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嘉庚 谢辉
摘 要:新时代主题出版的选题范围不断扩大,其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多元主体积极参与,融合发展开启了新征程。未来主题出版物将更具活力,与数字技术结合将更加紧密,与读者的反馈互动更加顺畅,这将成为未来主题出版转型发展的新起点。
关键词:主题出版 融合发展 数字化
主题出版活动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新时代主题出版的理论创新丰富了主题出版的概念与内涵,也让探讨研究主题出版特征性质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有别于以往同属于其他出版工作的一些相似属性,主题出版在基于实践探索当中,不断构建属于自身的出版体系,在选题范围上不再拘泥于党和国家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题材、重大理论问题等主题,而较多以贴近民众生活为基点,针对社会和国际问题来解读党和国家发布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复合型选题。开放式主题出版活动让参与其中的创作主体更为多元化,数字化浪潮成为主题出版重塑自身形态的转折点。
一、主题出版的理论创新
(一)主题出版已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出版新标识
主题出版已经成为拓宽出版内容的新概念,已经成为出版话语结构的新范畴,已经成为丰富叙事方式的新表述。主题出版的概念已经从最初的主题出版工程、主题出版工作深化为具有典型特征和独特作用的主题出版活动。主题出版物的内容范围也从最初的反映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节庆日等主题,拓展为研究、阐释、传播主流思想意识的出版物。从对外传播的视角看,主题出版也正在成为对外叙事的一种新的表述方式,与传统的文化走出去不同,主题出版的叙事方式主题更加突出、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内容也更加多元。核心价值观与主流文化相结合成为主题出版的主要路线,将传统主流的叙事话语结构打破重组,囊括时下新兴的流行文化,对接数字网络,展现融媒体的优势特长,从而聚焦个人视角,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来诠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类美好愿景,积极弘扬正能量,面向全球,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主题出版活动的突出特点。如今主题出版的内涵、外延还在不断扩大,逐渐做到自上而下、由点到面的全覆盖,涉及国家、社会的每一个层面。
(二)主题出版已经在议程设置层面增强了主动性与互动性
主题出版在其固有的时效性特质下,不断提升对时代话题的敏感度,与时俱进关注社会问题,在党和国家的层面上有战略布局的主动性,在文化传承和弘扬新知方面,以点带面,主动将民族命运与个人使命紧密相连接,成为人民深入理解国家政策方针的重要参考,继而成为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社会建设的互动渠道,尤其在媒体聚合的趋势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对话沟通成为主题出版的互动特质,主题出版活动以自身的积极主动带动全民阅读的热情互动,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构筑牢固的阅读社群。
(三)主题出版正在提供融合领域的范本价值
主题出版的内容、技术、营销具有多元性与复合性。主题出版包含的图书种类多元,图书内容的表达形式多元,图书的营销策略多元,这往往与其选题的复合性相关,在不断拓宽的选题边界层面上,主题出版活动做出了诸多探索,从最初的将各类图书的选题与主题出版选题进行融合,到现在各种类型的选题以主题概念为指导,以不同领域的视角看国家发展,看民族昌盛,一体化内容呈现的背后,是主题出版所展现出的包容性将各类别的图书选题进行融创,不论是儿童诗歌,还是文学小说,即使是金融科技,无不可在主题出版的工作下相互交融,呈现出主题出版内容的多姿多彩,其复合性也不断促进其多元性伸展,因为多种内容元素的融合,使得主题出版的呈现方式朝融合态势发展,联合线下各种形式的出版发行构成主题出版的新业态。
二、主题出版的实践探索
(一)主题出版的选题范围在不断扩大
进入新时代,出版事业积极投身于文化再创、文化传播的伟大事业當中,此时的主题出版成为出版行业践行“二为”的首要驱动力。主题出版起始工作,也逐渐从宏观视角的选题策划,转变为出版行业的各个分支领域对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繁荣、民族团结的观察与思索,主题出版此时呈现出的包容态度是前所未有的,选题内容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科技文化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国家意志类等类型的内容,而是出现了新“选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领导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合创新的新型复合型选题。[1]复合型选题是主题出版工作不断探索实践的成果,在汲取以往主题出版物的出版经验之后,复合型主题出版摆脱单一主线说教式的内容呈现方式,以多维度叙事的方法,围绕时间主线发展进行内容创作。如浙江教育出版社的《红船起航》以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团泊的春天》等,试图一改往日主题出版物在大众心中严肃、枯燥、内容单一的刻板印象。也出现了由“小切口”入手的泛主题出版物,如《100个产业脱贫帮扶故事》《秀儿——“时代楷模”黄文秀》,从人民群众的一言一行,精神面貌来折射出改革创新浪潮下的中国巨变。这种以小博大的选题,充分参照了市场竞争态势,以市场需求为主导,满足读者的精神文化需要,描绘出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美好愿景。一种向上、向善、向好的民众诉求在泛主题出版物中被恰当地表达出来。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运用严谨的逻辑思维与学科领域的“专、精、特、长”,来研究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解决国家战略决策所遇到困难的学术主题出版,以及就主题出版论出版发展的理论主题出版类型。
