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沈河区:家校社协同,打造幸福教育

2022-04-28 03:48黄硕
教育家 2022年16期
关键词:沈阳市育人社区

黄硕

沈河区位于沈阳市中心城区,历史悠久,沈阳2300年建城史发端于此,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美誉。进入新时期,沈河区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中心城区。商业的繁荣、旅游业的发展、高精尖产业的积聚,为沈河区汇聚了大量的人才,进而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作为沈阳市的教育强区、教育大区,沈河区正在全力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打造区域优质教育服务中心。在这一过程中,沈河教育抓住家校社协同育人这一关键,着力去除教育功利化,为“双减”深入开展凝聚思想共识,打造幸福教育。

打造家校社一体化育人体系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强调继续把“双减”作为重中之重。随着“双减”持续深入推进,破除教育功利化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沈河区教育局局长金书革介绍道,“‘双减’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教育规律的坚守,是教育生态的重建。”

2022年寒假到来之前,沈河区的学生领到了一份《亲子劳动日记》。在假期中,学生需要摘抄雷锋日记并续写自己的劳动日记,这是沈河区举办的第六届家庭教育日记活动。近年来,沈河区持续开展中小学生“学校放假,社区开学”家校社共育实践活动。2021年暑假,沈河区组织开展了亲子合唱团、社区家庭才艺展示秀、读书交流会等一系列适合未成年人的教育活动,使社区成为服务、凝聚、教育未成年人的活动平台,组织各中小学和社区开展活动380余场,4万余人次参与。

精彩纷呈的活动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机构来统筹协调。201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沈河区教育局专门拿出10个编制,成立了家庭教育学校,并将学校工作经费列入政府专项经费,从人员和经费上对家庭教育学校给予保障支持。这是全国首个区级家庭教育学校,沈河区借此构建了“五级家庭教育联动化模式”,打造了“区级—整体统筹、社区—融合普及、学校—重点安排、年级—计划推进、班级—具体实施”的全方位、立体式区域家庭教育管理指导服务体系。

“我们不仅要负责中小学的家庭教育,还要负责社区中的青少年教育。家庭教育学校如同一座桥梁,让家庭、学校和社区能够更好地联结在一起。”在校长苏朗格望看来,以区家庭教育学校作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联系纽带,搭建家校社三者彼此互助、共建、共享的学习、教育、交流平台,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如成立11个睦邻学习圈,对应区内11个街道,将社区工作人员、学校教师、大学生志愿者拉进一个微信群,每个群还安排了2~3名家庭教育指导师。

在打通家校社联结纽带的基础上,沈河区通过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等一系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及时了解、疏导、解决家长面临的真问题和真困难,给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减负,为“双减”政策的深入落实凝聚共识。

“学校和家庭是夫妻关系”

在沈河区家庭教育整体统筹的基础上,各个学校也在奋力开拓着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更多可能。

“20多年来,叔叔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场面,但今天觉得紧张了。一是如果讲得不好,女儿回家饶不过我;二是我要讲的是一名飞行员的真实感受,不像电视剧里那样光鲜亮丽,要让大家感到失望了。”郑永涛话音刚落,台下的学生传出一阵善意的笑声。郑永涛是中国民用航空东北地区管理局的一名飞行员,应女儿所在学校沈阳市第七中学的邀请,为学生上一堂课。他演示着精心制作的课件,将飞行员职业体验分享给在场学生,并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方能实现梦想。

据沈阳市第七中学教学副主任梁轶娜介绍,“双减”实施以来,学校优化了原有的家长课堂,并组建了拥有180名家长的启卓讲堂讲师团。在每周五的晚上,学校邀请35位家长走进教室,开展35个小班课堂,为1800余名学生讲解不同职业的故事与精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堂,一个月最多可以了解4个不同的职业,能够有效拓宽视野。校长潘德坤说:“从全面育人的角度看,学校更应该加强课堂的课程建设,除了学科知识外,强化课堂的厚度和广度,使其真正成为孩子感兴趣的、能够指向学生未来发展的课堂。这就是‘启卓讲堂’的目的和意义。”

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家长和学校互相交流、增进信任,为教育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润滑”作用。沈阳市沈河区二经街第二小学利用学生家庭资源和校内已建成的具有烹饪功能的劳动教室开发“幸福知味”课程,按照学生年龄特点,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八大菜系”,开展“幸福知味”“五味”课程。为扭转家长“重学习、轻劳动”倾向,学校通过家长学校讲座、致家长一封信、家庭劳动指南等形式,帮助家长充分了解家庭劳动教育的意义。在家长的支持下,“幸福知味”课程顺利开展。校长张岩信心满满地表示:“学校也将此打造为‘五育并举’强有力的支撑点,帮助学生培育追求幸福人生的能力。”

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部)副校长张荔说:“我们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学校成立校级、年级和班级层面的三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定期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对各年级家长开展讲座和辅导。此外,通过校长公开电话、校长信箱、现场咨询、问卷调查、微信平台、学校网站等不同渠道,真诚地与家长面对面、心交心,拉起家长‘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投身教育’的大手,与家长‘结伴行’,从而共同努力实现育人目标,让学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我常跟家长讲,学校和家庭是夫妻关系,我们要各正其位。”在沈阳市沈河区方凌小学校长王娟看来,学校要扮演父亲的角色,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立规矩、促发展、提升综合素养;家庭要扮演母亲的角色,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多陪伴、多呵护,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润泽仁心。基于这样的理念,方凌小学开展了“百草润心志”小微德育特色项目。学校传承药厂子弟小学历史,在校园组织种植中草药活动,整合家长资源,请他们走进校园开办班本课程;通过家长学校,传播中医科普、劳动教育、保护环境等理念,提升家长育儿能力;以科研课题为切入点,请感兴趣的家长和专家、教師、学生成立博物兴趣小组,开展亲子互动研学活动,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增进家校携手共育共识。

在家校社协同中,社区融入往往浮于表面。面对这一难题,沈河区积极打开围墙,教育与社区深度对接,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得到锻炼。在沈阳市实验学校(中学部),以班级为单位与低保家庭对接,一名班主任、一个班级的学生、一名党员教师、一名社区联络员、一户家庭,共同携手,共同传递爱的正能量。学校为这一活动起了一个温暖的名字——爱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活动开展12年来,学校每一届七年级学生都会定期给困难家庭送去大米、白面等生活物品以及学习工具等,累计金额已经超过10万元。学校副校长周宏成介绍道,每年当七年级学生升至八年级,新一届的七年级学生会接过帮扶的接力棒。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这份爱心却持续地传承下来,深深进入每一届学生的心底,温暖着他们的漫漫人生路。党委书记、校长佟妍表示:“我们愿意把这样的星火传承下去,将来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也会把这种爱心传承下去,我们愿意做这样的传承者。”

目前,沈河区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整合和优化区域教育资源,打造了由政府主导、家校合力、社区助力、多部门聚力的幸福教育共同体,实现家校社融通,形成了一条具有沈河特色的家校社共育发展之路。这为沈河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推动沈河区加快构建优质均衡教育发展生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猜你喜欢
沈阳市育人社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Study on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English idioms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用适合的教育成就幸福的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