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欣(CHEN Xin)
(沈阳市骨科医院检验科,沈阳,110000;Department ofLaboratory,Shenyang orthopedic Hospital,Shenyang,110000,China)
创伤骨科为治疗骨科创伤性疾病的科室,股骨、髋部、胫骨、上肢骨折为常见的疾病[1]。在接受手术治疗后时发生感染的风险较高[2]。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常规指标可较好的反映机体的感染情况,可用于创伤骨科患者并发感染的预测[3];D二聚体(D-dimer,D-D)及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等指标为反映机体凝血功能的指标,创伤可激活机体的凝血功能,并且引起的应激反应可加重血管内皮的损伤[4]。本文利用上述指标对创伤骨科患者并发感染的预测,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1.1 一般资料 以2020.4 ~2021.3 收治的280 例创伤骨科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均接受手术治疗;受伤至入院时间24 h 内;入选病例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排除标准:合并血栓性疾病者;病理性骨折患者;存在出血倾向者;近3 个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者。依据患者是否发生感染降患者分为感染组(n=113)和未感染组(n= 167)。未感染组年龄23 ~65(44.41 ±7.23)岁,男性98 例,女性69 例,病程(15.32 ±2.38)h。感染组年龄22 ~67(45.05 ±7.31)岁,男55 例,女性58 例,病程(15.17 ±2.26)h,两组年龄(t=0.958,P=0.338)、性别(χ2=0.512,P=0.474)、病程(t=0.701,P=0.483)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收集患者术前、术后血液样本,检测血沉ESR(DC-100 血沉仪);CRP(免疫比浊法);D-D(Syamex CA 7000 血凝分析仪);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1.0 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用χ2检验。计量资料(±s)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血沉及血常规指标(表1) 两组术前ESR、WBC、中性粒细胞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ESR、WBC、中性粒细胞水平升高,感染组ESR、WBC、中性粒细胞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
表1 两组血沉及血常规指标水平比较
2.2 两组D-D、CRP 水平(表2) 两组D-D、CRP 水平术前未见差异(P>0.05);两组术后D-D、CRP 水平均升高,感染组D-D、CRP 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
表2 两组D-D、CRP 水平比较
CRP 是一种急性反应蛋白,其在感染期可迅速升高,是临床鉴别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然而相关研究指出手术、急性排斥反应等因素均可引起CRP 水平的异常升高,故单独应用CRP 诊断感染性疾病可能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相关报道指出,利用血常规指标、ESR 配合CRP 诊断感染疾病可提升预测的敏感度。本文结果显示术后两组患者CRP 水平均升高,表明手术应激可引起CRP 水平升高,感染组患者CRP 水平高于未感染组。
创伤性骨科患者发病后,骨结构受到破坏,可诱导机体的炎症因子大量释放。炎症介质的释放可激活凝血及纤溶系统,引起D-D 水平的升高[6]。本文结果显示术后患者D-D 水平升高,感染组患者D-D 水平高于未感染组,笔者推测感染组患者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风险较高。D-D 此前多被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的早期筛查,已有研究证实,骨科患者术后发生血栓患者的D-D 水平高于非血栓患者。D-D 诊断血液高凝的阴性预测值较高,有助于排除血栓性疾病。因此怀疑患者发生血栓风险较高时,应动态监测D-D,便于及时诊断。ESR、WBC 及中性粒细胞等在炎症病变时其水平呈升高的趋势,本研究中感染组患者术后ESR、WBC 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表明上述指标可用于感染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