主题出版选题范围不断扩大,造就了主题出版物的繁盛之姿,吸引着众多的新闻出版工作者、出版单位、团体组织参与其中。集思广益、求新求全成了主题出版的新特性。2014年8月中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后,传统出版向多种媒介融合方向上发力,融媒体也成为主题出版发展的创新方向。其中一大特点就是运用新兴技术完成融合出版。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重新定义着出版物的传播载体、传播媒介。主题出版的融合发展首先为知识服务带来了新契机,首先就是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党员小书包”APP,是一款集学习交流、考核测评、新闻推送于一体的党政学习类软件。“党员小书包”的出现满足了党员群体渴望加强学习以助成长的愿望,特别针对党员队伍的年轻化、高学历化,不断优化操作功能和实时界面,致力于党的思想理论数字化传播与学习。“党员小书包”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拓宽了出版工作者运用新兴技术于主题出版的眼界,对于只是将主题出版物的数字文本化的“搬运工作”有了更多启迪。此后中宣部推出以物联网、大数据为技术基础的“学习强国”,掌阅科技开发的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悦读器”,都是主题出版转型知识服务的优秀代表。主题出版融合新兴技术的表现形式上,以电子书为代表,具有“小、快、灵”的特点,为确保主题出版的内容实时性,许多主题出版读物都随纸质书赠送电子书以及音频或者通过扫描纸书上印制的二维码来获取。同时,“纸质书+视频”的呈现方式逐步进入大众视野当中,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追寻者”融合出版项目,采用的就是纸质图书融合纪录电影的形式。除此之外,AR与VR技术也被应用于主题出版打造沉浸式阅读。这一转型意味着,主题出版在融合发展当中,进一步对接更为年轻化的社群,更加关注“新一代”主题出版的受众培养。
(二)主题出版物的创作方式发生变化
当出版业倾心投入到主题出版时,主题出版物的体量不断增大,根据《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主题出版工作的通知》,各地区、各部门、各出版单位精心组织上报主题出版选题2232种,其中图书选题1934种、音像电子出版物选题298种。[2]主题出版工作越来越受到出版行业的重视,致使主题出版工作不断开创新型主题出版的创作模式。首先在出版社内部,各大出版社在管理层级、部门设置方面,开始成立有关主题出版工作领导小组、单独的主题出版编辑部或者主题出版发行中心,以期更好地开展主题出版工作,集中精力办大事。以人民出版社为例,该社设立了主题出版中心,下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红军文化两个分中心,针对不同的选题进行资源整合,约请作者,完成出版物的生产发行。[3]标志着主题出版的创作方式发生了变化,出版社将主题出版工作作为单独的出版品牌进行运营,开创新的平台,投入更多的物质资源、内容资源、人力资源来完善主题出版的创作体系,不再单独依靠普通编辑部门的选题策划、组稿编輯,这是出版社内部体系架构的改变促使创作方式的改变。相比于出版社内部体系的“单兵作战”,跨社联合出版也为主题出版创作指明了新方向。2021年6月由中国编辑学会主持策划组编,人民邮电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等15家中央级出版社共同打造的“中国科技之路”丛书正式发布。该系列丛书共15卷300余万字,以科技强国为主题,充分反映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科技发展的辉煌历程。“中国科技之路”丛书系列卷帙浩繁,内容精湛,每一卷均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主编,直接体现出主题出版的现实性和必要性,由对应专业领域的科技类出版社出版,并以文、图、音频、视频、AR相结合的全媒体方式呈现。由此可见,主题出版创作方式的变化正在孕育一批批优秀的主题出版作品。
(三)主题出版的融合能力正在增强
2020年面临疫情大考,为打赢新冠疫情阻击战,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决心,出版行业也联合起来为抗击疫情而努力,表现在疫情之下主题出版对于选题、作者、技术、平台的要素聚合力不断增强。以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为例。该书在疫情发生初始阶段,就及时开展了选题申报工作,三天的时间完成了电子书的试读版上线,是优秀编辑与专业医护人员以及线上平台通力合作的结果,这样的出版速度彰显危急关头主题出版工作的聚合能力。各行业之间的壁垒被打破,联合起来加速了抗疫主题出版的数字化进程,网络发行也成为主题出版工作的常态。2020年1月末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倡议数字阅读行业共同战疫,得到了咪咕、掌阅、阅文、得到、喜马拉雅、蜻蜓FM等近百家数字阅读平台及数字出版企业支持[4],抗疫主题的有声书、电子书实时上线。
