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正佼 何文亮
内容摘要:儿童是有潜在的社会意义和鲜明个性的群体。每一个儿童的校园行为都是其特定环境下的“应然”表现。校园生活中,他们之间会产生各种“相遇”:或融合,或对立等。教师应跳出知识传授本位的框架,构建道德生长的立体空间,因材施教,从而促进他们价值观的进一步完善与个性和谐发展。
关键词:客观印痕 主动优化 道德生长
在一个倡导民主管理、集中学习、自由与纪律并生的班级中,学生较能舒展自我的性情。也正是如此,教师总是在每一天里会与发生在他们之间各种不协调、各种矛盾不期相遇,这些“不和谐、矛盾点”或是来自于他们无法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或是来自于同学间相处的交际障碍、或是一种或明或显的偶然与同学、教师的抵触与恐惧”,或是陷入一种非正常的孤僻之中而不能自拔。笔者认为,面对这些“矛盾点”。不能简单视之,善待“错误”资源,体现了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教学艺术。这些正是进行再教育的契机,正是打开教育新局面的起点。在學生对校园生活渴望跟现实还存在着一定距离时,基于特定环境下的儿童立场,教师须要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转轨教育行为,实施创造性、针对性的教育行为,真正挖掘出优质的教育资源来浸润孩子。
一.对特定环境和背景下儿童客观状况的认识
儿童,从来不是抽象意义的,而是基于特定环境与背景之下的儿童。背景乃是作为唯一的生命从父母那里继承的遗传素质和基因。环境乃是孩子生活的乡村、社区、校园等。每一个儿童都是二者对其的“印痕”。有效的教育不应撇开他们成长的环境来“纸上谈兵”,而是应根基于他们现有基础上开展创造性的、针对性的教育行为。成长环境的分析和把握,也正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
1.移动互联网浪潮铺天盖地的袭来
智能手机、数字电视、微型电脑等现代传媒工具已经普及到每一个家庭,一机在手知晓天下事。人们对发生在不同区域信息的了解与获取的时间大大缩短。信息的载体之文字和图片、动画生机勃勃的交互式多媒体共同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形象时代。形象时代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信息处理速度加快带来的处理方式改变;二是“一心多用”,人们能同时处理互不相关的信息和内容,并在其中自得其乐。然而,“低头族”的蔓延正侵蚀着尚无自控和分辨能力的儿童群体。
2.留守、离异家庭的生活将会是常态化
笔者所在的学校位于区西北位置,是一所山区学校。这里的百姓主要收入来源依然是打工。为此也就产生了众多的各式各样留守家庭。有的是孩子的父母一起出去,儿童的成长则是由其爷爷奶奶来照顾;有的是父亲在外打工,母亲承担留守任务;还有少数的家庭因为种种关系而导致父母离婚。理想意义上的儿童生活是父母陪伴其身边,度过影响他们一生成长的童年生活。成员完善的家庭里的孩子的人格发育也会更强健。实际生活中,更多的孩子依然要在很长的时间里过着留守、半留守的生活。
3.乡村淳朴田园风光正逐渐消失
随着国家对二胎政策的放开,将会在短时间内实现人口基数的增长,另外跨区域私营经济向农村的新一轮进军,这些对土地的需求也急剧增长,这里几乎没有闲地。广袤的田野正在被住房、厂房所征用。原先乡村的丘陵、山林、沟壑等乡村面貌正被急剧的改变着。儿童的内心世界是充满了探索本能的,是具有诗一样的想象灿烂。当鸟语花香、田园沟壑、山林丘陵等原始风貌从他们的视野中渐渐消失的时候。那么也就是从某种程度上抹去了能激发他们无限想象和原始探索本能的自然因子,钝化了儿童整体的精神面貌。他们不得不转向电视、智能手机、电脑上来寻求和满足他们的“本能”需求。
4.校园课程实施将进一步排他性
目前小学阶段的教学重心依然大力学习语数外,强调对知识的传授与吸收。在这样的一种态势下,本来师资力量就很薄弱的农村基层学校再次面临着“一心语数外、无心恋其他”的窘困局面。音体美等艺术课程再次被“轻视”。乡村小学的艺术课程让语数外所挤占,每一门课程所承担的育人价值出现了偏颇发展、供给不均的局面。
二.透视:儿童“表面矛盾”的探究
儿童之间的各类矛盾,看似偶然,实际上是有着众多的前后复杂因素。家庭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大多数孩子的“特殊表现”均跟环境有着直接的深刻联系。家长和班主任应该透过表面现象来分析和把握其产生的原因。笔者以本班为例,根据这近一年半的研究发现,发生在他们之中的矛盾主要有这么几类:
1.惯养、溺爱孩子——孩子意志力薄弱,有较强的惰性
班级里目前依然有为数不多的学生无法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其中一个孩子是从一年级开始就过着全留守生活,其生活起居则由其爷爷奶奶负责,监护人疼爱孩子却无心无力来“经营”孩子学习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惯养孩子的现象。从小失去爸爸妈妈的陪伴的他,其思维能力也是极为薄弱,记忆力、理解力、意志力均出现严重的落后于班级平均水平。不难发现,正是从小失去了外在环境对其学习的监督,而让该生至今不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
