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锡锦,1930年生,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人,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民间工艺美术家。新中国成立前参加工作,在神垕工作70余年。现任禹州市神垕镇钧瓷行业管理协会名誉理事长,曾任禹州市神垕钧瓷工业公司钧瓷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
几十年来,一直从事钧瓷的研究,参与了钧瓷恢复的全过程,不但对新中国成立后钧瓷的发展情况了然于胸,而且对古代钧瓷的发展历史也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并有不少新的发现,特别是在神垕镇境内的下白峪村首先发现了唐代黑釉花瓷古窑遗址,为钧瓷始于唐,在神垕境内找到了可靠的历史依据,陶瓷界认为是一次重大发现,并载入《中国陶瓷史》。同时,对禹州以外的钧窑,也亲临其境深入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材料。曾在国内和国际研讨会上发表论文,受到好评。
1998年4月6日,设计制作的《千秋辉煌双龙瓶》珍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
1999年1月,主编《钧瓷志》出版发行。2001年获得全国旅游商品交易博览会金奖。
2002年4月,主编《钧瓷赞歌》出版发行。
2006年,与其子苗长强用钧瓷材料精心打造的《长城鼎》陈列于北京八达岭长城北兵营门口。
2006年,与其子苗长强合著的论文《钧釉中的蚯蚓走泥纹》在《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一辑中发表。对钧瓷的工艺,又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掌握了大量的技术数据,破解了宋钧官窑釉料机密,将神垕唐钧花瓷窑址标本与钧官窑发现宋钧制瓷釉土送往山东硅酸盐研究所分析得出钧瓷为分相乳光釉结论,与中国古陶瓷专家刘凯民先生等合著的论文《唐代花瓷釉的本质及其与后世分相乳光釉的關系》在《山东陶瓷》第29卷第1期“钧瓷造型与窑变色彩”上发表;对宋钧官窑釉方进行大量研究与创新,其作品深受国内外藏家好评。C9F84658-55AA-4C32-BFC1-5F3F9983E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