主题出版不仅整合了行业的技术资源,在人才资源管理方面,还吸纳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完成主题出版工作。尤其是作者资源,越来越多的优秀作者参与到主题出版当中来。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更加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从事主题出版工作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有从事出版工作所必备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媒体技术,为主题出版的时代创新做铺垫。
(四)主题出版的生产主体日益丰富
以从事主题出版的不同类型出版社为核心,辐射整个文化产业链,联合新媒体行业,完成主题出版的创作主体集群化、集约化。主题出版的工作初期,社科类的出版社全心全情参与其中,如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等。这样的一批出版社集中对党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集结出版,同时自身具有较好的主题出版资源,对国史、党史、革命史、军史有清晰的梳理,率先走在主题出版前列。同为社科类的国家级出版社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中信出版社,完成围绕党和国家的主题出版工作的同时,就文化主题出版做出了诸多贡献,也为后来的地方出版社、城市出版社依据地域文化完成主题出版提供优秀范例。本着“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强国”的指导方针,一大批优秀的科技类主题出版物进入大众视线,也是科技类出版社齐心发力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走近地球之巅》,通过VR技术进行三维地图展示,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我国科考团队如何完成青藏高原和珠穆朗玛峰的实地考察,彰显我国建设生态屏障的决心,从侧面展示我国科技实力。教育类、经济类出版也结合自身领域特色,利用社会热点完成借势论事的主题出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新知。少儿类出版社在主题出版方面一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三观”坚定爱党爱国的信念,起到童书育人的作用。以苏少社为例,疫情期间出版了“童心战‘疫·大眼睛暖心绘本系列”,通过聚焦于不同家庭的抗疫感人故事,以儿童的视角看世界,帮助、引导儿童认识危机、应对危机。相对于各类型的出版社,大学出版社开展的主题出版强调学术性,对主题出版活动、主题出版的理论建设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
除此之外,主题出版的融合态势也让各数字出版企业参与其中,掌阅科技、QQ阅读、微信读书等,在实现主题出版物网络首发的过程当中起到重要作用。相比于参与制作主题出版的主体,对主题出版物的发行宣传工作,有了新鲜血液的加入,“两微一端”“两微一抖”新闻媒体平台在主题出版的营销宣传体系当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以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为例,广西人民出版社于2020年6月30日举办了黄文秀系列图书发布会及阅读分享会活动,并通过央视频、广西云APP、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网站、广西视听移动客户端等在广西日报社广西云发布厅进行全程同步直播,又于当天下午上线学习强国APP《实播中国》栏目,使该活动的受众面覆盖至全国。[5]与此同时微博也上线话题为“追寻文秀足迹,接续文心秀行”短视频,为出版单位进行主题出版宣传提供有力借鉴,各出版单位也相继开设了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力求以最快的速度保证主题出版的时效性,同时也拓宽了参与主题出版的创作生产主体范围。
(五)主题出版成为文化走出去的可行路径
2013年9月和10月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开展至今7年时间,主题出版成为国外了解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制度的主要路径,主题出版的走出去对于构建国外出版市场,增强文化自信起到了重要作用。主题出版物的国际影响有目共睹,最具知名度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被多语种翻译全球发行以来,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突破千万册,该书被秘鲁总统库琴斯基、印度共产党(马)总书记西塔拉姆·亚秋里等政要摆在案头,也被脸书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视为必读书目。[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让全世界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明白中国梦,共筑世界梦。除此之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浙江大学出版社的《“一带一路”读本》、福建人民出版社的《摆脱贫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受到各国读者的密切关注,展示了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主题出版走出去的成功路径有迹可循。