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百年党史,光耀初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商水县人民法院法官、河南省作协会员陈艳芳(笔名芷兰)从党史入手,通过查阅《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文选集》及其他相关书籍并采访有关人士,历时半年有余,倾情书写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壮丽的革命人生,由衷表达了无数后人对革命者的景仰之情。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1周年和李大钊同志牺牲95周年之际,本刊特推出这篇报告文学《青春中华·革命者》。让我们穿越时空,回望李大钊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感悟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忠诚,将初心和使命永远镌刻于无数后来者的精神之中。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英雄无出李大钊之右者。
李大钊,一个光辉的名字,一座巍巍丰碑。
我小心翼翼捧在手中的,是刚买到的两本旧书,《李大钊诗文选集》和《李大钊选集》。这是四十多年前的书,纸张已泛黄,然既为李大钊先生遗著,虽旧,亦珍藏。
看电视剧《觉醒年代》,对李大钊先生有说不出的崇拜,不仅仅因为他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还因为他那几近完美的人格。学习党史,我也曾编发过几篇有关他的文章供大家学习,这些文章每每读来都令我十分感动,让我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这种震撼,令我不由自主地想要走近他,我相信,有比百年党史的记载更丰满、更曲折的故事等着我。
他,也食人间烟火,也是血肉之躯,故,我更愿如当时的江湖儿女一般,把他当成革命者、当成英雄。以文学的名义缅怀他。因为内心有太多的尊敬,这种尊敬,令我思之、念之,令我不得不到一百年前的中国去追寻他。
一
1889年10月29日,直隶(今属河北)乐亭县大黑坨村一个普通的农家,从东屋传来婴儿的啼哭声,这个孩子就是李大钊。他的父亲已于数月前去世。他的降临给这个不幸的家庭带来了希望。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他的母亲很快也撒手人寰。年事已高的祖父李如珍只得把他抱到北屋,亲自抚养。后来李大钊在《狱中自述》中曾写道:“在襁褓之中即失怙恃,既无弟兄,又鲜姊妹,为一垂老之祖父教养成人。”祖父怕他像父母一样短命,为他取名耆年,取字寿昌。
祖父教李大钊读书识字,送他进私塾。天资聪慧的李大钊刻苦勤奋,有着“神童”之称,是老师单子鳌最得意的学生。他“读书手不释卷,博闻强记,品学兼优”,也深得老师黄宝林的欣赏和喜爱。
1905年9月,16岁的李大钊考入永平府中学堂。在这所新式学堂里,他开始接触宣传维新思想的书籍。“受课之余,最喜康、梁文字,手把一编,日无暇息。” 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思想激发了李大钊的爱国热忱,使他逐渐认识到,潜心研究政治才是追求真理和实现伟大抱负的根本途径。为“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1907年夏,他毅然报考刚刚开办的北洋法政专门学堂。筹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6)的北洋法政专门学堂,1907年8月正式招生,1909年更名为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它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区新开河西岸,是直隶总督袁世凯为推行北洋新政而创建的几所高等学府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培养法政人才的专门学校。学堂以法律、政治为主课,另设有英语、日语、历史和写作等课程。李大钊是第一批学生。
二
望着北洋法政专门学堂校舍旧址的照片,我默然凝神。
这是一栋中西合璧的建筑,校舍为两层的小楼。用豆青条石奠基,砖木结构,伊奥克尼古典式墙面,拱券式校门,房檐部有栏杆式女儿墙,为当时学校建筑通用的形式。1907年9月至1913年6月,就是在这儿,李大钊度过了六年的时光,也是从这里开始他的革命生涯。
这栋小楼楼上是教室,楼下居住。李大钊的“筑声剑影楼”,究竟是这栋小楼,还是他的教室,亦或是楼下他居住的房间?我陷入沉思。
1913年夏,李大钊从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他的同学尼鼎云(筱舫)和刘希龄(寿山)奉北京政府陆军总部之命,押送一批军火前往新疆阿尔泰。临别时,李大钊曾作“悲歌辞易水,壮士出天山”之诗以赠之,尽显他的豪情及与二人的友情。“久居燕市伤屠狗,数觅郑商学贩牛。”“辽东化鹤归来日,燕市屠牛漂泊秋。”李大钊写于1908年的《登楼杂感》,和写于1911年辛亥革命前的《哭蒋卫平(二首)》,则以荆轲在燕市漂泊、壮志难酬的事迹,表达自己为不能达到推翻清政府而伤心。
自太史公后,唐代文学家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云:“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历史上,燕赵大地多战乱。有志之士心系国家人民,铸就了慷慨悲歌、侠肝义胆的性格,李大钊即是如此。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他是侠义之士,他是荆轲,他是高渐离。这种性格在有生之年一直影响着他。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李大钊成为“北洋三杰”之一乃是必然。
三
