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台湾位于祖国大陆架东南缘的海上,中间隔着台湾海峡,与福建省遥遥相望,距平潭岛只有68海里(约为126千米)。台湾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与兰屿、绿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组成,陆地总面积约为3.6万平方千米。
我国关于台湾最早的文献记载出现在三国时期,东吴的丹阳太守沈莹在其所著的《临海水土志》中写道:“夷洲在临海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雪霜,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此书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记载台湾的文献之一。
秦朝时期称台湾为“瀛洲”,汉朝和三国时期称“夷州”,隋唐时期改为“流求” , 宋元时期又称“琉球”“瑠求”“留仇”, 明初叫“小琉球” ,后来又有“鸡笼山”“东番” “北港” “大员” “台员”等多种称呼。明朝万历年间,正式起用“台湾”之名。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这一地名就此固定下来。
历代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
据《三国志》记载,公元230年,东吴孙权曾派遣军队到达台湾,但是当时没有形成实际的政权统治,只是打通了两岸的海上交通。自此,掀开了大陆与台湾之间联系的序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公元607年,隋炀帝两次派羽骑尉朱宽去台湾招抚,但是都没有成功,不过促进两岸的往来更加密切频繁,推动商业贸易繁荣发展。
宋朝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统治和管辖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南宋的地理学家赵汝适在《诸蕃志》中记载:“泉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南宋政府将澎湖列入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澎湖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元代进一步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大陆百姓迁居台湾的人数不断增加,两岸的交往也日益密切。元朝正式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并征收赋税。中国在台湾地区设立专门政权机构,也由此开始。
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新建立的政权,颁布了“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的律令,强迫澎湖百姓内迁福建。1388年,政府撤除了澎湖巡检司,由此中断了宋元以来以澎湖遥制台湾的管辖形式。1624年,明朝政府面临着农民起义和东北女真族崛起的威胁,内外交困,无暇顾及台湾的防务,荷兰殖民者乘机入侵台湾安平。1642年,荷兰人赶走了入侵台湾的西班牙人,成为侵占台湾岛的唯一殖民者。在荷兰殖民台湾的38年中,台湾民众自发组织反抗外来侵略者,为之后郑成功收复台湾奠定了基础。
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亲率2.5万大军,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后,准备直取台湾。荷兰侵略军听说郑成功要进攻台湾,把军队集中在台湾(今台湾东平地区)、赤嵌(今台南)两座城堡,郑成功率军经过艰苦的战斗,严密地包围了赤嵌城,把敌军团团围住,60多只战船一齐发炮,击沉了荷兰军队的“褐克托”号军舰,还击败了前来增援的敌军。
占据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下令采用围困战术,历时8个月后,郑成功指挥军队向城内发起猛攻。1662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签字投降,至此,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依照明朝行政管理体系,在台湾首次设立了郡县制。当时清政府与郑氏集团处于对峙状态,为了围困台湾,清政府在东南沿海实行迁界禁海。为了开发台湾,郑成功广纳贤才,自力更生,不仅吸引了大量沿海流民来台湾垦荒,还招揽了不少忠于明朝的遗臣和商人投靠,为台湾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1662年郑成功病逝,其子郑经沿袭延平郡王位。郑经治理台湾期间,建立了完备的行政机构和管理制度,促进了台湾文化教育和农商经济的发展,军事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康熙命施琅领军统一台湾
施琅(1621-1696),福建晋江人,自幼生长在海边,少年时代从师学剑,武艺超群。1646年,施琅与其弟施显投奔郑成功,由于才干过人,不久施琅就成为郑成功最得力的将领。
施琅青年时个性极强,常常与郑成功发生冲突。1651年,施琅因反对郑氏“舍水就陆”的战略方针和强征百姓粮饷的做法,与郑氏产生了分歧。次年,施琅捕杀了手下一名改投郑成功的兵卒,郑成功将施琅和他的父亲施大宣、弟弟施显投入牢中,不久后施琅逃脱。郑成功一怒之下将施大宣和施显杀了,于是彻底将施琅逼上了投清之路。投清之后,施琅被授为同安副将,迁总兵。1662年,施琅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1665年,封靖海将军。
