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东霞
新课程改革吹响了科学课堂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号角,教师纷纷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育人观念与效益意识,努力推动科学课堂走向策略性、自主性、合作性与高效性,切实推动小学生真正成为认知主人。因此,教师开始在科学课堂上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活力与能动作用,实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高效化开展,也帮助小学生切身体验到主体认知的快乐。
一、小组合作学习概念简介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教师透彻把握小学生的认知力、思维力、理解力、交流力,并以此为基础组织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借助集体智慧与快乐互动优化小学生的信息获取、知识诠释与能力训练。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以教师教学智慧为隐形指导,以小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为外在形式,通过小学生之间的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亲密交流而实现互助成长的主体认知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非常高的开放性、自主性、合作性与探究性,为小学生充分释放认知活力、生命律动与创新思维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与表现机会。另外,小学生在自我意识、尊严意识以及荣誉诉求的驱动下,拥有较强的表现动机与竞争意识,因而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拥有充足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为小学生提供了快乐合作、积极表现、友好交流的生命乐园。
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为小学生提供一个主体参与、积极表现、信息交流、思想交锋的快乐互助平台,能够推动小学生进入大脑兴奋、情绪激动、心理愉悦的良好认知状态。因此,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展现小学生的认知灵光,拓展思维与创新精神,直接展现小学生的生命活力与能动作用。
其次,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为教师设计与实施科学教学提供一个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醒教师尊重与遵循小学生的主体兴趣、认知能力以及发展需求。因此,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定位师生关系与教学关系,科学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创设出最优化的科学教学情境。
最后,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推动新课程改革理念在科学教学中的贯彻执行,为小学生提供一个全面解绑、毫无束缚、自由自在的生命乐园。因此,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教师积极践行科学育人理念,以激发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教学立足点,主动打造智慧课堂与生命课堂,完成素质教育下的育人使命。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为小学生提供了认知机会、交流空间、合作途径与互助可能,因而掀开了科学教学的崭新一页,开创了科学课堂走向提质增效的新局面。
(一)营造宽松氛围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宽松自由、开放快乐的愉悦氛围,能够让小学生毫无思想压力与精神负担地畅所欲言,尽情展示最真实的认知灵感与生命律动。这样,小组合作学习就能够积累更多更好的奇思妙想与思想交锋,有效启迪小学生的认知思维与拓展意识,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探究层面与交流高度,确保小组合作学习在各显神通、科学高效中有序开展。
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常吃的蔬菜和水果》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蔬菜和水果是小学生司空见惯的食物,因而他们非常熟悉。因此,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自由畅谈自己在蔬菜和水果方面的爱好与积累的相关知识,将科学课堂转变为“养生课堂”与“蔬菜和水果的爱好交流会”。如小学生可以说自己喜爱吃苹果,还会说出“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的传统说法。再如小学生可以说爱吃西兰花,它就像绿色的菜花一样,对于辅助治疗口腔溃疡具有一定的功能。这样,小学生就会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开开心心地进行信息交流,將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传递给同学面,也积极积累同学面的良好生活习惯与饮食爱好,必然能够实现小学生大量生活常识的快速积累。而且,小学生谈论的交流内容均是现实生活中常吃的蔬菜和水果,课堂氛围必然会进入快快乐乐、热热闹闹、兴奋激动、开放自由之中。
(二)提高教学趣味性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供人性化、趣味化的教学资源,以此承载教师对小学生的隐形指导,也为小学生的合作探究与友好交流指示精准的认知方向。另外,趣味化教学资源的到来还会成为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兴奋剂与加速器,开启新一轮的生命互助与拓展创新。因此,趣味化教学资源能够激发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生命激情与探究热情,提升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金鱼》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首先将小学生按照空间位置分为六个观察小组,并提供六个小鱼缸,每个鱼缸内各有一条不一样的金鱼。而且,每组每个鱼缸观察5分钟,同时讨论5分钟,主要观察金鱼的体形、颜色、大小、鳞片、眼睛、鱼鳍、尾巴等部位的特点。这样,小学生还可以从观察第二条金鱼开始进行比较,说一说金鱼的外形差异、颜色变化、眼睛大小等的不同。这样,六条金鱼就成为小学生的课堂观察对象、信息交流内容与主体讨论素材,还成为教材内容中文本信息的替代者与验证者,更为激发小学生的探究热情、交流激情与合作快感提供源源不断的直观信息。因此,教师以六条金鱼为教学资源与信息来源,能够高质量地凝聚小学生的认知关注度与主动参与度,而且,教师以鲜活的教学资源代替教材中的文本信息,以小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与友好交流代替传统教学中的知识说教,因而使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有趣、科学高效。