北洋法政专门学堂的出现,不仅仅是教育制度改革的产物,也与当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变革密不可分。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师生们思想活跃。李大钊在1923年参加母校校庆纪念会演讲时曾经说过,“那时中国北部政治运动,首推天津,天津以北洋法政学校为中心,所以我校在政治运动史上很是重要”。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李大钊广泛阅读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书籍,钻研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法政名著,并积极参加天津学界的各种政治活动。
1912年,李大钊发起成立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的学术团体——北洋法政学会,并于次年4月创办学术刊物《言治》(月刊)。毕业前的李大钊,和同为北洋法政学会编辑部长、“北洋三杰”之一的郁嶷负责《言治》的编辑出版工作。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北洋法政学会刚刚成立就干了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
1912年10月,日本狂热的侵华分子中岛端在东京出版《支那分割之命运》一书,以歪曲捏造事实和恶毒卑劣的言语,对中国、对中国人民极尽侮辱谩骂。以李大钊为首的北洋法政学子,读罢此书,“愤恨眦裂”。李大钊立即组织北洋法政学子对该书进行翻译,并着力对中岛端的谬论进行驳斥。同年12月,李大钊负责编译的《〈支那分割之运命〉驳议》出版。此书以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为主线,对中岛端的侵略性语言予以驳斥,给国人以当头棒喝,以“激发起复仇敌忾之心耳”,故一发行就风靡全国,震动海内外,不出数月即售罄。1913年4月,李大钊为此书再版的启事中写道,“神华男儿,有奋起雄飞之志者,不可不一读是书。”燕赵男儿李大钊虽出身平凡,但是注定不平凡,这是时代赋予他的使命。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但是这次革命是很不彻底的,它“只是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
辛亥革命带给国民的快乐,如同昙花一现,胜利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曲折而漫长。李大钊是天生的“革命者”,骨子里是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在《言治》月刊创刊号上发表的《大哀篇》中,他悲愤地说:“共和自共和,幸福何有于吾民也!”“吾惟哀吾民而已矣,尚奚言!”他用大量的诗歌、杂感和政论文,表达了推翻清王朝后自己的欢乐情绪、对辛亥革命失败的不满和反对沙俄的外来侵略以及批判袁世凯专制统治的思想,仅发在《言治》月刊上的就有三十余篇(首),如《隐忧篇》《大哀篇》等。
李大钊以民生为念,以解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他的文章也如他的性格一般,为“感慨悲歌”之风,深受欢迎。
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李大钊受到反对封建主义、追求民主自由思想的影响,树立起民主主义的信念。
四
1913年6月,李大钊毕业。“随政治知识之日进,而再建中国之志趣亦日益腾高。”为了实现再建中国的远大理想,在孙洪伊、汤化龙的资助下,李大钊东渡日本继续求学,于1914年9月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
在早稻田大学学习期间,李大钊开始接触社会主义学说,同时密切关注当时国内的政治变化。1915年1月,当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时,李大钊奋起反对,并代表留日学生总会起草通电《警告全国父老书》,传遍中国。文章指出,面对日本的侵略,全国上下“凡有血气,莫不痛心,忠义之民,愿为国死”。“二十一条”的内容“虽未确知”,但将报纸上零散披露的日方条件来看,答应这些条款中的任何一项,都会“国已不国”。他号召全国人民“智者竭其智,勇者奋其勇,富者输其财,举国一致,众志成城”,保卫锦绣之河山。虽然李大钊泣血陈词,但是当时的中国政府根本无力阻挡日本侵略中国的脚步。5月,丧权辱国的《中日民四条约》签订。愤恨之余,李大钊编印“国耻纪念录”,撰写《国民之薪胆》一文。他认为中国“宜镌骨铭心记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件事:“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中日海战、日俄在中国国土上交战、“二十一条”)“此三甲纪念,实吾民没齿不忘者也。”他号召国民勿灰心,勿短气,勿轻狂躁进,学习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蕴蓄其智勇深沉刚毅果敢之精神,磨炼其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之志气”,勇往直前,前途自然辽阔远大。
这一时期,李大钊还发表《厌世心与自觉心》《民彝与政治》等文章,在留日学生中影响很大。
1916年春,李大钊散步户外,登高远眺,“春日载阳,东风解冻。远从瀛岛,反顾祖邦”。日本已是春和景明,不知故国的春色到否。从季节上的春天联想到人生的春天、政治上的春天、国家的春天,李大钊渴望中国能够摆脱腐朽衰颓,复活更生,再造青春之中华的理想霎时充溢心中,满腔爱国之情激荡,他一气呵成洋洋万言的《青春》。几个月后,《青春》发表在1916年9月1日《新青年》第2卷第1号上。李大钊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激情激发了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振奋青年斗志,故《青春》一经发表便震动全国。东方雄狮苏醒,中华民族要复兴!
