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华
制造业一直是世界大国、强国竞争的重要领域。在新工业革命时代,美、德、日等国都相继出台政策和规划促进制造业提升,中国也于2015 年5 月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这一纲领性文件,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行动方案,旨在使中国由制造大国成长为制造强国。其中,培育发展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行动之一。
学者们对单项冠军企业进行了一些研究。这些成果选择的关注点各有不同,包括单项冠军企业的发展模式与策略、单项冠军企业的绩效、单项冠军企业的市场领导力,等等。就单项冠军企业的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而言,王树华、顾丽敏将单项冠军企业的发展模式总结为技术引领型、市场驱动型、资源整合型等,认为单项冠军企业的发展要树立全球化视野,持续不断创新,利用顶级客户倒逼提升自我,塑造强大的企业文化,并注重适度的多元化。董静媚认为,当前中国亟需加快培育发展冠军企业,完善企业服务支撑,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提升融资服务水平,重点支持培育目标;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加强集群协同合作,开展创新能力建设。胡宇沁、孙莹、余琪从国际竞争力的视角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冠军企业,认为冠军企业应加强对资源的系统化整合,制定灵活且可持续的国际化战略,将重心放在技术研发上,增强自身品牌效应。就单项冠军企业的绩效研究而言, 刘诚达研究了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认为中国的冠军企业已初步探索出符合国情的快速成长路径,冠军企业在实施研发战略中需要注意资产规模增大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避免盲目的资产扩张。就单项冠军企业的市场领导力研究而言,许晖、王亚君研究了冠军企业市场领导力的塑造要素,包括价值跃迁、比较优势、市场先机,冠军企业需要遵循深度聚焦法则、成本控制法则、重点突破法则以实现冠军企业的目标。
前述文献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冠军企业的创新、绩效和发展状况。与此类成果不同的是,本文主要研究“十四五”之初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政策背景、发展现实与未来政策取向。
2021 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这一年及2022 年初,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推进“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制造强国建设。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构成了单项冠军企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发展的政策背景。有些政策直接影响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发展,有些政策间接与单项冠军企业发展相关联。表1(下页)列出了“十四五”初与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发展关联度较高的相关政策。
表1 “十四五”初与单项冠军企业相关的制造业发展政策
除此之外,中央还出台了其他关于制造强国建设和制造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也关联着单项冠军企业的培育发展。这些政策包括:2021 年7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公布的《5G 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21年7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1 年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 年)》;2021年10 月,国务院印发的《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2021 年1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21 年12 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国家标准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实施指南(试行)》等。这些政策和规划涉及“十四五”时期中国产业的发展、能源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
“十四五”初制定出台的关于制造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构成了“十四五”时期单项冠军企业发展的政策背景,这些政策都将程度不同地影响单项冠军企业的发展环境,也是我们思考“十四五”时期单项冠军企业发展路径的重要依据。
工业和信息化部从2016 年起即着手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培育发展。通过遴选考察,2017 年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54 家企业上榜;2017 年11 月,公布了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71 家企业上榜;2018 年11 月,公布了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68 家企业上榜;2019 年1 月,公布了第四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64 家企业上榜;2021 年1 月,公布了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90 家企业上榜;2021 年11 月,公布了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118 家企业上榜。截至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共计465 家。这些单项冠军企业主要分布在一些工业基础较好的东部沿海城市。拥有单项冠军企业较多的城市如图1所示。
根据图1 和政府部门发布的数据,不难发现:
图1 拥有冠军企业最多的20 个城市(单位:家)
