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学英
合肥市蜀山区人大常委会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愿所盼,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在2021 年12 月28 日召开的合肥市蜀山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有一项特别的议程,那就是人大代表票决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会场上,代表们经认真审议后票决出10 个民生实事项目,充分体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2021 年8 月,蜀山区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民生领域的意见和建议。根据群众意见,形成了30个初选项目,后经6 轮征求意见,选出13 个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这13个候选项目聚焦群众的民生大事和关键小事,包括“群众安居”保障行动、“幼苗健康”关爱行动、“舒心就医”升级行动、“惠民消费”主题行动等。
区政府将这13个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的确定过程和每个候选项目的具体情况,包括每一个项目名称、主要内容、实施主体、投资额度、完成时限、相关要求等,在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出书面说明,并提前印发全体人大代表。
为确保选对、选准、选优民生实事项目,区人大常委会就审议工作进行了科学安排,保证人大代表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审议、传达民意。
“老城区危旧房年久失修,消防设施缺失,存在安全隐患。民生实事项目能否更多向老城区倾斜,给困难群众雪中送炭?”罗浩远代表在审议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时提出。“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安居’保障行动主要聚焦居民既有房屋使用安全管理,要完善改造治理、清除危险住房,特别要兼顾困难群众需求,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列席会议的区财政局负责同志现场回答。
合肥市蜀山区启动“惠民菜篮子工程”,进一步提升市民获得感。图为在蜀山区某超市,市民在选购“惠民菜”。供图/视觉中国
候选项目经代表审议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最终,票决出“幸福就学”提升行动、“舒心就医”升级行动、“车辆畅停”扩容行动、“群众安居”保障行动等10 个群众关注度高、社会效益好、普惠性强的民生实事项目。
陶余勇代表高兴地说:“这次票决出的10 个民生实事项目接地气、贴民心,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能够解决一些迫切的民生问题,将使更多群众得到实惠。”
票决产生的民生实事项目如何组织实施、确保落地见效,这是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区人大常委会把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列入2022 年常委会工作要点,将采取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组织代表视察等多种形式,加强对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
“区人大常委会将开展常态化、精准化、刚性化监督。对于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情况,将要求区政府形成报告,在次年区人代会上书面印发代表。对未能如期完成的项目,由区政府作出解释与说明;对实施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将通过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方式强化监督。”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同志说,“要让每一个项目的实施情况都经得起人民群众的评判。”
笔者了解到,蜀山区政府已出台一系列措施努力办好做实2022 年民生实事项目:在擦亮“学在蜀山”教育品牌中,将大力推动学前教育发展,实施多元化办园,新建幼儿园16 所,增加学前教育学位5040 个;高质量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15 所,增加义务教育学位17340 个。在“舒心就医”升级行动中,将优化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和卫生站(室)布局,推进“院区合作”,完善双向转诊机制,打造家庭、学校、社区为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区政府负责同志表示,面向未来,该区还将拿出一揽子务实举措办好民生实事,为市民呈上硕果累累的“幸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