惯养孩子不仅仅发生在一个家庭,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当家长因为处于疼爱自己的孩子而对他们的独立完成作业置之不顾时。这让孩子出现“一边倒”的形式——产生跟作业对立的局面。本班还有一个学生因为长期玩耍平板电脑而没有引起家长足够重视,致使孩子陷入平板游戏中无法自拔,其记忆力、基本的言语表达能力严重失衡。
2.无视、缺乏指导孩子对生活起码的解释和认识——盲目的模仿,缺乏分辨能力
班级里有一两个极为调皮的孩子,每天几乎都会在他们身上产生各种各样的与同学的“纠纷”。比如唆使周围同学做恶作剧,上课时向前边同学扔橡皮,教室里踢足球、小河里放农药,甚至是把动物的尸骨拿到教室里吓唬其他同学。该生的家庭生活环境给予了他更多的意想不到的,有别于其他孩子的生活体验。然而不管如何,该生家长没有能细心、留意孩子的一些做法,致使孩子在一定的时间里形成了喜欢恶作剧的习惯,这加大了校园教育的成本。
3.“大一统”教育方式容易与儿童产生默默对立——学生渐渐丧失学习和创新动力、兴趣
基层学校,一些教师没有转变育人观念,对待学生不写作业、学科成绩落后、同伴矛盾等现象往往采取简单的说教,甚至是粗暴惩罚的态度,教师的教育行为更多的时候是看到矛盾本身所带来的结果,而没有从指导策略和道德生长上做一番思考。致使学生往往劝而不服,听而不信。产生内心焦虑、逆反心理、自信心和动力机制不足,对教师和学校认同度低。长此以往。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渐渐丧失。
4.移动互联网游戏的无处不在——儿童学习道路上最大的诱惑
如今,智能手机、互联网进万家,无处不在的“低头族”时刻影响着身边的未成年人,当我们沉浸在手机互联网的乐趣中时,孩子却在一旁跃跃欲试的想强烈体验。当家长一有空时,孩子们就会拿起大人的手机如饥似渴的玩起来,无师自通,玩的天昏地暗,以至于他们的世界里除了基本的生理需要之外,就是手机和电脑的游戏。而这些交互体的游戏也在大幅度的侵蚀着他们的大脑思维,对抽象意义文字符号失去了基本的理解和识别能力,成绩大幅下滑。
三.基于儿童生长的再教育实践
再教育,是基于儿童发展现状基础上所采取的能促进兒童朝着整体“康复”方向走去的创造性的教育行为。这与浅尝辄止、大一统的教育方式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再教育是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学习的路径,是彰显儿童本真、促进儿童个性和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做法。是能有效善待班级各种各样“矛盾点”的不懈期待的动力。苏明在《懂你的孩子:唤醒潜能的秘密》中写道:“用柔软的眼神看待孩子,愿意为了孩子而改变,找出任何一种和他深层次对话的可能,那么您会发现身边的孩子,正开始学会微笑,那潜藏在内心的热情,也将会大大地发光,大大地发热。”[1]言外之意,能否开展有效促进学生成长的教育,一个根本前提就是对学生现状的准确把握和分析。
1.建设书香班级——高尚文化浸润儿童心灵
有一次,一个学生在朗读《雷锋的故事》一书时,特地说,老师您看这段话,哎,那时候雷锋过的日子真是的太惨了,雷锋的故事真是太感人了。我看他那认真真诚的表情,我知道,雷锋的故事打动了孩子的心。“打动”那一刻的开始,真教育、真学习就发生在他们的心灵了。心灵在那一刻就敞亮了。于是我用笔记下了这一个难能可贵的细节。并放大效应:用优雅高尚的文学作品来滋润孩子的心灵,用动人心扉的故事来启迪孩子的思想,让孩子的生命浸泡在经典文化的“怀抱”中。基于这一认识,我创造性的开展了以下“再教育”:
(1)善用班级黑板一角
学生在班级黑板的一角上每人写下一句名人名言或者是唐诗。每写必读,必读必有分析。每天早晨,全班就来诵读一遍,然后由值日班长,也就是抄写的同学来为同学们做一个简单的解读。长此以往的坚持点滴学习,孩子的心灵之灯渐渐的亮了起来,他们的作文中,开始自觉的运用一些名人名言、诗歌名句。
(2)重大节日、纪念日,平时的表现,为他们朗读优秀故事
爱因斯坦说:如果让孩子聪明,就给他讲故事;如果想让他有智慧,就讲更多的故事。一个善于教化的优秀教师,总是善于将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事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营养因素与学生分享、讨论。包括历史上的重大纪念日,比如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在教室里以多媒体的形式以反映长征的图片、故事、诗歌、历史评价等步骤向他们展示了伟大的长征,之后我们开展了一周的长征故事诵读的活动。3月5日是学雷锋日,从这一天开始,我就为孩子们诵读《雷锋的故事》这本书。从苦难家史读到心灵深处可怕的一幕、苦海求生刀翻身得解放。我被感动,他们也被感动着。针对孩子们的一些平时的不良表现,我尽可能的多寻找、展示具有“医疗”效果的动人故事,让他们在听故事中有所启迪。
