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
小学六年级时,阅读理解和作文在语文试卷中的占比将超过65%,因此,不擅长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学生,将成为潜在的“学困生”。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是体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两大重要方面,当前的教育改革强调阅读与写作灵活运用,但从当前来看,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写作而写作不灵活、重阅读而阅读不灵活的矛盾态势,阅读與写作常处于分裂状态,与当前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相异。因此,研究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契合方式,能在一定程度提升语文课程教学开展的标准化水平。为了同步提升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笔者从教学方式上进行了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学中具体实践方式的介绍如下。
一、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一)教学现状
从阅读教学角度看,值得认可的方面包括:学生在阅读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凸显,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表达;课堂中强调学生语感、好词好句的培养;减少对文章标准的解读,转而重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诵读水平;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学生未能透彻理解文章内容,“文本对话”开展程度不足;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能主动从文章结构、作者写作意图方面思考整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未能将文章指导写作的价值充分挖掘等。
从写作教学角度看,值得认可的方面包括: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注重从真实生活取材、重视写作内容的人文特点体现、写作教学符合了学生的情意活动及认知水平;但仍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中读写脱离,写作与阅读两者间尚未建立有机联系;课堂教学方法固化,学生写作练习水平不足;在写作时语言组织能力较差,有时自感无话可说,且写作时缺乏有力实证充实文章内容;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写作自主性水平低。
(二)语文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结合的可行性研究
阅读与写作决定着学生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是当前小学语文考查的重点。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海量阅读能充实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给写作提供借鉴,而写作反之也将对阅读产生正向影响。阅读是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而写作是学生将自身阅读学到的知识实践运用的能力。基于教育学专家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因素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确定详略、文章选材及立意;对单因素指标进行赋值研究结果显示,阅读变量中的知识运用、结构理解,写作变量中的中心思想等,也是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因素之一。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包括阅读迁移能力、语感能力、语句组织连贯能力、语言解码能力等。将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予以量化后,结果表明,阅读与写作两者间存在着相关关系。这提示教师应在后续教学中采取阅读与写作相契合的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新疆地区阅读与写作结合的相关教学模式研究
新疆小学生汉语掌握情况较弱,部分学生存在口语表达困难的问题。同时母语对学生语文学习产生了一定影响,由于民族语言固有的表达习惯及语法现象,因此在阅读及写作时易出现言语错误。因此当前语文读写领域新疆教学模式表现如下:1.紧抓易错思维,设计出专题性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易错性思维出发,加强学生的针对性训练;2.优化教学模式:多采用分组教学形式,分别针对汉语思维差及汉语运用能力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3.致力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翻转课堂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对阅读及写作的参与积极性,或通过多媒体播放影片勾起学生对名著的阅读欲望,丰富学生的语言输入;4.定期开展语文比赛,如名言名句、熟语、成语比赛等;5.定期开展作文互评活动:在锻炼及评比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的实践方式及教学案例赏析
(一)教学实践准则
1.读写共促原则:本原则强调用写促读,读中习写。通过阅读充实学生写作的知识储备,在写作中运用学生的阅读知识。可见,阅读与写作两者间存在相互关系,具备着“辩证的统一”这一特点。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应将语文阅读与语文写作两者视为统一整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将阅读中的知识进行实际运用,并以写作过程中是否运用了阅读文章内容的写作手法作为评分标准,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建立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
2.先读后写原则:理解是开展写作的基础条件。阅读教学开展时,理解文章内容为最基础目标,进阶目标为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由教师指引,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向写作能力迁移。可通过以微博热搜热点话题为案例,以课本中具体文章的写作手法作为借鉴进行读写训练,让学生在写作练习过程中,将自身的真情实感利用文字予以抒发。当然,要充分利用教材文章内容,以从课文中试练为主。迁移练习时,则可从人民教育出版社推荐的阅读书目中选取文章片段阅读。
3.学生中心原则:学生为课堂参与的主体,教师为指引教学活动路径的引导者。在开展读写设计时,教师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角度出发开展设计。鼓励学生阅读课文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自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阅读材料予以加工,从而对课文内容予以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要把握好读写设计开展的“度”,要引导学生跟随教师、重视文本载体、防止将自身学习主体地位绝对化,保证各元素间的动态平衡。
(二)教学案例赏析
1.预习自学课文时,会写读写感受:以部编版六年级《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片段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的前一天,将自学提纲发给学生,让学生作为导学作业完成。次日上课前,教师浏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根据学生对自学时出现的问题,对教学预案进行微调,以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自学提纲设计详见表1。
案例点评:这一文章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会写课后的15个生字,会书写并理解险要、奋战等词语;让学生理解历史,感受他们仇视侵略者、爱护群众、为了人民及祖国能英勇献身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通过了解文中的叙事时间线,学习有条理地表达事情先后叙述的方法、写人记事的方法。
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尚未能针对某一时间发生的重点内容进行精简的提炼与加工,培养学生“梗概”的能力将成为教学难点。课前预习能够降低学习时的难度水平。因此,教师在课程开展前一天,给学生下发一份自学提纲,让学生能够定位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概括每段文章大意、能根据文章内容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训练学生提炼主旨及概括的能力。针对日寇层层逼近这一条明线、主人公思想活动这一条暗线,学生可能较难找出来。因此,在设计自学提纲时,教师应指引学生根据文章的写作脉络,写出不同时间段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的方式,进一步体会作者在撰写任务传记时的写作顺序,并做到读有所获;通过设计读后感写作单元,让学生习得读后感的写作方式。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查找资料,能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与意识。教师课前对学生尚存疑问的环节进行整合归纳,修正教学内容,则能够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课上的上课效率,因此,该教学模式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三)多维度教学建议
评价维度:应重视读写结合效果的评价,促进学生完善读写结合的方式。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开展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定性评价方式;并记录学生每次考試时阅读与写作维度分数水平,做到定量评价。
教材维度:应明确读写结合教学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教师要对每篇文章内容的读写特色及读写重点进行评估,并整合同一类文章,从文章的读写要素、写作共性入手,使教材得以充分利用。
学情维度:小学念及学生已有着一定的阅读量,在阅读文章时也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抽象能力发展仍首先。因此教学中需坚持学生差异性与学生发展阶段性相统一,针对不同学情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写作训练内容;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写出更真情实感的文章。
实践维度:教师自身读写素养需得到提升,并带动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读写训练的开展时机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中,而应在课前、课中、课后阶段均对学生读写习惯及读写意识予以培养,利用海量阅读拓宽学生读写视域。
理论维度:强化教师的“读写结合”理论基础,丰富教学方式。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应强化对读写结合相关理论性文章的学习,借助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革新教学方式,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读写训练。
结束语
综上,在对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时,应将学生、教师、教材三者间的作用充分发挥。以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有目的地开展读写结合任务,进而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利用自身的语文素养,带领学生以读写结合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根据不同单元专题课文文体类型不同,选取合适文章开展教学,深度挖掘教材资源,在实践中探索出更加高效、更加科学的读写结合新方式,帮助更多的小学教师高质量地展开读写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