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秋意
习近平总书记说:“‘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何弘与尚伟民共同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粮食,粮食》把治国理政这件头等大事写得风声水起又荡气回肠。全书用十个篇章42万余字从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着眼,以粮食进化历史、生产历史与人类发展的关系,中国各时期粮食政策、与粮食相关的重大事件为背景,以我国粮食核心区建设、生产技术进步、粮食生产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主线,从粮食问题出发,基于个人经验、溯及民族记忆,让人获得了许多与粮食相关的知识,更深入地理解了粮食与社会变迁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密切关系,是一本生动的粮食读本。
从茹毛饮血到刀耕火种,人类的发展伴随着粮食的进展。本书开篇从古人吃什么说起,作者用大量的篇幅讲解五谷杂粮的起源,从麻、黍、稷、麦、菽到稻、黍、稷、麦、菽的区分,知识性与史学性的解读,看到祖先们是如何把粮食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择。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中,读者既能读到豫北民俗“端灯盏儿”的童趣,也能读到战火中南宋时闽浙士兵因为吃不了小米饭,而使很多人活活饿死的奇事。
本书几乎是给每种粮食都立个小传,涉及它的原产地、进化、引种、特性以及它们在当今粮食中的地位、用途等方面,让读者对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粮食、蔬菜等食品有了更深的了解,令人亲切又陌生。在讲述这些农作物故事时,作者并非直接以史料加工,而是从现实切入,叙述中再引经据典,巧妙地插入历史典故与典籍记载,既有历史感,又增强可读性。作者站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上,纵横捭阖,书写了从起源到进化,从人类脚步的不断探索到各种农作物种子被带到世界各地的文明进化脉络。
看我们熟悉的红薯是怎么引进来的。1492年,哥伦布从新大陆将红薯带回西班牙,随后,再由西班牙扩散到世界各地的殖民地。1593年,明朝商人陈振龙看到薯藤随栽随活,收成又高,就冒着犯罪的危险,在吕宋(今菲律宾)以高价买到红薯藤数尺编入藤篮,躲过海关检查,把红薯引入家乡福州。从此,红薯在福建扎下根来。另有农史学家梁家勉先生的《番薯引种考》中写到东莞人陈益从越南引种红薯,红薯也就成为我国东南红土带“民生赖以食”“旱潦凶歉赖以生”的主要食物,后来随着移民迁徙的脚步而走向大江南北,为无数平民带来了福音,为社会稳定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吃了吗?”曾经是中国人使用最广泛的一句问候语,这简单的三个字,背后隐藏着国人对饥饿的本能恐惧与担忧,也揭示了“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的国泰民安的最根本的规则。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温饱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得到解决,我们现在已很少听到不分场合“吃了吗?”的问候。人们的热门话题是节食、减肥,为体重超标、肥胖带来的健康问题烦恼。
然而,回望历史,粮食问题一直深深镌刻在民族记忆中,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本书以史料揭露出极端饥饿下的人性。在粮食丰足的今天,我们已很难想象到饥饿是什么状态,而在明朝崇祯末年,由于自然灾害引发的全国各地战乱不断,导致大范围的饥荒、食人之事屡见不鲜。有人把自己卖到市场上,当供人食用的肉,被称为“菜人”。读到此篇章时,让人不寒而栗,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勿须多言。
农不出则乏食。农业的兴衰,关乎百姓生活,关乎国家命运。纵观历史,数不清的民变战乱皆由饥荒而起。无农不稳,无粮则乱,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给出的结论。正如作者在本书的前言中所写:“搞好粮食生产,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保障粮食安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根基。从这个意义上讲,以文学的方式反映粮食生产问题,是文学工作者为决胜全面小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的具体实践和文学承担。”
本书第一作者何弘,曾长期从事文艺评论及文艺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在作品立意、主旨提炼、框架结构设置、语言锤炼等方面有深厚的文学功力;另一作者尚伟民,则有过多年的农业科技记者经历,积累了大量关于河南粮食生产的资料,多次获过国家和省级新闻奖项,对粮食生产、科研一线非常熟悉。两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通过扎实的采访与资料收集,书中各章节都写得妙趣丛生,颇具可读性。
《粮食,粮食》看似在书写一粒粒朴实无华的五谷杂粮,实则涵盖了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让人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深深感受到,粮食是催生和发展人类文明的内在动力,是安国兴邦的根本战略资源,粮食安全更是“国之大者”,我们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粮食,粮食》结构独特,从历史、政策、生产技术等多个角度切入,表现粮食与国家兴衰及未来发展的关系,作品既有史料价值,也有现实意义。全书十个章节,分别是:古人吃什么、饥荒无情、一个新中国家庭的粮食记忆、粮食生产运动、国家战略、中原奇迹、粮食的供给侧改革、种子的力量、科技之光、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各章节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结,结构合理,逻辑严谨,作品读之并没有“散”的感觉。通过粮食这一主题将整本书由长篇巨制变成一个个精美的短篇,语言生动、通俗易懂。作为长篇史志性报告文学,实属难能可贵。
