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绿色发展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和动力。其后不久,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反对奢侈浪费,鼓励绿色出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仅需要国家攻坚克难的决心,也需要我们每个人脚踏实地的行动。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平凡事日常事做起,践行简约适度的科学生活方式,让低碳理念融入衣、食、住、行、游等方面,树立起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一
党的十九大以来,江苏积极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在生态环境保护、能源结构调整、生活方式转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应认识到,当前服务业和居民生活消费污染和碳排增加,环境承载和处理负担加大。随着城市化水平和居民收入的上升,全省服务业和生活消费领域的能耗和排放正在出现双高增长。与十年前相比,服务业和居民生活领域能源消耗分别增长了86.6%和69.6%,年均增长分别为7.1%和6.1%,显著高于全省总能耗的年均增长率。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从2010年的29.17亿吨,增加至2018年的44.03亿吨,涨幅达50.9%;城市垃圾清运量从2010年的1017.1万吨,增加至2019年的1809.6万吨,涨幅达到77.9%。服务业和居民生活消费已经成为污染和碳排放增速最快的领域之一。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普遍提升,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光盘行动”、“禁食野味”、“绿色出行”等理念渐入人心,垃圾分类在全省多个地区及大中小城市顺利推行。然而,调查数据显示公民环保所存在的“知易行难”的问题。一般来说,公民环保行为存在场景差异,家庭活动中践行度最高,工作场所次之,公共场所最差。环保行为以律己为主,缺乏影响、监督他人的意识。生态环境行为实践多出于责任感和从众心理,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大部分受访者将自身生态环境行为实践的原因,归结于社会责任感和“大家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这造成了公民在生态环境行为实践中缺乏主动性、互动性以及“知易行难”的问题。
当前,我们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上取得了成效,但依然面临一些来自观念、文化、习惯的挑战,居民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仍需加强。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存在,部分地区、部分群体对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认识不足,不配合垃圾分类、餐桌严重浪费、攀比性消费等“文化惯性”行为依然可见,因此居民的低碳生活理念仍然需要加强。引导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政策工具箱”内品种相对单一。
二
转变生活方式,需要理念先行。将绿色发展理念真正融入行为规范中,倡导和推崇一种生活新时尚,构建绿色生活方式,必须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人文效益兼顾。
充分认识绿色消费是消费的升级版。绿色消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际和代际之间的公平性、共生性。绿色消费维护发展的可持续性与人的生存的可持续性,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倡导人们追求生活的质量。现在提倡“低碳生活”,决不是一种社会发展水平倒退的现象。其实,绿色消费并非消费不足,而是在保证我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低碳生活决不是降低我们的生活品质,更不会导致消费的不足。低碳生活最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整体利益。低碳消费、低碳生活方式是一种现代化生活的价值追求,某种意义上说,是绿色的更高质量的美好生活。
客观认识扩大内需与奢侈消费之间的区别。自然资源并不是无限使用的。不顾社会发展现实条件和生态承载力而盲目消费,只会导致出现生态环境的诸多困境。只有正确处理扩大消费与可持续消费的关系,才能引导社会形成科学消费、循环消费、绿色消费的模式。至于无节制的奢侈消费,是一种脱离现实生存环境与合理需求的消费方式,它以享乐、挥霍为特征,使人们对物质与能量的消耗最终增加到自然界无法承受的程度,既有害于自然生态,也有损于健康。营造社会生活新时尚,实质是在全社会大力倡导适度消费,让绿色消费更有意义。
三
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低碳化,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在生活消费品、社会生活运行载体(工具)上提供可绿乐绿的供给支持,又要在头脑里搞建设,树立思想自觉,更要在行为习惯、行为规范上进行制度的“他律”。
全周期强化有关政策引导。政府的大力引导和制度的有力保障是实现绿色生活方式的“有形”抓手。要结合各地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建立绿色低碳产业准入机制,编制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提高产业准入的环境门槛。充分发挥企业在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中的主动性,将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融入产品设计、生产和企业文化中,让绿色成为生产端、供给端的“显色”和底色。积极支持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深化污水处理费征收改革,根据“成本—收益”原则,合理制定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健全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按照产生者付费原则,更加科学地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发挥价格机制对节约用水的积极作用,完善城镇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在社会生活层面,要推行可操作、可计量、可持续的“激励”举措。从设立碳普惠公共服务平台,到试点能兑换生活用品的“垃圾银行”,不断创新机制,引导广大群众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加快在全社会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全方位宣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强化对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居民主动转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进而形成节约、低碳、绿色、适度的生态生活新风尚。充分发挥党委政府促进生產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引导作用,宣传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支持和培育相关环保组织。充分发挥社区在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中的能动性,结合“4·22地球日”和“6·5世界环境日”开展环保宣传、进行主题文化表演、派发宣传材料等,广泛开展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宣传,促进公众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充分发挥学校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中的重要性,通过课堂开设环保课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增强更多青少年、大学生对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认识。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区域现代化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陈伟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