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编辑专业阅读的五种方法

2022-04-27 00:44王景坤
出版参考 2022年2期

摘 要:编辑工作离不开阅读,采用专业的阅读方法,无疑可以提高编辑工作效率,提升图书内容质量。通读、线性阅读、点式阅读、版面阅读、检视阅读这五种专业阅读方法各自定义不同,其有机结合,为图书出版环节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在实践中,五种方法的运用和各自的工作重点存在差异。分析各方法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其相互联系密切,相互作用显著,共同促成编辑专业阅读。

关键词:专业阅读 通读 线性阅读 点式阅读 版面阅读 检视阅读

为达到有效的目的,编辑工作要使用专业的阅读方法。不同于读者常规阅读,读者以词组等字符群体的内容单位或意义单位线性连续地跳读,其视线的运动形态呈现线状跳动,读者阅读时的心理活动特点可以概括为“得意忘形”[1][2]。晋代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记载:“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陶渊明对爱读书、会读书的一种描写,同时也说明读者的常规阅读比较高效率的方式通常是只领会书中的精神实质,而不咬文嚼字。而编辑专业阅读则与之不同,涉及各个编辑环节。在图书付印样质检环节,各环节工作重点不同、内容有差异,编辑专业阅读过程也不同。

一、编辑专业阅读及其重要性

编辑专业阅读为出版工作的利器,具体包含五种阅读方法。编辑工作过程中对五种专业阅读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相应的工作效果。笔者将其分为通读、线性阅读、点式阅读、版面阅读、检视阅读分别进行介绍。五种阅读方法的交融和灵活机动,构成图书编辑工作的专业阅读过程,对于编辑工作能够产生提质增效等重要作用。

编辑专业阅读在“三审”过程中就已经体现出重要作用。初审是“三审”的基础,责任编辑的阅读工作要做到逐字逐句“爬格子”,采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把握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学术价值、知识的准确性,以及体例形式和文字表述;第二,评价书稿整体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三,提出修改建议。在复审环节,对书稿质量及初审报告提出的意见做出总体评价,并解决初审编辑提出的问题,另外复审的阅读工作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书稿的学术价值做出评定。终审要求对稿件的内容,包括出版导向、学术质量、社会效果、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等方面做出评价。终审的阅读工作要把政治导向检查列为一项重要职能,进行专项检查。[3]

除“三审”工作外,编辑专业阅读同样可以提高编辑加工、处理校样、付印样质检的工作效率。在不同环节对编辑专业阅读方法的灵活运用,需要时间的积淀和专业的指导。

二、五种阅读方法的定义

实践中,编辑专业阅读的五种方法作为一个整体运用。此处出于论述的需要,对五种阅读方法分别定义。

通读是依托编辑加工,以改正书稿中的错误,规范书稿体例为目的,采用边读边改的方式,体例、内容、形式等虽有先后但无所不包;或者运用于初审环节,全面掌握书稿情况。其特点为服务于编辑加工,匡正、修饰、润色,着眼于细微处,全局性的把握。其主要工作对象为编辑加工原稿和初审稿件。

线性阅读是阅读以词组为单位,线型地延展,最接近于常规阅读,但相对呈现出篇章化、片段化或随机性,以词组等字符群体的内容单位或意义单位线性连续地跳读,其视线的运动形态呈现线状跳动。其特点为以理解意思为目的,类似于读者的阅读,容易忽略与表意无关的差错。其应用于复审、终审和质检各环节。

点式阅读以字符等印刷符号个体为阅读单位,视线的运动形态呈现点状移动的特点,更注重内容的“形”而忽视意思表达,包括符号点、知识点、思想点,是出版工作者最基礎的专业阅读能力。符号点阅读是以单个符号为单位的阅读;知识点阅读是以每个发现的知识点作为编辑点的阅读;思想点阅读是针对一个完整的思想单元,以某个思想点为中心,循其思想关系的阅读。其特点是专业性、慢速度、合成式认知。其应用于复审、终审和质检各环节。

版面阅读是针对书稿每一页的内容整体及编排形式的阅读,以图表、段落、关键词语及书眉和页码等为阅读对象,其视线的运动形态类似于扫视。其特点是整体观、速度快,同时具有辅助性质。其应用于复审、终审、质检工作中体例形式类的专项检查。