第一,单项冠军企业较为集中的省份是山东、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其次是河南、湖北、上海、辽宁、陕西等。宁夏、甘肃、吉林、青海、广西、西藏、云南等省份的单项冠军企业较少。东部沿海地区、珠三角地区是中国单项冠军企业的重要集聚区,单项冠军企业密集度较高。单项冠军企业分布较多的城市主要包括:山东的青岛、淄博、泰安、烟台、潍坊、威海等,浙江的宁波、杭州、温州、台州、嘉兴、绍兴,江苏的常州、南通、徐州、苏州、无锡,福建的福州,广东的深圳、佛山、广州等,河南的郑州、南阳、洛阳,湖北的武汉、宜昌、荆州,湖南的长沙,江西的宜春,安徽的合肥。此外,还有西南地区的重庆、成都、绵阳和西北地区的西安。浙江宁波拥有的单项冠军企业居全国城市之首。
经济欠发达地区有些城市零星地分布着1~2 家冠军企业,如兰州、渭南、银川、海西、金昌、贵阳、遵义、德阳等。除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之外,长江中下游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等都是冠军企业整体实力较强的区域。
第二,经济的发展水平高低与城市拥有单项冠军企业的多寡有直接关系。江苏和浙江是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创造了全国约16%的国内生产总值,拥有全国34%的单项冠军企业。山东创造了全国7.2%的国内生产总值,培育了全国20%的单项冠军企业。浙江人口总量不大,但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大,拥有近20%的单项冠军企业。广东有点例外,人口规模较大,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多,但产生的单项冠军企业只占全国的7%左右。
不同地域分布的单项冠军企业各有特点。通用设备制造单项冠军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服装制造单项冠军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南部、环渤海地区;汽车制造单项冠军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环渤海的京津,以及湖北十堰、吉林长春、陕西西安等地;专业设备制造单项冠军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的宁波、上海、杭州、台州、苏州以及北京、徐州等市;铁路、航空、船舶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单项冠军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的常州、上海以及珠三角的广州等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单项冠军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钢、铝制品等金属制品单项冠军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的苏州、常州、南通等;医药制造、金属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单项冠军企业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集聚现象,而是零星地散布在若干城市。
第三,不同地区的单项冠军企业面临技术和人才缺乏、数字化程度偏低等共性问题。现阶段,中国单项冠军企业规模持续增长,市场持续占优,效益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一些单项冠军企业的技术持续突破,表现出较强的创新能力;有些单项冠军企业已进行数字化转型,智能化程度较高。但是,制造业在由大到强的跨越中遭遇到双重困境,面临着发达国家先进技术优势与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挤压。现阶段单项冠军企业核心技术“卡脖子”现象还普遍存在,一些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还不高;受制造业投入大、收益慢以及互联网、房地产、金融等行业对制造业挤出效应的影响,有些单项冠军企业对主业或主营产品的专注度还不是很强,企业创新要素、资源要素保障不够,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对制造业发展的重视等也有待强化。有些单项冠军企业虽然吸引到了一批技术管理人才,但如何留住这些人才,让人才无后顾之忧、安心在企业工作,成为不易解决的难题。此外,有些单项冠军企业散落在不算繁荣的县、乡镇或年轻的开发区,普遍存在产业配套不足等问题。 还有些单项冠军企业关键环节的工艺已成熟,却缺少熟练操作的工人,从而限制了企业创新。
单项冠军企业在地域上的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关联,其在行业上的分布对制造业基础和制造强国的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在德国,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中小企业能实现技术创新、创造专利和品牌,为德国带来大部分的出口产品。德国的“隐形冠军”企业也多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依靠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功,它们有着全球化的思维,始终做自己擅长的工作,获得了领先的市场份额,实现了最新的技术创新、最优的实践,在各自的产品领域及其服务的利基行业得到认可、受到尊重,成为全球的领导者。这些冠军企业,如世界上最大的生产运动画面摄像机厂商阿莱集团(ARRI)、国际性建筑和机械制造公司宝峨集团(BAUER)、世界上最大的酒花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巴特—哈斯集团(Barth-Hass)、专门生产汽车电机和电子驱动设备的博泽集团(Brose)等,都在各自的行业独领风骚。德国冠军企业分布在制造领域的众多利基行业,包括为大企业提供配件服务的行业。中国的单项冠军企业分布较为广泛,但主要集中在设备制造、计算机通信等领域,其细分行业分布状况如表2(下页)所示。
由表2 和相关调研资料不难发现:
表2 单项冠军企业集聚的行业(%)
第一,中国单项冠军企业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器材等制造领域。中国单项冠军企业集中的细分行业主要包括通用设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业,专用设备业,电子机械和器材业,金属制品等行业;集中在服务型、修理型的行业不多,主要是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建筑安装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业,土木工程建筑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主营产品技术密集程度相对次之的行业也集中了一定数量的单项冠军企业,如科技推广与应用服务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单项冠军企业行业的分布与地域分布有较高的关联度。客观上,单项冠军企业的培育发展除了受经济发展水平、技术、人才、资本等因素影响外,还与城市本身某种类型的产业基础有关。在通常情况下,产业基础好、产业链条健全、经济发达的地区更容易诞生单项冠军企业。在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就集中了较多的单项冠军企业,如杭州、宁波、绍兴、合肥、济南、青岛、烟台等地单项冠军企业已形成连绵成片状态,这些单项冠军企业大多依托城市原有制造业基础孕育而成。
