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旧光阴潮软的记忆,古意尚存的村子里,一个个以花儿为名的小女娃扑棱棱跳跃而出,扑面而来,野花般亮灿。白杏,红桃,紫菊,绿梅,凤仙……
彼时村子贫瘠,像一个瘦骨嶙峋的老汉,却有一队俏丽的女儿,小野花一般,星星点点,家常,素朴,点缀着小门小户的篱笆院。
读过几年书的“秀才”葛伯,五十得女,宠爱得当珍珠,吹口大气怕化喽。他翻烂了几本泛黄的旧书,找出一个与小村那些粗丫头不同的名字来。据说,葛伯是“世袭”他老私塾爷爷的一件破长袍,两肘和双膝处四块不同颜色的大补丁,像四只戏谑的眼,使他自恃斯文的那一点点清高,人前尴尬又无奈。可旧袍子底下却揣着“老书生”壮阔又倔强的理想:一定要给女娃娃一个与众不同的书香人生。取名字,必得冲出小村子桃杏梨那些俗花野花的重重包围,清贵高高在云端呢!
红桃……东邻红桃娘一声悠长的、尾音带弯儿的呼唤,腔调里跳着的黄土渣子砸得炊烟摇头摆尾,听惯了妇人们“杏儿,菊儿……”唤女声的黑白杂毛的老狗,彼时也有气无力地怪吠两声,不耐烦地晃掉身上的阳光,又趴在墙根懒洋洋地眯上了眼。
村里丫头们的名字像野花,拙朴又粗壮。野花俗花,最日常,最民间。塘沿渠边,老屋前后,甚至林间坟头,到处都是。随手都能割一草篮子,丢进石槽里喂老牛去。怪模怪样的浓郁香气,老牛都嫌弃,不吃,一嘴拱到槽头去。名字就像她们的爱情,不金贵。十八九岁,不需要三媒六证,红包袱皮裹两件新衣服,吹吹打打嫁了人去,在另一个东倒西歪的篱笆院里扎了根。三年两载,生一个叫枣花呀,梨花呀的女娃娃,和母亲眉眼极相似……
葛伯未能脱俗,还是选了一个花儿的名。不过又脱俗。海棠……海棠?彼时村里人不知它是啥模样。葛伯逢人便解释,手舞足蹈,唾沫四溅,急头白脸像吵架。扛着锄头的村人还是一脸懵懂。文盲啊,文盲!唇干舌燥的葛伯抱着白漆斑驳的大茶缸子,沮丧地吞咽着浑浊的大叶子茶。蓦地,自信和骄傲被茶水滋润着,又一点点长了出来,很快,面黄肌瘦的脸上,每一道皱纹都涂满了春风得意:只有文化人才喝茶嘛!直到茶垢在缸子底冲他挤眉弄眼,他还像吞咽春天一样意犹未尽。
海棠果然出落得与众不同。她不事农桑,只读书,偶尔也绣花。篱笆院清贫窘迫的生活,供养着一位“小姐”。海棠花一样,白生生的又娇又美。白衫子黑布裙,又像黑白老电影里上海滩的洋学生。只是,那女孩被世俗的眼光和贫窘的生活压得羞怯怯的,见人就躲,像枝头淡淡浅红的海棠花,受不得凉风似的。
少年的我,觉得她就是一朵海棠转世而来,楚楚莅临尘世。当年,葛伯为了女孩儿,特意去了趟县城,托坐机关的侄子给淘来一棵西府海棠,栽在了篱笆小院里,像养女儿一样精心伺弄。
海棠开花了,葛海棠也长大了。葛女孩像新开的海棠一样娇。可是,看稀罕的村人渐渐起了非议。那非议像一股小的带雨的风,凉凉地飘散:你看,杏花、桃花、梨花、枣花……都有香气呀!海棠无香。
黑布小夹衣的妇人们,一边在蓝布小围裙上擦十指粗糙、皮肤拉人的手,一边撇着嘴儿交头接耳。她们远远望着穿黑布裙子、白斜襟绣花小衫的海棠,再回头看看身边粗枝大叶、两腮黑红的自家丫头,不由得一股酸味直顶嗓子眼,不吐不快:中看不中用呀!连点香气都没有,更别说结果子了。桃呀梨呀的,个顶个的大,看花如看人,谁知道能不能壮壮实实地生娃呢?
