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与西山交挽拥抱,山水相连,为北京城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屏障,也构筑了优越的造园基底。尤其北京西北地区为永定河冲积扇边缘的泉水溢出带,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这里泉泽遍野,湖泊聚集,风景秀丽,具有得天独厚营造园林的环境。伴随辽、金在北京建都历史的展开,水秀山明的西郊一带成为皇家贵族营建苑囿别墅的最佳选择。至清代,园林遍布,方圆数十里,飞阁凌波,鳞次栉比。皇帝在此居园理政,皇太后在此颐养天年,宗室王公们居园趋朝,颇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
潺潺有声 闻通三海
西山之水是京城离宫别苑的活水源头。曾是永定河故道的高梁河,北起颐和园昆明湖南侧,经万寿寺、高梁桥到西直门,入北护城河;向东流至德胜门,注入积水潭,再经什刹海,流入北海、中南海,是老北京护城河和城内三海的主要水源。诗人悠悠吟唱“天下名山护此邦,水经曾见驻高梁,一觞清浅出昌邑,几折萦回朝帝乡”。高梁河两岸,绿水碧波,杨柳青青,公元938年,以燕京为陪都的辽朝在高梁河上白莲潭(今什刹海、北海一带)修建瑶屿行宫,建广寒殿,四面环水,伫立广寒殿,极目眺望,燕京各处风光尽收眼底。辽朝开启了北京的都城历史,也开启了北京皇家苑囿的营建历史。
金、元两朝继续在辽代瑶屿行宫的旧址上营建离宫。金世宗完颜雍仿照北宋汴梁艮岳园,引高梁河水扩大瑶屿行宫原有湖泊,环湖营建太宁离宫,“栽植花木,营构宫殿,以为游幸之所”。扩充后的瑶屿岛改称琼华岛,环绕着琼华岛与圆坻四周的水体称太液池。太液池湖水周回数里,池内植莲,每到夏秋,莲叶莲花与天相接,“太液芙蓉上下天,秋波澹澹白生烟”。太液秋波也成为燕京八景之一。金章宗常常于三四月间来到这里,八月间才回到城里,每年差不多半年时间住在这里,有张翰《万宁宫朝回》一诗为证,“太平朝野欢娱在,不到莲塘有底忙”,莲塘即指万宁宫,可见金章宗对此地之钟爱。
元朝立国后,忽必烈依托高梁河水系新建元大都,琼华岛万宁宫划入元大都皇城之中,至此,金代以来的皇家离宫遂变为都城内的皇家内苑。“琼华仙岛,营帝王游豫之宫,盖因前代规模,便有内都气象”。元代琼华岛改称万寿山,又称万岁山,环绕万寿山的水体仍称太液池。湖中由北向南排列着万岁山、瀛洲圆殿(即团城)、犀山台三座仙山,构成了“一池三山”的神仙宫苑形态,满足皇帝在此仙境生活逍遥可以长生不老的美好愿望。
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元大都为基础重建紫禁城,原来环水而筑的元皇宫,改称为西苑、西海子,列为禁苑。明世宗时,又在西海子建造南北两座汉白玉桥,南面蜈蚣桥之南为南海,北面的金鳌玉桥之北为北海,两桥之间的狭长水面为中海。整个太液池“松桧苍然,天气清明,日月滉漾,而波澜涟漪,清澈可爱”。
清乾隆时期在三海大兴工程,从而形成今天的建筑格局。乾隆朝以后,每至严冬,朝廷经常在太液池举行冰嬉比赛。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十二月,清朝首次举办宫廷冰嬉活动,乾隆奉请崇庆皇太后一起观赏,此后每年一过冬至,乾隆必随侍母后在西苑庆霄楼观赏冰嬉,以尽孝道。
宛自天开 李园勺园
西山之泉更是直接哺育了京西园林。明初,随着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批官员随之北上,“或赐第长安,或自置园圃,率以家视之,不敢蘧庐一官也”。有不少的南来官员在西郊海淀一带筑园,皇帝赐园也多集中于此,面积较大者如梁园、清华园、勺园以及高梁河白石桥东北岸的白石庄园等。其中,最负盛名者是清华园和勺园。
清华园建成于万历初年,园主人李伟是明神宗的外祖父,官封武清侯。清华园是一座水景园,水域宽阔。据《泽农吟稿》记载:“武清侯海淀别业,引西山之泉汇为巨浸。缭垣约十里,水居其半。叠石为山,岩洞幽窅,渠可运舟,跨以双桥。堤旁俱植花果,牡丹以千计,芍药以万计,京国第一名园也。”园中水面以岛、堤分隔为前湖和后湖,前湖中有各种金鱼,“堤柳长二十里,亭曰花聚,芙蕖绕亭,五六月见花不见叶也”。前后湖之间是主要建筑群挹海堂所在,堂北有清雅亭,四周广植牡丹芍药等观赏花木,一直延伸到后湖的南岸。后湖有一岛屿与南岸架桥相通。岛上建花聚亭,环岛盛开荷花。后湖的西北岸临水建阁,可观瀑布,可听水声,“山水之际,高楼斯起,楼之上斯台,平看香山,俯看玉泉”。明末清初,兵事连绵,此园坍废。清初康熙帝在其故址修建畅春园。
清华园往东是米万钟的勺园,建成于万历末年。与富丽壮观的清华园相比,米园秀丽雅致,“园仅百亩,一望尽水,长堤大桥,幽亭曲榭,路穷则舟,舟穷则廊,高柳掩之,一望弥际”。园之取名勺园者,意在仅取“海淀一勺”之水。
勺园主人米万钟是明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米万钟在营建勺园之时,充分利用了丰富充沛的水源和星罗棋布的湖泊,园中景物全以水取胜,利用堤桥将水面分割为许多层次,成堤环水抱的形式。明代诗人袁中道描摹勺园:“到门唯见水,入室尽疑舟。”诗人王任思亦赞其水景:“勺园一勺五湖陂,湿尽山云滴露多。家在濠中人在濮,舟藏壑里路藏河。”米万钟自吟:“绕堤尽是苍烟护,旁舍都将碧水环。”可谓当时京西一座美丽的水上花园。
勺园以水为胜,其雅致简远的立意,与士人文化相契合,因此颇受时人推崇,“京国游林趋海淀,游人多集米家园”。清初,勺园改作郑亲王赐园,嘉庆初年又成为大臣入职值圆明园的休息所处。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时,勺园也遭劫难,毁于一炬。
万方安和 三山五园