(三)使用先进设备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供科学化、先进化、直观化以及虚拟化的信息获取平台,以此为小学生提供更强烈的视觉刺激、听觉冲击、情绪感染以及心理震撼,帮助小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主体状态与信息积累。因此,先进教学设备的出现能够使小组合作学习如虎添翼,实现小学生认知状态、认知能力、交流层面以及探究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进而优化小组合作学习。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汽车的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家庭汽车已经成为许多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而且,还能够给予小学生风驰电掣、便捷高速的乘坐体验。因此,小学生对汽车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拥有旺盛的认知积极性与探究主动性,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小学生展示内燃机汽车、电动汽车两种汽车的工作原理。这样,小学生就在多媒体设备的帮助下直观看到动画版的汽车工作原理展示过程,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身边的汽车。而且,教师能够让小学生看到司机操作档位时的齿轮接触变化与关联组合,以此明白为什么汽车拥有多个档位变化与实际速度,还有助于小学生形成一定的空间立体想象能力。因此,电化教学能够为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大量直观化、刺激化、虚拟化的信息积累,自然使小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与友好交流更加热烈与高效,激活科学教学。
(四)组织实践活动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创设尽可能多的课堂活动,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一个个的“用武之地”,借助一个个的探究任务指引小学生群体积极合作、共同探究、友好互助、快乐成长。因此,课堂活动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物质基础与实施空间,也是教师教学智慧隐形指导小学生合作探究的实现平台,需要教师为小学生提供丰富多彩、主体探究、拓展创新的活动契机。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饲养小动物”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大多有过飼养小动物如金鱼、小鸡、小鸭、仓鼠、荷兰猪、兔子、小狗、小猫等的经历。因此,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进行自由表述,说一说自己喂养某种小动物的名称、时间、地点等信息,说一说饲养小动物过程中发生的趣事。这样,科学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就转变为饲养小动物的经验交流会与趣味故事会,因而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交流主动性以及表现自觉性。因此,教师设计的“饲养小动物”的表述活动具有非常高的故事性、趣味性、交流性与表现性,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亲切化、熟悉化、自主化的讨论话题,自然能够获得小学生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成为小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与合作探究的物质平台,而教师提供的讨论话题就成为小学生释放生命活力的认知引子与信息导向。
(五)注重探究过程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供充足的探究过程,为小学生的生命活力、主体能动与集体智慧提供良好的释放契机与活动空间,引导小学生切身体验合作学习、互助成长、友好交流的快乐。这样,小学生的参与意识、认知兴趣、探究动机、交流意识都会在主体实践中得以释放与强化,因而能够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主体支持与智力保障。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各种各样的蘑菇》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供一些精美的蘑菇图片,让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一起辨认自己在超市中见到的蘑菇种类。以“平菇”为例,平菇是最常见、价格最低、无异味的蘑菇,为大多数人所喜爱,因为平菇长大后像一个平展开的扇子,故而获得“平菇”的称呼。再如“杏鲍菇”,体型像根火腿,且口感适宜性非常强,吃起来有肉感。而且,小学生还会将个人对“蘑菇”的主体喜好信息进行交流,在集体讨论中从饮食角度去探究、交流与积累“各种各样的蘑菇”信息。另外,教师还要为小学生提供一些有毒蘑菇的图片,告诉小学生不要采集与食用野外蘑菇,严重时有生命危险。
小组合作学习标志着传统教学模式以及落后教学思想的消逝,小学生的主体能力以及思维素养日益受到教师的关注、重视与利用,直接促进了科学教学的课堂转型与创新发展。因此,教师要立足科学课堂的探究性、趣味性与拓展性,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科学导引小学生参与到科学知识的主体认知、积极思考、快乐交流与整合发展之中。而且,还要营造开放氛围、引入趣味资源、使用先进设备、组织课堂活动、创设探究过程,使之与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协调、相互兼容,切实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走向成熟化与主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