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宪
2021年12月6日,美国政府宣布将不派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但美国这个想给北京冬奥会“添堵”的招儿,除了让中国老百姓觉得“呵呵”外,也全然没了始作俑者臆想中的“一呼百应”。
12月9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宣布已收到国际奥委会发出的参加北京冬奥会的邀请,并已接受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同日表示:“不应该将北京冬奥会议题政治化,尤其是一些将体育政治化的做法‘微小得仅有象征意义。”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美国这一套“挺没劲的”?因为它和奥林匹克精神相悖。这种精神,按《奥林匹克宪章》的解释,就是“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奥运的最高目标是要通过体育活动,把世界上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凝聚在一起,相互交往,增进了解和友谊,进而达到世界的团结、和平、进步的目的。
世界也期望奥运会更纯粹、更精彩。12月2日,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北京冬奥会休战决议,173个国家参与共提,创下近几届冬奥会休战决议共提国数量新高,这也体现了各国支持北京冬奥会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良好政治意愿。
美国的做法如果对比其自身历史,那就更“没劲”。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时任美国总统到现场观看了开幕式。十几年过去,是什么使美国变得这般小家子气?有人说,这源于一些美国政客“目光之浅、见识之窄、虚火之旺”,热衷于政治操弄。但中美间的时移势易,似乎更是答案。
今日之中国,已令美国的战略焦虑“爆棚”。一些美国政客嘴上说着“不搞新冷战”,但冷战思维愈发强烈,逢中必大力打压。美国放着本国人权问题一大堆束手无策,多年来又在世界各地惹来多少人道主义灾难,如今却试图以莫须有的人权谎言给北京冬奥会“添堵”,有用吗?
当然是无用。这不仅因为美国已心有余而力不足,更因为中国拥有足够宽广的胸怀和足够坚韧的定力。
北京的心是开阔的,欢迎世界各地冰雪健儿前来竞技,也相信运动员们最终收获的不仅是好成绩,还有真正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
最后,借用中國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的一句话:“你来,或者不来,北京冬奥会就在这里,必将取得成功。”
(摘自《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