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W路径在初中英语主题探究活动中的运用

2022-04-29 20:28孙俊
教育视界(外语教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品行语境受众

摘 要: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5W路径在英语主题探究活动中的实践运用就是要通过课内的实践,培养课后的自主思考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基于5W路径的主题探究就是要明确主题概念,激发探究动机;探究主题时空,得体语用输出;聚焦主题受众,实践主题文化;挖掘主题内涵,培养深度思维。

关键词:初中英语;5W路径;主题探究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语篇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b/2020/02/2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同时,英语课程应该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学生在主题意义探究过程中,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整合学习内容,实现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

现行教材的编写均以单元主题为引领,涉及“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在单元主题的统领下,单元内各板块话题均围绕单元主题展开,形成发散且聚焦的状态。开展有层次的主题意义探究活动,推动了学生对主题的深入认知,丰富了学生对主题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学生思维由低阶向高阶的转化。但教师在设计主题探究活动时引导太多,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思考状态,对主题的自主探究能力不足。本文尝试构建基于5W路径的主题探究教学,以期培养具有思考力、学习力的自主探究型英语学习者。

二、5W路径的内涵

5W路径是指学生从5W的维度对所要思考、探究的主题进行自我追问,以明确主题内部信息脉络及主题自身价值。5W具体指what、when、where、who、why。what主要涉及主题的定义、背景、涵盖范围或与主题相关的子主题等,属于主题的概念范畴;when是指主题存在的时间,即在什么场合或语境下会促发主题的发生;where是指主题存在的地点,即主题会在哪些地点发生;who主要涉及与主题相关的人,即主题的执行者、被执行者是谁;why主要涉及主题存在的必要性及其价值体现,即该主题为什么要引起关注,是对主题的深层追问与挖掘。5W路径的五个元素彼此互动,构成了主题探究的闭环。其中why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良好载体,也使5W路径形成由浅入深的层次感。5W路径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给学生打开了自主思维的通道,更给学生构建了自主剖析主题的支架。

三、5W路径的操作原则

(一)以教师为主导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是执行教学计划的设计者。在5W路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引导、调适学生课堂学习的方向,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不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教师更要起到诱导启发和答疑解惑的作用。

(二)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教师要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努力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可以设计有梯度、有层次的主题探究问题,尽可能多地关注受众面,使每个学生有所得,努力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成长。在5W路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建立在5W维度上的自主思考,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和能力,提升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以问题为导向

课堂架构要基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即问题化学习模式。在设计5W路径教学时,教师要通过预测或调查获取问题资源,了解学生对于即将探究的主题的认知状态,向学生的未知而设计,向学生的需求而教。通过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问题,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明确并努力达成教学目标。

(四)以思维为支撑

思维是语言活动的中枢,支撑着学生语用素养的建构。在5W路径主题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培养学生对不同观点的鉴别能力及呈现自我观点的创造能力,使思维具有逻辑性和批判性。

(五)以语用为目标

语用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交流的目的,恰当、得体地使用口头或书面语形式与他人交流,表达思想,从而实现用语言做事的目的。在5W路径主题探究活动中,教师要以语用为抓手,以语用为目的,创设主题情境,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锤炼关键能力。

四、5W路径在主题探究活动中的运用

(一)明确主题概念,激发探究动机

在主题探究活动开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what的相关问题,即探究的主题是什么,主题的概念是什么,包含哪些主题群并涉及哪些子主题。在三大主题中,“人与自我”涉及两个主题群下的九个子主题;“人与社会”涉及四个主题群下的十五个子主题;“人与自然”涉及四个主题群下的五个子主题。学生通过厘清主题概念,了解主题所包含的相关元素,从而激活大脑图式,掌握主题探究方向,促发探究动机。

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5 Good manners(以下简称“本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主题为“人与自我”,主题群为“做人与做事”,子主题为“优秀品行(good manners)”。为了让学生理解优秀品行的概念,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

1. What are the meanings of manners?

2. What do you mean by good manners?

3. What advice can you give us about having good manners?

4. Could you give some examples of good manners?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haviours are good manners? (1) Shake your hand when you meet British people for the first time. (2) Talk about ages and money with British people. (3) Wait in line when you are queuing.