如“古人吃什么”这一章,作者采用随笔式叙事,突出知识性、趣味性。“饥荒无情”则采用思辨性语言,以呈现、典籍记载、反思等多种手段诠释饥饿下的极端人性。写到国家战略、政府措施,更多的是使用辨析性、通俗化叙述。辨析性叙述,即对党和国家决策、各级政府措施的解读。通俗化叙述,则把难懂的专业术语、严肃的“政府公文”转化为通俗易懂、轻松明快的随笔,减少阅读障碍,满足方方面面、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农耕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智慧结晶和文化表现形式。《粮食,粮食》书写的地域主要是中原,语言也极具中原特色。书中的各种方言俗语巧妙点缀,通俗而不粗俗,生动而不生硬,可以说在“火候”上的把控十分到位,比如“芝麻开门”、写红薯的一种吃法“丢锅”,黄淮海平原地区有句谚语叫“大麦不熟小麦熟”,是用小麦比大麦早熟的常识讽刺弟弟、妹妹先于哥哥、姐姐结婚成家。借用谚语,寥寥几句,不仅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小麦早于大麦成熟的状况,还点出了小麦的受众人群远远高于大麦的现实需求。类似这样的段落,在书中比比皆是,令人读起来既亲切又趣味盎然。
在“河南样本”中,作者选择了全国第一小麦大县滑县,优质小麦典型延津县、淮滨县,全国第一花生大县正阳县、全国第一芝麻大县平舆等几个更小的“切片”,掌握了大量粮食生产的基础资料。国家通过不同时期的战略调整,不断完善体制,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创造了“中国式”的世界农业奇迹,也是这部书的重要表达。
《粮食,粮食》从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着眼,在处理粮食进化历史、生产历史与人类发展的关系,中国各时期粮食政策与粮食相关的重大事件上有前瞻性大局观,而在描写当下、刻画人物上,又很注意小细节。
在现实的文学呈现中,不断嵌入历史文化背景资料,是这部书的一大艺术特征。“一个新中国家庭的粮食记忆”这一章,以滑县尚本礼这个家庭因为粮食导致的命运变化、生活改变等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浓缩的中国式“粮食样本”。尚本礼家庭数十年的命运更替,就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缩影。而以一个家庭的变迁来呈现新中国成立70 年来乡村、城市粮食分配等问题,既鲜活生动,又具体厚重,有“四两拨千斤”之效果。可以说是选取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的一个家庭做“切片”。在70余年的跨度中,发生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社、粮食统购统销、计划经济体制、农村生产责任制、粮食市场放开等重大社会变革。
作品虽然是立足河南,但能把河南放在世界的大视野中,放在全国的“大棋盘”中,放在国家安全的战略决策中进行具体化、形象化的文学加工。把国际形势、国家大局、政策方针、重大历史事件等面上的内容,即“大”的方面,作为背景来写,采用通俗、简洁的策略。而在描写当今过程中,即“小”的方面,更多的是利用文学修辞,以故事、细节、人物来表现党和国家宏观方面的行动,“以小见大”。视角、背景是作品的高度,而故事、细节、人物等有温度的部分,则是文学性的具体化。把大量的史料和当下资料转化为文学表达,增加了阅读的快感,克服了流于表面的资料堆砌。
“秋风中已略带些许寒意,把许为钢的裤管吹得好似充满气的布袋,不停摆动,呼呼作响。他满头的白发,在阳光照耀下闪动着银光,给人的感觉这是一位老人——其实,他离60岁还差一年。是小麦粒吸尽了他发丝的营养,是实验室的荧光灯染白了他的头发!他把青春献给了青青的麦田。”如此传神、富有诗意的语句是文中描写河南农业科学院小麦专家许为钢的片段。没有科学家忘我的精神,怎有粮食的高产?
而在“飞手”郭永肖一章,操控植保无人机的飞手,成为当下农村颇受青睐的新兴职业。此章写得非常出彩,同时也写出新风尚与旧思想的对立,写出了新技术在逐渐取代传统耕作方式过程中观念的冲突。种粮大户深深感到,搞农业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装备支撑是不行的。科技正在改变着我国传统的农耕方式,智能化、机械化逐渐成为我国农耕现场的主力军。作品中很多类似的短章,独立出来就是一篇生动的报告文学。
《粮食,粮食》用了相当多的篇幅形象地书写了全国、河南的许多粮食育种专家,从上个世纪我国小麦育种界著名的“北赵南颜”(颜济、赵洪璋是育种领域的泰山北斗)、杂交小麦的开拓者范濂、麦田里的战狼茹振钢、“周麦之父”郑天存,到玉米育种奠基人吴绍骙、玉米杂交种的开创者李竞雄、“玉米人”程相文、花生专家张新友……还包括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一任院长、研究员丁颖先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河南水稻育种“一哥”河南信阳市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王青林等,构成一幅幅精练准确的素描,传神地体现了他们为国担当及忘我的献身精神。在河南,还有像胡廷积、郭天财这样的农业科技专家数百上千,他们默默地在生产一线奋战着、奉献着,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重大项目战略使我们的粮食生产跨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粮食,粮食》看似在书写一粒粒朴实无华的五谷杂粮,实则涵盖了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让人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深深感受到,粮食是催生和发展人类文明的内在动力,是安国兴邦的根本战略资源,粮食安全更是“国之大者”,我们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由此,该书结合人类发展史书写粮食安全,书写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科技强则农业强粮食丰,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保障粮食安全,农业科技人员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