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传统文化元素的女子健身服装设计方法

2022-04-27 05:27:46王永进
毛纺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设计图服装图形

刁 杰,王永进

(1.北京服装学院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29; 2.北京服装学院 奥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

根据“十四五”全民健身计划,到2025年,全国经常参加常规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8.5%,体育产业总规模扩大到5万亿元。可以预见,随着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的热潮不断升级,体育产业和消费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将加速涌现,极大促进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的高质量发展,体育产业将迎来升级发展的广阔空间[1]。

运动健身服装(下文简称健身服装)是人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或体能锻炼时所穿的服装,为保证穿着者运动时的舒适感与安全性,制作这类服装多采用功能面料和特殊工艺,如泳装、瑜伽服装应使用四面弹面料;长跑服装应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性能,采用无缝工艺减少缝头与身体的摩擦;雪上运动服装应使用具有单向导湿性能的复合面料和隔热保温性能的填充物,在接缝处做防水处理防止雨雪渗入。

目前我国健身服装产业尚处在发展初期阶段,消费者对国外品牌的认知度较高,此类品牌大多以欧美健身文化为设计理念,即通过体育锻炼来塑造形体,保持身心健康,产品大多修身贴体,凸显身材线条。不同品牌款式差别不大,差异主要体现在面料科技和服装功能方面,色彩以单色或多色拼接为主,常采用抽象几何图案,或代表欧美流行文化的文字或视觉形象作为装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2]。根据文化部和人文中国系列活动组委会所给出的定义,“中国元素”是指被大多数中国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而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的、富有民族特色的,集“形”于“神”与一体的事物、概念皆可称之为“传统文化元素”[3],如字画、民俗、服装等。

传统文化元素包罗万象,为产品设计提供了丰富资源,但在被欧美流行文化“垄断”的健身服装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和运用尚不多见,而且与男性相比,女性对健身服装的审美需求更高,因此在女性健身服装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是有创新性和市场前景的。本文以女子健身服装为切入点,探索研究了借鉴传统文化元素的3种设计方法,并开展设计实践验证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以此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到产品设计中,以期为相关产业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起到推动作用。

1 借鉴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方法

1.1 先探索后“转码”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许多传统文化元素根植于传统中国文化精神,自成体系,以传统色彩为例,构成中国传统色彩系统的最根本组成是五正色与五间色,该系统在历史上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等级制服和日常生活[4]。而在当今社会,以西方三原色为基础的色彩理论长期在艺术教育领域占据主导地位,RGB、CMYK和潘通(PANTONE)色标已是国际通用的色彩识别方式,因此,想要在多元文化融合的时代高效传播,准确传达传统色彩,就需要在传统文化精神的指导下,先对传统色彩体系进行深入探索、挖掘,然后使用与国际接轨的“语言”进行表达,即对传统元素 “转码”。例如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色彩系统正是来源于对中国矿物质颜料的探索,结合对自然四时、天地五方和二十四节气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将其划分为五主色与五间色[5]。并给出潘通、CMYK和RGB数值来规范色彩,保证色彩系统在印刷和应用过程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中央美术学院的王定理[6]同样采取了先探索后“转码”的思路对传统色彩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呈现,通过走访全国各地考察、收集,整理了320种传统色彩,以矿物色为主,也有部分植物色及近代的外来色彩,在此基础上出版的《中国传统色色标》标注了每种颜色的RGB、HSB、XYZ、Lab、CMYK值。

由此可见,运用体系化的传统文化元素,首先需要进行系统化的探索、研究,然后“转码”成国际通行的“语言”进行表述,更便于在大数据时代传播,在社会生产中运用。

1.2 传承的同时不忘创新

在重拾传统文化,民族自信心大大增强的今天,在传承传统文化时一昧推崇“尚古”“复古”,过分追求传统文化的形式感[7],或将传统文化符号简单堆砌在一起,都是不可取的。设计师需要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的社会语境使传统文化元素在产品上以创新形式呈现出来,在今天的时代语境下传承下去。

1.3 有选择地使用现代技术

工艺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在技术落后的时代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才能达到的效果,在今天可以便捷高效地完成,这固然是一种进步,但是批量化、流程化的生产方式极大抹煞了产品的独特性和创意,使之成为了千篇一律的流水线商品,降低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这样的做法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播是弊大于利的。

东华大学的鲍小龙等[9]通过对传统蓝印花布图案中点、线、面图底关系及构图排列等方面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数码技术寻找创新突破口,通过具体的设计实践证明,创新不能脱离传统工艺关键性的艺术文化特色。

想要实现“文化”与“技术”的双赢,应当建立在对传统文化元素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区分哪些工艺适合用现代技术完成,哪些适合用传统工艺完成,其标准是不降低产品的工艺品质,不损失原有韵味,能够体现传统文化元素的精神内涵,使之与创意思维、现代技术自然融合,发挥现代技术对传统文化元素创新运用的有力推动作用。

