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解读

2022-04-27 18:17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产地流通农产品

农产品产地市场是在农业市场化深入推进和农产品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生产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在具有较高商品率的农产品优势产区,为快速大批量集散农产品、稳定市场运行而建立的批发市场,以交易本地农产品为主,是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

《规划》出台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快速发展,2020年,粮食、油料、果蔬、畜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总产量约20亿吨,绝大部分进入流通领域,产销一体化不断融合,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各类产地流通主体快速发展,全国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交额2.93万亿元。农产品产地市场由自发分散向规范有序转变,由集散交易场所向复合功能平台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为龙头、区域性农产品产地市场为节点、田头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农产品流通协调机制,从规划、政策、工程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社会资本积极进入农产品流通各环节,形成了支持农产品产地市场发展的良好氛围。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认为,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产品产地市场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交易设施相对简陋、流通主体参差不齐、建设标准体系不够健全、市场运行效率较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较为突出。“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策环境优化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消费升级激发了更大的发展潜力,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提升了发展质量,新一轮科技革命注入了新的动能,全社会对农产品产地市场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提高,为农产品产地市场发展带来难得机遇。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顺应农产品流通发展需要,借鉴国内外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经验,结合我国当前农产品市场流通实际,制定了该规划,规划期为2021至2025年,并对2035年进行了远景规划。

清晰的引导定位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划》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旨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规划》始终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谋划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始终保持农产品产地市场发展与农业农村发展需要相适应相协调,科学布局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指导地方根据本地实际规划区域性农产品产地市场和田头市场布局,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和行业发展方向,推动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推进、同步实施,促进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为实现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提供有力的市场支撑。

构建了总体框架

《规划》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现状形势和总体要求,分析了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的现实基础,研判了“十四五”面临的形势,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提出“十四五”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总体要求。第二部分明确了重点任务,从“优化市场布局、补齐设施短板、提升运营效率、拓展服务功能”4个方面,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提高农产品产地流通效率。第三部分提出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的支撑体系,重点是从主体、技术、人才、信息、标准等5个方面强化发展支撑,集聚促进农产品产地市场发展的创新要素。第四部分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创新建管机制、优化发展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确定了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供需适配、组织高效、畅通便捷、安全绿色、保障有力的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初步形成覆盖农产品优势产区、衔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对接主要消费市场的农产品产地流通网络。一是现代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围绕粮油、果蔬、畜产品、水产品以及特色农产品,共建或认定40个左右“通达全国、世界知名”的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一批“功能完备、链接产销”的区域性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一批“减损促销、联农带农”的田头市场,推动形成现代化的三级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二是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仓储能力大幅提高,期现货交易规范进行,冷藏保鲜设施短板基本补齐,商品化处理设备自动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道路硬化、环保卫生等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应急保供机制基本建立。三是农产品产地市场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深度融入现代物流体系,依托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汇集产加销综合型企业和流通服务企业,支撑两个“三品一标”发展,打造10个行业知名展会,做强10个国家知名农业品牌,农产品产地市场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展望2035年,形成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与现代流通体系相匹配的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技术装备、经营管理、服务质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农产品产地流通环节损失率与发达国家基本持平。

明确了主要任务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指出,《规划》从“优化市场布局、补齐设施短板、提升运营效率、拓展服务功能”4个方面,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提高农产品产地流通效率。

一是优化市场布局。明晰了国家级、区域性农产品产地市场和田头市场定义和功能,阐述了各类农产品产地市场的建设条件,对粮油类、果蔬类、畜产品类、水产品类、特色农产品类等5大类26个品类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进行空间布局。

二是补齐设施短板。全面升级交易设施,创新市场交易方式,提升农产品产地交易效率。加快仓储设施建设,完善商品化处理设施,健全产地冷链物流体系,提高产品增值收益。强化市场公用工程建设,加强污染物综合处理,推进市场信息化建设,改善农产品产地市场经营环境。

三是提升运营效率。加快三级农产品产地市场联动发展,加强跨区域协同,实现产销融合互促。提升农产品产地流通服务水平,增强质量安全追溯能力,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效率和安全水平。培育国际市场竞争优势,融入国际农产品物流渠道,提高国际贸易服务能力,拓展发展空间。

四是拓展服务功能。引导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融合集聚发展,打造乡村文化传承载体,实现产加销、农文旅协同发展。发展农产品产地流通新模式,建立全产业链服务新平台,提升农业品牌新价值。统筹推进农产品产地应急保供体系和机制建设,确保农产品稳定供应。

有力的保障措施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快推进我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从以下3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一是加强支撑体系建设。从主体、技术、人才、信息、标准5个方面强化发展支撑,集聚创新要素。第一,提高农产品生产主体营销能力和经销商市场竞争力,注入发展活力。第二,加强产地流通技术研发推广,提升农产品产地市场发展质量。第三,建设产地流通人才队伍,促进农产品产地市场转型升级。第四,健全产地流通信息监测体系,增强信息服务能力。第五,完善农产品产地市场标准体系,提升产地流通标准化水平。

二是实施重点工程和重大行动。《规划》聚焦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谋划实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培育工程、农产品产地市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农业品牌提升工程、“菜篮子”产品应急保供能力提升行动、农产品产地流通主体培育行动、农产品产地流通标准化提升行动等7项重大工程和重大行动。

三是采取系列保障措施。为确保规划目标实现、任务落实、工程落地,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在组织领导方面,加强协调配合,统一组织规划实施,协调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題,确保目标实现。在政策支持方面,通过争取财政投入、加大金融支持和完善用地政策等措施,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扶持。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供稿)5BE6AFE0-9632-43F4-AA43-20E596E80FC6

猜你喜欢
产地流通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警惕“洗产地”暗礁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