一片酸意酝酿成一场雨。劈头盖脸,砸得海棠花枝乱颤,听的人一脸阴云,一心冷雨。我替海棠叫屈。花和人,它和她,似乎都不该生在小村里。
花花朵朵把小村装在春天里腌制。莽莽苍苍的尘世况味,绵延荡开,日子像复制般地一成不变,千篇一律,画面朴拙:炊烟粗壮,又黑又矮,像田垄上的汉子。潮湿的烟,赤膊汉子般的面红耳赤憋足了劲儿,要烘熟一锅玉米面的大饼子呢!闷闷的,又像有一股子蛮劲而使不出掉进烂泥塘里的壮牛犊子,它似乎要撑破那间逼仄黑旧的小厨屋。
烟熏火燎里跑出来涕泪交流、骂骂咧咧的妇人,潦草又气恼,像被浓烟熏出洞的地鼠。终于,一股闷烟争涌着从黑乎乎的烟囱里吐出去了,再好的饭菜也带一股子湿湿的柴草味儿,何况三餐清汤寡水不见油星。妇人扯下搓洗过千遍百遍的筋络分明的旧头巾,胡乱地擦一把脸。一抬头,劈面撞上一枝荡笑着的桃花,像被劈头盖脸倾倒了一壶劣质的酒,香气直勾勾钻进肌肤里去,差点儿窒息。
篱笆院里桃花开了!泼辣野性的香,比湿柴的闷烟还浓腻。妇人刚想张嘴骂贱贱的桃花,忽然就笑了,眼角褶子田埂般叠起,黄黄的牙齿在明艳艳的桃花里闪烁。她似乎看见满树又白又甜的桃子了!像看到自家穿红戴绿的儿媳妇布衫子底下鼓囊囊的肚子,春花要结果了!还有那繁花老干的杏,那累累簇簇的梨,多好!香气愈是野性浓烈,愈是能子子孙孙一大群呢!
可海棠呢?海棠无香。斜斜睨一眼葛伯矮篱笆院里的花和人,桃儿杏儿她们的娘,骄傲地一撇嘴,鼻子里重重哼出的两股气,比炊烟还要浓。彼时少年爱读书,海棠无香,我也知道。我在葛伯那里求借了好多泛着霉味的书,皱巴巴的,像葛伯的脸,我亦从书上知道了关于海棠的其他逸闻。
宋人东坡恨海棠无香。张爱玲更有平生三大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残缺不全,高鹗妄改,死有余辜。张大才女的首恨,便是海棠无香。
可是冰心却很满足,单是海棠的颜色和情态她就怜爱不已。她在《一日的春光》里说海棠红得“乐而不淫”,白得“哀而不伤”,是闺阁少女。她还说“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冰心给海棠贴了一枚书香的签。清气幽凉,花清,心也清。
书里还写了朱自清眼中心中的海棠。他在《看花》一文里也说海棠花太繁了,却酝酿出一种淡淡的香气,使人久闻不倦。先生爱海棠,像对美人,不加掩饰。为了海棠,冒着大风跑到中山公园去。他说:最恋西府海棠,海棠的花繁得好,也淡得好;艳极了,却没有一丝荡意。海棠,就像是先生心中最美的美人模样,雅,淡,闺秀,书香婉约。张爱玲和东坡的恨,后来,人到中年的我,始觉得是一种爱极了的遗憾。他俩都是完美主义者,对海棠像对爱情,有一种美玉微瑕般的怅然。
旧光阴里渐渐长大了的少年,愈发觉得海棠像闺秀,须得养在有绿窗有书房的达官显贵之家,清风明月,小桥流水。只需垂髫之年捧读诗书,待嫁芳龄时选一个门当户对的贵婿,凤冠霞帔地嫁了,十里红妆地做尊贵的少奶奶去罢了,一生锦衣玉食。即使子嗣稀落也无妨,只不过找个由头燕窝人参地调理着罢了,该写诗写诗,该作画作画,照样举案齐眉,千尊百贵。传宗接代的事,大不了纳一房名叫桃呀杏呀的穷苦人家的女孩子,还落了个不拈酸吃醋的贤惠名儿。
海棠是闺秀,更是小仙,不应在民间。更不应在葛伯鸡飞狗跳、黑檐低小的篱笆院里。它和它的小主人葛海棠一样,娇美,仙气,细语袅娜,和乡下的小村子,还有小村子里的人,格格不入。
