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善勇 赵红若
(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医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2型糖尿病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该疾病发病率较高,治疗时间较长[1]。这一疾病的病因与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等有关。2型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病,会产生视力下降、眼底病变等症状,还会加大患者产生中风的风险。故在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让患者血糖值趋于平稳。常规治疗方式是使用长效胰岛素对患者实行治疗,具有一定的降低患者血糖的价值,但安全性相对较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我院在使用长效胰岛素的基础上通过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方式对患者实行治疗工作,效果较佳。基于此,研究以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分析联合长效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治疗干预的临床价值,报导如下。
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98例,收治时间(2020.10-2021.10),将患者采取Excel软件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常规组49例,其中男性患者为25例,女性患者为24例,年龄:56-79(64.39±5.24)岁;病程:1-10(5.62±1.35)年。联合组49人,其中男性患者为26例,女性患者为23例,年龄:55-78(64.27±5.47)岁;病程:1-10(5.59±1.28)年。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对医护工作以及研究工作知情,并能主动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均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参与研究治疗工作。
纳入标准:①患者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②患者接受治疗时无并发症。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清晰。④患者治疗依从度以及护理依从度较高,能积极配合医护工作的开展。⑤患者年龄在55-80周岁之间。
排除标准:①患者伴有精神疾病,或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障碍。②患者为运动员,或从事运动有关工作。③患者伴有心脏病或肾脏病等重大脏器疾病。④患者近期接受手术治疗干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⑤患者伴有酸中毒疾病。⑥患者对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存在过敏症状。
常规组:接受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50051;规格:3ml:300单位/支)治疗。治疗方式:注射治疗,每日睡前将药物注射至患者腹部。初始计量为9U/天,后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以及血糖情况,及时调整用药计量。
联合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使用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二甲双胍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3371;规格:0.85g*20片/盒)治疗。治疗方式:口服。计量:0.85g/次,tid。
两组患者均适当运动,并辅以饮食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①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治疗效果,显效:患者血糖基本稳定,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有效:患者血糖有下降趋势,无明显并发症;无效:患者血糖未见下降或有上升趋势,或伴有严重并发症。总有效率为显效效率与有效效率之和。总治疗效率越高,治疗效果越佳。
②血糖水平: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两组指标均越低代表治疗效果越佳。
③并发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低血糖、体重增加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越低治疗效果越佳。
治疗效果:联合组明显较高,(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 (n/%)
血糖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联合组明显较低,(P<0.05),见表2。
表2 血糖指标
并发症:联合组明显较低,(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 (n/%)
2型糖尿病是较为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之一,指的是除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特殊类型糖尿病外的糖尿病病症,多发生于成年人中[2]。该疾病的发病原因较为多样,主要因素是患者体内β细胞功能产生障碍,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导致患者体内血糖指数不能合理下降,进而产生血糖升高等情况[3]。一旦患者产生糖尿病,就会产生多饮、多食、多尿症状,导致患者体重减轻情况的发生。除此之外,患者体内代谢情况产生异常,极易导致患者产生疲劳乏累情况。但是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通常情况下只有经过健康检查后方能察觉其患有该疾病。故当患者产生乏力、口干、感染不愈合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积极接受治疗工作。
常规糖尿病治疗方式为使用长效胰岛素治疗,该治疗方式能对患者产生较长时间的治疗工作。在睡前对患者实行胰岛素治疗干预,能为患者提供较多的胰岛素,满足患者的设计需求。并且,经过注射治疗方式后,药物能沉淀在患者皮下组织中,起到稳定降糖的作用。除此之外,在使用长效胰岛素治疗的过程中,合理控制注射位置,应注重定期更换注射部位,并起到稳定患者血糖,减缓患者肥胖的症状。但是在使用该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较多的并发症如低血糖、肥胖等,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患者的临床症状。因此,应建议在对患者使用长效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降糖药物一同治疗,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文章以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联合用药治疗方式对患者产生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联合组较佳,(P<0.05)。说明对患者使用长效胰岛素与降糖药物治疗后,治疗效果较佳,其原因如下。研究中使用的盐酸二甲双胍片是较为常见的降糖药物之一,也是临床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降糖药物。在长效胰岛素注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口服降糖药的治疗方式能提升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并减轻患者身体对胰岛素产生的抵抗能力,有利于提升患者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同时,在联合治疗下,长效胰岛素与降糖药物共同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的血糖,改善患者的症状,故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联合组较佳,(P<0.05)。说明对患者使用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方式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其原因如下。盐酸二甲双胍片是糖尿病常见药物之一,该药物能用于2型糖尿病疾病的治疗工作,尤其是针对肥胖、高胰岛素的患者,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还能有效减轻患者的肥胖情况,并能控制患者的血症。因此,使用该药物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
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联合组较佳,(P<0.05)。说明对患者使用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安全性,其原因如下。使用长效胰岛素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将胰岛素沉淀至患者皮下组织中,能长效发挥胰岛素的作用,并能对患者产生较为稳定的干预效果。但是,在使用胰岛素注射的过程中,应严格注重胰岛素的注射位置,否则患者可能会产生肥胖等情况,影响患者治疗安全性。因此,在注射胰岛素的过程中,治疗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联合口服降糖药的治疗方式能提升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减少患者身体对胰岛素产生的抵抗作用,并促使其能更好的吸收葡萄糖。盐酸二甲双胍片的应用还能对患者体内胰岛β细胞产生较强的刺激作用,增加胰岛素的释放量。但是,该药物在应用的过程中,还产生一定的局限性,仅能应用于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的合成患者中。因此,患者接受联合治疗的方式,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能维持患者血糖指标的稳定性,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应重点观察患者禁忌症状以及注意事项。对于伴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无法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药物,对于全身营养状况严重不佳的患者,不能使用该药物,对于合并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眼底病变等患者无法使用盐酸二甲双胍。同时,患者不能是既往伴有乳酸性酸中毒疾病,防止牛患者产生产后低血糖症状。运动员慎用重组甘精胰岛素,其原因是该药物属于肽类激素药物,会对运动员产生较大的刺激性,影响其运动能力。糖尿病中伴有酸中毒患者不能使用重组甘精胰岛素。合并感染症状的糖尿病患者不能使用该药物,并且,如果患者误餐或者未经运动锻炼,导致低血糖症状发生,则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反应能力以及注意能力产生影响。
除此之外,患者的用药计量均应谨遵医嘱进行,否则如果胰岛素使用过量,就可能会导致患者血糖低下,甚至严重时还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影响。同时,轻度低血糖疾病患者还能通过口服葡萄糖或者含糖类食物对患者进行弥补,并及时调整患者的用药计量,通过运动、转变膳食结构等方式改善患者的低血糖情况。如果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昏迷、癫痫等功能性障碍疾病,应对患者使用葡萄糖等改善患者的低血糖症状,促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复发率较高,因此,在治疗全程,应持续性指导患者摄入碳水化合物,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密切关注,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复发率。
综上,对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长效胰岛素以及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方式,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指标,并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故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