第二,行业与企业属性影响了单项冠军企业的发展。在重型装备制造领域,有些单项冠军企业积累时间短、投资压力大,经营环境受政策变化和行业波动影响大,特别是该领域的民营单项冠军企业存在隐性且难以逾越的准入门槛,企业在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受行业和企业属性的影响,有些民营单项冠军企业虽然技术领先,承担着国家重要的战略任务,但在行业知名度、公平竞争环境,如争取重大专项、评优评先等方面还处于弱势地位,同样存在着融资渠道窄、资金成本高等民营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在一些行业,准入和许可制度对企业影响较大,构成了民营单项冠军企业难以逾越的隐性门槛。正因如此,一些单项冠军企业求稳求安,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动力不足,将企业做大做强的意愿不强。
第三,品牌和人才影响着单项冠军企业的知名度。受消费观念、市场信誉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些单项冠军企业的品牌投入不足。 有些单项冠军企业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公共环境配套较差,加之行业专业性要求特殊,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难以招聘,导致难以扩大再生产,生产能力受限;也有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配套困难,成本较高,团队很难稳定,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有些单项冠军虽然已经形成稳定的配套生态体系,产业链、供应链、生态链较为合理,但受地方土地规划、用地性质变化、产业发展方向调整等影响,被迫进行场地搬迁,以致员工流失,给企业和供应商、经销商等造成了损失。
促进中国单项冠军企业发展,应采取如下措施:支持民营单项冠军企业自主创新,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和项目;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推动各类服务产品的综合开发,加强对单项冠军企业的精准服务。
要支持单项冠军企业自主创新,通过立法、行政等手段,为其研发活动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鼓励单项冠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协同创新;支持单项冠军企业在工业“四基”领域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提高中高端产品的供给能力,摆脱国外垄断封锁,实现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服务制造强国战略。要鼓励民营单项冠军企业独立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支持其创造条件与相关机构联合进行重大科技项目攻关;通过技术改造等活动,促进单项冠军企业创新性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保障不同所有制单项冠军企业在技术开发、科技创新、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同等权利,在行业技术标准制定中保障民营单项冠军企业平等参与的权利;要将民营冠军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特别是在技术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装备技术产品列入政府采购范围。可降低单项冠军企业自主研发国产设备和技术的增值税,扩大国产设备投资税收抵免或退还的范围;引导金融机构为单项冠军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为其提供可接受的较低成本的融资产品;可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增加投资资本供给,增强单项冠军企业吸收外部资源推动管理与技术创新的能力。建立起政府诚信履约机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根据民营单项冠军企业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破除招标、投标中的隐性壁垒,给予民营单项冠军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和项目同等的待遇。此外,可按照项目工艺流程进行适当拆分,给民营企业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允许有实力的民营企业通过公平竞争牵头组织实施重大专项,更好地发挥民营单项冠军企业在实施国家重大战略中的作用。
要按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设计—产品质量—品牌的发展思路,激发单项冠军企业内生动力。可实施单项冠军企业“提品质创品牌”专项工程,打牢质量建设基础,持续提高产品可靠性、功能性、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实现企业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双提升,确保单项冠军企业主营产品在同类产品中有明显的质量优势。要引导单项冠军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强化品牌推广,创建品牌,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支持单项冠军企业应用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品质管理方法和质量技术,打造一批世界领先质量标杆,形成全球知名的单项冠军品牌方阵。要支持单项冠军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积极参与国际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掌握行业国际话语权;鼓励单项冠军企业集中精力,强攻主业,精于自身擅长的领域,不断深耕,努力掌握核心技术、核心工艺。要引导单项冠军企业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品牌意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比照世界标准,严格执行生产操作流程,从顾客细分、顾客需求出发,全员参与,对进料检验、生产过程、入库检验、出厂检验、售后服务等进行全过程监测管控,提升优质品率,降低不良品,减少服务差错,促使企业的产品供给更加高端化和多样化。
