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怡
忙忙碌碌一整年,最期待的就是过年。年是什么味道呢?是终于见到阔别已久的人,是一家人吃着热乎的年夜饭,还是齐聚一堂观看春晚呢?想来想去,年最重要的一种味道就是家人快乐相聚时刻的温情。
“温情的抚慰,离故乡如此之远,那能享受。”瞿秋白笔下的温情是异乡漂泊的游子心之向往的。《一碗阳春面》的故事中,母子三人于大年夜在面馆共吃一碗荞麦面,在栗良平笔下,温情是母子三人并肩前行以及面馆夫妇的善良。在肖洛霍夫笔下的《一个人的遭遇》中,失去亲人的主人公和同样失去亲人的小男孩在战乱中相依为命,温情是被抛洒到异乡的两粒“沙子”之间的惺惺相惜。
我们家的温情是家人之间“拧成一股绳”的亲情。父亲常年在外打拼,只有春节那几天回家,但那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了。我喜欢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觉,这会让我感到心里暖暖的:家里饭桌上没有空缺,大家从饭桌上畅谈至客厅,无一不是对旧一年的总结以及对新一年的祝福与期盼。在除夕的尾声,我给父母相继拜了个早年后,便问了母亲一个问题:“为什么父亲这么爱我们还要去外地奔波?”她笑着说等我长大了就会明白,我带着疑问进入梦乡,梦里依旧是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
长大以后,考虑到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想帮家里分担,于是我在外面做了些小零工。有一年除夕,我得知要很晚才能回家,心里五味杂陈,不仅是因为在除夕如此重要的日子不能陪在父母身旁,更理解了他们的不易——他们甘心为我创造更好的生活而选择背井离乡,甘心为我省吃俭用。一想到这,我恨不得马上回到父母身边,告诉他们我有多么爱他们。下了班,我骑着电动车,冷风如刀削般划过我的脸颊,可我心里只想着回家!打开门时,心里涌入一股暖流,原来大家都等着我吃团圆饭,饭菜热了又冷,冷了又热,但熟悉的味道依旧让人吃得津津有味、充满温情。
过年的时候,常年在外务工的父亲总会拿出他的“百宝箱”供大家赏玩一番,里面有他当年准备参加高考的各种书籍,有他当年在厂里参加业余活动的各种老照片,也有他和母亲之间大胆的“小秘密”……我最喜欢的是那把天鹅牌的口琴,我吹起来是噪声,父亲吹起来却是优美的音乐。吃年夜饭之前,父亲在干完活后,会吹上那么几曲,我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手舞足蹈。虽然是“群魔乱舞”,但无比开心,它是我们一家人温情的象征,饱含我们对过年的期盼。
当我们在享受春节的团聚时,有一些人却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我和父母坐车出去拜年时,看到两位交警正在指挥交通,偌大的马路中间,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耀眼。他们在冬日寒风下坚守着,有序指挥交通。本以为过年医院是冷冷清清的,但车窗外的医院门口依然是人来人往,醫生们不辞辛劳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守候着,护卫着人们的健康。马路上的环卫工人正默默地扫着地,只为让这座城市更加整洁……他们不想回家和自己的家人团聚吗?当然,他们一定是想的。他们是社会上真正的无名英雄,我由衷地钦佩他们。纵使那些在岗位上默默坚守而无法与家人团聚的人,无法像我们普通群众一样切身感受春节的氛围,但是他们那种勇于贡献、吃苦耐劳的精神照亮了整座喜庆的城市,让年的味道温暖人心。他们在自己的家庭中也必然是温情的化身,鼓舞着一家人齐心协力将小家维护好,进而为大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年味的核心在于温情,团聚只是一种形式,不变的却是内容。只要心在一起,只要情真意切,只要初心不改,纵使相隔千山万水又如何?纵使无法团聚又如何?年的味道反而会因为这种“被迫”的距离而愈加浓郁,温情即是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