太平洋西岸的中国,因袁世凯称帝引发“护国运动”,当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然而,国内局势依然动乱,各系军阀乘机而起。李大钊“留东三年,益感再造中国之不可缓”,遂于1916年夏回国。
五
故国的山河依旧动荡不安。不同的是,有一个人,有一个古怪而有趣的灵魂在等待着李大钊。那个人在中国发起一场亘古未有的新文化运动。为了共同的追求,此后数年他们并肩作战。在这场运动中,他们为中国找到了出路——走社会主义道路,而“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更是成为党史上的一段佳话。遗憾的是,他们没有相伴走到最后。大革命失败后,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英勇就义,那个人则与党分道扬镳,余生再未回到党组织的怀抱。一个人能有什么样的结局,谁能预料到呢?
陈独秀,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传播者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早年留学日本,曾创办过社团,发起成立过反清组织,参加过反袁的二次革命,办过多份报纸杂志,一生进过监狱多次,简直是一个天生的“叛逆者”。不过我一直认为,陈独秀对中国革命最大的贡献是——有陈延年、陈乔年两个好儿子。虽然延年、乔年两位烈士的优秀主要取决于他们自己,但是与陈独秀这个父亲不无关系。
关于李大钊与陈独秀的初次见面,想来应是在日本。1914年春,反袁失败的陈独秀再度赴日,协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并以笔名“独秀”发表《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陈独秀认为,要有爱国心也要有自觉心,“恶国家甚于无国家”。这让陈独秀在留日学生中几乎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李大钊曾以《厌世心与自觉心》一文阐明自己的观点,文章发在1915年8月10日的《甲寅》杂志上。从时间上推算,在日本他们完全有见面的可能。至于回国后,则必先会于上海。
上海,陈独秀最先发起新文化运动的地方。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只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迅速发展成为远东第一大城市。这是一个开放的城市、传奇的城市,各种新思想、新文化、新潮流也是从这个大都市向国内其他地方传播。
1915年夏,陈独秀自日本回国,至上海。1916年4月,李大钊回国,5月到达上海。南陈北李相会,怀拳拳报国之心,共谋救国之良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上海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五年后,群英会于上海,上海终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李大钊的强势回归,无异于给新文化运动注入强大的生命力。《新青年》《甲寅日刊》《太平洋》等杂志相继发表李大钊的《青春》《孔子与宪法》《真理之权威》《“今”》等多篇文章。
1916年7月,李大钊到北京创办《晨钟报》。8月15日,《晨钟报》发表创刊号发刊词:《“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盖青年者,国家之魂,‘晨钟者,青年之友。青年当努力为国家自重,‘晨钟当努力为青年自勉,而各以青春中华之创造为唯一之使命。”发刊词是李大钊创造青春中华思想的集中体现。
六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人。
其实早在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后,李大钊就撰写《俄国大革命之影响》,发表在3月29日的《甲寅日刊》上。
“吾国改建共和以来,国中犹有一部分人,对于共和政治深抱疑虑,此无需讳言者也。虽一再革命,国民不惜以头颅血肉为之保证,为之牺牲,而此辈顽迷,终难使之觉悟……平心论之,俄国此次革命之成功,未始不受吾国历次革命之影响。今吾更将依俄国革命成功之影响,以厚我共和政治之势力。”
这篇文章分析研究俄国大革命对世界政治前途的影响,指出中俄两国的革命有相通之处,亦相互影响。
1918年7月1日,复刊后的《言治》(季刊)第3册发表李大钊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李大钊指出,“俄罗斯之革命是二十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幼、人道上新俄罗斯之消息”。这是中国第一篇为十月革命欢呼的文章。在研究世界各国革命尤其是俄国革命的过程中,李大钊由民主主义者向社会主义者转变。
同年11月15日,《新青年》第5卷第5号发表李大钊的《Bolshevism的胜利》。他说,对德战争的胜利,“是人道主义的胜利,是平和思想的胜利,是公理的胜利,是自由的胜利,是民主主义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的胜利,是Bolshevism的胜利,是赤旗的胜利,是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是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胜利”。十月革命后,赤色旗到处翻飞,劳工会纷纷成立。
