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雅顺
绘本因其精美的画面和有趣的故事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内心的观念、情绪投射到绘本故事中,在共情的过程中获得启发,学习知识。因此,将绘本作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载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弱化他们的抵触心理,让学生坦然接纳性知识,学会悦纳自己、保护自己。
精选绘本,制订课程计划
国内外性教育绘本琳琅满目,但并不都是能拿来用的。根据性教育的敏感性、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国内外文化差异等因素,我确定了选择绘本的原则:1.符合我国的文化观念;2.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3.契合课程的辅导目标。遵循以上原则,我精选尺度恰当的绘本作为素材,最后形成了小学高年级青春期性教育绘本心理课的课程计划(见表1)。
设计趣味活动,开展教学实践
1. 追溯生命的起源,激发感恩之心
“你们曾问过父母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吗?得到了哪些答案?”“垃圾桶里捡来的。”“充话费送的。”“石头里蹦出来的。”……在轻松愉快的对话中,我们开启了生命溯源之旅。我创设“神奇飞船大冒险”的情境,带领学生开启《神奇的生命之旅》,借助绘本故事《小威向前冲》,让学生了解生命孕育的过程,感受生命的神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故事的其他内涵:认识到自己就是冠军,树立自信心;了解生命来之不易,学会珍爱生命。
《满带爱与祝福的生命》的课堂则充满温情。我邀请共情能力强的学生朗读绘本《生命可以看见》,学生结合声音和图画,感受妈妈在分娩过程中的痛苦和坚强,了解到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满带爱和祝福的,提升自我价值感。共读绘本之后,小菲泪流满面,追问了解到,她的妈妈正在孕育第二胎,她目睹了妈妈怀孕的艰辛,情难自禁。受此启发,我布置了课后作业:与父母交流,了解母亲在怀孕过程中身体的变化、心理历程和一些特别的经历。令我惊喜的是,第三次课,小菲制作了图文并茂的课件,为大家深情讲述了“妈妈的二胎历险记”。通过分享自己出生的故事,学生对父母的养育心存感恩。
2. 了解自己的身体,培养认同感
借助《我们的身体》和《身体的秘密》两本绘本,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身体。我事先按性别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参考绘本完成学习单《身体使用说明书》。完成学习单之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讨论,我则巡视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在他们需要时为他们答疑解惑。最后,我引导他们总结,学生表示,他们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性器官和其他器官一样重要,它们的存在是正常而自然的。通过这节课,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一定的身体保健知识,保护身体的意识得到了加强。
《我是女生/男生》一课则在认识身体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探讨男、女生的生理差异,通过共读《乳房的故事》和《小鸡鸡的故事》两本绘本,学生认识到男女有别,学会尊重彼此的不同性征,不拿性征開玩笑。
3. 探索青春期变化,增强自信心
《注意!你的身体有重要更新!》一课聚焦青春期身体的变化。学生小组阅读《身体里的荷先生和荷太太》,这种共读的学习方式能化解尴尬,让学生在安全、轻松的氛围中深入了解青春期身体的变化。通过交流,他们发现青春期的变化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消除了内心的恐慌,坦然接受身体的各种变化。我还趁机引导学生尊重这些变化,不拿变化开玩笑。
在学生接纳身体的变化之后,我还引导学生打破性别成见,悦纳自己的性别角色。《无价之姐/哥》这节课以《无价之姐》这一流行舞蹈作为课堂暖身活动,快速点燃学生参与的热情。通过阅读绘本《奥利佛是个娘娘腔》《纸袋公主》,让学生自主探究男生或者女生是否有统一的性别标准。结合绘本与现实,引导学生破除性别刻板印象,了解兴趣、爱好、性格等不应是某一性别独有的,帮助他们强化性别平等观念,学会悦纳自我、尊重他人。
异性交往也是青春期教育的重要部分。《亲爱的,那只是友谊》一课借助《萨琪有太多男朋友》一书,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异性交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关系。在读到萨琪有很多男朋友时,我问:“书中的‘男朋友’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异性之间也有纯洁的友谊。我顺势列举了几个异性交往的情境,让学生辨析情境中当事人的行为是否恰当。通过讨论,学生能更好地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
4. 学习性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我的身体我保护》一课结合绘本《不要随便摸我》和美国How To Tell Your Child机构制作的视频《Child Safety Lesson(儿童安全课)》进行教学。学习完这些后,我设计了制作“爱心圈”(见图1)和“防性侵安全盾牌”(见图2)两个活动。
“爱心圈”用来表示身体的不同区域可以允许哪些人触碰。“爱心圈”有三层,最里面一层是“隐私部位”,只有自己可以触碰,特殊情况下,可以让父母或医生检查;中间一层是“其他身体部位”,比如拥抱、牵手等,可以写上亲人和好友的名字,但前提是这些人给予自己安全感;最外层是“一般社交接触”,即握手、搭肩等,可以写上普通朋友的名字。学生完成后,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并汇报,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不去触碰别人的隐私部位。
“防性侵安全盾牌”包括“识别坏人”“五种警报”“建立爱心圈”“自护秘诀”“其他”5个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填写不同类别的盾牌,学习和巩固自我保护知识。学生完成后先在小组内分享,如果方法得到小组大部分成员的赞同,组长就用水彩笔“点亮”那个“盾牌”,然后在全班进行分享。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预防性侵害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我深知儿童性健康教育不是一两节课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渗入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中,我会继续探索合适的性健康教育方法,让健康的性知识、性观念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