2 女子健身服装设计实践

20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欧美的全民健身潮流席卷全球,这一时期健美操、瑜伽、体育舞蹈等成为广受女性欢迎的锻炼方式,女子健身服装的基本款式也在这一时期确立下来,如图1所示,根据运动特点和女性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心理需求,款式大多简洁合身,穿着舒适,面料多为高弹、速干的化纤类面料。

图1 女子健身服装的基本款式Fig.1 Basic styles of women′s fitness clothing

在保证女子健身服装的穿着舒适感与功能性的前提下,在设计中借鉴传统文化元素,本文以“悦然”女子健身服装系列(下文简称“悦然”系列)为例,“悦然”系列部分作品以设计方法为指导进行了设计实践,部分作品如图2所示。

图2 中国国际时装周“悦然”系列作品发布会Fig.2 China Fashion Week “Yueran” series fashion show

2.1 对传统色彩的借鉴

中国传统色彩系统中的五正色:青、赤、黄、白、黑及五间色:绿、红、碧、紫、硫黄与五行相合,与时间、空间相连,与方位对应,在《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中有注云:“礼东方以立春,谓苍精之帝……礼南方以立夏,谓赤精之帝……礼西方以立秋,谓白精之帝……礼北方以立冬,谓黑精之帝。”南朝学者皇侃在《礼记义疏》中从五行相克的角度诠释色彩之间的关系:“青是东方正,绿是东方间。东为木,木色青。木尅土,土色黄,并以所尅为间,故绿色青黄也……”。明朝杨慎所著《丹铅余录》记载了间色的间色产生的过程:“间色之中又有间色,若天缥、褪红、浅绛、女贞黄、天水碧之类,不可惮述。”

在传统色彩系统中,正色象征社会上层阶级,通常在比较正式的重要场合使用;间色或间色的间色,则被下层阶级或女子使用,与正色相对,是更为生活化的色彩[10]。在规划“悦然”系列色彩时,将五正色、五间色对应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作为色环的内环,参考《中国传统色色标》中的传统色,作为色环的外环,根据服装的穿着季节,挑选出适用于“悦然”系列的19个传统色彩,如图3所示,包括6个春夏色,7个秋冬色和6个共用色,标注了RGB、CMYK和 PANTONE 3组数值。随着时代更迭,色彩观念的重构,传统色彩不再被用来标示和区分身份等级,对色彩的使用更偏重于色彩所包涵的精神意蕴和视觉效果带给人的情绪感染。如胭脂,既是色彩名称,又是一种古代女子化妆品,与之相关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悦然”系列选取的便是充满诗意和女性特征的传统色彩胭脂。

图3 “悦然”系列色彩规划Fig.3 “Yueran” series color planning

2.2 借鉴传统服装结构

东西方传统服装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服装的构造,东方服装强调整体,通常仅在领口、衣襟、袖肥处对布料进行裁剪,在侧缝处进行缝合,蕴含着“惜物”,“以不变应万变”的东方思维;西方服装强调细节,以人体胸、腰、臀3个部位的数据为基准,将布料裁剪成符合人体造型的形状来塑造立体感,体现出科学化、标准化的西方思维[11]。

“悦然”系列以西方健身服装基本款式为雏形,融入了中国传统服装的结构特点。例如盛行于西汉早期的曲裾深衣,其结构特点为宽度渐窄的长衣襟,穿着时缠裹身体,里襟掩入左侧身后,外襟裹于胸前,衽角折到右侧腋后[12]。设计时保留了深衣右衽的形式,上衣左前片加长环绕至腰部左后侧,侧缝留出开口,将右前片的延长部分引出,与左前片系结固定。系结部分最初做成蝴蝶结造型来增强装饰感,后来根据样衣试穿反馈,蝴蝶结的悬垂部分在做瑜伽等垫上运动时会影响动作完成,因此将蝴蝶结改为短系结,便于活动,借鉴曲裾深衣结构设计图如图4所示。

图4 借鉴曲裾深衣结构设计图Fig.4 Design drawing reference to the structure of curving-front Shenyi

同样被借鉴的还有连身袖,从有史料可考的新石器时代到清末民初,中国服装的袖子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都是连身结构,传统平面连身袖结构前后衣身与袖子由一块完整面料裁成,衣片前后左右对称呈现“十”字形。设计时借鉴了肩袖处有破缝的2片式连身袖结构,调整肩斜与袖角度使之更符合人体造型,此外还在侧缝下半部分设置抽绳来调整服装造型,抽绳放松时有随意感,收紧时有立体感,借鉴连身袖结构设计图如图5所示。