放眼俄国革命和其他各国革命,李大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正式宣布投降而告结束。北大学生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进行庆祝,李大钊发表题为《庶民的胜利》的演说。李大钊说,这次庆祝,是为全世界的庶民庆祝,是为打败世界的军国主义庆祝。他还说,“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多年以后,这次演说被后人收录于《犀利雄辩的世界演说》一书。我竭力想象李大钊发表演说时的画面。他在台上慷慨激昂,学生们听得热血沸腾。
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
近代以来,中国的救亡图存之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异常艰难、曲折和漫长。从梁启超提出“少年中国”的主张,到孙中山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再到李大钊提出“民族复兴”的主张,一批批有志之士、有识之士前赴后继,在血与火的淬炼中摸索、成长。求学时期李大钊就看到中华民族有“复活”和“再造”的可能,认为国人应该人尽其职挽救民族危亡。自日本回国后,李大钊积极办报,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他认识到中华民族不仅有复兴的可能,而且复兴的关键在于青年,他号召青年自觉担负起再造青春中华的重任。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坚定了学习俄国成功经验的信念,开始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从一个爱国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实现民族复兴,必须先实现民族独立;只有依靠无产阶级的力量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只有建立先进的政党才能实现民族独立,从而真正实现民族复兴。李大钊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不断革命的一生。为了民族复兴,他上下求索。
七
1919年五四运动后,李大钊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他的带动下,全国各地很多报刊纷纷刊登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从此,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李大钊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思想基础,还影响了一大批进步青年,他们不但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有的后来还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十几年后,毛泽东在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曾说,他在李大钊手下,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时,就朝着马克思主义方向迅速发展。
把马克思主义的“天火”引进中国的李大钊,并没有停留在舆论宣传上,而是积极创建革命组织,发展革命力量。1920年10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被命名为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由李大钊任书记。11月创办《劳动音》周刊,向广大劳动者宣传马克思主义。他在长辛店创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会,培养工人运动骨干,并积极领导北方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
1921年3月,李大钊在《评论之评论》第1卷第2号上发表《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一文,就“中国今日是否能行社会主义”的问题陈述了自己的意见,认为中国今日具备了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条件。同时在《曙光》杂志第2卷第2号上发表《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一文,从组织能力、团体训练等方面阐述了对建立无产阶级严密组织的认识,公开呼吁创建工人阶级政党。除思想宣传和组织准备外,他还多次与共产国际代表、与陈独秀等商讨建党问题,从国内和国际条件上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后改在浙江嘉兴)举行,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李大钊因在北京领导索薪和争取教育经费的斗争未能出席大会,但他始终是中共北京支部(后改名为中共北京地委、中共北京区委、中共北方区委)的主要领导人,为党成立后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地方组织的建立及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从1922年1月到1923年3月,全国罢工达一百八十多次,其中最著名的有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大罢工。虽然香港海员大罢工取得了胜利,但是京汉铁路大罢工却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造成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李大钊意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需要强有力的同盟者。在当时中国的政党中,只有国民党还算得上是真正的民主派,孙中山在国民中也享有崇高的威望。要打倒列强,铲除军阀,国共合作是大势所趋。
