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冰洁
(胡冰洁/湖北大学艺术学院)
傅中望的作品带着历史的伤痕感,充满着文化想象,并引入了公共思考。认识傅中望必须有三个向度,即历史的、文化的和公共视野的。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待傅中望的创作空间,一个层面是相对单一和静态的,堆满了木材和木工工具的工作空间;另一个层面上则是傅中望人生经历的社会空间,呈现相对复杂且动态性的特点。在不断变换的时空背景下,傅中望从未停止过他的艺术追寻,其创作由“金属焊接”到“榫卯结构”,再到“异质同构”及其他表达形式。虽然无法将这些作品归到某一类具体的风格或流派中,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傅中望由于自身独特的生活阅历和人生积淀,在不断地反思和实践中,具备了广阔、深刻的艺术视界和艺术感知能力。人们能在傅中望的作品中觉察出其对当下现实和当代艺术的敏感,体悟到与个体和社会的生存状态、生命形态相勾连的艺术表现力。傅中望的每个生命阶段都在诉说着他不断超越的艺术梦想,而梦想下的艺术实践也丰富了他的成长经历和精神生活。
“要阅读傅中望,还需有些历史的方法论,否则也难以读懂他视觉景象背后所隐藏着的时代隐喻和学术密码,这不仅因为傅中望的艺术历程和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也因他的青春年华恰恰构成并糅合于20 世纪80 年代的一个断面。”
——冀少峰
傅中望对木材、木结构和艺术的钟爱来源于他的家庭,并在幼年时就初见端倪。从前,傅家村里盖房子、建祠堂都由傅中望的祖父亲自设计施工,其祖父是当时的掌脉师,这样的身份无疑对傅中望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帮助。在傅中望成长的街坊里,有位技术娴熟的木工老师傅,傅中望每天放学后都去看老师傅做木工,帮着一起干活,并将学到的木工手艺用到帮邻居和学校打家具、修家具上,这使傅中望的实践能力得到不断提升。除了做木工,傅中望还有另一个爱好——画画。小学时期的傅中望时常跟着在工会做宣传工作的父亲一起办宣传栏,对画画和写字产生了兴趣。到了中学,傅中望承担起宣传栏和写大字标语的工作,由于其具备良好的写字和画画功底,遂被推荐到青少年宫进行美术专业学习,这是其接受系统美术培训的开端。在“知青下乡”的年代,傅中望下放到湖北黄陂,被公社选中参加“黄陂农民泥塑”创作学习班,有幸得到朱达成等艺术前辈的专业性指导。此后,傅中望更是与来自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的钱绍武等在黄陂一同体验劳作、创作的农村生活。这些历史性的碰撞激发了傅中望潜在的雕塑才能和饱满的艺术热情,彻底改变了其个人追求:从对技术工人的现实渴望到梦想给电影院画海报的艺术追寻,再到醉心于雕塑艺术的愉悦体验。随着社会背景和意识形态的更迭,傅中望的人生理想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自此,他坚定且理性地选择了一条稳扎稳打的艺术之路。下乡结束后,傅中望回到城市并就职于省博物馆,在布展、绘图和文物修复等工作中,逐渐沉迷于对传统艺术品的造物结构的研究。由于对艺术的持续思考和扎实实践,加上高考恢复的历史机遇,傅中望于1980 年考取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大量的西方抽象雕塑和绘画艺术作品的浸染下,傅中望从“文革”时期服务于集体价值观的思维中解放出来,从而寻求与自我和个人相关的艺术表达,改变以往的视觉审美经验,转向对抽象的形态、纯粹的结构和材料物性的诠释。在完成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学习深造后,傅中望选择再次回到省博物馆,继续丰富雕塑艺术实践经验,并坚定地选择以雕塑刷新大众生活和艺术意识的文化事业。
对中国来说,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如李泽厚所说:“这时的每一步,都在创造历史”。傅中望作为闪闪发光的青年代表中的一员,一直以前卫的艺术姿态表达当下的时代特征。在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20 世纪80 年代,傅中望将创作焦点放到被废弃的金属材料上,通过焊接技术衍生出金属焊接系列作品。这些作品虽然没有精巧细致的外部形态,但其中蕴含的复杂的叙事性得以精准体现。一方面,金属焊接系列作品中有寻找传统的存在,聚焦文化身份的本土缺失和感怀农业文明的逐渐逝去;另一方面,其中的审美体验并不属于中国本土的视觉文化资源,而是带着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印记。虽然金属焊接系列作品的创作很成功,受到孙振华、高名潞等艺术批评家的赞誉,在艺术史上具有大开先河的引领意义,但时常自省、理性的傅中望开始反思自我的叙事表现,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视觉语言缺失的惶恐中,甚至没了创作欲望。傅中望发觉在思想和文化不断变迁的历史参与中,尽管作品带有自己所思所想的暗含性或批判性,但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影响。正当他苦苦思索如何建构自我独特的创作方式和语言体系时,参加了武汉大学的“中国建筑文化研讨会”,受到中国传统建筑构件——斗拱的启发,发现了榫卯结构的语言特色。傅中望对榫卯结构的运用并不禁锢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上,而是基于本土生活背景和个人现实经验的自然启发,他开启的是一条传统文化元素当代化表现的艺术创作之路。
