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佳
每当有人得知我的职业是麻醉医生时,准会问一大堆的问题:为什么做手术前不能吃东西啊?为什么有的手术用“局麻”,有的却要用“全麻”啊?“全麻”之后人是不是会变傻啊……
其实,麻醉并不神秘,更不可怕。它的主要目的,是在为病人施行手术或某些诊断性检查时,消除病人疼痛,保障病人安全,创造良好的手术和检查操作条件。因为进行手术或某些诊断性检查操作时,病人除了会感到疼痛难以忍受外,还可能产生精神紧张和反射性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需要用麻醉药使之全身或局部暂时失去知觉,在一个舒适、安静、放松的环境中接受手术和检查。
通俗地说,麻醉一般分为“全麻”“半麻”和“局麻”。简单地解释,让人睡着了的就是“全麻”,只是麻掉腰以下部分的就是“半麻”,手术做哪就在哪里打麻药的就是“局麻”。按临床麻醉方法来分类,主要分为全身麻醉和区域(部位)麻醉。全身麻醉即俗称的“全麻”,病人进入“睡着了”的状态(失去意识和知觉),其实是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病人体内后,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抑制,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痛觉消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区域(部位)麻醉是指在病人神志清醒状态下,将局麻药应用于身体局部(如脊神经、神经丛、神经干或周围神经末梢),使该局部的神经传导功能暂时可逆性阻断,这里包括了俗称的“半麻”和“局麻”,还包括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等。比如:做面部美容项目时,在脸上敷一层局麻药,属于表面麻醉。体表长了个包块要切掉,医生只需在包块局部皮下注射麻醉药,属于局部浸润麻醉。手臂骨折了,在脖子或腋下注射麻醉药,阻断痛觉信号的传导,属于神经阻滞麻醉。
手术部位和方法不同,选择的麻醉方式也不同。一般来说,“全麻”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手术,没有绝对禁忌症,对于小儿手术以及不配合的病人来说有明显的优势。“半麻”分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区别在于麻醉药品注入的腔隙部位不同),前者适合除头部以外的全身所有部位手术,后者适用于下腹部及其下肢会阴部手术。如果手术部位小,位置比较浅表,一般没有必要进行“全麻”或“半麻”,选择“局麻”就可以了,比如手指头的清创缝合、牙齿的根管治疗等。
手术前,一般要求病人禁食禁饮6—8小时,尤其是需要做全身麻醉的病人,目的是为了让胃部完全排空,以免病人术中发生呕吐时,胃内残留食物误吸进入气管,甚至进入肺部,发生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严重的甚至造成窒息,危及病人生命。
手术前,麻醉医生都会访视病人,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疾病治疗情况、精神状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病人整体状况做出评估(麻醉评估),制定麻醉和围术期的管理方案。
进入手术室后,护士会先给患者开通静脉通道,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护。如果选择了“全麻”,麻醉医生用面罩罩住患者口鼻后,患者就会慢慢失去知觉,因为面罩中除了氧气,可能含有吸入麻醉药,同时,也会在静脉中推注镇静、镇痛、肌肉松弛药,所以患者很快就会“入睡”。如果选择了“半麻”,患者需要侧卧,弯腰弓背,麻醉医生会在两个椎体间穿刺,将麻醉药物注入硬膜外腔或蛛网膜下腔,然后根据手术需要,调节麻醉平面范围。“半麻”术后,一般要求患者去枕平卧6小时以上,目的是维持脑脊液压力的平衡,以免脑脊液外漏出现头痛等不良现象。
有人担心麻醉药,特别是全麻药会影响大脑功能,导致记忆力甚至智力下降。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两次的麻醉并不会对大脑产生明显的损害。何况麻醉医生绝不是“打一针”就没事了,实施麻醉之前,麻醉医生需要做很多前期准备工作。麻醉过程中,麻醉医生要全力为病人的生命保驾护航。
在现代医学中,麻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解决病人的疼痛问题。术前的超前镇痛,术中的有创监测、控制性降压、控制性降温、体外循环等一系列的操作以及呼吸循环系统的管理、容量治疗和血液的保护,术后的镇痛等,都由麻醉医生操控。中国麻醉学科的先行者罗爱伦教授曾说:“麻醉医生是外科领域的内科医生。”说明麻醉医生必须有全面的知识,既要看到手术的局部,更要看到病人的整体,与外科医生分工合作,确保让病人舒适、平稳、安全地度过围术期。
编辑/古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