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惠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到腊月了。人们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往年,腊八一过,左邻右舍就开始忙了。他们把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白面磨好了,胡麻油榨回来了,炕也烧得火热火热的,就等着在外面漂泊了一年的孩子们回家。
腊月十五一到,孩子们陆陆续续都回来了,平常寂静的村庄这时连麻雀都高兴地从村东的屋檐飞到村西的屋檐下,仿佛天使般挨家挨户地宣布—年来了,年来了……
在外一年的孩子们扛着大包小包的孝心涌向通往家的路上,恨不得把城里的好东西和对亲人的思念都搬回家。乡亲们的笑容也灿烂起来了,炊烟似乎也比平时浓了些、黑了些,那是因为家家户户都在厨房忙碌啊!
腊月二十三送完灶神后,年的气息就更浓了。家家户户就开始炸油糕、蒸年馍,有条件的还要杀一头养了半年多的猪。在老家,猪的命运就是为了年而来到世上的。如今虽然杀猪的人家少了,但只要有一家杀了猪,就会给对门二婶、后院三叔和隔壁五爺送上一碗肉。现在生活好了,不存在吃不饱的问题,日子天天像过年,人们虽然不太喜欢吃猪肉,但世代继承、沉淀为乡风民俗的传统还一直在延续着。这种“远亲不如近邻”的和谐理念似一幅春景图,让乡下的年有了回归怀旧的味道……
对联是绝对少不了的,一年三百六十五个日子是多么漫长,但总算平平安安地过来了,这个时候,总得祝贺一下,贴一幅平仄对仗的春联就是最传统的抒情方式之一。在故乡,当把春联贴到门上的时候,则意味着过去一年的结束和新一年的开始,更传递着我们对生活小小的祈愿:平安、幸福、如意、健康和丰收。
腊月的红盖头一被掀开,年的味道就在忙碌和期盼中越来越浓,直到除夕夜晚的爆竹声和春节晚会喜庆的旋律响起,新春就款款向我们走来……
今年,政府鼓励就地过年,我只能面对故乡的方向,举一杯老白干,遥祝家乡亲人身体健康,祖国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