道建造技术体系,推动中国外海沉管隧道建设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林鸣,1957年10月出生,2021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交建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
1981年,林鸣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二航局,开始了建桥筑路之旅,先后建设了珠海淇澳大桥、润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三桥等一系列特大型桥梁工程。2010年11月,他接手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
港珠澳大桥采用桥、岛、隧组合设计方案,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最为关键控制性”的工程,是长达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施工工程,但该施工核心技术一直被几家外国公司掌握着。林鸣希望与经验丰富的荷兰公司合作,然而对方一开口便是1.5亿欧元咨询费,相当于沉管隧道建安费用的2.5倍。这让林鸣深深意识到,找“外援”是不可行的,还是得走自主攻关这条道路。几十次的方案论证,数百次的试验推演,林鸣率领工程师团队研发出了半刚性沉管结构方案。33节沉管安装花费了整整4年的时间。4年战风斗浪,4年海底绣花,林鸣率领团队与海浪共舞,与时间赛跑,与28场台风“斗智”,先后攻克了深水深槽、强回淤、大径流等世界级难题,终于让港珠澳大桥顺利建成通车。
范瑞祥:丹心“铸箭人”
素材点拨 30年来,范瑞祥院士矢志不渝,始终在航天科技领域刻苦攻关,勇攀高峰,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有力。回首,金戈铁马;前行,征途漫漫。范瑞祥院士正用满腔的赤诚和燃烧的激情,大步走在“铸箭”的人生路上。
范瑞祥,1965年6月出生,2021年11月當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火箭总设计师。
2021年3月12日,长征七号甲遥二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点火升空,将试验九号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背后,凝聚着总设计师范瑞祥和他带领的整个研制队伍的辛勤付出。
范瑞祥1991年毕业后即进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从事运载火箭总体设计工作,曾承担多个国家重点航天型号的研制,在运载火箭总体设计领域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和工程实践。从2008年开始,范瑞祥主持研制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经过8年艰苦攻关,他和团队突破并掌握了多项关键技术。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使我国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由8.6吨提升至14吨,达到了国际载人航天运载火箭的先进水平。2017年4月至今,长征七号火箭已成功将我国天舟一号、天舟二号和天舟三号等货运飞船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圆满完成了空间站建设中的货运任务,成为我国空间站建设和运营阶段的主力运载火箭。长征七号火箭研制成功后,范瑞祥又投身长征七号甲火箭的研制工作,甲遥二火箭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新一代中型高轨运载火箭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