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认识与举措

2022-04-29 15:01刘绪聪张忠莲
企业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专精特新专精管理

刘绪聪 张忠莲

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振兴实体经济、夯实工业化基础、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多年来,我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得到较快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弱项和困难。概括起来,一是小巨人企业少,二是企业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弱,三是人才、资金、土地、能耗和排污指标等要素资源受限。需要从观念、政策、内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努力,形成促进这类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条件和氛围。

一、战略发展定位做好“三个结合”

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非权宜之计。因此,一是要与制造业强国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紧密结合。在实施这些战略决策中,既需要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也需要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这要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方针,不是抓一阵子,而是矢志不渝地坚持抓下去。二是同新形势下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形成大型骨干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及一般市场主体三种规模体量、三个梯次布局的多元化结构体系,按照不同的市场定位、产品分工、协作关系参与市场供给。三是与创建百年老店、百年老企、百年品牌紧密结合。坚持薪火相传,弘扬工匠精神,使其成为我国企业“三个转型升级”(企业转型升级、产品转型升级、影响力竞争力转型升级)的有效载体。

二、把握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首先要转变观念。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衡量标准,重点应放在品牌、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上,而不是片面追求规模膨胀和数量效应。后者不符合推动这类企业发展的主导思想和目的要求,也不符合这类企业成长发展规律。二是明确发展方向和主要目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应该突出主业,制定长远战略,咬定青山不放松,做出自己独有的特色和优势,成为产业链上强劲的一环。要把“专精特新”这四个特点放在前面,要先做优做好,然后再做大做强。三是差异化推进。在研究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时,应制定适合这类企业特点的考核指标和标准,与大企业、国有企业有所区别,而不是“一刀切”。应当把企业发展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宁缺勿滥,真正树立起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经得起市场竞争考验的特色企业。

三、有的放矢帮扶支持

应重点针对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管理能力不足、各类人才不足等发展弱项开展工作。一是在创新方面。应组织各方面的资源投入其中,组织省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进行专项科技合作。科技资金要设立“专精特新”专门类别,相关企业不能因所有制性质或企业规模等原因被挡在门外。二是在企业管理方面。近些年来,企管强调的少了,似乎这只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实际上不少“专精特新”企业在这方面与大企业相比确有一定差距,应该引导他们强化精细管理意识,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健全和规范管理制度,着重抓好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节能管理、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培训和辅导,组织国内和国外学习考察,疫情期间可以搞一些线上的学习辅导。对重点企业,有关主管部门应组织专家学者或优秀企业家进行一对一的把脉问诊,逐步形成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组织形式和治理结构,向管理要效益。三是在人才使用方面。不求所有,只求所用,利用各种灵活多样的用人形式,建立广泛实用、专兼职结合、具有一定层次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由省有关部门组织专门的帮扶对子,扶持企业进行创新研发,发挥好政府人才部门的作用。

四、加强企业梯度培育和能力提升

一方面,按照“储备、培育、成长、壮大”原则,分别建立“专精特新”种子企业库、省市级重点企业库、国家“小巨人”企业库,申报认定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必须从种子企业库或下一级企业库中择优推选,梯次推进,动态管理,滚动发展,打造具有持续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群体。另一方面,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驾驭市场、独立作战能力,这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鼓励企业把握好专业定位,专注干好一件事,做好一类产品,练就“独门绝技”,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以特取胜”确立独特市场定位,坚定不移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之路,不走脱离主业盲目实施多元化的路子。

五、提高"专精特新"企业市场主体地位

不以GDP大小论英雄,不仅重视航空母舰和旗舰店,也应重视隐形冠军和“小快艇”。这类企业中不少规模虽小,但管理精细、质量上乘,小而精、小而优、小而强。因此,在享受相关政策、评优树先等方面,应当给这些企业确定比例,留出份额,使其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社会荣誉。要为这些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和宽松的发展环境,帮助他们完善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提供科技创新和其他生产要素保障。应当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弥补这些企业在社会资源、政府支持等方面的缺撼。

六、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作为支持条件

应关注和支持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方面“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现在这些领域的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由于产业及产品的原因,以后也难做成大型企业。他们生产加工量小,产出效益不很突出,他们的发展呼声和纾困要求,往往提不上议事日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在整个社会生产链中,他们又是不可缺少的一环,离开了他们,环境污染无法治理,甚至更加严重。因此,建议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一是有成熟技术和设备可以处置废弃物的,产废企业有责任免费或低费提供给相关企业加工处置,或者是投资入股相关企业,加大对工业固废产废企业的责任要求。二是对产品质量达标、使用有保证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要规定可以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政府投资的工程要优先使用。三是对加工处置后可以减少废弃物填埋、节省土地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应视同城市垃圾处理项目,政府给予补助扶持。四是可以象有的省市那样,制定《三首产品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加大对企业首台套首试首用产品扶持力度,支持创新产品市场化。五是进一步开展调研,摸清已制定的众多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落实中存在的问题,调整、补充、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应制定“专精特新”企业标准、市场占有率标准、劳动生产率标准、亩均效益标准,把对这类企业的服务及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和制度化。

(作者:刘绪聪,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原山东省政府节能办主任);张忠莲,山东省循环经济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

猜你喜欢
专精特新专精管理
工信部:组织开展培育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聚焦硬科技领域 765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已上市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山西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企业744户
一图读懂“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实践及建议
新常态下鲤城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突围发展探析
实体书店多元经营的创新尝试及思悟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