20 世纪80 年代,傅中望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启发与洗礼,对自身的艺术表达有着颠覆性的影响。傅中望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如果我们不接受西方的现代艺术的洗礼,不理解西方的现代艺术的高度发展,也不会回望自身传统中的价值。”实际上,正是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审视和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远观,他忽然意识到假如能把传统中的东西进行重新转化,就会成为非常高级的作品。
20 世纪90 年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思想意识形态发生改变,现代雕塑艺术实现突破,许多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实现媒材的转换,并对生活处境和现实经验进行个性化表述和深层次反思。傅中望希冀建立个人的语言体系,即在自身深厚文化背景的支撑下,怀着开放创作的心态,作品能有效传达出当下社会的生存境遇和精神境况。在长期的文献阅读与调查研究中,傅中望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建筑、家具、农具等文化宝藏,从它们身上挖掘出最让人忽视的构造方式,开始了榫卯结构的艺术化思考。榫卯结构作为傅中望独立性、原创性的艺术表达,烙印着艺术家深刻的个人成长经历,是傅中望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进行全球交流的文化名片,象征着本土的文化身份。
榫卯结构在中国早期以实用为主的建筑和家具中,扮演着搭建、契接的主要角色,这成百上千的榫卯连接方式发挥着不同的实用主义功效,但人们通常将目光和感受聚焦在建筑外观和家具使用上,留意不到起建构作用的榫卯接点,更难以将其与艺术和美学挂钩。傅中望将榫卯从传统技术的外壳中解脱出来作为艺术家的表达媒介,使结构表现袒露在众人面前,艺术化地表达这样一种物性的文化符号,赋予其陌生又熟悉的视觉冲击力,完成榫卯接点由使用诉求、结构力学向视觉审美和精神共鸣转变的当代使命。在傅中望看来,榫卯的完整性是由“凹”和“凸”的合力形成,古时木匠根据不同的生存考虑和构造需求,创造了各式各样的榫卯形态,不管是何种结构方式,其间隐喻的是物体间相互嵌接、相互作用、彼此分离或构合的关系艺术,即接点的存在也是关系的存在。最初,“榫卯结构”的系列创作一直以木材作为唯一材料,在作品中强调榫卯关系的建立,但傅中望意识到仅仅使用木材,无法与观者产生共鸣,也无法实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容易造成形式化、样式化。于是,傅中望开始思索创作与时代的关系,并由此提出了“异质同构”,重点还是表达关系的艺术,但是用木头、石块、金属或现成的物品等不同材料进行构造组合,进行更复杂、更深层的社会关系探索,它是“榫卯结构”的创新与延伸。在“异质同构”的创作过程中,傅中望发现生活中的物物之间大多隐藏着榫卯的关系,就像身体穿过衣服、地桩打入土地、人流涌进地铁、高铁钻进山洞……这些看似不和谐却吸引共存的因素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将这类关系放到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如现实与虚拟、国内与国际、个人与社会、古代与当代的复杂语境都值得大家反思。“异质同构”以一种新观念、新材料和新形式,走进公众艺术的领域。在《中国帽子》(如图1)中,傅中望将榫卯的关系暗藏于人的头部与帽子的穿插关系之中,充分调动观者的视觉和文化想象力。通常,我们从一个人的帽子选择上可以读出他的性别、个性、偏好、地域、民族、年代等信息。又如,《四条屏》(如图2)将中间被挖空的条屏置于室外,使其带着普遍的文化属性融入自然环境中,让观者在不同时刻、不同视角的自由切换中看见不一样的景色。同时,观者穿插游走的随性行为缓和了条屏的深沉感和厚重感。《四条屏》表达出与公众的自然互动,以及与人文环境的完美契合。
图2 《四条屏》
傅中望将榫卯的概念无限深化与扩充,发挥榫卯结构、技术和形态等创作媒介的本土文化优势,在社会资源丰厚的当下,以榫卯为创作母体在更大范围上表达当代文化和生存问题,将造型隐匿于时代发展的关系美学中,诠释作品的当代性及现实性,使榫卯结构不再仅仅作为传统文化的结构图示,而是诉说着人类生存状态与现实社会的矛盾性和关联性。这是艺术家对流传几千年的本土文化资源的智慧想象和理性表达。
图1 《中国帽子》
傅中望丰富的创作成果源于他不仅有对艺术的饱满热情,还能在人生的每个时段保持冷静的思考和理智的剖析,尽管各个时期的艺术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都是以所处的时代背景为创作轴线,以榫卯为创作源点不断地进行创新,坚持用视觉形式来表达变动的现实社会和激荡的历史岁月。傅中望对文化的自觉性和时代的使命感,促使其将自身的人生思考、学术智慧和艺术行为与人类生存境况串联起来,自发形成前后呼应、逻辑互洽的榫卯叙事风格。