参照中国出版集团的海外发展模式,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出版集团旗下的中译出版社就与匈牙利罗兰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和科舒特出版社、印度普拉卡山出版社、英国里德出版社、罗马尼亚罗奥出版社、斯里兰卡海王星出版公司、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孔子学院和芝戈亚出版社、突尼斯东方知识出版公司等16个国家的出版社共同建立国际编辑部。[7]主题出版要走出去首先要具有国际视野,成立海外编辑部的两层含义,一是本土化战略,要了解当地的民众渴望什么样的主题出版物,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我国主题出版;二是通过对当地人才的吸纳,完成多语种主题出版的发行宣传,重新定义主题出版的创作者,外国作者也可以为主题出版做出贡献。同时多媒体主题出版依然是着重发力点,以央视剧目《最美逆行者》为例,在海外一经上线,好评如潮,让世界看到了真正的大国力量,展现了中国的抗疫决心。
三、主题出版的展望
(一)内容导向:面向更加广泛的读者群体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少年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青春力量,新时代主题出版应该关注少年儿童成长,尤其是新一代少年儿童,受到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等科技及设备影响较大,通过网络渠道获取信息的速度是以往纸质阅读的成百上千倍。鉴于少年儿童身心发育尚未成熟,认知有限且自控力不足,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主题出版在帮助青少年儿童树立正确价值观、进行爱國主义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近几年,针对少年儿童的主题出版物也可谓“多姿多彩”,诗歌图画类的少儿主题出版物如《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中国有了一条船》《流动的花朵》等。不论是在内容方面还是表现形式上,都要注意以少儿视角来看待事物、问题,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强调同理心的同时,又不能失去内容的活泼与灵动,“小故事,大道理”“启智增慧”成为主题出版在儿童主题出版读物上的策划目标。对于文本读物,少儿绘本的主题出版物因其更具趣味性、生动形象,更受少儿欢迎。接力出版社自主策划和推出的“少儿万有经典文库”品牌系列中的《资本论(少儿彩绘版)》、《共产党宣言(少儿彩绘版)》一经上市就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很难想象让少儿轻松读懂《资本论》与《共产党宣言》是多么大胆的想法和创意,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巧妙的比喻,解释什么是“资本”、什么是“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要放弃优越的生活去为工人们的利益而斗争,通过看似不能理解的现象,引发阅读兴趣,由浅入深阐释深刻的道理。除此之外,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联合北京大学出版社策划“伟大也要有人懂”系列图书,其中的《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毛泽东》让少年儿童学习认识到,现如今的美好生活是伟大革命者们流血奋斗而得来的。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少儿主题出版系列读物当中得到很好的传承。同时为应对网络文化的冲击,更好地深入少年儿童的生活当中,面对少儿读者,主题出版物要能吸睛凝神,才能做到培根铸魂,因此主题出版物选择融媒体形象与营销创意相结合。以苏少社为代表。苏少社和中图云创专业团队合作,依托5G新技术,打造“童心向党·百年辉煌”书系。让少儿读者在虚拟现实的立体光影中,感受党和祖国的伟大征程。还有专为少年儿童建立的知识服务平台——小凤凰FM,旨在立德树人、启智润心,做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出版物。
(二)生产环节:更加注重读者与用户的阅读体验
未来的主题出版选题范围将不断扩大,参与主体愈发多元化,覆盖面更广泛,主题出版物的市场反馈将成为主题出版的关注重点,尤其集中在对于读者与用户的阅读体验上,主题出版所代表的公共话语体系也因此而转变,对接维护年轻化的读者群体,将成为主题出版工作的核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1年8月27日在京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10亿用户接入互联网,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8]面对10亿互联网用户的庞大群体,主题出版要有及时有效的应对方法,关键在于对受众目标信息的精准采集。主题出版作为出版工作的重要分支,仍然要参照出版行业在数字化转型当中对于受众群体的考量方法。针对受众进行调研,以往的主题出版物存在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忽视受众的反馈,且对读者受众不进行细分管理。也是由于最初主题出版物主要用于学习教育,有一定的对口输出输入,但如今的现状是几乎所有出版社都参与到主题出版当中来,而相应的所有人都开始“选择”自己认可的出版社和主题出版物。尤其是当注意力经济向传统经济规律发起挑战后,主题出版也应该实时关注社会热点、阅读趋势、数字技术的应用,对读者受众阅读方式的改变有开放式的调查研究。首先从受众的阅读习惯入手。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更多阅屏网民需要相对精简的知识讯息和较为通俗直观的表达,这是碎片化阅读的底层含义,也是数字化阅读的外显特征。