至清代三山五园建成,以西山之水营造宫室苑囿遂达到极致。康熙帝非常喜爱西北郊区的海淀。他说:“都城西直门外十二里曰‘海淀。淀有南有北,自万泉庄平地涌泉奔流,汇于丹棱沜。沜之大,以百顷沃野平畴,澄波远岫,绮合绣错,盖神皋之胜区也。”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康熙帝首次南巡归来,利用清华园旧址,“少加规度,依高为阜,即卑成池”,修建畅春园。
与明时清华园相比,畅春园“节缩其址”“昔亭台丘壑、林木泉石之胜,絜其广袤,十仅存夫六七”,虽然畅春园亭台楼阁等景致减少了十分之三四,但园中水面扩大,“惟弥望涟漪,水势加胜耳”。每到春秋季节天气疏朗,或值盛夏郁蒸,康熙帝听政于此,“清风徐引,烦疴乍除”。康熙帝还利用畅春园奉养皇太后,“扶舆后先,承欢爱日,有天伦之乐焉”。畅春园也成为紫禁城之外的一处政务中心。
当康熙帝驻跸畅春园时,朝廷大臣和皇子往往随行。为了给他们提供随侍居处,在畅春园左右地方,或修复明代遗园,或建造新邸,于是海淀以南,沿长河一带陆续建成若干小型的行宫御苑。例如位于海淀镇南礼亲王花园,就是由代善的后代于康熙年间修的。明代的勺园则改为弘雅园,康熙皇帝将其赐给郑亲王作为邸园。位于畅春园和圆明园之间的澄怀园,是康熙朝大学士索额图的赐园。康熙朝大学士明珠在当时水磨村一带也有自己的别墅,称自怡园。在畅春园东北部还有熙春园,俗称东园。此外还有西花园、含芳园、集贤院等园林。
到乾隆中期,北京西郊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皇家园林集群,西起香山,东到海淀,南临长河的辽阔范围内,极目所见皆为馆阁连属、绿树掩映的名园胜苑,形成一个巨大的园林之海。盛清时期,自海淀镇至香山分布着90多处皇家离宫御苑与赐园,园林连绵,蔚为壮观。其中规模最大的有畅春园、圆明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号称三山五园。
圆明园位于畅春园北面,本是畅春园的附属之园,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赐予皇四子作赐园。胤禛依其“林皋清淑,波淀渟鸿”的自然条件,因山泉水势,布置了一座取法自然、以水面为主体的园林,康熙帝亲题园额为圆明园。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开始扩建圆明园,扩建后的圆明园,面积达200公顷。
水景是圆明园最为出彩的景观。园中大中小水面相结合,大的如福海,宽达600余米;中等的如后湖,宽200米左右;其余众多的小型水面,宽也在40―50米左右。回环萦绕的河道,把大小水面连成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与河湖相结合,有叠石而成的假山,聚土而成的岗阜、岛、堤,散布园内各处,约占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园内设水闸三座。圆明园之水来自玉泉山,由西马厂进水闸至日天琳宇、柳堤闻莺诸处,水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流水入园汇成大小湖泊,经明春门北的五孔出水闸流出,最后经长春园的七孔出水闸流入东北面的清河。园内近百景域,或背山面水,如上下天光、平湖秋月,或左山右水,如柳浪闻莺、接秀山房,或前由山障后临涧水,如湖山连望、一碧万顷等。圆明园后湖景区,环绕后湖构筑九个小岛,是全国疆域“九州”之象征。各个岛上建置的小园或风景群,既各有特色,又彼此相借成景。
为利用西山泉水,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清高宗动用上万民工疏浚西湖。经过整治,不仅使西湖成为一座兼具灌溉、蓄水、排洪功能的水利枢纽,也使瓮山、西湖形成山嵌水抱的结构,瓮山有如托出水面的岛山,为造园提供了良好的地貌基础。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清高宗遂以庆祝母后寿辰为名,将瓮山改称万寿山,将西湖易名昆明湖。
乾隆朝后,清朝国势转衰,三山五园迭遭破毁,辉煌不再。光绪年间,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将清漪园更名颐和园,作为自己颐养天年之所。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三山五园更加破败不堪。新中国成立后,三山五园陆续得到保护和修缮,成为人民大众岁时游览的公园。
千百年来,依托永定河水系的西山之水,不仅为历代王朝营造皇家苑囿、离宫别苑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而且养育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城中北京人。今天的西山永定河滋养的山水生态景观同样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它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文化和艺术精华,不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始终是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北京的一个窗口。
(作者简介:张安民,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编审)
责任编辑 / 金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