检视阅读,即以检查出付印样中的遗留错误为目的,通过存疑、比对、联想、完善(脱离语境辨析或者结合语境析出),最终得出有效结论的专业化阅读方式。其秉持问题发现意识以及任务优先的原则,可采用暂时搁置或者前期处理浅表层问题的方法抵消其产生的干扰效应,将注意力集中于高理解度差错的析出和解决。特点是目标集中、高理解度、问题解决导向、后置性,多应用于终审和质检工作。[4]

在实际工作中,五种阅读方法的使用需要宏观的把握。对于编辑专业阅读工作整体而言,通读是基础,其余四种阅读方法起辅助作用。有编辑专家指出,一部书稿要通读两遍,这样才能打牢阅读基础。从定义可以看出,余下四种阅读方法各有适用场景和自身不足,需要根据稿件情况决定采用力度和时机。

三、五种阅读方法各自的工作重点

(一)通读的工作重点

通读用于编辑加工,注重匡正、修饰、润色,通常着眼于细微处,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改正书稿中的错误,规范书稿体例。另外,在初审环节,通常检查全部书稿,对书稿的政治性、学术性、体例、文字等进行全面检查,其主要阅读方式为通读。相对其他阅读方法而言,通读是需要较长的劳动时间的一种阅读方式,也是文案编辑和责任编辑工作主要采用的一种阅读方式,因而通读工作原则类同于编辑加工工作原则,即尊重作者,忌强加于人;改必有据,忌无知妄改;依据规范,忌滥施刀斧。基本的工作方法:先易后难(先捋顺序号再通读文字);先铅笔后红笔,以确保改动达意准确明了;以章为单位回头复查,理清思路,确保局部统一,同时待查项目留待统稿时解决;查找权威资料,逐一解决待查项目。

(二)线性阅读的工作重点

线性阅读以词组为单位,线型地延展,相对呈现出篇章化、片段化或随机性。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高效率地理解书稿中词语和符号等表达的意思,在字和符号的识别上具有模糊性和达意性。在复审、终审和质检环节,工作的高效率要求和相对清晰明朗的阅读环境,决定了线性阅读方法落实的有效性。线性阅读之所以类似于读者阅读,是因为它是以理解意思为目的的阅读,不拘泥于形式,编辑通过理解意思对内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等做出判断。它与读者常规阅读不同的是,线性阅读往往以篇章和片段等局部为一个整体,而且局部的抽取不以连续的阅读意愿为转移,依据的是问题发现意识。

(三)点式阅读的工作重点

点式阅读以字符为单位,点式移动,不关注视线转移过程中的意思,注意点在形式上。它是编辑的一项基本功,来源于校对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即在点校过程中,眼睛均匀地、有节奏地在符号上作短暂的停留,要看得准、记得清。[5]运用到编辑工作中的点式阅读,有专家将其分类为符号点、知识点、思想点的阅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针对单个符号的阅读,往往用于查看单位、符号,或者专有名词使用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局部一致性上;面对某一个知识点的阅读,往往重在发现和提出其中的知识性差错,以及表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思想点阅读以编辑在专业阅读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内容为节点,扩展阅读,往往以理顺局部思路为专业阅读工作重点。

(四)版面阅读的工作重点

版面阅读以图表、段落、关键词语,以及书眉和页面等为阅读对象,其视线的运动形态类似于扫视,主要用于对特殊问题的搜索以及版面格式的规范。由于版面阅读的宏观性和单一性视角,是五种阅读方法中所需时间最短、針对性最强的。因此,其适用场合和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首先,版面阅读不能用于理解局部或整体意思的阅读,在这种场合下,它是无效的;其次,一致性表达的规范不能完全依据版面阅读的结果,还需要结合计算机具体分析,以免遗漏;再次,版面阅读不具有叠加性,需要分项目逐次进行;最后,版面阅读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阅读方法使用,不能独立支持专业阅读工作。

(五)检视阅读的工作重点

检视阅读即以检查出付印样中的遗留错误为目的,目标集中,具有高理解度、问题解决导向,而且具有后置性,可以有效提高图书付印样质量。图书付印样质检,以检查者的角色浸入,多采用检视阅读的工作方法,发现书稿中的遗留差错,提高图书付印样内容质量。检视阅读是在多轮专业阅读完成之后的阅读,也可以说是为保证图书质量的最后一道阅读关,它的针对性更强、阅读目标更加单一化,阅读环境也更加明朗,对阅读结果的要求更严格。在检视阅读过程中应秉持问题发现意识及任务优先的原则,可以采用暂时搁置或者前期处理浅表层问题的方法抵消其产生的干扰效应,将注意力集中于图书付印样遗留差错的析出和解决。