其次是对阅读群体的划分,群体划分不仅仅是年龄、性别、社会阶层的传统大类,还要针对移动电子设备种类、信息获取方式、信息关注度等互联网社会的参与程度来考察。这就需要编辑从信息采集阶段就能够熟练运用数字技术如5G、大数据来完成社会调研和受众社群的分类,从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审定、复制发行、售后反馈等出版步骤,结合采集信息,完成及时的修改和主题内容方向的把控。主题出版物的呈现方式也将更为强调线上线下的深度结合,不再拘泥于简单的“纸质文本+”的复合形式,以“影、视、听”为主逐渐向构建沉浸式环境的主题阅读转变。诸多优秀的主题出版物本着“主题出版也能讲故事”的宗旨,在发行的同期完成音频的录制,上线喜马拉雅FM、咪咕读书、云听等平台。而主题出版的影视表达因为其直观的表达以及视觉刺激,似乎更容易让受众获得新鲜感,也更容易接受进而取得成功,如纪录片《大国崛起》《这就是中国》《航拍中国》等就是很好的案例。更进一步的沉浸式阅读体验,目前实施的较为成功的结合体仍然是VR、AR的立体影像呈现。当然其他形式的沉浸式主题体验也有自身的闪光点。以纪念长征主题游戏《前进之路》为例。这款游戏将长征历史故事和卡牌玩法相结合,让玩家在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以新视角了解革命历史与精神。游戏一经上线就在 “TAPTAP”游戏社区、哔哩哔哩游戏中心收获了不少玩家的好评。[9]主题出版物发行进入市场后,要采取及时获取反馈的方式来完善主题出版工作,组织线上社群,针对出版物内容和技术应用方面的事宜进行实时记录,在下次主题出版工作展开时弥补不足。
(三)“双效”收益:更加注重“双效统一”的节奏
总的来看,虽然主题出版的发展趋势整体向好,但“高峰”时有“高原”不常有的现象很是常见,且“高峰”仍然集中于大社、大家之手,诸多中小型出版社仍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与主题出版。这就导致主题出版空有口号、内容泛泛,且同质化严重。这其中的主要问题是,出版社在领导管理层面上对主题出版的关注度仍然不够,存在认知不到位的问题,但是随着2018年底,中宣部颁布的《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在针对图书社会效益的考核标准上实现量化分析,将社会效益列入出版单位开展工作的考核标准。诸多出版单位也开始意识到出版社会效益的重要性。新时代推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效统一”刻不容缓,社会效益的本质代表了出版工作对传播知识文化的正向影响力。出版工作是否能引导读者的心理积极向上,提升民族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主题出版物恰好能够满足对正能量的传播,确保人民群众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切合出版传播工作的社会意义。将做好主题出版工作与完成社会效益考核相结合一定是未来出版单位的重点工作方向。
主题出版物的发行工作上,“双效统一”的宣传引导的方式也将成为一大重点,要做到叫好又叫座,必须摒弃主题出版就是要“高高在上”的僵化思维,接地气、暖人心才是根本,以社会效益为主导的主题出版内容一定能有較好的经济效益。以近些年上映的主题电影为例,《我和我的祖国》《中国女排》《长津湖》等,让主题出版工作者意识到要将主题出版作为出版品牌进行运营,打造经典IP,尤其是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宣传发行工作,宣传方式上与网络平台、短视频平台加强合作,注重媒体效应,打造媒体矩阵,推出主题经典,做到“影、视、听”、AR、VR等一种内容的多元化展示。让读者受众有极大的兴趣参与到主题出版的阅读活动当中来,并汲取积极的社会反馈,如集赞较多的评论,收获较多关注的读后感、观后感,并将其作为发行后期宣传工作的核心出发点,在互联网平台以第三方视角的观察、设身处地的同理心,来感染和打动观众,真真正正做到主题出版“双效合一”。
参考文献:
[1]韩建民,熊小明,王卉.新时代主题出版的发展思考[J].出版广角,2019(4):24-29.
[2]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关于发布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的通知[EB/OL].(2021-08-27)[2022-02-08].https://www.nppa.gov.cn/nppa/contents/279/76852.shtml.
[3]胡在东.主题出版图书的精品化路径探究[J].出版广角,2020(9):60-62.
[4]谭旭东,王海峰.防疫抗疫主题公益出版与中国担当[J].出版广角,2020(24):10-14.
[5]罗敏超,张凡.地方社主题出版如何叫好又叫座?——以广西人民出版社主题出版宣传为例[J].出版广角,2021(23):54-57.
[6]卢泽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全世界都在学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1-29.
[7]关玲,杨韵莟.“一带一路”主题出版发展探讨[J].出版广角,2019(21):20-22.
[8]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我国网民规模超十亿[EB/OL].(2021-08-27)[2022-02-08].https://news.cctv.com/2021/08/27/ARTIAQ8bIAmQ68Vs88OMHnRa210827.shtml.
[9]指掌方寸间重走长征路:《前进之路》亮相[EB/OL].(2021-07-08)[2022-02-01].https://new.qq.com/omn/20210708/20210708A06P9B00.html.
(作者单位系北京印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