有时候我也会经常写一些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然后以叙事的角度编成故事读给他们听。一个个故事,正如春雨点点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也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
(3)读好书,写心得
读一本好处就是跟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孩子跟书交上朋友。“土耳其小说家欧汉-帕姆克在其作品《白色城堡》里有这样一段话,人生犹如单趟车旅,一旦结束,你就不能重来一次了,但是假如你有一卷在握,不管那本书是多么复杂和艰涩,假如你愿意的话,当你读完它时,你可以回到开头处,再读一遍,如此一来就可以对艰涩之处有进一步的了解,也会对生命有进一步的领悟。”[2]是的,阅读就是为了活着,基于儿童的成长,阅读正是为他们的生命打底色。每一天,我总是根据具体的上课任务,安排至少半个小时以上的读书时间。学生读,教师更要去读,与他们读一样的书。每周的一、三晚上的作业就是读书。并要求能够亲情阅读,读给身边的人来听。读与写还要结合,每周写出两到三篇的读书笔记。每两周进行读书笔记展示,评出班级里一些优秀的读书笔记。从而整体上提高阅读的积极性。读书浸润思想,写作架构他们的思维力。这不正是对“教,是为了不教”的实践诠释么?
2.师生关系真和谐——从善待一个个“错误”开始
“泰尔顿在《让学生都爱学习——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一书中提到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路径让我眼前一亮,从人的各种感官传递到大脑的信息,先要过‘自我系统’这一关,98%的信息都被屏蔽掉了,而‘自我系统’对信息的选择,直接与‘关系’相关。”[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进一步提升教育的品质和教学的质量。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一定是来自于教师发自内心的对生命成长的宽容和自信,自觉的加强教师“职业修养”。高素质的良好修养并非是在“一片风和日丽”中建立起来的。这其中一定是伴随着众多的发生在教室里、课堂上的各种矛盾。教师善于从“错误”的做法中来深刻反思和总结,发现“错误”的源头,提炼出同等情景下能产生教育效果的策略。日积月累,教师渐渐的积累了相关的经验。因此就能胸有成竹的从容面对孩子的各类问题了。
3.放大班级里的点点滴滴——让道德“生长”有根基
我们看待孩子很容易被他们身上那些所谓的弱点、缺点“俘获”。我们可能暂时难以容忍他们所犯的错误。这可能出于一种“人之常情”。但是,爱,就在生命的拐角处。在班级的集体的教育中,管理者尤其要打破常规,尝试采用反向策略——艺术化对待错误。用持续放大班级中的优点来增强班级的正能量,生成“精气神”。从而让他们一直持续的置身在一个有着很强的发展潜力的环境里。如,班主任坚持在班主任手册上记录发生在班级里的那些“闪亮”的点点滴滴。然后在班会上随时的向学生自然的介绍;每两周评选出“感动语文老师的学生”奖。以站在老师的角度来发现和扩大学生有益做法,从班里看似不起眼的细微处捕捉、发现和放大。让他们在自己的具体行为中看到自己的优势,肯定自己。从而让学生的道德建设有了根基。只有激发了学生真正的作为自己存在价值的潜能时,那么真正的教育才有可能发生在他们的心灵。
特定环境下儿童的成长不是一马平川,而是呈螺旋式的上升。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积极拓展育人资源,突破自我现有的框架限制,转变育人思维方式,让一个个有启迪、有润泽的“爱的拐角”逐渐撑起儿童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养》.常生龙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39.
[2]《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养》.常生龙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74.
[3]《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养》.常生龙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2.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江南实验小学;江苏省连云港市黑林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