问题1旨在引入单元话题,激活学生已有的基于manners的图式,建构manners的定义或概念,并诊断学生对manners的认识质态。学生给出如下答案“Manners are about what we can do and what we cant do. / Manners are about what we can say and what we cant say. / Manners are about our behaviour or habits. / Manners are how we act.”。

问题2旨在引导学生输出对good manners的认知,即优秀品行的特征是什么;自主建构good manners这一主题概念,即何为优秀品行。学生给出如下答案“Good manners are about doing something right. / Good manners are about doing something that makes others happy. / Good manners are about following the local habits. / Good manners are that we act well.”。

问题3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培养优秀品行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给出如下答案“We must read more books to improve ourselves. / We should learn from people with good manners. /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问题4是开放性问题,旨在链接学生身边有关优秀品行的素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挖掘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发现身边的“美”。学生给出如下答案“Dont drop litter. / Help old people cross the road. / Say goodbye to parents when leaving for school.”。

问题5旨在训练学生在给定的三个情境中运用基于主题的知识判断、识别优秀品行的能力,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同主题的理解。问题5是基于本单元课文内容对优秀品行的认知设计。学生通过前四个问题,能对本题的good manners做出正确判断。

学生通过对主题概念的理解,明确了manners及good manners的概念,也领悟了关于优秀品行的知识,提升了文化素养。对于主题概念的解析,要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学会思考的积极性为动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manners是具有可讨论价值的“可学习”主题。这种主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贴近学生的知识和体验,落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学习者就更容易入情入境,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欲望,也就更有可能产生自主学习的行为。

(二)探究主题时空,得体语用输出

主题在具体的语境中才有鲜活的意义。语境包含主题发生、存在的时间和地点(when and where),即主题时空,这是主题的立体呈现。通过探究主题存在的时空,学生能够形成主题语境感,明白言行要适合不同的场合,使言行具有应景性。在探究主题时空时,教师要创设真实情境,为学生提供言语表达或行为动作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主题,在情境中得体地使用语言知识,如语音语调、遣词造句等。同时,教师也要提醒学生非语言形式的得体呈现,如目光、手势、表情等。

学生理解主题概念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呈现优秀品行的时间、地点,提问如下:

1. When should we show good manners? Could you give us some examples?

2. Where should we show good manners? Could you please tell us some exact places?

3. Do you greet people with a kiss? When and where can we greet people with a kiss?

问题1和2要求学生体会主题存在的时间、地点并举例支撑自己对主题时空的认知,旨在引导学生形成对时空情境中主题意义的初步理解,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应该表现出优秀品行。学生针对问题1,回答“Any time. / When we go for dinner. / When we are in the park. / When we go shopping.”等;针对问题2,回答“Anywhere. / At home. / At school. / In the cinema.”等。问题3旨在引导学生形成对不同时空情境下主题的深刻理解。kiss是西方文化中常见的礼仪,但与东方文化有差异,即相同的礼仪在不同的文化时空背景下有不同的含义,要注意使用场合。该问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储备。学生给出的答案聚焦于“When we are in some foreign countries.”“When we are in some western countries.”“ When we are in the UK.”等。通过师生、生生的问答互动,学生初步体会语言在时空情境中的得体运用,也为后续的得体语用输出做铺垫。

接着,教师设置如下情境:

情境1:You went to borrow books from the school library just before the librarian closed the door. Make up a dialogue between you and the librarian.

情境2:You were invited to have dinner together with one of your classmates and his parents at his home this Saturday. Make up a dialogue between you and your classmates family.

学生根据情境内容和要求,两人或多人一组,通过口头语、身势语进行展示,以实现得体语言输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good manners的呈现,并引导学生开展生生间基于主题时空的输出评价,实现以评促学。

通过探究主题存在的时间、地点,学生对主题所承载的时空概念加深了理解,明确了主题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有生命力,也才能实现其语用价值。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时空感的主题探究情境,让学生体验情境,并在实践中得体运用语言。

(三)聚焦主题受众,实践主题文化

主题受众(who)即主题参与者。在主题探究活动中,不同的主题受众在相同的主题语境中会呈现不同的言行输出。所以在主题探究前,教师要和学生探讨同一语境下不同受众对主题所应拥有的态度与认知,要让学生基于换位原则,多角度思考不同受众在语境中的言行。这种换位思考是对主题所传递的文化的认同,即让学生站在不同角色的立场理解主题文化。

为了让学生在同一主题语境中感受不同的受众角色,换位体验主题文化,教师设计了如下情境:

1. If you are a waiter in a restaurant, how will you behave politely?

2. If you go to a restaurant for lunch, how will you behave well?

以上两个问题旨在让学生分别以服务员和顾客的角色呈现礼貌行为。基于此,学生对问题1回答如下“If I am a waiter, I will welcome the customers by the door. / I will serve the dishes well. / I will help the customers pack the dishes left. / I will ask the customers to use serving chopsticks.”。换位思考后,学生对问题2回答如下“If I go to a restaurant for lunch. I will talk to the waiters in a polite voice. / I will keep the private room in the restaurant clean. / I will talk quietly with my friends.”。通过变换自身角色,学生能够感受不同受众对礼貌行为的态度及理解,基于不同受众理解good manners的内涵。