从1922年到1924年初,李大钊南下北上,频繁奔走于大江南北。他代表中国共产党多次与孙中山会谈,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做了大量工作。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李大钊作为主席团五成员之一出席大会,并与孙中山一起主持会议,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等。会议期间,李大钊针对国民党中的右派对中共党员“跨党”问题的攻击,发表严正声明,并印发《北京代表李大钊意见书》,维护了国共合作。此后,他还领导改组后的国民党在北京的组织,坚决反对国民党右派,巩固和扩大革命统一战线。
八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人如此,一个政党亦是如此。
国民党一大召开后,全国革命形势日益高涨。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大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北伐战争更是将大革命推向高潮。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工农运动的高涨,使整个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新气象。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使党在群众中的影响迅速扩大,党组织得到很大发展。然而,自从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势力迅速滋长,意欲分裂、背叛革命,对中国共产党,也从当初的联共、容共转变为分共、反共。尚在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只知道要革命,但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政治上还不成熟,力量上还很薄弱。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对国民党右派的反共活动错误地妥协退让,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1927年,血雨腥风之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各地也接连制造一系列反革命事件,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
4月8日,李大钊被捕后的第三天,北京《晨报》报导:
“闻李大钊受审问时,直认真姓名,并不隐讳。态度甚为从容,毫不惊慌。彼自述其信仰共产主义之由来及该党之工作,但否认最近对北方有何密谋而已。
“李被捕时,着灰布棉袍,青布马褂,俨然一共产党领袖之气概。”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从李大钊身上,我感受到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4月28日上午10时,张作霖组成所谓的“特别法庭”,对李大钊和其他19名共产党员及国民党左派人士进行“军法会审”。
“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信仰如炬,理想如帜。他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照亮革命征途,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皆为光明。
当天下午,北京西交民巷看守所,张作霖迫不及待地屠杀革命者。
“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或许,1919年写下《牺牲》这篇短文时,李大钊已经做好了随时为革命牺牲的准备。
自由之花,要得到革命的血染,才能发生。
一袭长袍,两撇黑须,目光深邃,面对镜头,他留下最后一张照片,从容走上绞刑架。
“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的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中国、在世界,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
李大钊是著名学者、教授,“温良长厚,处己以约,接物以诚,为学不疲,诲人不倦,是以从游日众,名满域中”。他以渊博的学识、崇高的政治品格和伟大的人格魅力赢得人们的尊敬。他先后在北京大学、朝阳大学、女子师范大学、师范大学、中国大学,教授史学思想史、社会学等学科。他可以选择好好当他的教授,过上安逸的生活,他的学术成就应该不会低于胡适,亦可得耆年、寿昌,但是他没有。
李大钊在从事革命工作和教书育人外,还写下了不少诗文以及史学、法学和其他方面的学术著作。他用过李钊、李大钊、常、守常、李守常、明明、冥冥、孤松、剑影、伐申、辛亥等名字和笔名。他的作品,除诗歌是以文学的方式抒发情怀外,散文、政论和杂感大都是为了斗争的需要而写,却不失文学性。以今天的眼光看,这些作品依然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他也可以选择写作,成为鲁迅先生那样的作家,但是他没有。
他是革命者李大钊,他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为中国引来马克思主义的“天火”。他播种马列主义思想,点燃革命烈焰。这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种,早已化作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