1664年,刚刚降清的施琅建议 “进攻澎湖,直捣台湾”,使“四海归一,边民无患”。但当时的清政府面监“三藩之乱”,再加上八旗精锐不善海战,朝中不少大臣认为海峡“风涛莫测,必难致胜”,不主张武力平台。施琅两次跨海征台均以失败告终,被康熙免去福建水师提督的职务,改授内大臣。
直到1681年,长期主政台湾的郑经去世,郑克塽(郑经次子,郑成功之孙)即位,在福建总督姚启圣和大学士李光地的极力举荐下,康熙帝再次召见年届花甲的施琅,任命他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衔,令其即赴前线,操练水师,待机直取台湾。
施琅上任后,积极训练水师,督造战船,选拔将领,全心实施征台计划。1683年6月14日,施琅率领精兵2万余人,从福建铜山起程,一路乘风破浪,锋芒直指台湾的战略前哨澎湖列岛。
鉴于以往的教训,施琅派专人查阅气候资料并进行了海情和风向、风力的实地观测,集中兵力作战,歼灭了台军精锐部队,打开了台湾的门户。
施琅获胜后并不急于继续进攻,而是在澎湖“抚绥地方,人民乐业,鸡犬不惊”。与此同时,施琅建议朝廷“颁赦招抚”郑氏,以争取和平统一台湾,使台湾百姓免去刀兵之灾。康熙帝同意了施琅的招抚政策。郑克塽、刘国轩见施琅“无屠戮意”,也愿意归顺。
8月13日,施琅率领舟师到达台湾,刘国轩等带领文武官员前往迎接,各乡社百姓亦沿途“壶浆迎师”,从此台湾成为清朝疆域的一部分。这是继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中国疆土再次得以统一。
台湾归清政府管辖以后,康熙施行了闽台合治的政策,于1684年下令改承天府为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厦门道。
1885年,清政府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在台湾建立行省,任命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刘铭传主政台湾期间,对台湾的海防、吏治、财政、农业、工业、交通、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台湾面貌焕然一新,为台湾的现代化奠定了深远的基础。
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消息传来,全国上下义愤填膺,台湾人民更是悲愤交加,他们自发组织义军共同抗日。许多台湾的仁人志士愿与日寇决一死战,誓与乡土共存亡。在这以后漫长的半个世纪中,台湾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将侵占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对日受降典礼在台北举行,台湾受降主官陈仪在典礼后发表了广播讲话:“从今天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经置于中国政府主权之下。”离家50年的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解放军炮击金门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国民党当局在美国支持下,不断派遣陆海空军,以金门、马祖等岛屿为基地,对大陆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袭扰和破坏活动。1954年12月,美国政府和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企图使入侵台湾海峡的美军取得合法地位,制造“两个中国”。在这个条约的策划阶段,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奉命于1954年9月3日和22日两次炮击金门,表明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严正立场。此后,继续进行多次炮击。
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政府和国民党当局的《共同防御条约》随之宣告终止。同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两岸实现“三通”
1981年9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叶剑英,在新华社发表谈话时,阐述了党和政府对两岸和平统一与两岸往来的一系列重要的政策主张,也是国家第一次明确“三通”的内容,即“通邮、通商、通航”。
1993年,两岸邮政部门正式互办挂号函件业务。1996年,建立两岸直接电信业务关系。之后,又建立了两岸直达通信路由。两岸电信部门开办电话、数据通信、移动电话漫游、电视电话等业务。
1995年12月、1996年8月,实现了大陆经澳门、香港至台湾“一机到底”的间接通航。1997年,福州、厦门和高雄间的海上试点直航开始运行。2001年初,开通了两地海上客运、货运航线。
从1979年开始,大陆方面即对台湾产品开放市场,并给予免税、减税等优惠待遇。大陆连续数十年位列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
历史的轮廓清晰可见,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由来已久。两岸同胞一脉相承,血浓于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台湾一定能够如愿回到祖国的怀抱。
编辑/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