图5 借鉴连身袖结构设计图Fig.5 Design drawing reference to the structure of one piece sleeve

绑腿是在世界军事、文明历史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服装配件,在我国军队和民间也曾被广泛使用,其原理是用绑带紧紧包裹小腿,防止由于长时间站立、行走造成身体血液下行,导致双腿肿胀,乳酸堆积。现代人通过穿着压缩袜和压缩衣来应对类似问题,传统绑腿几乎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设计时将裤子的小腿部分收窄,用功能面料制成绑腿在裤子外侧反复交叉,首尾固定。由于绑腿有一定宽度和弹性,在穿着时可以收紧小腿,避免了传统绑腿繁琐的穿脱过程,从视觉和功能2方面体现了“古为今用”的创新意识,借鉴绑腿结构设计图如图6所示。

图6 借鉴绑腿结构设计图Fig.6 Design drawing reference to the structure of leg wrappings

2.3 对传统图形的借鉴

中国传统图形内容丰富,所传递的精神内涵广泛,从体现封建统治阶级威仪的饕餮纹、龙凤纹、海水江崖纹等,到传递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希冀的鸳鸯纹、如意纹、福寿纹等。图形内容会参考谐音,如用5只蝙蝠表达 “五福临门”,2个柿子表达“事事如意”,如意插瓶中表达“平安如意”[13];此外还会用手工艺品的造型来表达丰富寓意,如传递幸福平安含义的中国结,传递喜庆气氛的窗花剪纸,可见传统图形不仅仅是平面化的图案纹样,还结合了工艺手法加以辅助展现。因此在参考传统图形时需要准确把握其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并结合现代审美与技术,以恰当的手法和工艺进行创新呈现,才能更好融入现代社会。

“悦然”系列借鉴传统剪纸,制作服装前先将剪纸图案数字化处理,然后用激光镭射工艺将表层面料雕刻成剪纸造型,最后和底层弹力网纱复合在一起。使用激光镭射技术,可以节约时间,降低手工剪、刻可能产生的失误,且剪纸图案可以完全数字化,机器制作的效果与手工制作几乎没有区别,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不失美感,这类传统工艺就可以用现代技术代替,借鉴剪纸图形设计图如图7所示。

图7 借鉴剪纸图形设计图Fig.7 Design drawing reference to paper-cut graphics

描金是一种源于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技艺,以黑漆或朱漆作底,用金粉在漆器表面勾画纹样,后来被广泛运用于瓷器以及家具表面的装饰。设计时用绘图软件描绘制出金鱼戏水图形,其中鱼和水的线条采用烫金印花来模仿描金效果,首先在烫金纸上逐步辊涂不同作用的助剂,使颜色层、电镀层和胶水层都附着在烫金纸上,然后烫印,一次性完成印花和烫金过程[14],成品既有鲜艳的色彩又有闪耀的金色,保持了面料原有的弹性,满足运动需求,借鉴描金图形设计图如图8所示。

图8 借鉴描金图形设计图Fig.8 Design drawing reference to gold tracing graphics

同样被借鉴的图形还有在设计领域常见的中国结,在此基础上设计就需要“独辟蹊径”。传统中国结是用一根线绳通过多种工艺技巧按照一定循环规则连续不断编织而成,蕴含着阴阳相合、生生不息的哲学思想。设计作品将立体的中国结平面化,首尾相接形成四方连续图案。在图案组织构成中,四方连续图案可以向四周不断重复延伸,无限扩展,适合大面积印花,同时用弹性面料制成绳子编织成传统中国结造型作为运动内衣的肩带,与平面图案相呼应。由于在编织过程中需要发挥的技巧和创意很难用机器取代,因此仍采用手工制作的方式。由此可见,现代技术并非“灵丹妙药”,应当有选择地使用。借鉴中国结图形设计图如图9所示。

图9 借鉴中国结图形设计图Fig.9 Design drawing reference to Chinese knot graphics

3 结束语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到,作家诗人要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15]。随着中国文化自信的增强,基于传统文化的设计创新从自发传承进入到了自觉弘扬的全新时代。本文研究了借鉴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方法,包括先探索后“转码”,传承的同时不忘创新,有选择地使用现代技术。并以“悦然”女子健身服装系列产品为例,用以上方法来指导设计实践,通过对传统色彩的借鉴、传统服装结构的借鉴、传统图形的借鉴,验证了方法的可操作性。在长期受欧美流行文化影响的健身服装领域,在女子健身服装中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一次大胆尝试,为充满自信、洋溢活力的健身服装注入源远流长,婉约含蓄东方风格,并希望籍此抛砖引玉,为设计师在借鉴传统文化元素时提供方法指导,方能“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猜你喜欢
设计图服装图形
让人心碎的服装
焊缝符号在机械设计图上的标注
设计图失窃案
西夏的“炮”设计图
西夏研究(2017年4期)2017-08-17 08:53:02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分图形
只存在于设计图上的虚幻建筑
找图形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