那些名叫桃呀杏呀的女孩子,粗壮,健实。红薯面窝窝,玉米面大饼,喂得一群村丫头鲜明亮灿,像野花;笑声脆爽,像云雀。农忙时,她们卷起裤管生猛地插进田地里,豪放小莽汉一般;割麦扬场,耙犁耕田,黑粗粗的大辫子在屁股后面蛇一样晃荡。
其时,村里读书的桃杏们寥若晨星,有的勉强读个小学,能中学毕业的,就是村里的洋学生了。她们就像村里沿塘栽下的一排小红桃,该开花开花,该结果结果,漫生力强。黄昏时,草筐子里大大咧咧地躺着两只花布鞋,两脚黄土打着赤足从葛海棠家门前过,嘻嘻哈哈像一群归巢的小喜鹊。
彼时彼景:低低疏落的篱笆墙里,桃花夭夭,海棠也正羞羞开。放了学在花树下就着天光写作业的葛海棠,成了她们取乐打趣的靶子。善意戏谑的笑语,挠痒痒似的飞落在看书女孩身上,那女孩也如芒刺在背,无处可逃。看着葛海棠白生生的小脸飞上了胭脂红,她们笑得更放肆起来:小美人,小模样爱死个人哟!不知道以后会成为哪个龟小子的口中肉哦……
海棠无香,海棠果也太小,酸涩。咬一个,呸,吐出八里地,龇牙咧嘴,虚张声势地一迭声叫嚷:这是啥鬼东西嘛!这也叫果子么,要气死桃呀杏呀梨子么?要想吃好果子,还得细细地养?再养也大不过桃梨去!
是啊!桃梨好养活。一睁眼,呀,花开了;一抬头,呀,结梨了。拳头大的梨子碰得鼻子酸酸地疼。多喜人,像婆娘,粗茶淡饭也好生养,一床胖娃娃。婚后的桃杏们?着一篮子又软又白的大馒头,喜眉喜眼地回娘家,臂弯里抱着奶娃娃,身边还挂铃铛似的有一个扯着衣襟下摆的小嫩娃,娃的两道清水鼻涕,像欢腾的小河开了闸。
可葛海棠呢?村人很少见那个袅娜的女子,据说去县城读书了。干巴瘦的葛伯像老梨树一样,瘦骨嶙峋地倔强。他梗着青筋暴突如蚯蚓的小细脖子,佝偻着腰身养鸡养鸭养大白鹅。那些张嘴货的黄羽、灰羽和白羽,老羽如雪,扑扇得一院子都是。葛伯一筐子一筐子地卖鸡蛋呀鸭蛋呀鹅蛋呀,一只蛋也舍不得吃。逢集便去卖,吆喝,讨价还价,再也不顾斯文扫地了。曾有人说,亲眼看见葛老头数鹅蛋时,每只都举在鼻端闻一闻,贪婪的馋模样,似乎沾着新鲜鹅屎的白鹅蛋也有蛋香,那香气顺着鼻孔滑进了嗓子眼,闻过如吃过了吧。那时,听大人说这话时,少年便有一丝酸楚,觉得那倔强的葛老头怪可怜的,为了供应女儿读书,还真像村头那棵即将被淘空养分的老梨树,倒地还结梨。
村人又说,亲耳听见海棠哭着要退学,结果葛伯绝食三天,硬生生把她逼回了课堂。海棠无香。桃杏芬芳。
极远极淡的光阴里,记忆的手探过去摸一把,都是贴心贴肺的柔软和生动。那些旧光阴里的人和事,那个老相片一样的小村子,一直挂在岁月的门楣上,亮灿,热腾。
小半生已过,回故乡去!
老村新貌。那个书香饱满的葛海棠,当年从故乡走出去的一枝独秀的小海棠,又折折转转走回来了。如今,她在家乡打造的“海棠绿色畜牧养殖基地”里,都是昔年小村里的桃杏们,还有桃杏们的女儿们。她们清一色的工装上,都绣着一枝红海棠。那海棠,垂手如明玉,情意殷殷,静气又明媚。
海棠无香,却全是欢喜,全是暖意。世有海棠,美好如此!
作者简介:
朱盈旭,笔名梅妆。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北方文学》《草原》《安徽文学》《散文百家》《中国铁路文艺》《参花》《海外文摘》等,著有散文集《杏花微雨》等,散文诗歌曾在全国大奖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