接着,教师设计口头或书面活动“If you are the manager of a restaurant, what suggestions do you want to give to waiters and customers?”,引导学生输出主题文化。学生通过对主题语境内不同受众的角色表达,深入实践主题文化,提升基于本课主题的文化认同感。

学生通过对同一主题下的不同角色的文化输出实践,对主题受众的认知更加具体、深入,也能培养以不同的视角看待具体事物的习惯。通过聚焦主题受众,在主题文化输出中学生体验不同受众对文化的认知,这对于培养学生包容的文化心态具有积极意义。

(四)挖掘主题内涵,培养深度思维

挖掘主题内涵(why)指对主题的探究要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从而发现主题承载的意义及其背后隐藏的价值。挖掘主题内涵是培养学生深度思维的良好途径。教师要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对主题的认知,使学生的思维更具开放性、批判性。

为了挖掘主题背后的价值,教师首先结合课本内容创设与主题相关的语境“Why shouldnt we talk loudly in public places like libraries or museums?”,引导学生表达为什么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挖掘在公共场合禁止喧哗的优秀品行的内涵。学生给出如下答案“Because it is impolite. / Because we may disturb others or make others unhappy. / Because others want to learn something in these places.”。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讲述与礼貌相关的个人经历,并分析为什么这样的经历让他们感到愉悦或生气。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通过开放性问题“Why should we have good manners?”,让学生明白good manners能使人愉悦、给人带来帮助,进一步体会其存在的必要性及价值,彰显主题内涵。学生给出如下回答“Good manners can bring us no trouble. / Good manners can make people around us happy. / Good manners can help us when we need help. / Good manners can help us make more friends.”。

然后,教师追问“Can we make sounds from our mouths while having meals in China? What about in Japan?”,引导学生思考在中国和日本吃饭时嘴里能否发出声音。这是一个思辨性问题,在中国和日本有不同的理解,即在中国吃饭噤声是古代优良传统,而在日本吃饭发声则是一种礼仪。由于对不同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差异,学生产生了思维对抗与碰撞,此时教师提示学生“Japanese will show their respect to the hosts and show their love for the food by making sounds from their mouths when they are having meals.”。学生通过问题与引导,对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同一礼仪有了批判性认知,在理解文化差异之余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升了批判性思维。

最后,教师出示《论语》中的文字“食不言,寝不语”,引导学生探究“食不言,寝不语”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通过挖掘主题内涵,学生对good manners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价值更为清晰,也明白了为什么应该关注并传承本课主题good manners。对why的追问就是探讨深藏于主题的隐含信息,使主题辐射功能最大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的习惯。学生通过主动、深入的思考培养思维的含金量,使思维更具批判性,更具深度,更具力度。

五、结语

一切教学活动都要着眼于学生的学。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态,设计并优化学习情境,促进真正学习、深度学习的发生。通过5W路径的实践,学生明确了英语主题探究的路径,即在主题探究中进行语言输出实践,培养语言能力;在主题探究中习得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在主题探究中进行深度的、批判性的思维训练,培养思维品质。

5W路径的思维方式可以发生在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也可运用于各种课型。同时,根据教学需求,5W路径的五个元素在主题探究时可以各有侧重,也可以有所取舍。用于互动思考的问题数量不宜过多,问题要聚焦单元主题。5W路径运用于主题探究活动,其目的是打开学生思维,使学生课内学习、实践5W路径,课后可以尝试自主运用5W路径探究陌生主题,并形成主动思考问题的学习策略,从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会学、乐学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当然,在语篇教学中学生也可以自主实践5W路径,通过基于语篇内容的五个元素的思考,构建语篇理解的梯度,即基于语篇,深入语篇,超越语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尝试构建以学法指导为导向的课堂,训练学生课内实践的学习方法及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2]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设计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李涛涛,卢英.思维品质培养助推英语课堂深度学习[J]. 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1(5).

[4] 韩炳华. 积极推进拓展阅读 培养学科关键能力:兼评姜莉萍执教的拓展阅读课[J].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7(8).

(孙俊,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阳光校区,邮编:214001)

猜你喜欢
品行语境受众
优良品行
善念是一种高贵的品行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富川县安监局开展“ 讲道德、有品行” 专题学习研讨会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彭林军:诚实守信 砥砺品行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