要引导单项冠军企业按需开展数字化应用和集成创新,建设数据仓,畅通企业内外部数据链,夯实企业数据智能基础;要推动单项冠军企业实施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行动和5G 应用创新行动,支持单项冠军企业参加国家的工业强基行动、工业低碳行动,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创造新模式、新业态,促使单项冠军企业在自身擅长的领域站稳脚跟,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要增强单项冠军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影响力,提高其定义产品和创设市场的能力、产业链和供应链整合和掌控力、创新溢出和危机救助能力以及行业责任履职力,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主导作用,推动其加速成长为综合实力强、国际影响力大的全球卓越企业。
要总结单项冠军企业在培育提升中的典型经验,指导其开展对标行动,推广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典型经验;可逐步梳理单项冠军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支持鼓励其条件成熟时进行兼并重组、资本运作,开展战略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产业资源,提升抗风险能力。支持单项冠军企业通过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建立海外工厂、收购海外优质企业、开展与海外企业及研发机构合作等多元化方式进行全球化布局;支持单项冠军企业参与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占据全球产业链主导地位,巩固优势,坚持全球化、高端化方向,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要推动国有单项冠军企业聚焦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领域,引导其对关系国家安全、国家命脉的关键环节、关键技术进行布局,以此带动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促进产业高端资源向西部、东北地区合理有序转移。
鼓励支持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吸纳单项冠军企业参与建设,引导单项冠军企业发展智能制造,帮助单项冠军企业进行制造装备联网改造,建设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突破发展中的瓶颈;推动单项冠军企业实现精益生产、精细管理和智能决策,实现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方向转变;推动单项冠军企业参与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支持其开发绿色技术、设计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引导单项冠军企业应用先进节能低碳技术装备,实施高耗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和再生资源技术装备改造升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扩大新能源应用比例和循环生产方式,实现再生资源产业集约化发展,在节煤、节电、余能回收利用、高效储能、智能控制等领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要建立单项冠军企业数据库,以有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市场份额居全国前列为标准,培育一批长期深耕产业链的某一环节或产品、产业链上牵动性强的链主企业。要加大力度研究开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服务产品,增加智能型服务产品供给量,打造一系列为单项冠军企业服务的智能型企业。要建立扶持基金,促使单项冠军企业专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做强、做专、做精。金融机构应为单项冠军企业提供精准、有效的金融支持,鼓励单项冠军企业在条件成熟时发行债券、上市融资;要为单项冠军企业引进高端人才提供政策支持,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实训基地,为单项冠军企业培训人才,持续提升员工职业技能。要建立“单项冠军企业直通车”制度,给大型企业定向推荐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应实时掌握单项冠军企业诉求,帮助其解决好用地、用工、用能等问题;行业协会应及时了解掌握单项冠军企业需求,为其提供可靠的法律咨询、信息共享、产品推广、专利申请、产权保护、广告策划、数字化转型诊断、数字化转型方案等专业化服务。
要推动各类服务产品的综合开发,推动单项冠军企业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可对单项冠军企业家、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组织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对单项冠军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用好惠企政策,增加服务供给,打造集政策推送、诉求收集、任务分办、跟踪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化服务平台,帮助单项冠军企业切实解决用工、用地、用能、产品销售等实际问题。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给予民营单项冠军企业在市场竞标、技术评比等方面与国企业同等待遇,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加有利的自主创新环境。要加强对单项冠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在知识产权执法和政策扶持方面给予指导和政策支持,为民营单项冠军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增强实力、获得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