四、五种阅读方法促成编辑专业阅读

通读是编辑专业阅读中最基础的阅读方法,是其余专业阅读工作开展的前提,任何一部稿件首先要经过责编的通读,通读要进行两遍,从而全面掌握书稿内容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内容安排是否妥当,并从政治性、科学性、书稿架构等大方向上对稿件内容进行把握。另外,图表和辅文的安排是否合理,语言文字表达是否符合要求,体例格式等细节也要有明确的处理方案。文案编辑工作中的通读对象是“齐、清、定”的书稿,少了大方向的把握和细节规划合理性的判断,重点放在边读边改,使之符合出版要求。因此,通读于其余四种阅读方法而言,是基础性的工作,有专家形象地比喻,没有经过仔细通读的书稿进入出版流程,就像做了夹生饭,后期弥补的代价比较大。

线性阅读最接近于读者阅读,以词组为单位线型地快速推进,重在特定局部的意思理解,忽略字、词、符号的表达准确性。因此,线性阅读的对象是通读过的阅读环境相对明朗的书稿,并且需要与点式阅读、版面阅读结合起来开展工作。另外,线性阅读局部阅读对象的选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依赖于编辑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专业阅读习惯的养成。不同类型的书稿,容易出现意思表达方面问题的局部存在差异,编辑工作经验可以有效提高线性阅读的针对性;编辑工作离不开专业阅读,专业阅读习惯需要定向培养,针对处于不同环节的书稿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提高阅读的有效性,这需要专业阅读习惯即自觉的养成。

点式阅读不重“意”而重“形”。它的阅读优势十分明显,就是目标明确,可用于抽查和排查符号点、知识点和思想点,而且作用效果显著。点式阅读的前提之一同样是“在通读的基础上”,没有通读工作做铺垫,点式阅读工作的效用大为降低。它的阅读劣势也十分显著,没有“意”的指导,容易机械化和脱离全局观。因此,点式阅读工作依托于通读工作,在实践中需要与其余专业阅读方法合力。

版面阅读是一种更为粗线条的阅读方法,迥异于传统阅读,将阅读中的注意力集中于图书的版面,例如书眉安排是否妥当、页面布局是否合理,重点关注图书的整体设计,做出宏观的判断。而且,使用频次较多,每一次注意往往只携带一个阅读项目。因此,版面阅读具有比较明显的单一性和目的性,阅读方法类似于扫视,阅读速度极快,要在充分通读的基础上使用该方法,同时要结合线性阅读、点式阅读,或者检视阅读等方法,否则无效。

检视阅读是在图书付印样质检中广泛使用的一种专业阅读方法。图书付印样质检在图书出版流程质量把关环节上的置后性质,决定了检视阅读目的的查漏补缺特性。其有效推进,同样依赖通读后较为明朗的阅读环境。一部书稿,经过三审和原稿编辑加工、二校和三校,最终进入质检环节,通常已经落实多轮专业阅读,浅表层差错基本已经剥离,因此,检视阅读剥离的重点往往是高理解度差错。高理解度差错是存在于图书付印样遗留差错中的,通常利用目前的技术手段无法有效识别,需要阅读主体,一般为图书付印样质检工作人员,使用检视阅读的方法析出的一种差错类型。高理解度差错的析出与检视阅读分别对应结果与方法。

综上,五种阅读方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和补充,共同为编辑工作提供专业的方法和手段,促成编辑专业阅读效力的最大化,保障图书内容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频.论出版专业阅读[J].现代出版,2021(1):16-23.

[2]万洪涛.从质检端数据看图书编校工作[J].新闻前哨,2021(2):124-125.

[3]孙晔.从图书三审制的实施现状反思各环节的功能定位[J].编辑之友,2017(3):74-76,80.

[4]王景坤.图书付印样质检实践中检视阅读初探[J].出版参考,2020(12):80-82.

[5]沈浚成.校对手册(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作者单位系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