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张子祎
生活在前门东区草厂四条胡同的侯雅明老人(左)与邻居在西打磨厂街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临汾会馆)参观
最近,北京前门地区西打磨厂街的临汾会馆迎来了新年的第一期文旅活动,皮影、京剧等传统非遗文化表演在会馆展厅内轮番上演。小朋友们在老会馆里了解京味文化的起源变迁,用自己手工制作的人偶在皮影舞台上讲述着角色的前世今生。
拥有400年历史的临汾会馆曾沦为大杂院,如今在清退30多户居民后华丽转身——东城区对其进行修缮保护,天街集团将其改建为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对外开放,并探索研学、演艺等文化业态。
它也成为北京前门地区会馆主题旅游线路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在会馆不远处,三里河景色怡然,这条改造后的河流从街巷中蜿蜒穿行而过,是北京老城的新晋“网红”打卡地。
作为“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 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为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提供了一份样本。
从文化遗产变为文化财产,是公益性质、企业归属的小型专题文博场馆发展的破题之道。
明清以来,北京成为各地会馆的汇聚之地,会馆为来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经商、寓居等不同目的的旅人提供食宿之便,将地方戏剧、方言、饮食、习俗等引入京城,滋养了京味文化包容、兼容、混融的特性,也是北京海纳百川、开放创新特征的源头之一。
随着会馆文化逐渐得以重视,有必要对会馆在历史上的演变发展、功能属性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其中包括对于前门地区会馆数据的整理、会馆修缮情况的记录、会馆名人轶事的收集等等。做好这些工作,对于文化研究和城市更新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在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诞生之前,国内仅有上海一家以会馆文化为主题的三山会馆,其展示内容以上海商帮文化为主,并不适用于北京会馆实际情况。在国内无类似可借鉴的经验情况下,展览内容设计一度陷入困境。为了能够提炼、归纳、总结北京会馆这一多角度、多层面的文化现象,筹备组多番搜寻资料,查阅大量史籍,梳理形成了完整的展示策划方案和科学严谨的展陈大纲,最终顺利通过了由北京市文物局领导和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论证会。
文化的挖掘,是会馆活化利用的第一步。如今对公众开放的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集中展示了北京会馆的产生、发展、辉煌、建筑特色、客地文化、科举文化、演剧文化等不同文化现象,并展现会馆修缮保护成果和再利用的有益经验。
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正式开馆后的第一位客人,是祖籍临汾的宋老先生。宋老先生不仅是临汾人,还是老字号六必居、红星二锅头创始人的后人,曾多次应临汾当地政府部门邀请赴临汾进行工作考察。得知修缮后的临汾会馆改建为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他十分激动,开馆第一时间便来到陈列馆,带来了很多历史资料与老照片,并写下珍贵的留言——“展示京城历史商帮文化意义重大,惠顾后人”。
陈列馆面向社会广泛开放,使得普适的文化知识可以惠及民生,实现区域性的特色文化的传播,汇聚了有“乡愁”记忆的受众,让他们在文化浸润中,深入感受到城市建设中“以人为本”的特质。更重要的是,通过挖掘会馆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会馆发展相关文旅产业提供了载体和方向。
在此基础上,临汾会馆适度塑造和引入文化业态,引领了会馆新生。
保护与传承是文化遗产活化的基本要义,其产业化利用需要结合文博场所的公益属性,以及归属管理单位的体制机制,我们把之称为合理、适度产业化。
临汾会馆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其建筑主体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如若打破其原有的建筑格局进行“大拆大建”,无异于将会馆的“原汁原味”丢失了大半;如果在产业化过程中,全部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商业塑造,那么在文化“复原”与呈现上,又面临着“大打折扣”的风险。
首先,产业化应尽量做到贴合企业实际,如从管理单位的业务范畴出发,研究业务间产生交集的方式方法。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从打造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的角色定位出发,开展中小学生课外研学活动;结合非遗文化打造特色活动,带动北京前门地区会馆主题旅游线路建设。
具体做法是,精准定位青少年群体,开展课外活动课程,提供“有声、有形、有感”的文化游览,目前已有近万人次的中小学生走进会馆,近距离参与实践互动。许多家长们都表示,在古朴的建筑院落中,更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氛围和魅力,孩子们也终于能脱离书本置身于“历史场景”中来学习和体验。
还值得一提的是,生态文化圈的设计十分重要。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是从前门地区整体保护与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设计相关文旅线路和产品的。
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灵活处理与相关文化业态的关系。临汾会馆东馆建筑的腾退与修缮改造工作,遵循了市区两级政府对于北京老城和前门东区的整体规划,并历经了多轮专家论证,符合整体街巷改造的设计思路和业态格局构建。
此外,在新冠疫情常态化背景下,还要着重关注疫情时代文旅融合探索。
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开展了云游前门、云游会馆、云游南中轴的系列直播和线上云课堂活动。其中,云游前门的新华社直播观看达到56.8万人次,点赞12.2万人次,云课堂单个课程点击量达千余次。这种数字化的传播方式,通过嫁接主流权威媒体,联动社会大众媒体,取得了良好的受众反馈。
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临汾会馆)外景
会馆利用的产业化发展想象空间还很大。在如今进行的青少年研学、文旅线路整合等多种开放运营实践的基础之上,还可尝试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出版文化专著……从文化遗产变为文化财产,是公益性质、企业归属的小型专题文博场馆发展的破题之道。未来,还将考虑以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为中心,构建会馆文化体验群落,涵盖演剧体验区、地方美食体验区、商业会馆文化体验区、祀神文化体验区、科举文化体验区等等,形成多元发展架构。各文化体验区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创建前门会馆品牌,形成以会馆文化为主题的精品旅游体验线路,打造融汇历史文化与现代创意的丰富业态。
总体而言,文化产业化既要保证其历史传承的延续性,又要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兼顾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
从旧址居民疏解腾退,到古老会馆再现原貌,埋藏在一砖一瓦中的历史印记再一次清晰可辨。无论是从地缘考量,还是从组织社群形式的人际关系网拓展开来,会馆的修缮和展示完成了历史文化意义上的情感链接,使得公众重新获取了对于乡土温情的感知和印象延续,这是会馆的重生。
在此基础上,会馆还要从重生走向新生。不仅要在百年的沧桑巨變中妥善保护和展示建筑遗存,更要关注如何在今时今日摸索出具备时代价值的产业路径,如何将会馆以新格局、新功能构建成为当今时代的新空间,如何通过传统的符号来孕育、产生、建立新的公共认知,衍生新的文化消费和景观。这是当下文化产业建设者们需要着力思考和破解的问题。
长远来看,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不仅需要企业主体在运营过程中不断探索,还需要政策制定者、理论研究者、实施推动者及流程监督者的共同努力。只有各阶层、社会机构、组织和个人都广泛地参与进来,丰富社会参与形式,保持历史活态,才能滋养文化无尽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